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力量之於農業生產有哪些可能?聽聽世界頂尖科學家怎麼說

2021-01-13 大洋網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共同家園」系列峰會之「再見,飢餓與貧困——世界頂尖科學家農業與糧食峰會」於30日傍晚舉行。本場峰會連線了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謝赫特曼、2014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雷夫·安德森、2013年世界糧食獎得主馬克·范·蒙塔古和2008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約翰·皮克特,四位頂尖科學家共話科學力量之於農業生產的無限可能。

丹·謝赫特曼講述了一場「藍色革命」:現代水產養殖。如果你覺得吃魚只是對健康有益,那麼謝赫特曼會告訴你,吃魚還對環境有好處——根據GWPR(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Ratio)即:全球變暖潛能比,算出的食物對環境影響指數,牛肉、麵包、白米飯等食物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更大,而鮭魚、金槍魚等對環境的影響更小。謝赫特曼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在海產養殖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另一「冷知識」是:海藻作為一種負碳作物,能夠吸收來自水中的二氧化碳,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雷夫·安德森則從大西洋鯡魚身上,學到了藉助全基因組測序促進漁業、乃至全農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課。大西洋鯡魚是世界上最豐富的脊椎動物之一,種群數量巨大,安德森通過全基因組測序的統計數據區分了不同地理位置、環境中的鯡魚種群。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徹底改變漁業管理模式,根據種群而非單一的地理緯度來設定魚類的捕撈配額,從而保護生物多樣性。

馬克·范·蒙塔古提供給一個更好地讓科學與公眾溝通的視角,科學研究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人們又該如何應對地球上的諸多問題?如何向公眾解釋科學之於社會的意義?「當問題愈發湧現,隨著生命的發展,大家都不知道生命是什麼了,於是情感佔據上風,我們都遺忘了科學證據、邏輯的重要」,蒙古塔建議,將對無生命物質和有生命物質的想法分隔開來,讓人類豐富的情感獨立於科學研究。

約翰·皮克特關注食品與農業中的可持續集約化科學。先從集約化說起,集約化生產中的肥料和殺蟲劑,雖然能夠保護農作物免受病蟲草害,但使用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也因此產生的「可持續」方面的問題。皮克特認為,可以藉助可持續的非季節性幹預代替化肥、殺蟲劑等的季節性投入,通過破解植物信息素的秘密,以植物自身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抵禦害蟲的破壞;通過基因工程來改變或創造新的植物,為人類社會保留更多的可持續發展技術。

個人演講結束後,四位科學家圍繞科學教育、科學傳播、大學創業教育等話題展開圓桌論壇。

謝赫爾曼結合疫情下科學家的角色指出,如果希望在未來看見更多的科學創新,應該在孩子成長中的更早階段融入科學教育,甚至是幼兒園階段開始。安德森對於提早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也非常認同,但他的擔憂是,而今的社交媒體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思維,科學教育仿佛陷入與社交媒體的競爭之中,面對大量的誤導性的信息,孩子們卻很難在這個環境中培養起批判性思維。皮克特補充了關於社交媒體的看法,對如何在過度娛樂化的媒介環境中,讓孩子們認識到科學本身的嚴肅性提出質疑。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裕嫵 陳慶輝

