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能不能轉化為飲用水?其實完全可以,只是運輸成本太高

2020-12-07 地球檔案室

在地球這個美麗的星球上,百分之七十的表面被蔚藍色的海洋佔據,只有百分之三十是陸地。

最近幾年,關於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鬧旱災的新聞常見於報端,很多人都會問:既然地球上的海水這麼多,為什麼不用海水來緩解旱災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海水中存在大量的鈉鹽、鉀鹽和鎂鹽等鹽類,又苦又鹹,根本無法飲用,也無法被植物吸收,因此對地球上的旱災根本幫不上什麼忙。

不過,有一個現象很值得我們研究,就是在寒冷的北極和南極,由於溫度太低,海面上漂浮著許多由海水結冰後形成的冰塊,甚至是冰山,都是不含鹽分的,加熱融化後,是可以直接作為飲用水的。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海水中溶解著大量鹽類,而海水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的降低而變小,當溫度降低,海水結冰時,海水的溫度到了冰點以下,海水中的鹽就會析出,溶解在周圍溫度相對較高的海水中。這樣,純水就會從海水中分離出來,變成冰塊,而溶解在海水中的大量鹽類等物質,則被排除在外,沒有變成冰塊的一部分。

所以,用海水結成的冰塊融化後的水,是淡水,可以直接飲用。像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取得飲用水的。

這個現象,為人們將海水轉化為淡水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將海水變成冰塊,要在寒冷的北極和南極才能進行,再經過長途跋涉運送到人類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說,可能並不划算。

當然,這只是以現在的科技水平來說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能發明出更好的方法,將南北極的冰塊為我們所用。

