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話要這麼說,才能走心

2021-01-11 瀟湘莫大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達到一個眼神就能明白的默契程度,這是很難的!所以我們用得最多的溝通方式,還是說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的人,讓人如沐春風,讓人覺得可親可敬,心悅誠服。不會說話的人,讓人如坐針氈,讓人覺得面目可憎,心生厭惡。

上回聽到一個智者說,人說一百句話,其中有接近八成都是廢話,莫大深以為然,自己和兩個話嘮朋友喝茶,呱啦一晚上,有營養的話少,真正要談的正事,估計十分鐘就能說完,如何能讓自己說的話有效率,而且能走進別人的心裡,這是門學問。

我們今天還是來聊《鬼谷子·闔篇》裡關於說話的一段文字,來學習一下這位蜚聲中外的古代智慧家是如何教人說話的。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日「終」,言惡以終其謀。

鬼谷子老先生就說了,這個說話的技巧啊,有陰陽之分,也叫闔,這個捭呢,就是開誠布公,就是言之有物,這是屬於陽的。這個闔呢,就是閉上嘴巴,來個一聲不吭,這是屬於陰的。

和人說話,要懂得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說,一個整天口若懸河的人固然不好,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也是行不通的。

我們如果覺得一個人說個事,說一半,留一半,讓人很不舒服,就喜歡形容這種人:「說話陰陽怪氣的。」這個「陰陽怪氣」的成語,最開始的根,就出自這裡了!話題不扯遠了,我們繼續來看鬼谷子怎麼教人說話。

關於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這些話題,都是屬於陽的,也就是「捭」的範圍,也可以定義為「開始」。

我們接觸到一個新認識的人,怎麼樣才能了解對方,並走入對方的心裡呢?那就「捭」他,和他聊關於健康、工作、理財、個人愛好啊,用這些積極的話題,去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果是戀愛、合作、交友這三類社交活動,都應該遵守這個法則,這樣就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關於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這些話題,統統是屬於陰的,也就是「闔」的範疇,也可以定義為「結束」。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些個內容,就是「負能量」的話題,就拿我們自己來打比方,和三五朋友聚餐,剛剛坐下來,其中一個就長嘆一聲,說最近如何如何壓力大,如何如何失意,如何如何艱辛困頓,這頓飯,立馬就變得索然無味了,如果不幸引起另一個人的同感,他也接著來倒一陣苦水,八成這頓飯就吃得不歡而散了。

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勸阻對方一個事情,和他假設一些這個事可能引發的各種悲慘結局,八成會有很好的效果。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這種對話,就是勸別人不要離婚。

我們試想一下,張三對著想要離婚的李四說:「兄弟,家和萬事興啊,你和嫂子萬一離了,房子判給誰呢?財產怎麼分呢?事業怎麼辦呢?再說孩子這麼小,無論跟著誰,都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愛母愛總會缺失一頭,對小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呀。再說了,你們雙方父母年紀都挺大了,老人們對你們的期盼也很高,走到那一步,對幾個家庭都是不利的啊,有什麼事,兩夫妻不能好好溝通,好好解決呢?」

李四上一秒還是一幅非離不可的神情,下一秒可能就焉了,一大段苦口婆心的話,都是在「終」他的意圖,句句刺在痛點,但如果張三戲謔的說:「離婚了好啊,外面世界這麼精彩,說不定以後碰到個更體貼你的呢?」話要是這樣講,不管好賴,李四都會聽了進去,這個婚更是非離不可了。

語言對人的思維影響很大,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以及想要說出來的話,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都要有個充分的認識,如此一來,才算是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

PS:記得以前的報刊亭和書畫地攤上常年擺著一本雜誌《演講和口才》,銷量一直很好,而現在難覓蹤跡了,或許現在的人們,都已經不再需要了?