相關焦點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50張PPT+15塊圓桌布=未來科學的n種可能
    圖說:由15張圓桌組成的桌布論壇集體討論環節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5分鐘,5張PPT,與世界「最強大腦」一道,探望未來科學的N種可能。在今天下午進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有一個特別環節——「5張」論壇。
  • 科學吸貓、科學花錢、科學談鬼神……聽聽Geek們怎麼說!
    、科學花錢、科學談鬼神……聽聽Geek們怎麼說!聽聽植物鑑定大神@顧有容 怎麼說。關於野生動物保護,你可能有很多疑問,讓保護生物學博士@李彬彬taotiebin 來回答你吧。孩子喜歡上學、老師覺得爽、家長有成長,這就是我們認為的美好教育生活圖景,也是一土一直在做的教育嘗試。在焦慮的當下,一土希望構建一個基於信任的、安全的,並賦能師生的健康教育生態,回歸教育常識,讓好教育自然發生。教育是土壤,孩子是種子,我們期待連結社會的力量,耕耘一片沃土,讓每一顆種子都能長成最好的自己,創造無限可能的未來。
  • 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桌布討論載滿奇思妙想
    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
  • 習近平向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作視頻致辭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2020)10月30日在上海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作視頻致辭。習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科學家協力尋求抗疫之道,在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重要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和跨國合作,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 與物種滅絕賽跑,頂尖科學家為150萬生物建「基因圖書館"
    5月24日,在跨越大洋的視頻連線中,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會員、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的獲得者、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進化與生態學教授哈裡斯·李文告訴我們。這項研究可能會引起醫學治療的革命,解決全球飢餓問題,並且在人類的後院創造一個新的 "農業科學和生物技術矽谷"。正因為其開創性和重要性,EBP被稱為生物界的「登月計劃」,李文教授也被國外媒體冠以「地球書記員」(The Whole World Cataloger)的名號。
  • 糖尿病的症狀有哪些?可能很多人都搞錯了,聽聽醫生怎麼說
    若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謝謝。隨著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截至 2015 年,全球有 4.15 億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國的患者佔多數。
  • 倍輕鬆助力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啟眼部音頻按摩新體驗
    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於上海順利召開。這場科學論壇橫跨4大洲、11個時區、25個國家和地區、100個城市的全球聯動,讓全球「最強大腦」們雲端線下相聚。以科學為畫筆,繪出最美的申城秋景。
  • 「我永遠被宇宙所吸引」丨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的「好奇」故事
    原創 Kai、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近日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一個詞——「好奇心」,強調了「好奇心」在科技創新上起到的關鍵作用。對科學家,尤其是頂尖科學家而言,探索世界奧秘的「好奇心」正是引領他們在漫長的科研路上不斷前行的明燈和對抗失敗的支撐。也正是這樣的「好奇心」讓他們充分地享受科研工作帶來的樂趣,即使年逾古稀,仍如孩童般眼神清澈、熱情洋溢。
  • 老話說餵狗別餵飽,竟是有科學道理的,聽聽獸醫怎麼說
    有一種冷叫做你奶奶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做奶奶覺得你餓。我們從小到大被灌輸必須要吃飽的思想,於是有些鏟屎官就把這種思想也適用於自家狗狗身上。他們覺得讓狗吃得飽才是為狗好,獸醫小明想說毫無節制地餵食反而是在傷害汪呀!
  • 倍輕鬆助力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倡導健康生活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將在上海舉行,與往屆論壇相比,這次的參與規模更大、群體也更加多元。這次論壇在人工智慧、醫學、科學等領域都設置了峰會,邀請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厄溫·內爾、麥可·楊、愛德華·莫索爾等分享最新的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
  • 當今「科學天團」合影!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今天在滴水湖都說了啥...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諾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 中國作為世界科技方陣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發揮越來越大作用 「首先我要感謝各地的科學家們,你們的到來,成就了百年諾貝爾獎大會之後規模最大的科學盛會。」科恩伯格表示,能參與此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深感榮幸。 他認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辦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支持全球年輕的科學家,二是支持基礎科研的發展。
  • 15歲少女閃耀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這3個英語關鍵詞,給你不一樣的...
    導讀:近日,上海15歲少女談同學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orld Laureates Association Forum)成了無數人眼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有哪些事是女生有男朋友後才知道的,聽聽這幾位過來人怎麼說?
    那麼有哪些事是女生有了男朋友以後才知道的呢?一起來聽聽著3位過來人怎麼說?第一、你生氣的時候,男朋友其實會不知所措。都說千萬不要和女孩子講道理,因為女孩子生氣從來不需要任何理由。所以你生氣的時候,男朋友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很有可能就那樣靜靜的坐著,也不哄你。第二、吵架的時候不要忘了給男朋友一個臺階下,因為他會認錯,他也會覺得沒面子。
  • 目前的中醫藥取得了哪些效果?聽聽疫情一線的專家怎麼說
    目前的中醫藥取得了哪些效果?聽聽疫情一線的專家怎麼說 在這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中,定點醫院的中藥使用比例超九成,中醫治療取得了顯著成效。
  • 乾旱對澳大利亞農業有哪些影響?
    本次大火主要是受夏季炎熱乾燥氣候影響,2019年是澳大利亞有記載以來最熱、最乾燥的一年。 澳大利亞的乾旱氣候對其種植業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受災最嚴重的是位於澳大利亞東部的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斯州,其中新南威爾斯州更是首都坎培拉和著名城市雪梨的所在地。兩州對澳大利亞農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農業用地佔全國的50%,農業總產值佔全國的47%。
  • 農業學類你了解多少?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好的農業大學?
    開始我先講一下,關於農業科學類的專業都有什麼?一、植物生產類(農學、園藝、植物保護、植物科學與技術、種子科學與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茶學、菸草、應用生物科學)。二、自然保護環境生態類。三、動物生產類(動物科學、蠶學、蜂學)。四、動物醫學類。五、林學類。六、水產類。七、草學類。
  • 遛狗「起早貪黑」 聽聽大家怎麼說
    ·成都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 高架段全線「橋通」未來連通新津·遛狗「起早貪黑」 聽聽大家怎麼說·「網約導遊」走紅成都訂單暴漲·陪娃娃寫作業是道「送命題」?·油價或迎年內最大降幅 預計一箱油能少花17元 「最嚴限狗令」紛紛出臺 遛狗「起早貪黑」 聽聽大家怎麼說
  • 冬季養生聊膏方,聽聽藥師怎麼說
    那麼,膏方有哪些特點?適用人群包括哪些?如何科學服用?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 那麼關於膏方的小知識都有哪些呢?
  • 陝西楊凌,素有「農業聖地」之美譽,建有世界最大的昆蟲博物館
    陝西楊凌素有「農業聖地」之美譽,原始農業時代后稷於此教民稼穡,魏晉南北朝時期蘇綽於此推行農政,到了現代,楊凌成為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而在楊凌區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不僅是濃縮了中國漫長的農業歷史發展,也將多種我們生活中常見,卻時常忽略的自然之物融合一堂,可謂是」博大精深「。
  • 院士與「00後」科學少年同桌對話,桌布載滿奇思妙想
    新華網史依靈 攝    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史依靈 許超 羅沛鵬)11月1日上午,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迎來了一場「元氣滿滿」的活動——頂尖科學家小科學家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馬大為、楊雄裡,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徐政和作為頂尖科學家代表現身論壇現場,與來自全國17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55位「小科學家」同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