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窩怎麼移走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蜜蜂窩的形態來進行操作,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蜜蜂窩形態可能不一樣,一般常見的有野生的蜜蜂窩,還有就是我們家養的蜜蜂窩兩種,由於這兩種蜜蜂窩一種是便於移動的,一種是不便於移動的,所以在我們操作的過程中方法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從這兩種情況來看一下究竟蜜蜂窩該怎麼移走。
家養的蜜蜂窩家養的蜜蜂窩不管是怎麼養殖,只要是在蜂桶裡面或者蜂箱裡面,我們想要移走都比較簡單,應該注意的是移動的距離,為了避免移動後大量的蜜蜂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應該採用一些措施,我們分為幾種情況來看,分為移到比較遠的地方、移到比較近的地方、移到不遠不近的地方。
第一:移到遠的地方
移到遠的地方的標準是什麼呢?一般指移動到蜜蜂的活動範圍,一般山區蜜蜂活動範圍比較小,如果蜜源充足,蜜蜂活動範圍只有一公裡半的樣子,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天黑的時候關閉巢門,直接把移到需要更換位置的地方即可。
第二:移動到近的地方
如果是在比較近的地方移動,只有幾十米,一般採用逐步移動的方式,每天移蟲一次蜂箱,每次移動一個蜂箱的距離,直到蜂箱到指定的位置即可。
第三:不遠不近
這種距離一般指百米之外,這種移動方法我們可以採用幽閉方法,尋找蜂箱放的新的位置與原來的位置之間有障礙物的地點,然後在夜裡的時候把蜂箱搬到新的位置,打開巢門,採用青草松松的塞住巢門,第二天蜜蜂慢慢咬開就可以了。
野生的蜜蜂窩如果是野生的蜜蜂窩,我們通常也要考慮蜂窩與我們要安置的位置的距離,同樣按照上面的方式,分為遠距離移動和近距離移動以及不遠不近的移動方式。由於這種蜂窩一般在樹洞或者土洞以及石洞中,我們首先要準備好可以挖開蜂窩的工具,讓蜂窩顯露出來,最好在傍晚的時候收捕。
第一:遠距離收捕
如果蜂窩距離我們的位置比較遠,超過了蜜蜂的活動範圍,我們可以直接把蜂洞挖開以後,用巢框綁脾,放進蜂箱中,然後把蜜蜂和蜂王舀進蜂箱中蓋好蜂門,大蓋,切記一定要抓住蜂王,其它飛行蜂少一點沒有關係,但是為了蜜蜂能夠延續下去,可以在我們收捕後留一張帶有蜂蜜的卵蟲脾在蜂窩中,然後恢復蜂窩,等待蜂群長大了可以進行二次收捕。
第二:近距離和不遠不近的收捕方式
其實不管是近距離還是不遠不近的蜂窩,建立在收捕的時候都不要連根拔起,因為飛行蜂很多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如果可以留下一張卵蟲脾給蜜蜂急造,這個蜂群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恢復,等到蜂群恢復以後我們可以二次收捕,也不至於造成大量的野生蜜蜂滅絕,對我們的生態保護和蜜蜂保護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對於收捕野生蜜蜂而言,如果能夠恢復蜂巢,蜂部落都不建議連根拔起。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喜歡?賞一個唄!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