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海水有「配方」,內陸工廠化養殖海水魚,1立方米水體可養殖石斑魚60斤。 遠離海洋幾百公裡的內陸竟然能養出深海魚!在黃山市太平鎮,一座不起眼的廠房內就藏著這樣一個水產養殖基地。在這裡,大大小小約5萬尾石斑魚在人造海水中悠遊,暢快地健康生長。 這是黃山市太平湖漁業有限公司的石斑魚養殖基地,該企業是黃山首個進行內陸工廠化養殖海水魚的本土企業。「經過和陸途生態科技合作,我們用一套工廠化循環水系統,攻破了深海魚內陸養殖的各種難題,並且成本和海邊養殖差不多,內陸養殖,我們節省了運費。」該公司總經理王雁發說。 ![]() 圖:工作人員在給石斑魚投餵飼料。 循環水養殖 集現代化技術於一體 走進該水產養殖基地,一個個整齊分布的大型養殖池映入眼帘,當記者靠近養殖池時,池中的魚便成群快速聚上前來,激揚起陣陣水花。一旁的工作人員將手中的深海魚專用飼料投入池中,馬上又激起一番爭搶飼料的場面。 環顧養殖場,猶如置身一個現代化工廠,養殖場配置了循環水養殖系統,24小時運轉。「我們採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集機械、電氣、化學、生物、自動控制技術於一體,運用蛋白質分離、臭氧及紫外線消毒殺菌、生物硝化作用等技術,對水質進行精準處理和監控。」王雁發介紹,通過這套系統,能確保池中海水清澈,讓魚兒生龍活虎,健康成長。 ![]() 圖陸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優點,陸途生態科技供圖 王雁發介紹:隨著2015年開始的環保改造,黃山市的太平湖的網箱也在改造之內,隨著網箱的拆除,很多傳統養殖模式不能進行了,公司也在尋求變化,同時現在內陸百姓也開始嘗試海產品,經常網購海鮮,當地超市和飯店供應的海魚也越來越多了,我自己做水產的,我知道海水魚含有比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小孩吃海魚聰明,所以我也經常買海魚給我女兒吃,但是黃山不靠海,買到的海魚一個是不太新鮮,同時價格也比沿海高30-80%,我就想能不能在我們黃山這種內陸城市也養海水魚。 引進先進設備 實地考察調配人造海水 王雁發首先在網上找了幾家廠家,最終選擇了一家,他將一個大廠房改造成養殖車間。從2016年起,王雁發開始研發、試養,最開始,設備他投入了近五十萬元,又花了10萬購買了1萬尾魚苗。由於當時的設備不成熟,水體處理達不到標準,隨著水質的突然變化,不到一個星期,這些魚苗便全軍覆沒。 廠家表示他們的設備都是賣給海邊已經養石斑魚的人,像他們工廠也沒人養過石斑魚,所以沒辦法提供技術支持,王雁發只好求助身邊朋友尋找海水工廠化養殖專家,很快,黃山總工會的朋友告訴他,福州總工會孵化了一個海歸博士創業項目,就是做室內循環水工廠化養魚的,創始人有著十幾年的科研背景和一線生產經驗,應該可以很好的幫助王雁發解決內陸養殖海水魚的問題。 ![]() 圖:工廠化循環水原理圖(陸途生態科技供圖) 很快,王雁發就和福州的陸途生態科技的秦驥博士對接上了,秦驥博士專業而又通俗易懂的解釋了王雁發的一些問題,讓王雁發下定決心,又購買了秦驥博士提供的設備和方案,除了設備,解決深海魚養殖的海水問題也讓王雁發費了不少心思。眾所周知,深海魚必須在海水環境中養殖。然而,將海水從幾十公裡以外運到養殖場,成本太高,不現實。「一開始,我們以為養深海魚的水,只要是鹹的就可以了,往淡水裡加點海鹽調配調配不就得了?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王雁發說。生活在這種「海水」環境中的魚,沒過幾天就奄奄一息,一命嗚呼。 秦驥博士告訴王雁發:海水經過暴曬後,水分蒸發,在鹽田裡形成結晶體———鹽,同時還有一部分沒有形成鹽的水殘留,當地人稱之為滷水,滷水中含有深海魚生長所需的豐富微量元素。往養殖池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滷水後,果然問題迎刃而解。 而滷水不方便運輸,秦驥博士還將滷水和鹽按海水比例加工成複合海水素粉末,只要加上普通的自來水,人造海水就形成了,1噸海水素可以變成30噸真正的海水。目前陸途生態科技的這種海水素,國內已經有幾十家經銷商,並出口到美國、澳洲、歐美、臺灣、香港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循環水養殖系統規模日漸擴大,良好帶動示範作用 王雁發不停地奔走在農業工業化的道路上。多年來,他帶領企業始終執著於對綠色漁業的不懈追求,如今,他們適用於內陸地區養殖石斑魚等名貴海水魚類的健康高效循環水養殖系統,1立方米水體可養殖石斑魚60斤。 養殖場也從一開始的300立方米水體擴大到2000立方米水體。目前,養殖場養了大大小小的深海魚5萬尾,包括虎龍斑、老虎斑、東星斑、龍躉等中高端海水魚類品種。 這些深海魚魚苗從福建、海南、山東、大亞灣等地採購,重約十克,養殖12個月以上,達到上市條件時約500~750克重。等到這些深海魚陸陸續續養大,一天只有幾百斤魚可賣,供不應求。產出的深海魚主要銷往廣東本地和福建、上海等地的批發市場、高檔酒樓及一些餐飲企業。讓食客們驚喜的是,儘管正值伏季休漁期,但他們依然能品嘗到新鮮美味的深海魚。零用藥養出的無公害深海魚,肉質鮮嫩,不帶泥腥味,頗受食客歡迎。 「現在解決了技術設備上的問題,擴大規模是當務之急,我們的目標是一年賣80噸左右深海魚。」王雁發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準備進行包裝推廣。與此同時,他們也正在探索經營方式,希望以農民參股的形式,帶動村民投身綠色漁業,幫助農民就業、增加收入,希望未來將優質石斑魚年產量擴大到500噸以上,帶動農戶增收180噸。 打造深海魚養殖示範場 探索規模化養殖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方式具有節水節地、環境友好、健康環保、生產可控、操作簡單、管理方便等優點。深海魚在內陸養的綠色化養殖方式,解決了一部分漁民靠天吃飯的問題。通過循環水系統養殖的深海魚,避免了海水中病原體的侵擾以及近海養殖容易重金屬超標的困擾,並且一個高效養殖池能有相當於半畝池塘的高產值。 深海魚在內陸養的養殖模式,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鎮政府表示,太平鎮漁業養殖成規模的比較少。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方式,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還十分節能高效,符合現代生態環保理念。中高端深海魚類也迎合了現代人對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的追求。鎮裡領導表示:「目前我們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政府對深海魚養殖項目非常重視,計劃對項目進行大力扶持。前期計劃打造一百畝養殖示範場,探索規模化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