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基本情況
本科院校與專業:某211 物理學專業;
保送院校與專業:上海交通大學 李政道研究所 理論物理學
培養方式:直博
前三學年智育成績與排名:91.88分,2/45;
英語:CET6: 428,CET4: 520;
科研競賽:SCI一作一篇,SCI二作一篇,主持國家級大創一項;光電國賽地區賽二等獎兩次、光電競賽省一等獎一次、數學建模國賽省二等獎一次、建模美賽S獎一次。
榮譽獎項:國家獎學金一次、連續六次校一等獎學金、校三好學生一次、校優秀學生幹部一次、校「牽手獎學金」一次、校「勵志之星」與「永芳」獎學金一次(全校每年10人)、校「大學生自強之星」一次(全校每年10人)、校「學生資助宣傳大使」一次(全校每年10人左右)。
學生工作:班級學習委員、物理學術研討協會會長、學院某組織副部長。
夏令營入營:清華工物系、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放棄入營)、中科大預面試、中科大物理學院(放棄入營)、中科大微尺度、中科大科學島、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中山大學天琴項目組(放棄入營)。
收到offer:上交李所、中科院高能所、中科大微尺度二等獎學金、中山物天院。
未參加預推免,且十推直接按照夏令營的結果報名。
最終去向:上交李所。
前期準備
大學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物理學專業,而且也立志深耕科研。就在大學入學前自學高數、線代、大學物理等課程。彼時也知道保研這回事兒,故而目標明確;例如,立志畢業前發表1~2篇理論物理學術論文,後來成功了(詳見後文)。
之後的幾年我鑽研於以下方面:
1、科研上
大三,系裡老師出了個題目給我。後來越鑽研就越感興趣,思維異常活躍,一兩天的功夫就建立了所需的數理模型;驗證後發現與實際大體符合。故與老師匯報,得到了他的高度肯定,並同時鼓勵我據此發表論文。投稿後一個多月正式見刊(SCI一作),那是我最興奮的時候。
2、學習上
我有提前在假期自學下學期專業課的習慣,故而我成績還不錯。
大一期間,我堅持把自己的作息保持在高中狀態,課餘泡在圖書館,晚上在通宵自習室裡刷「大題典」。不過不建議大家盲目熬夜學習。
大二時,校裡要求學生參加一定量的學生工作或社區工作。故而我選擇做一段時間的學院某組織副部長與物理協會會長。因為我屬於那種「盡全力做最好」的人,一段時間後身心俱疲。遂放棄了前面提到的兩樣職務。在這點上,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一定要把學習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3、了解學校保研政策與信息
我很早就知道保研一說,故在入學時要了一份相關文件。確定了方向,努力起來就好很多。
保研經歷與心得
三四月份我開始準備材料,確定研究方向。了解保研細節,包括院校定位、時間點、自薦信、簡歷等。此外我積極聯繫導師,了解前沿物理學動態。
1、院校定位
那時,我力爭進入國內外一流物理研究機構。還曾嘗試過資料庫,出於試試看的心態,結果並不符合我的預期。但是也提醒我「保底」的重要性,故選定了某所C7大學來保底。
2、時間點
由於疫情,保研時間點整體推遲,充滿不確定性。如果以後的保研恢復線下,請參照疫情前的時間方案。
3、自薦信
一定要在標題上簡介地表達自己的意圖。
導師要稱呼「姓氏+老師/教授」,如果是外國人,最好稱呼為「Dr. +姓氏」,以求更地道地表達。
介紹自己要分點分項。說明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感受;寫好未來規劃,這是加分項。
落款要寫上姓名與各種聯繫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微信、電話號碼、email地址等。
附件最好要帶上簡歷+成績單,必要時可以附上論文的首頁或摘要頁。文件名要規範,比如「姓名+本科學校+文件項」。
如果有「已讀回執」功能,請不要使用。老師都很忙。
還有,不要同時聯繫同一個單位的多個老師,否則很不禮貌。
4、簡歷
模版網上有很多,我簡單說一下體會:
(1)選用簡潔、學術風的模版。商務風請慎用;
(2)照片要清晰,不要過度美顏;
(3)中英文簡歷各一份,或者二合一雙語簡歷也行;如果給外國老師看,建議調換一下雙語簡歷的語言順序。
簡歷的pdf、doc、txt版各保留一份,以備填表的時候出現文本識別故障。
5、材料
身份證、成績單、簡歷、證書、論文建議各自組合成pdf文件,以及將他們統一合成為一個pdf文件。市面上各種照片轉pdf的軟體有很多,家裡有列印掃描一體機的同學請忽略這句話。
夏令營經歷
前期,海投了清北復交南科以及「三大」研究所。當發現自己沒有入營清北物理系時,加之疫情期間的保研形勢,遂再次海投,包括上應物、中山、科學島等。限於篇幅,我挑印象深刻的。
1、中科院物理所
我的第一個面試,還排在了當天的第一號。內心非常緊張,大腦幾近於空白。面試問的題目其實並不難,老師也很和善,例如提問我科研項目的知識點,諸如「什麼是表面等離子體」等。最後問了我「分離變量法的物理基礎」,不過我的回答並不令自己滿意。也預料到自己會落選。
2.上交李所
李所的面試是全英文的,我在後半段直接用中文回答了他們的提問,也是很有趣。都是一些基礎知識點,重點問了我的論文。李所面向世界的定位與國際化的氛圍是我最終選擇她的理由。
3、中山物天院
非常有趣的一次夏令營。宣講會上老師與我們談笑風生,拍合照也很有意思,好像是讓大家擺了個什麼手勢。面試的第一項是政治考核,諸如問了「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論語某句話的含義」。(不看論語的我瑟瑟發抖)
總結
這次保研經歷,我見識到了前沿的研究、有趣的同仁,也認識了未來的夥伴。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大家堅定信心,膽大心細,對得起自己,就一定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