青蛙腿、螳螂嘴?新生兒的這些「特徵」都不是病!

2021-01-10 欣媽育兒經

前天回老家參加滿月席,看到寶寶的那一刻我真的「驚呆」了,一個月的寶寶竟然被「五花大綁」的栓到了木板上。

天啊,這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再給寶寶「綁腿」?我看著太難受了,可那些所謂的「經驗人」卻語重心長地說:「寶寶長大後肯定是個大長腿,趁他現在還不懂事,咱們早點給他糾正O型腿,以後感激咱還來不及呢!」

這些「過來人」,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寶寶好」的口號,簡直就是「用愛坑娃」,好心辦了壞事。

寶寶綁腿是傳統的老做法,它既限制了寶寶的活動,同時還容易造成寶寶發育不良。因此給寶寶綁腿純屬「遭罪」。

新生兒「青蛙腿」是病?

「新生兒要不要綁直雙腿?」「戴紙尿褲會不會導致寶寶羅圈腿?」……這些疑惑全部來源於寶寶的「O型腿」,也有人叫它「青蛙腿、羅圈腿」。

事實:1歲以內的寶寶姿勢像小青蛙一樣是正常的,是因為「屈」肌力量強於「伸」肌,因此腿部呈曲狀。另外寶寶在子宮裡呆了整整10個月,因為空間有限,雙腿總是交叉蜷曲著。所以大部分新生兒的腿部都是偏O型的,這並非是一種病,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雙腿自然會變直,不用過分去關注。

溫馨提示:O型腿如果在寶寶2歲時還沒有消失,就需要去醫院就診了。

除了O型腿被大家認為是「病」,新生兒還有很多正常的生理表現,都會被新手爸媽錯貼上「生病」的標籤。

新生兒「螳螂嘴」是病?

一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剛出生幾天的寶寶,口腔內的兩頰部各有一個較厚的脂肪墊,向口腔內凸起。看到這樣的情形,有些寶媽就會慌,是不是寶寶的發育有問題呢?怎麼嘴巴看起來怪怪的?

事實:新生寶寶的攝食主要是靠吸吮動作來完成,當寶寶用力吸吮時,如果沒有兩頰的脂肪墊支撐,會使兩頰內陷,因此新生寶寶頰部的脂肪墊有助於寶寶的吸吮攝食,屬於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並不是大家口中的「病」,不需要做任何處理。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從吸吮攝食過渡到咀嚼進食時,頰部的脂肪墊便會漸漸消失。

溫馨提示:媽媽千萬不要挑破,否則會引起感染。

新生兒「乳腺腫大」是病?

不少新生寶寶在出生後3-5天會出現乳腺腫大的現象,通常為雙側對稱性,如蠶豆到鴿子蛋大小,部分寶寶會分泌少許乳汁,不論男寶還是女寶都有可能發生。

可在老人看來,這是「病」,必須得擠,說「男寶不擠乳頭,變天的時候乳頭會癢;女寶不擠乳頭,長大後乳頭會內陷,影響哺乳」。

事實:乳腺腫大是受母體內分泌影響,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處理,大多數在2-3周後會自行消退,少數新生兒可能會持續1個月左右。

溫馨提示:乳頭不能擠,以免發生感染,引發敗血症。寶媽只要做好日常的清潔護理就可以了。

新生兒「長馬牙」是病?

寶寶在出生後4-6周時,牙齦邊或者口腔上顎會出現類似於「牙齒」的東西,它們是一些米粒大小的乳白色片狀或球狀物,表面光滑,數量不一,如同乳牙。有些寶媽就會說牙齒怎麼能長那兒呢?不會是「口瘡」吧?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口腔疾病,更不是什麼乳牙。

事實:它們是「馬牙」,是由上皮細胞推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醫生稱之為上皮珠,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可能要在數周或數月才會逐漸消失脫落,但這並不是病。

溫馨提示:對於新生兒的「馬牙」,千萬不能用布去擦拭或用針去挑,以免發生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危及寶寶生命。

新生兒皮膚「髒髒的」?

剛出生的寶寶「髒髒的」,而且用水洗根本就洗不乾淨,難道寶寶天生就是這麼「髒」,還是得了什麼皮膚病?