地球檔案室作者:楊胡平

相關焦點

  • 有可能把海水轉化成飲用水嗎?如果可以的話,要通過什麼方式?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把海水變成飲用水呢?實際上,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實際上,人們也一直在使海水可飲用。但是,考慮到城市和國家的規模,淨化海水在歷史上被證明是非常昂貴的,特別是與區域和當地的淡水源相比。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已經降低,淡水越來越少,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尋求海水轉化以滿足這一重要需求。
  • 石墨烯叕有了新用途,可以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追求高效的海水淡化過程中,到達了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即石墨烯氧化膜可以作為篩子,篩出海水中的鹽分。目前的階段內,該技術仍局限於實驗室中,但這向我們演示了或許在某一天,我們能快速、輕鬆地把我們最豐富的資源之一——海水,轉化為我們最稀缺的資源之一——乾淨的飲用水。
  • 為什麼海水不能喝?不僅是因為鹹,看看將海水煮開后里面都有什麼
    為什麼海水不能喝?不僅是因為鹹,看看將海水煮開后里面都有什麼!節約用水一直是人們所提倡的,也許會有很多人有疑問,地球上這麼多水為什麼還要節約用水呢?其實地球上的水大部分都是海水,而海水是不能喝的,之所以海水不能喝,不僅是因為鹹,看看將海水煮開后里面都有什麼!
  •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未來海水或能迅速淡化成飲用水(圖) > 石墨烯能淡化海水  水,不論是對動物還是植物而言,都非常重要。
  • 荒島上寧願渴死都不能喝海水?黑科技人員卻敢喝到飽
    所謂3分陸地,7分海洋,其實地球的水資源很豐富,只是海水不能為人們直接使用。所以有些人就突發奇想:能不能有什麼黑科技,把近乎無限的海水轉化為可飲用的淡水呢?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都知道,海水淡化的方法多了去了,什麼蒸餾、冷凍、電滲析……還都是必考點呢。不過現在……受過九千年義務教育的人才們又開始給學生黨加考點了!
  • 為什麼我們不從海水中過濾掉鹽分獲得飲用水?
    把海水變成飲用水是人類一直的夢想考慮到地球海洋中蘊含的廣袤水資源,目前通過淡化海水也只能滿足人類飲用水總需求的不到0.5%
  • 這套太陽能設施不僅能發電 還可以將鹽水變成新鮮的飲用水
    站長之家(ChinaZ.com) 8月2日 消息:儘管地區表面大部分是被水覆蓋著,但可以飲用的水資源越來越緊缺如果能低成本的將海水轉化成可飲用的水,那麼將可以解決很多人的飲水問題。這也正是非營利組織GivePower正在做的事情。GivePower推出的海水淡化廠可以有效利用太陽能獨立發電,也可以把鹽水變成新鮮的飲用水。目前,GivePower正在肯亞的沿海地區Kiunga推出該系統,預計該系統每天產生的水量將足以維持25, 000 人的日常生活。
  • 為什麼海水不能喝?不僅是因為鹹,先看看煮開后里面都有什麼
    為什麼海水不能喝?不僅是因為鹹,先看看煮開后里面都有什麼 在我們去海邊遊玩的時候,經常會不小心嘗到海水,那可以說是非常鹹,而我們吃的食鹽也是在水中提煉出的,就有人曾經提出疑問,為什麼海水不能喝呢?其實海水不僅僅是因為鹹而不能喝。
  • 媒體:北京市民有望喝上「海水淡化」飲用水
    北京市民有望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中基礎設施共享項目之一的曹妃甸海水淡化進京項目,喝上「海水淡化」飲用水。
  • 淨化海水30分鐘後就能喝?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
    該研究由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教授王煥庭帶領團隊研發而成,而研究的第一作者為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博導區然雯。這是一種光敏MOF材料PSP-MIL-53,通過吸附的方法,可在30分鐘內將海水淡化為安全、乾淨的飲用水,將有望在水資源短缺地區解決安全飲用水問題,極大造福人類。
  • 向大海要水喝 我國海水淡化咋樣
    本報記者 陳 瑜  國家海洋局7月19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1個,產水規模118.81萬噸/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20萬噸/日。淡化的海水能不能喝?與國際相比,我國海水淡化技術處於什麼水平?圍繞這些問題,相關負責人做出了回答。
  • 圖解杜拜海水淡化的驚天大手筆
    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杜拜人口暴漲,已經超出了地下水供應的承受極限,地下水僅僅能滿足該市0.5%的用水需求。此外,長期大量開採地下水直接導致地下蓄水層水質嚴重惡化,農業生態環境受到威脅。為了滿足這座乾渴的超級都市的用水需求,杜拜大力開發海水淡化技術,其中最大的海水淡化廠位于波斯灣和阿拉伯沙漠之間的傑貝阿里。
  • 為什麼海水不能喝?可不是因為鹹,看看將海水煮幹后里面都有什麼
    杜拜最典型的應該就是杜拜了,杜拜是一個典型的沙漠沿海城市,雖說這裡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資源讓杜拜人富的流油,但是在杜拜飲用水的價格甚至比當地的石油都還要貴,其實杜拜是一座沿海而建的城市,在這裡很多地方都是填海而建的
  • 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能不能養魚?
    在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到底能不能養魚?9月10日至11日,記者隨「2014年四川環保世紀行」宣傳採訪組,到資陽市進行了實地調查。  擔心:  水庫養魚汙染水源  9月10日,資陽城區唯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老鷹水庫,碧綠色的水面下有魚兒遊動。該水庫管理所所長付剛坦言,自2012年起,該所每年都投放約150萬尾白鰱、花鰱魚苗,收穫10餘萬斤魚。
  • 船員就算渴死,為什麼也不去喝海水?看海水燒乾後就明白了!
    實際上,對於地球的環境,地球上的水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只不過人類所飲用的水資源大部分都是淡水資源,因此那些海洋資源是不能夠被人類飲用的,而現在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只有1%左右,因此,生態學家們才呼喚,要保護水資源,對此有些人認為,為什麼我們不能將海洋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能用這些海水來澆灌土地?將它們轉換成幫助人類的海水資源呢?
  • 高能科技:走進以色列海水淡化廠,45分鐘把海水變成飲用水
    以色列藉助創新性的海水淡化技術,只需短短的45分鐘就可以把海水變成可飲用水。走進了以色列一家大型反滲透海水淡化廠—以色列索雷科海水淡化廠。這家海水淡化廠位於以色列沿海城市特拉維夫附近。圖為以色列索雷科海水淡化廠的車間。色列索雷科海水淡化廠由以色列海水淡化企業IDE技術公司設計和運營。圖為以色列索雷科海水淡化廠的預處理池。
  • 為何海水不能喝?不僅僅是因為鹹,看看煮開后里面有什麼?
    為何海水不能喝?不僅僅是因為鹹,看看煮開后里面有什麼?海洋中的水資源非常的豐富,但是淡水資源卻非常的稀有,為什麼不能直接飲用海水呢,難道是因為海水鹹,其實不全是這樣的,接下來,就讓小編來解釋一下裡面的原因。
  • 為什麼再渴也不能喝海水,有多危險看完這個實驗就知道....
    ‍戳上面藍字關注我們(更多有趣的視頻等著你哦)| 海外 | 視頻 | 旅行 | 運動 | 生活 | 科技 |《為什麼不能喝海水這麼一瓶海水放入鍋裡煮沸竟然可以得到這麼滿滿一瓶鹽大家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海水。。雖然海水中含有大量鹽類和多種元素而且其中許多元素是人體所需要的
  • 「石墨烯之父」領銜突破海水淡化技術,或將極大緩解全球淡水資源短缺
    地球 71%的面積被水覆蓋,但全部水資源只有0.01%能供人類直接使用。據統計,世界上約有6.63 億人住在沒有飲用水供給的地區,很多人需要跋涉好幾個小時才能獲取乾淨水源。非洲有1/3人口缺乏飲用水,近半數人口因飲用不潔淨水而染病。為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一些沿海國家都紛紛開始開發海水淡化系統。但眾多缺水的發展中國家根本無法負擔由此帶來的巨額成本。
  • 黑科技 內陸竟能養殖海水石斑魚,從此黃山人民可以吃上活海鮮了
    在這裡,大大小小約5萬尾石斑魚在人造海水中悠遊,暢快地健康生長。這是黃山市太平湖漁業有限公司的石斑魚養殖基地,該企業是黃山首個進行內陸工廠化養殖海水魚的本土企業。「經過和陸途生態科技合作,我們用一套工廠化循環水系統,攻破了深海魚內陸養殖的各種難題,並且成本和海邊養殖差不多,內陸養殖,我們節省了運費。」該公司總經理王雁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