相關焦點

  • 做人要跟鬼谷子學說話:遇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在這其中,我們若想與之交流,就必須學會怎麼說話。許多人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次獲得晉升的是他不是我?為什麼他總能得到領導的喜愛?這時候你可能就需要考慮,是不是自己說話的藝術上出現了問題?是不是自己相比別人沒有掌握到說話藝術的法門?說話多的人不一定獲勝,而什麼都不說的人也一定不會獲得成功。
  • 各位名家論說話的藝術,話亦有道
    朱自清:中國人對於說話的態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禪宗「教」人「將嘴掛在牆上」,也還是免不了說話。其次是慎言、寡言、訥於言。這三樣又有分別:慎言是小心說話,小心說話自然就少說話,少說話少出錯兒。寡言是說話少,是一種深沉或貞靜的性格或品德。訥於言是說不出話,是一種渾厚誠實的性格或品德。朱湘:人世間的事情,最難料到是要怎麼變化的。
  • 說話的技巧與藝術
    林語堂先生是一位能言善辯的學者,他在《說話的藝術》裡,卻把能言善辯貶為說話的「第三等境界」,僅僅比「不善言談」高明一點點而已。他認為,說話分三重境界。其中,高者忘言,中者慎言,下者巧言。說話的最高境界是「忘言」,如禪宗教人「將嘴掛在牆上」;其次是慎言、寡言、訥於言。慎言是小心說話,小心說話自然就少說話,少說話少出錯兒;寡言是說話少,是一種深沉或貞靜的性格或品德;訥於言是說不出話,是一種渾厚誠實的性格或品德。這兩種多半是天生的性格。
  • 究竟要怎麼說話才能吸引異性?讓男人喜歡你?
    但是威仔跟我說分手了。接著說了一句很拽很糙但是很精闢的話,只有一個女人的靈魂才是睡不膩的,就好像在KTV裡有美女陪酒,可以抱可以摸,千萬別聊天,一聊就完蛋,沒錯,能不能聊下去,就是有沒有趣的開始。那女人會抱怨說他都不願意跟我說話,就知道玩手機。那麼男人說了,因為她不如手機有趣啊!你得讓男人覺得跟你說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讓人開心,讓人覺得舒服。怎麼說話才能吸引異性?
  • 從習總書記的「說話藝術」中學到啥?
    說話,既是一種思想觀點和能力水平的展現,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和技巧的反映,同時也是一個人立場、態度、方法和感情的表達。因此,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學好、學懂、學通說話藝術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用「平民話」取代「官場話」。在習總書記的說話藝術中,大家普遍感到,其最鮮明的一個語言特色便是口語化、接地氣。
  • 「懷吉」邊程:說話也是一門藝術
    當任敏說兩人可以演情侶,演同學時,邊程卻接道:誰要和你演情侶關係!(小編只想說:弟弟啊!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哦!)意識到自己在直播時說的話有些過分時,邊程第一時間發微博@任敏道歉。任敏也作出了回應:對此網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弟弟只是年紀太小,想要活躍直播的氣氛,幽默一點,讓場面不要那麼尷尬。
  • 人生在世要學會說話的藝術,辦事的能力,做人的境界
    有一本書裡這樣寫到:人生在世,無論處哪個階段,都離不開說話,辦事,做人。誠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話說好,把事辦好,把人做好。但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後天學習來獲得理論上的正確認識和行為上的靈活方法。我們要學習和掌握能言善道,精明處事,完美做人的本領。就必須知道會說話是一種藝術,會辦事是一種能力,會做人是一種境界。
  • 蔡康永的成功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藝術
    我作為一位《康熙來了》的忠實觀眾,聽蔡康永老師說了好幾年的話,也學到了不少說話之道。在我的印象裡,蔡康永老師就像是一位軍師,控制著話題和節奏。他永遠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他的語言情商和溝通能力,可以說非常高了。最近有幸拜讀了蔡康永老師的《說話之道》,受益匪淺。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對話,不斷受到點撥。
  •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說話的藝術》,展示個人品味
