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莢螟——如何防殺豇豆莢螟害蟲?用這4種方式來防殺,有效果

2021-01-09 颱風天搞農業

前言

豇豆莢螟又名豆野螟、大豆螟蛾。分布北起吉林、內蒙古,南至臺灣、廣東、廣西、雲南。為害大豆(毛豆)、豇豆、菜豆、扁豆、豌豆、蠶豆等多種豆科植物。幼蟲食害葉片、嫩莖、花蕾、嫩莢。低齡幼蟲鑽入花蕾為害,引起花蕾和幼莢脫落,3齡幼蟲蛀入嫩莢內取食豆粒。蛀孔外堆積綠色糞粒,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華北地區1年發生3~4代,華南地區1年發生7代,華中地區1年發生4~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出現成蟲,6~10月為幼蟲為害期。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卵散產於嫩莢、花蕾或葉柄上,卵期2~3d。幼蟲共5齡,初孵幼蟲蛀食嫩莢和花蕾,造成蕾莢脫落,3齡後蛀入莢內食害豆粒。幼蟲亦常吐絲綴葉為害,老熟幼蟲在葉背主脈兩側作繭化蛹,亦可吐絲下落土表和落葉中結繭化蛹。豇豆莢螟最適發育溫度為28℃,相對溼度為80%~85%。6~8月雨水多,發生重;開花結莢期與成蟲產卵期吻合,為害重。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約13mm,翅展24~26mm,暗黃褐色。前、後翅均有紫色閃光,前翅中室端部有1個白色透明帶狀斑,中室內和中室下各有1個白色透明小斑;後翅外緣黃褐色,其餘部分白色半透明,內有3條暗棕色波狀紋(圖)。

卵:橢圓形,淡綠色,表面有六角形網狀紋。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約18mm,黃綠色,頭部黃褐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後胸背板各有毛片2排,前排4個各生2根剛毛,後排2個無剛毛;腹部各節背面具同樣毛片6個,但各自只生l根剛毛。腹足趾鉤雙序缺環(圖)。

