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三位美國前財長「群聊」美中關係: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作者 夏賓
今年是標誌著中美關係「破冰」的中美聯合公報發表45周年,而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美貿易額增長211倍,中美雙向投資累計超1700億美元。中美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隨著近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華,中美關係走向愈發受到關注。
3月18日至20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在北京舉行。若將主辦方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比作「群主」,那參與論壇的三位美國前財長就像加入了一場「群聊」,談及各自對美中關係的看法。
經濟關係是美中兩國最堅定的「壓艙石」
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指出,經貿關係是影響美中關係未來走勢的關鍵因素,美中的經濟關係,包括投資和貿易是兩國關係最堅定的「壓艙石」。
他建議,應通過談判「重新調整」兩國貿易關係,最好是通過逐個部門的談判,進一步擴大開放,比如減少監管壁壘、擴大市場準入等。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雙方投資,因為投資的連接比貿易的連接更強勁、更永久。
「美中關係是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保爾森認為,儘管美中關係與兩三年前相比,更加困難和複雜,但也更加重要。雖然雙方面臨重大挑戰,但仍有很多共同點,應看到背後的巨大機遇。
保爾森表示,若兩國元首能「跳出框框」來思維,並找到共同利益領域,完成早期收穫項目,重新審視經濟關係,繼續推動互相開放,將有利於兩國政府融洽對接,有利於兩國關係發展。
合作、對話有利美中兩國
美國如何從金融危機緩慢恢復?中國如何能在2015年8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下稱「匯改」)後讓市場穩定?美國前財長雅各布·盧在回答上面兩個問題的同時也明確表達自己立場:合作與對話有利美中兩國發展。
雅各布回憶稱,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在二十國集團(G20)框架下合力應對,中國亦是如此,使美國具有了恢復經濟的能力。
他認為,如果沒有中國在內的全球金融合作體系支撐的話,世界經濟發展肯定不如當前境況。
對於2015年8月人民幣匯改,雅各布表示,美中兩國在匯改前建立了對話協調機制,正是基於上述機制,美國了解中國政策動向,可說服市場,使其明白中國匯改舉措的意義,最終使得市場的波動快速穩定下來。
未來25年美中兩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開宗明義:每個人從長遠來看都應避免重返保護主義泥潭,要加強共同的全球化進展,才能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帶來的挑戰。
那麼,反撲全球化、保護主義興起對於美中兩國意味著什麼呢?薩默斯指出,反撲全球化的力量對於所有國家來說都是挑戰,而這個挑戰尤其針對美中兩國。因為美中兩國在全球體系中扮演著領導作用,在未來亦希望兩國促成更多的國際合作。
「未來25年裡,美中兩國要麼一榮俱榮,要麼一損俱損。」在展望兩國今後發展時,薩默斯表示,美中兩國有重大的共同利益,期望未來兩國基於互信開展工作,讓當前積極的全球化趨勢能夠持續下去。(完)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