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忠孝文化 厚植清廉底蘊

2021-01-10 騰訊網

九曲黃河,一路奔湧,進入寧夏後甩出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留下了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中衛市沙坡頭區南長灘,一個神秘的村落,四面傍山,一河環流,一片月牙形的綠洲,鑲嵌在高天黃河之間。河邊村頭,那一棵棵根深葉茂的果樹,是一代代拓姓人在這裡繁衍生息的恆久記憶。數百年間,上千棵古樹完好無損,規則的布局也從沒有任何改變,樹幹上蒼老的紋路仿佛就是鐫刻著祖先的諄諄教誨。

「文化是土壤,埋下希望,收穫未來,厚植高貴的種子,必將盛開燦爛的清廉之花。」在大型電視紀錄片《守望家風》第四集「孝·忠」中,南長灘人能夠一代代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繁衍生息,有規矩和守孝道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精神香火。弘揚忠孝文化,傳承家風家訓,早已滲入他們的血脈裡,成為厚植崇德向善、遵規守紀、清廉底蘊的基礎。

今年63歲的拓萬義,自小就替父親擔起了10口之家的重擔。讓他至今都不能忘懷的是,1978年的一個夜晚,母親胡永蘭流著淚告訴他:給生產隊放羊的父親,為了尋找丟失的羊只,從門前的山崖上掉進了黃河……

黃河從門前流過,責任是不變的承諾。隨著大哥和五弟相繼亡故,拓萬義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不僅要贍養老母,還要照顧大哥、五弟留下的子女。

而對胡永蘭老人而言,嫁到拓家的媳婦就是拓家的「貴人」。她從不袒護兒子,也從不指責媳婦。老人的大度,讓拓家兄弟、妯娌間從來都是相互謙讓、互幫互敬。

2003年12月的一個夜晚,胡永蘭老人突然身感不適。剛過門不久的小兒媳張旭蘭抱起婆婆坐著羊皮筏子,摸黑渡過黃河,連夜把婆婆送往衛生院。

忠孝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深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南長灘人。在拓萬義的帶動下,拓家人一個幫一個,僅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個家裡就有14人考進大學,周邊整個拓氏家族出了216名大學生。今天,他們中有勞動模範,有三八紅旗手,有優秀共產黨員,還有肩扛將星的將軍。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說,忠孝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一條血脈,也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畢生追求。有了這條血脈,才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才有了「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嶽飛,才有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以史為鏡,嚴修身正修為。在《守望家風》中,如果說乾隆年間的《孫氏宗譜》能夠完整流傳至今是一個奇蹟,那麼隱匿在家譜背後的孫氏家族則是一個傳奇。

孫家境,浙江慈谿南郊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因避戰亂,自杭州遷居於此的孫氏家族而得名。「一個孫家境,半部明代史」。孫氏家族曾為明代望族,以學問人品、忠孝節義名揚神州,並成為「江浙文化」的重要代表。

歷史上,孫氏家族人才輩出,僅志、書可查,有兩位大學士、六位尚書、一位武狀元、兩位榜眼,當地有「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之說。

孫家境孫氏家族的成員或仕、或隱,或文、或武,都始終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忠孝」二字始終相通,深深植根於家族血脈之中,真正形成了「入為孝子,出為忠臣」的家風。