蛹:近紡錘形,黃褐色,腹末有6根鉤刺。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及時清除田間落花、落莢,並摘去被害帶虫部分,減少蟲源。2.生物防治 釋放赤眼蜂、繭蜂。3.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燈、殺蟲燈誘殺成蟲。4.化學防治 從現蕾開始,抓住卵孵化高峰期施藥,可畝用10%溴氰蟲醯胺可分散油懸浮劑3000~3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7~10d噴1次。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豇豆莢螟防治的相關知識,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遇到害蟲不認識?這裡有32張蔬菜害蟲全圖譜,請收藏!
    背線微帶黃色,沿氣門線有1黃斑,各體節多橫列皺紋。 圖 4 斑粉蝶 圖 16 菜蝽 七、豇豆莢螟
  • 超級經典 32張 蔬菜害蟲 全圖譜
    圖 4 斑粉蝶圖 16 菜蝽七、豇豆莢螟圖 18 豇豆莢螟成蟲圖 19 豇豆莢螟危害狀八、黃條跳甲圖 22幾種黃條跳甲九、溫室白粉蝨
  • 菜吧:畝產上萬元,一年兩茬的豇豆怎麼種的?這種栽培模式值得借鑑
    進入始花期後不可澆水過多,防止發生蔓葉徒長和爛根,以傍晚澆水為佳,同時應注意補充磷、鉀、硼、鋅和鉬肥,可每隔10~15天葉面噴施1次含有上述成分的優質葉面水溶肥,以及生物酵素來補充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其他營養成分。待第一花穗坐莢時需澆足水1次促進莢果生長,此後保持土壤墒情即可。
  • 豆角鑽心蟲防治有技巧,從源頭下手蟲卵皆殺,後期豆角沒蟲咬!
    農戶該如何用藥才能夠高效殺滅豆角鑽心蟲?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鑽入豆角的蟲是什麼蟲?根據實踐觀察,我們發現鑽入豆角的害蟲為豇豆螟。這種蟲個頭不大,但是破壞力驚人,主要以幼蟲危害花朵果實。豇豆螟,對豆角的危害主要有兩個方面。
  •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豇豆生產 上有哪些應用?
    農民種豆角,為了增加豆角產量和品質,可以選用哪些生長調節劑?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1)促進豆角生長噴施三十烷醇可提高豆角豆結莢率。豆角噴施三十烷醇之後,可使結莢率提高。特別是春季遇低溫影響結莢時,用三十烷醇處理之後,能提高結莢率,有利於早期高產,增加經濟效益。用法和用量:在豆角始花期和結莢初期,全株噴施三十烷醇0.5毫克/升濃度溶液,每畝噴50升。注意對豆角噴施三十烷醇,要掌握好使用濃度,防止濃度過高。在噴施時可與農藥和微量元素混用,但不能與鹼性農藥混用。
  • 象州石龍鎮:使用「放蜂治螟」新技術,推行綠色種蔗促增收
    近年來,象州縣石龍鎮使用「放蜂治螟」技術,可有效防治螟蟲,實現增產、增收和增糖,效果持續穩定。「放蜂治螟」技術是利用赤眼蜂是甘蔗螟蟲的天敵,對螟蟲卵具有寄生性的特徵來進行生物防治以達到綠色環保防控目的。赤眼蜂可一代代的持續在田間消滅螟蟲卵,降低螟蟲對甘蔗的危害、提高甘蔗產量和糖分。
  • 家裡出現好多印度谷螟怎麼防治?
    最近晚上回家,都能看到有蛾子在家裡廚房飛來飛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其實這種蛾子是印度谷螟,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溫度的升高,室內的數量會越來越多,那麼遇到這種蛾子我們應該怎麼防治?防治谷螟就得了解谷螟,現在帶大家一起認識下家庭的儲糧害蟲「印度谷螟」。
  • 這是稻縱卷葉螟危害!多措並舉針對處理
    稻縱卷葉螟,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的主要害蟲之一,廣泛分布在各個稻區,破壞力極強。接下來呢,農學博士就針對張師傅家裡的水稻稻縱卷葉螟問題,進行解析,希望可以為廣大糧農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相比於其它水稻蟲害,稻縱卷葉螟有哪些發生特點呢?峰期拉長在很多水稻主產區,稻縱卷葉螟存在遷入時間提前、遷入峰期拉長的趨勢。