新生兒皮膚嬌嫩,很容易出現「皮膚問題」,例如:

剛出生的寶寶身上看起來髒髒的,皮膚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白東西,有「強迫症」或「潔癖」的媽媽可能會去擦洗,可發現怎麼擦都擦不乾淨。

事實:新生兒皮膚上的白東西是胎脂,起到了保護皮膚的作用,出生後會逐漸自然脫落或消失。

溫馨提示:不要去擦洗,更不要用硬物去刮除,以免傷害到寶寶的皮膚。

對於初產婦來說,看護新生寶寶是非常勞累的事情,也是一場老傳統與新觀念的對抗。因此新手媽媽一定要多學習育兒知識,有了它們傍身,自然就不怕那些「老傳統」了。為了寶寶的健康,我們一起學習吧!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出現這5個特殊生理現象時,不需要著急送醫院,白浪費錢!
    0~7天的小寶寶們,很容易出現一些異常現象,甚至看起來有點嚇人,很多新手爸媽都會亂了分寸,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這都是正常表現,比如以下 這5 種異常現象,新手爸媽就不需要太擔心!1、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在出生的最初幾天體重不會增加反而會下降,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 新生兒現「橙紅斑」?10個特殊異常父母要學會護理,避免發育異常
    絕大多數的寶寶,在出生後,其背部、腰部、臀部會出現青斑,這青斑有大有小,但都呈現為光滑的狀態,看似,就如一片淤青。 用老人的話來說,寶寶有青斑,是因為投胎的時候不願意,然後被踹下來,所以青了一塊。
  • 新生寶寶這些症狀不是病,新手爸媽別被嚇到!
    都說寶寶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天使,曾經看電視上的寶寶都是水嫩嫩、胖乎乎、粉嘟嘟的,簡直隔著屏幕都能被萌化!而實際上,很多麻麻看到自家寶貝兒的第一眼後,內心都是崩潰的…這皺巴巴的「小老頭兒」真的是傳說中可愛的小天使?終於明白原來電視和童話都是會騙人的!為什麼會生出一個「皺老頭」?
  • 腿抖是什麼病的預兆 腿抖吃這些比較好
    腿抖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情況,有許多人都有過腿抖的情況,手抖腿抖的原因有許多,有不少疾病會造成腿抖,那麼請問腿抖是什麼病的預兆?腿抖吃什麼?腿抖怎麼治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腿抖是什麼病的預兆一.成人多動症成人多動症症狀是注意力缺陷、活動過度或衝動,因為年齡增長會改變。
  • 所有新生兒黃疸都是病、都要吃藥嗎?
    原創 醫學小白 醫學界兒科頻道一文幫你理清新生兒黃疸那些事兒!下午有個朋友微信問我:「寶寶出生3天了,皮膚看著挺黃,查膽紅素也高,但是沒有血型不合,孩子吃奶、精神都挺好,你說有必要住新生兒科嗎?」
  • 今天來介紹一位科學家,他出名是因為切青蛙腿
    有意思的是,這個人物是以切青蛙腿著稱的。他是18世紀末博洛尼亞大學理學院的院長,名字叫:路易吉·伽伐尼。今天我來給你講講怎麼回事。1780年的一天,伽伐尼的兩位學生正在做動物解剖實驗,實驗對象是一隻青蛙。當時,伽伐尼主動參與並親自拿著手術刀去分解青蛙。因為那幾天伽伐尼的妻子病了,他想著切一點兒好的蛙腿肉下來,帶回家給妻子燉湯喝。
  • 寶寶的青蛙腿什麼時候會消除?
    導讀:父母們在看自己小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會發現,自己寶寶的腿是伸不直的,在睡覺的時候都是膝關節朝兩邊屈起,看起來就像是青蛙腿一樣。父母們就會擔心自己的寶寶這樣睡覺腿會不會太累,這種橫向發展的腿部,長大後會不會畸形。
  • 新生兒這些生理現象不是生病,父母別白浪費錢
    --3天,皮膚漸漸發黃,有的新生兒連眼珠也開始發黃,第4--5天最明顯,8--12天自然消退。 △注意事項:有的新生兒出生後,家長為了避免孩子長成「羅圈腿」,就用布條將孩子的手腳捆起來,不但影響寶寶活動,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影響血液循環。
  • 我國兒童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臨床特徵被闡明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學中心免疫科主任陳同辛帶領課題組,首次闡明了我國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臨床特徵,並發現了11種新型突變基因。