「忠是黨風建設的『壓艙石』,孝悌是家庭的人倫底色,人格因忠而巍峨,事業因忠而壯麗。只有將忠鑄入靈魂,站穩人民立場,對黨絕對忠誠,才能固本強基,行穩致遠。」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踐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家訓鄉約啟後人 2020-06-30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昌區商務局學習人參文化 厚植招商本領
    近日,東昌區商務局邀請通化師範學院教授張雯虹講授人參文化,豐富全局工作人員文化知識儲備,厚植招商推介本領。張教授從歷史傳承、神話傳說、醫療功效、文化符號、現代應用、生態保護等各個方面,全面、詳細、生動地講述了人參文化。張教授還簡要講述了佟佳江、玉皇山、白雞峰、松花硯、抗聯文化等東昌特有的歷史文化。
  • 《浙江日報》刊發陳燦署名文章:打造高識別度的清廉文化品牌
    省委書記袁家軍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實施1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實施新時代文化浙江工程,書寫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清廉文化是清廉浙江建設的重要組成,也是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保障。
  • 柯城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厚植美麗城鎮文化底蘊
    浙江在線1月15日訊(通訊員 樓凌宇)為深入挖掘更多富有柯城特色的文化,日前,柯城全面啟動「文化基因解碼工程」,通過「解碼」,進一步打造具有時代特徵的柯城文化品牌,豐富柯城的文化內涵。  1月14日,柯城區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推進會在柯城文化中心召開。
  • 厚植清廉基因!桐鄉「中青年幹部大講堂」開展廉政教育
    「務本苑」主要由「一帶一核」組成,「一帶」,主要是從入園口開始至向陽院的條狀清廉文化景觀帶,重點介紹桐鄉市域內的傳世家訓故事;「一核」就是向陽院,重點介紹楊園先生張履祥的「耕讀相兼」等重要思想。「務本苑」從建設之初開始,就本著融入清廉文化、增強廉潔氛圍的設計目標,充分利用現有的建築、亭臺、道路、圍牆等實體,用文字、圖片、雕塑、多媒體等不同表現方式,打造具有烏鎮風格、桐鄉特色、傳統韻味、高雅別致的廉政文化基地。
  • 清風十裡,麗水清廉法治文化主題公園等你來約
    為大力弘揚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揚以國為重、以民為本、以清為美、以廉為榮、以儉為德的清廉文化,麗水市依託大溪治理改造工程,打造「十裡清風」清廉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傳承一段歷史,弘揚一種精神。2018年2月開始,十裡清風園在市紀委的指導下,由市水利局為業主單位負責建設。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 | 以文化自信厚植中國之治的根基
    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標誌著我們黨對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及其規律認識的深化,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動建成文化強國提供了行動指南,為我們深刻認識新時代文化建設新使命、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回望我國5000多年文明史不難發現,文化興盛始終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條件。
  • 厚植飲水思源文化 西苑鄉傾力打造木蘭溪源頭振興帶
    莆田網訊 元旦期間,記者來到位於西苑鄉仙西村的木蘭溪源頭,看見思源園建有全國流動黨員驛站、思源林、思源池、黨員路,以紅色文化浸潤滋養,厚植「飲水思源」文化,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觀。  據仙西村村支書紀志達介紹,在木蘭溪源打造思源園,是為了不斷鞏固生態文明的木蘭溪樣本。
  • 以非遺剪紙為載體,尋求適合高職學生的文化傳承和服務創新之路
    剪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一種古老的"手藝",一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文化情懷和獨有的"東方式智慧"。在無錫,有這樣一所高職院校,多年來始終堅持以非遺剪紙為載體,通過大師引領、課程教學、社會服務等各種途徑,尋求適合高職院校學子的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印象·清廉寧波|以儒雅為名 一個古村的千年傳承
    儒雅洋村入口牌坊象山縣西周鎮儒雅洋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寧波市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相傳原名「樹下洋」,後雅化為「儒雅洋」,有「耕讀傳家,儒生雅士輩出」之意。何氏家風館入口2017年初,當地在何恭房祠堂基礎上建成何氏家風館,作為優秀家風家訓傳承的教育基地。何氏家風館前的蓮池、弘儒路,有從政須廉潔清正、為人須正氣凜然之意,體現了儒雅洋歷代子孫繼承祖志、儒孝傳家的決心。整個院落圓門石窗,木作雕刻,工藝精細,還有一幅長達幾十米的「漁樵耕讀圖」壁畫,處處體現著 「入則耕讀,出則為仕」的濃厚儒風。
  • 傳承清廉家風 守好幸福家門
    傳承清廉家風 守好幸福家門 2020-07-24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錦繡文章 厚植家國情懷——嘉興四高學子在「幸福在『浙』裡...
    書寫錦繡文章 厚植家國情懷——嘉興四高學子在「幸福在『浙』裡」浙江省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佳績 發布日期:2020-12-30 13:38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
  • 決定一個家族能走多遠的是家族傳承——傅氏家族忠孝滿門
    我的體會,厚和孝都能養福,使人心靜心安。我們傅氏家族,是一個存厚孝順的大家庭,現在也不失有優秀傳人,如宏志,彬老弟,張偉弟妹,昭華大閨女等多人,都是有大愛之家的典範。向優秀學習,向社會學習,祝傅氏大家族正氣長存,忠孝滿門,永世興旺發達!我也很激動,回應了幾句話:大姑,你們姐幾個都是我們傅氏家族的驕傲!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楷模!一次微信群裡關於家風傳承的討論還沒有結束。
  • 江蘇鹽城大豐劉莊小學:讓「善」文化植根農村基礎教育
    原標題:江蘇鹽城大豐劉莊小學:讓「善」文化植根農村基礎教育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劉莊小學結合新教育、新德育實踐,厚植校園「善」文化,師生思善、言善、行善內化於心
  • 巾幗創業創新項目展播(三)| 傳統服飾下的文化底蘊
    巾幗創業創新項目展播(三)| 傳統服飾下的文化底蘊 2021-01-06 14: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中國文化需要更多「阿木爺爺」
    「阿木爺爺」所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木工藝的精髓,是他們融入到文化血液中的行動自覺。但是,由於木工藝在應用中的日益邊緣化,反倒彰顯出中國傳統木工藝的精湛和珍貴。裝在大腦中的CAD,勝過當今一些技術,工藝精湛之高,藝術之美,吸引粉絲之眾,這也充分證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突顯中國特色的文化內容,展現深厚的文化一切底蘊。中國文化需要新的平臺和塔式傳播、傳承。
  • 堅定民族文化自信 傳承忠孝潔惠仁風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長沙望城區書堂山街道「忠孝」、「廉政」文化建設齊頭並進
    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手語舞《感恩的心》、小品《罷席》、詩朗誦《百孝篇》、大合唱《情滿書堂山》等與黨風廉政建設、忠孝禮義文明相關節目一個接著一個,輪番亮相,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文藝匯演以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形式,傳播廉政文化,宣揚忠孝文明。    「滴水之恩湧泉報、知恩圖報不能忘、世間百恩孝為先、要記牢!」
  • 《八佰》展示了人文精神的厚植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電影《八佰》再現了抗戰史上最為慘烈的守衛戰,在剛烈與血腥中融入了審美情趣與藝術手法,把一系列文化元素與電影表現藝術相結合,將「護國」主線一以貫之,讓影片不再單純地成為一部戰爭片,而是人文社科的合集,給觀眾呈現驚心動魄畫面的同時,讓他們感知中國從古至今歷史、文化、人文精神的厚植
  • 系好金融從業「第一粒扣子」,重慶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揭牌
    儀式上,重慶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蔣平、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孫芳城共同為「重慶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揭牌,徐靜同志、趙驊同志分別代表雙方籤署《重慶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