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非法買賣野生動物!這回打著「異寵」幌子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保護野生動物,關係到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當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正全面展開和推進。

  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

  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現在經營『爬寵』『異寵』的商家越來越多了,但市場很不規範,買賣保護動物、走私國外物種等情況挺常見的。」資深「異寵」業內人士小黑告訴記者。

  記者在「異寵」圈子裡非常知名的某網絡論壇上看到,該論壇內有不少交易帖,標有「專業爬寵批發」「活體零售」等廣告語。多名賣家向記者暗示,可交易保護類野生動物。

  還有部分交易隱藏在QQ群中。「紅鬣苗380元/只,今天可發貨。」記者聯繫上一位QQ群中的賣家,對方很快表示可以快遞發貨。還有一些賣家向記者表示有綠鬣蜥、豹紋陸龜等出售。

  據專家介紹,綠鬣蜥、紅鬣蜥、豹紋陸龜等野生動物均受法律法規保護,未取得相關資質的個人不得買賣飼養。

  記者還發現,在嗶哩嗶哩等一些視頻社交網站上,飼育保護類野生動物「異寵」的視頻受到粉絲追捧,起到不良示範作用。不少觀眾表示也想購買同款動物並在評論區詢問購買途徑和價格。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2315熱線共受理核查野生動物交易舉報案件709件,立案207件。相關部門正加強電商平臺監測,督促下架野生動物交易信息99萬條。

「異寵」幌子下存在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黑色產業鏈」

  近年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網日趨嚴密,但記者發現,在「異寵」的幌子下存在一條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黑色鏈條」。

  ——貨源。菲律賓「拌飯」、中美、暴風雪、柑橘、翡翠、玉米……這些都是賣家為展示、交易各類境外「異寵」而為它們取的暱稱或代號。記者從多地海關、公安等部門了解到,不時有來自境外的野生動物,經由各種途徑被夾藏走私入境。此前太原海關緝私局就查獲某「異寵」賣家從境外將173條保護類野生動物綠鬣蜥、平原巨蜥分別賣往境內多地牟利。

  記者詢問多名賣家,是否辦理了入境檢疫證書,商家們多回答「怎麼可能有證,這都是『偷渡』進來的」。

  ——繁殖。一名賣家向記者透露,從國外引進珍稀野生動物繁殖種,在國內無證非法繁殖售賣,成為不法分子們「一本萬利」的生意經。

  記者從浙江警方了解到,部分屬於保護類野生動物的變色龍品種生長期短、繁殖量大,一隻該種變色龍一年就可讓賣家賺上萬元。有不法分子通過貼吧、微信群、QQ群結識買家賣家,並從中學會養殖技術。他們一面非法出售無證繁殖的「異寵」,一面還為其他賣家做線上代理,賺取差價。

  ——交易。目前,在不少網絡社交平臺都有所謂「異寵」交流群,而它們很多實際都成為「交易群」。記者還在一個有1700名成員的綠鬣蜥飼育交流群中發現,有人專門傳授「如何在交易中逃避警方檢查」。

  ——寄遞。郵政法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的動物」。但記者發現,使用快遞郵寄活體的情況並不少見。

  「北京不發貨,可以從周邊地區中轉。」售賣保護類野生動物「異寵」的一名賣家告訴記者,為降低風險,他不向監管嚴格的北京等地直接發快遞,「建議」記者從快遞監管較松的河北或天津中轉取貨。

  另外記者還從多地海關了解到,存在境外賣家通過EMS郵包向境內買家寄遞野生動物活體的情況。

強化保護效能亟須消除規範滯後、填補監管空白

  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教授時坤表示,非法「異寵」交易不僅違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國際公約,還由於存在大量走私境外物種,或者「異寵」被遺棄、「放生」、逃逸等情況,給我國本土生物種群和公共衛生防疫均帶來安全風險。