  • 冬棗種植技術:教你如何防治紅蜘蛛和灰暗斑螟,趕緊來看看吧
    教你如何防治紅蜘蛛和灰暗斑螟,趕緊來看看吧!1.紅蜘蛛(1)生活習性及危害:紅蜘蛛又名火龍蟲。在冬棗樹上危害的紅蜘蛛,主要是棉紅蜘蛛和苜蓿紅蜘蛛。棉紅蜘蛛屬蜱蟎目葉蟎科,又名棉時蟎或二點葉蟎,俗稱「火珠子」。近年來,紅蜘蛛在不少棗區發生嚴重。它危害葉片,吸食葉綠素顆粒和細胞液,抑制光合作用,減少營養積累。
  • 楸樹長勢衰弱、枝梢乾枯,不要不在意,可能是楸梢螟在危害!
    圖為切開瘤狀物後內部發現的木屑及蟲糞這說明在這裡引起楸樹長勢衰弱、枝梢乾枯的原因正是蟲害,而枝梢上這些紡錘狀的瘤狀物正是害蟲危害楸樹枝幹時所形成的的蟲癭!蛀食楸樹枝梢,並且在枝梢上形成蟲癭的是什麼害蟲?
  • 盒馬助力四川丹巴黃金莢創造「金色奇蹟」
    黃金莢速度八科村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東南部,是丹巴縣少數黃金莢種植歷史沒有中斷的鄉村。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村子,在丹巴一些記載裡,八科村是「沉默的大多數」。現在,作為黃金莢的主產區之一,八科村有機會寫下自己的歷史。
  • 石龍鎮:「放蜂治螟」促種蔗增效
    南寧一生物防治技術有限公司科技人員向蔗農傳授「放蜂治螟」技術,教蔗農正確安放蜂卡,確保達到防治效果。會上,象州縣農業農村局無償給蔗農發放赤眼蜂卡5萬片,可防治1萬畝甘蔗螟蟲,會後還將發放5次。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可讓蔗農種上蔗、種好蔗、多收蔗,提升村民的收益。花山村駐村第一書記何建就介紹:「花山村種蔗約1萬畝,目前有9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種植甘蔗。
  • 豇豆高產施肥,適合用什麼肥料?要注意什麼?農家肥、複合肥結合
    豇豆就是一種豆角,我們這邊叫長豆角,豇豆作為蔬菜食用,吃法多樣,農村裡人們一般每年都自己種一些,單獨弄塊地種或者是跟其他的農作物套種,文文家裡人也愛吃豇豆,每年都種,有些年份還自留豇豆種子呢;而豇豆要高產,是受到多方面影響的,施肥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不能太過隨意,下面就以文文在農村所了解的來說說豇豆高產適合用什麼肥料施肥
  • 乾貨,檳榔紅脈穗螟綜合防控技術
    經調查了解,檳榔這種危害的罪魁禍首正是在海南檳榔區發生極為普遍的蟲害--紅脈穗螟。一、形態特徵紅脈穗螟,別名「鑽心蟲」、「蛀果蟲」,屬鱗翅目螟蛾科害蟲。主要以幼蟲為害檳榔等棕櫚科植物的花和果實,引起落花落果,可造成40%-50%的產量損失,嚴重者達95%以上,甚至造成絕收。此外,幼蟲還可為害檳榔心葉及生長點,造成整株檳榔死亡。
  • 土壤專家攻克連作障礙 三亞豇豆試驗田喜獲豐收
    吳敏研究員在三亞鳳嶺村改良後的豇豆地調研。記者 康景林 攝按當天的批發價,三亞鳳嶺村村民張志姐剛採摘的這把豇豆,可以賣5元錢。記者 康景林 攝在吳敏帶領下,自去年8月,項目組專家前期進行了細緻的調研,並根據連作障礙的原因和土壤理化分析結果,設計了土壤改良組合方案。
  • 日本竹莢魚釣法,從釣魚的技巧、釣具全面解說
    竹莢魚的路亞動作(把各種各樣的動作組合在一起)4、面對新人的竹莢魚釣法的進步的要點。竹莢魚釣法是釣「潮」:尋找潮流衝擊的領域。尋到竹莢魚層:從魚鉤進水開始計算秒數來判斷。咬鉤的技巧:(配合接收到感覺信息的瞬間)5、總結:竹莢魚釣法是有很深的奧秘的釣法!
  • 金絲吊蝴蝶,長滿種莢太好看,像月老門前的許願樹!
    的確,這是養花愛好者們必須要面臨的一個問題,耐寒性好也就罷了,如果不耐寒,秋冬季節又沒有做好保溫工作,那可就尷尬了。因為它的種莢看上去就像是元寶一樣,用一根根「金線」吊在樹上,仿佛是樹上掛滿了元寶一樣。
  • 甜菜夜蛾——蔬菜生產中重要害蟲之一,這幾種農藥能有效防殺
    甜菜夜蛾分布很廣,從北緯57度至南緯40度之間均有分布。我國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均有發生,近年來已發展成為重要害蟲,常常暴發為害。該蟲的食性很雜,其寄主有甘藍、白菜、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辣椒等茄果類蔬菜,菜豆、豇豆、大豆等170多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