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都怪你,也不哄哄人家,人家超想哭的,捶你胸口,大壞蛋,捶你胸口,你好討厭,要抱抱嚶嚶嚶哼,人家拿小拳拳捶你胸口!大壞蛋,打死你。本來人家女朋友用來逗自己男朋友,然後被許許多多的網友們拿了過來變成了嚶嚶怪,所以現在就很多漢子和妹子都喜歡在講話後面加一個嚶嚶嚶。一般的來源認為是這樣的
既然是妹子撒嬌也不至於叫嚶嚶怪吧,關鍵後來更多的是大叔在嚶嚶,也可以理解為惡意賣萌。萌妹子當然可愛,如果是摳腳大漢賣萌你還會覺得可愛嗎?然後就有了網友對這一行為痛心疾首的反饋:一拳一個嚶嚶怪的至理名言由此誕生。
實際上對於嚶嚶怪的源頭小編有可能是這其中之一,因為在這句話沒流行的14年前小編就應該經常因為輸入法的關係時常在結尾處打出一個ing,當然我在一款遊戲裡假扮妹子(不要罵我,我只是為了滿足一些少年的幻想而已)為了顯得自己比較萌就經常用因結尾。比如:我打不過你了因。人家不來了因。好害羞了因(是不是感覺瞬間有點萌)
在遊戲裡因為是女性角色到處佔盡便宜(這隻怪那個時候網友太單純)後來遊戲裡幫派搞聚會我也去了(你們是不是沒想到我真的敢去不怕被打死)當他們發現遊戲裡的一個萌妹子居然是一個180的魁梧大漢那個表情
更戲劇性的是在遊戲裡表現的很霸氣經常色眯眯調戲我的幫會長老居然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帶著600度的眼鏡弱不禁風的樣子,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不知道和你在網上聊天的到底是人是狗,好在我比較能喝自罰三杯後左一圈右一圈敬酒我們很快成了現實裡的朋友,當然因為我在遊戲裡結尾經常用到因,他們以後就一直叫我因因怪(老K,毛毛蟲,阿天。如果你們能看到這個一定會想起10多年前一起遊戲的兄弟)時過境遷,當年的遊戲早已停止運營連私服都沒有了,只有這份情誼彌足珍貴。就連以前發過的視頻也找不到了,但在回憶裡的節點卻一直都在。
致我們曾經遊戲的歲月,至曾經歲月裡遊戲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