  • 新生兒常見問題攻略 打嗝、黃疸、眼睛、大便等問題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常在24小時內出現,有著黃疸發展快,黃疸程度重等特點。所以如果足月兒生後2周,早產兒生後4周仍有皮膚黃染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或者寶寶黃的特別厲害,黃染退而復現,即使不超過前述的時限,也應儘快就醫。出了院的寶寶黃疸一般都是生理性的,新生兒黃疸最重要的就是多吃拉。吃母乳的寶寶可按需餵養。吃配方奶的寶寶需按時餵養,黃疸會令寶寶睏倦,記得叫醒寶寶吃奶。
  • 我女兒哪裡錯了,站著的青蛙就不是青蛙?老師:看清楚青蛙動作
    「站著的青蛙只有兩條腿,我答對了,老師給我打了叉。我明明考了100分,卻扣了10分。」她接著又說,「動畫片裡的青蛙也是兩條腿,我沒錯!」 小米試卷上是卡通青蛙,一共有六隻站著的青蛙,而老師出了填空題,「一隻青蛙__條腿」,接著要寫出算式與口訣。
  • 人工生命 2.0.3 更新,兩條腿的青蛙和吃青蛙的蛇
    這個項目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開始於模擬一個簡單的生命體,然後是青蛙、狗......, 結束於有「自我意識表現」的人工腦,或者說,結束於被機器人代替人類的那一天。(接上回 模擬體全息存貯的模式識別),以下為本次項目更新流水帳: 2019-12-27 開始設立history目錄,給主要的版本直接在history目錄下創建副本,以方便運行。
  • 桂林男子散步時碰到一隻六腿青蛙 腹部有兩條腿粘一塊
    爪遊控消息:昨天中午,市民黃先生在灕江邊散步的時候,從不遠處突然蹦躂過來個怪物———一隻六條腿的青蛙,其中兩條腿還是連在一起的,讓他著實吃了一驚。
  • 育兒大號示範嬰兒蠟燭包被醫生批評,新生兒正確包法要注意這些
    這種新生兒包法其實在民間還有不少人使用,筆者就見過多次,嘟嘟小時候,家裡老人和一些親戚也教我把孩子裹起來,外面用一個帶子捆上,而且購買的一個包被上,自帶著綑紮的帶子。但是我不會包那麼緊,而且用過幾次之後,就改為睡袋了。也有人說,不是包起來可以預防驚跳反射,讓嬰兒更好的睡眠嗎。
  • 他們的電學成就,居然源於一條青蛙腿!
    事實上,我們今天所用的電,絕大多數都是可以在導線中流動的持續電流。發現持續電流後,人類對電的運用才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持續電流的發現,與動物電的發現息息相關。而動物電研究的起點,居然是科學大咖實驗中的一條青蛙腿!伽伐尼:首提「動物電」公元1786年秋季的一天,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實驗室裡,伽伐尼(注一)教授正專心致志地做一個解剖青蛙的實驗。
  • 青蛙為何越來越少?這種病導致兩棲類生存危機!
    現在的孩子被電子設備包圍,已經離自然越來越遠,舉個例子,有多少人在一年之內沒有見過野生的青蛙了?事實上,這不是孩子有沒有外出活動的問題,而是一種神秘的現象改變了青蛙的生態。尋找幕後真兇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但科學家們還是鎖定了目標,那就是一種真菌。這種真菌是壺菌,而它引起的傳染病就是壺菌病。壺菌病可以導致兩棲動物的皮膚損壞,進而威脅其生存。放在過去,壺菌病並沒有形成規模性傳播,但是現在隨著貿易全球化,壺菌病已經「侵入」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蔓延之勢不可遏制。
  • 嶽陽市民生實事新生兒48種遺傳代謝病篩查項目正式啟動
    紅網時刻1月21日訊(通訊員 彭敏丹 祝群 楊馨)日前,為進一步加強全市出生缺陷防控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1月15日,由嶽陽市衛計委主辦、嶽陽市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嶽陽市民生實事項目新生兒免費48種遺傳代謝病篩查項目啟動會」在雲夢賓館召開。從大會上獲悉,2019年嶽陽市將免費對轄區4.5萬名新生兒進行48種遺傳代謝病篩查。
  • 新生兒洗澡好處多,這些技巧,你都知道嗎?
    由於新生兒新陳代謝極為旺盛,又容易出汗,所以皮膚容易受汗水和汙垢的汙染。而新生兒的皮膚比成人的薄弱,如果讓汗水、汙垢長時間存在皮膚上,則容易長出皰疹並使細菌侵入。從而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不利於寶寶體內的血液循環。
  • 女孩患病走路像青蛙蹦跳 手術讓她告別青蛙腿
    本報訊(記者 李永利)今年22歲的女孩小珍患有一種奇怪的疾病,走起路來就像青蛙在蹦蹦跳跳一樣,周圍的人給她取了個難聽的外號叫「青蛙腿」,可堅強的她卻不以為然。成年後,小珍漸漸發現自己不能並腿下蹲,髖骨向外延伸,不能蹺「二郎腿」,不能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