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們團隊的叉姐發出了一記靈魂拷問:小孩子經常喊肚子疼,到底有哪些可能性?
她這麼一問,魚姐先給出了三種可能:
接著魚姐的話,第二位媽媽又補充了三項:
魚姐當時吐了句槽:都說了是經常喊肚子痛,哪家孩子「經常」闌尾炎啊?
二號媽媽回應道:闌尾炎會經常發作呀。
不甘示弱的她又補充了一項目:冷熱東西一起吃,也會肚子痛。
至此,關於叉姐兒子的肚子疼,大家已經提出了七種猜想。
這還不算完,群裡的媽媽又對吹氣檢查和胃病表達了困惑:吹氣檢查靠譜嗎?小孩又知道胃是哪裡嗎?
聊到最後,開頭利落的魚姐也撐不住了:我娃也經常說肚子疼,可是每次都沒個結論啊!
對很多家長來說,寶寶肚子痛時,大多是干著急,不知道怎麼辦。
所以今天,糕媽請來了浙大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餘金丹副主任醫師,來給大家講講,寶寶為什麼肚子痛,要不要去醫院。
聽到孩子喊肚子痛,做爸媽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都是:所以,要去醫院嗎?
寶寶肚子痛,的確得分情況判斷:有些肚子痛是急症,要緊急治療,甚至馬上開刀,不然腸子都可能壞死;有些肚子痛看上去嚴重,但其實用一些小辦法,在家就可以解決。
什麼樣的肚子痛,要馬上帶娃去醫院呢?
如果孩子急性肚子痛(持續不到幾天且痛感加重),再加上有下面這些情況,掛!急!診!
1.疼痛劇烈超過1小時,睡著後痛醒;
2.肚子不讓摸,碰一下就痛;
3.大便帶血或大便暗紅色、黑色;
4.小便異常,尿不出來,尿的時候會哭;
5.持續嘔吐(呈噴射狀、吐血,或者吐出黃綠色的膽汁)。
如果是慢性腹痛(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肚子痛),有以下情況也要及時帶小朋友去醫院確定病因。
1.超過兩周的嚴重腹瀉,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腹瀉;
2.體重下降比較明顯;
3.不能解釋的發熱,持續發燒。
如果沒有上面這些需要立即送醫院的急症表現,一般情況的肚子痛又怎麼判斷病因,怎麼處理呢?
餘醫師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教給我們一個好辦法——
「讓孩子豎起一個手指,指出哪裡最痛。」
注意:不同部位腹痛代表不同一種或幾種疾病,但不僅僅就代表這個疾病。以下圖中示意的是,寶寶某個部位腹痛代表的最常見最可能的疾病。
上腹部中線處痛,可能是「胃炎/胃潰瘍」
小孩子也會得胃炎?是的,引起小孩子胃炎的原因有多種,比如飲食、藥物、某些疾病或胃部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一個常見因素)。如果大人感染了,又和寶寶一起吃飯,共用餐具,孩子就容易被傳染。
如果寶寶確實有胃部病症(上腹中線處痛),可以去醫院做個檢查。要是確認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那就遵醫囑吃藥,一般都能治好。
左下腹痛,可能是「便秘」
孩子好幾天沒上廁所,放屁很多,撅著屁股,表情痛苦,可能就是便秘引發的急性腹痛。
30%的孩子會有便秘問題,最高峰的是3個階段:6個月~1歲,小寶寶添加穀物類輔食,大便變幹;孩子剛入園沒適應,不想在幼兒園上廁所,總是憋便便;孩子剛上小學,生活和作息改變了,也會影響排便習慣。
便秘怎麼辦?
先把預防工作做好: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多喝水。但如果寶寶已經便秘嚴重,請家長不要排斥開塞露。開塞露可以快速緩解腹痛症狀,臨時用幾次沒問題。
右下腹痛,可能是「闌尾炎」
孩子不想吃東西,肚子痛的厲害,壓右下腹哭的更厲害,不讓爸媽碰肚子。甚至出現嘔吐發熱,不嚴重的腹瀉或黏液樣大便。
這種情況,馬上帶娃去醫院確認是否闌尾炎,及時外科治療。
恥骨或腰部痛,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孩子泌尿系統感染(包括腎、膀胱和尿道),可能會出現發熱、泌尿道症狀(排尿困難、排尿痛,尿急、尿頻、尿失禁、血尿)以及腹痛、噁心、嘔吐、拉肚子等。
尿路感染早治療早好(多數不會自愈)。請家長遵醫囑,吃藥一兩天後,孩子的感染症狀就能得到緩解。但要服完整個療程,確保徹底殺死病原菌。
肚臍眼周圍痛,可能是「功能性腹痛病/腸繫膜淋巴結炎/腸套疊」
功能性腹痛病:
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慢性腹痛。這種腹痛一般會超過2個月,腹痛部位在肚臍眼周圍或難以指清楚。功能性腹痛病疼痛發作不到1小時,自己就會好,且疼痛不影響孩子正常生活,該吃吃該玩玩。不用太擔心。
腸繫膜淋巴結炎:
這是腸繫膜淋巴結的炎性病變,可以由呼吸道病毒感染、消化道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腸繫膜淋巴結通常位於臍周和右下腹,也是一種自己會好的疾病。
腸套疊:
這是2歲以內嬰幼兒最常見的急性腹症。腸套疊的腹痛是陣發性的(15~20分鐘發作一次),所以寶寶一般是哭一陣停一陣,哭的時候很嚴重,雙腿會蜷曲起來。甚至會出現嘔吐、拉果醬樣血便的情況。
這種肚子痛要馬上去醫院急診。
說不清哪痛,上下腹都不舒服,可能是「急性胃腸炎」
兒童急性胃腸炎非常常見,幾乎每個孩子都會中招。孩子說不清楚痛在哪裡(可以是上腹痛,或下腹痛,也可以上下腹都痛,或腹痛部位有變化),按按呢也不是很痛。
這種肚子痛時,通常還會發熱、拉肚子和嘔吐,拉完吐完,肚子痛明顯緩解,肚子咕嚕咕嚕響,不停放屁。
這種感染以秋冬季和早春多發的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感染為多。夏天,則多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引起。
碰上這種肚子痛,如果孩子嘔吐或腹瀉後精神變好,可以在家裡觀察,少量多餐進食;如果大便比較稀,在藥店裡買一些口服補液鹽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今天的文章是不是乾貨滿滿?各位媽媽爸爸可能需要點時間消化哈。
大家也可以收藏一份,需要的時候對照著排查。
希望這份「肚子痛鑑別指南」可以幫到你。下次孩子喊肚子痛,別慌,先讓他告訴你哪裡痛,再對症下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