  記者發現,當前要加強監管仍有一些難點。

  一名業內人士說,非法「異寵」交易能獲暴利,且此類違法行為取證較難、懲處力度不大,有監管部門往往採取「民不舉官不究」的曖昧態度,導致不法分子鋌而走險。

  另據專家介紹,當前我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三有」(國家保護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等系統性調整工作相對滯後,難以適應現實需要,且相關法律制度亟待修改完善。

  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一名調研員告訴記者,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不少走私入境的動物屬外來物種,且大部分尚未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這些動物既不是國家明文規定的保護動物,也不是「三有」或省級保護動物,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無權管轄。

  北京師範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臧雷提醒,相關違法交易雖是藏身於網絡平臺,但平臺運營方仍應積極履行篩查、監督責任。他建議平臺方增加用戶投訴渠道,對內容加強人工和技術審核,對敏感內容和用戶多次投訴內容應進行重點審核。「平臺如果明知是犯罪,而繼續提供支持幫助或姑息包庇的,可能構成犯罪。」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建議,要依據相關決定和有關法律,制定、調整相關名錄和配套規定;健全執法管理體制,明確執法責任主體,落實執法管理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加大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力度,嚴格查處違反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對違法經營場所和違法經營者,依法予以取締或者查封、關閉。

  (記者楊洋、胡璐、朱國亮、劉巍巍、王皓)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相關焦點

  • 這些人打著「異寵」幌子非法買賣野生動物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題:藏身網絡、走私入境、「繞道」寄遞……這些人打著「異寵」幌子非法買賣野生動物新華社記者保護野生動物,關係到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當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正全面展開和推進。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
  • 這些人打著"異寵"的幌子在非法買賣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關係到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當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正全面展開和推進。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
  • 這些人打著"異寵"的幌子非法買賣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關係到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當前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正全面展開和推進。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
  • 這些人打著「異寵」的幌子,非法買賣野生動物
    「現在經營『爬寵』『異寵』的商家越來越多了,但市場很不規範,買賣保護動物、走私國外物種等情況挺常見的。」資深「異寵」業內人士小黑告訴記者。 記者在「異寵」圈子裡非常知名的某網絡論壇上看到,該論壇內有不少交易帖,標有「專業爬寵批發」「活體零售」等廣告語。多名賣家向記者暗示,可交易保護類野生動物。
  • 揭秘「異寵」幌子下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 「異寵」幌子下的「黑色鏈條」
    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  據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  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 野生動物,並非寵物!四川綿陽警方繳獲異寵類野生動物110餘只 18人...
    四川綿陽警方繳獲異寵類野生動物110餘只 18人被抓 2020-05-01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動物不是寵物!專家警告「異寵經濟」背後風險叢生
    圖片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日前,聯合國全面諮商機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在北京發布野生動物異域寵物全球貿易報告《狂野之心:異域寵物貿易的殘酷現狀》中文版,首次揭露這一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全球性產業背後,由野生動物盜獵、走私和非法買賣帶來的巨大危害。
  • 美麗的烏龜 大學生好奇養異寵 因買賣保護動物被刑拘
    美麗的烏龜 大學生好奇養異寵 因買賣保護動物被刑拘 2019-04因買賣保護動物被刑拘  保護動物陸龜。  近日,江津警方破獲一起非法出售、運輸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將買賣「陸龜」的大學生譚某抓獲,4月6日,譚某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4月2日20時許,江津一名網友在百度貼吧瀏覽時,發現有人在叫賣「輻射陸龜」,並談好以3200元一隻的價格,次日在雙福新區津酒標準廠房附近交易。
  • 嚴管之下,仍有人發帖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然而我蘇特報記者在百度貼吧、閒魚app等網絡空間發現,在當前的嚴管態勢之下,仍存在非法交易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情況。  不少人買做寵物的鸚鵡,按照相關規定,除了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雞尾鸚鵡這三種,其他鸚鵡未經林業部門許可,個人買賣、飼養均涉嫌違法。而在百度金剛鸚鵡吧和小太陽鸚鵡吧,求購和出售的帖子均不在少數。
  • 寵物小店內有乾坤:暗中交易買賣野生動物
    該店在當地野生動物販銷圈裡頗有名氣,店主李某也是圈內「紅人」。殊不知,這些動物不僅身攜致命病毒,還是受國家保護的瀕危野生動物。  2月4日,浙江省檢察院掛牌督辦十件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案,海寧市檢察院承辦的「海寧龜友」微信群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行政公益訴訟案名列其中。
  • 「爬寵」發燒友非法買賣野生動物被刑拘
    大洋網訊 近日,廣州海珠警方在深入推進「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依法嚴厲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搗毀一條跨廣佛兩地非法販賣鬣蜥等野生動物犯罪鏈。專案組針對此類非法買賣野生動物交易主要通過網絡聯繫、人員圈子相對固定等特點,開展了線上線下同步追查,最終排查出一個由廣州、佛山兩地人員經營,涉嫌非法收購、飼養、出售鬣蜥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鏈條。
  • 短視頻內容審核:平臺展示「萌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
    近日,國內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美境自然(BRC)發布《短視頻社交媒體上的野生動物貿易》,以11種保護野生動物為對象,在各種短視頻平臺上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打著「萌寵照」的幌子,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非法買賣野生動物的新平臺。
  • 「異寵熱」現法外之地——網際網路販賣野生保護動物調查
    一方面,在社交網絡和短視頻APP中,「異寵」大行其道,玩家需求千姿百態;另一方面,網上售賣活體野生保護動物的信息泛濫不止。  賣家明知違法但為了「高風險有高回報」  「這隻銀環蛇已賣掉,現在沒貨」。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的一線工作人員馬波說:「有的賣者因為巨大的牟利空間鋌而走險;有的買者只是覺得買個『異寵』好玩,為了炫耀。」  「我國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非法交易國家一級或二級保護動物數量在1隻以上就可能面臨刑事處罰。」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 四川綿陽警方繳獲異寵類野生動物110餘只 18人被抓
    4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綿陽市公安局安州區分局獲悉,近日,安州警方破獲特大系列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人,繳獲異寵類野生動物110餘只,斬斷2條非法收購、出售異寵類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鏈條。↑警方查獲的野生動物。
  • 百度貼吧、閒魚app上仍有人發帖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然而在我們身邊,仍有一些人無知無畏或者明知故犯,進行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非法交易。
  • 野生動物改名「異寵」,從業者安的都是什麼心?
    另一類叫有證野味,特點就是他們都是合法養殖的野生動物,看起來不違法,但也有野外獲取的嫌疑,多數出現在:雁鴨類、鷺鳥、蛇類、果子狸等品種上。最近,禁食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了全民共識。在執法中,也對野生動物加大了處罰。不過,有些不法分子,依舊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的名義,在網絡上進行非法售賣,甚至品種更多樣,包括綠鬣蜥、紅鬣蜥、豹紋陸龜等。
  • 野生動物非寵物,喜愛不能錯愛
    上個月,他偶然發現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輻射陸龜,心慌之下想趕緊「出手」,便在網上發帖出售。本月初,譚某在交易時被警方當場抓獲。  近年來,像譚某這樣飼養、買賣「另類寵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異寵」的走紅,打破了以貓、狗、觀賞魚類為主的傳統寵物格局。然而,不少「異寵」實則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還有的是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及獸類等。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水獺熱」助長東南亞非法異寵貿易
    因此,亞洲小爪水獺、毛鼻水獺和江獺都列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二中,屬於中國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水獺咖啡館和社交媒體所引發的「水獺熱」不斷推高國際市場對水獺的需求,導致日本、泰國和印尼等國非法交易、捕獵和圈養繁殖水獺的行為日益增長。
  • 「石猴」買賣見風潮:非法野生動物貿易觸目驚心
    羊城晚報記者朱紹傑實習生馬薇一場「日本石猴」事件,引來國內一些科普媒體以及很多熱心公益與保護野生動物的人們一片沸沸揚揚的指責聲,普遍認為:「相信大多飼養者都充滿愛心,對猴子是關懷備至的。但把猴子當寵物最終只會是一個對人、對猴都充滿危害的雙輸結局。真正需要討伐的,是那些從事非法買賣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