    朱自清曾經說過:「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有說好過幾句話。所謂「辯士的舌鋒」、「三寸不爛之舌」等讚詞,正是物以稀為貴的證據」。小孩三歲就能學會說話,而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學如何能夠更好的說話。林語堂《說話的藝術》這本書拋開以往的教授講話的思路,通過新鮮、有趣、更接地氣的說話技巧,達到修正讀者的三觀,思考方式,從而達到綜合提高說話水平的目的。
  • 說話的藝術,溝通的邏輯
    說話,是做人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基本生存技能,說得好壞,全在你言辭之間的把握,說得好,妙語連珠,聽者笑逐顏開,自是喜不自勝。說得不好,那就完蛋了,不但可以引來口舌之爭,嚴重者,亦可能招致殺身之禍,常言道,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麼個事情。所以,從古至今,因說話的重要,常有智者站出來普渡眾生,他們教人學習說話的藝術,動不動,還寫書著文,最牛X的能達到汗牛充棟。
  • 說話要注意場合,明白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
    用間也要合理,並且還要滿舍真誠,能讓對方感受到溫暖,同時面子山能夠得以保全。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本來已經打算好了周末嬰和女朋友出門遊玩,可朋友卻打電話來說,有沒有時間小聚下,這時候,如果直接坦白地說,不免會讓朋友對你產生重色輕友的懷疑。
  • 會說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6個訣竅,學會受用一生
    這俗話說得好啊,一個人想要立足於社會,就要明白什麼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雖然很多人對這種溝通交流的方式十分的不屑一顧,但是社會的現實卻要求我們必須要掌握說話的本事!那麼不少人看到這裡又要問了,都說人心隔肚皮,我怎麼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啊,因此,為了能方便大家更好地與別人溝通,今天靜嘉就要為大家帶來6個說話的小訣竅,而當您學會之後,不僅會成為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會說話之人,更會讓你受用一生!首先這第一個:要學會將人分類!其實雖然世上的人都是以億萬來計數的,但是真正能合理發生接觸和交往的人,並沒有多少!
  • 說話藝術:如何委婉說話?
    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委婉意識,委婉地說話。1.間接提示。通過與事情有關的話題,間接地提示對方。比如你新搬的地方,樓上住著小朋友,小朋友晚上在房間裡拍球,你的天花板上都聽得到很響的拍球聲音,嚴重影響你休息,可是呢,你又不好直接上去敲門,讓他小聲一點或者不要拍。
  • 還學不會說話?鬼谷子教你說話藝術,人窮更要好好聽
    不要小看這個能力,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文人不想要戰爭,或者說想要給自己謀一個好的職位,都可以光憑一張嘴來達到目的。會不會說話,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人能力的表現。能夠學會察言觀色,發掘人們真實的意圖,在今天顯得尤其有用。鬼谷子在歷史上非常神秘,鬼谷子也認為一個人會不會說話,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
  • 高情商的女人都是這麼說話的
    01聊天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兩個人相見隨便說點什麼就可以聊一、兩個小時。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好好聊天實在太難,碰到一個不會說話的,分分鐘把天聊死,但情境所需又必須要聊天,這樣尷尬的聊天就被戲稱為"尬聊"。而昨天晚上,我朋友就和我說起了這麼一件「尬聊」的事兒。
  • 趙薇:委婉說話的藝術
    而導師趙薇,成了不少女學員爭相選擇要合作的最佳導演之一,在選擇演員的過程中,趙薇展現出來的高情商、說話的藝術,實在是講究,值得我們為之研究研究。【金句頻出,引出梗王身份】趙薇說話的藝術,都屬於潤物細無聲的範疇。她用幽默而不失風度的話語,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金句頻出,微博上「趙薇太有梗」的關鍵詞,竟然有4.5億的閱讀,3.8萬條帖子參與討論。
  • 當代成年人要懂得說話的藝術
    林語堂說:「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確實,說話很容易,因為是本能。但會說話卻很難,因為那需要本事。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暖人心窩,一句壞話讓人心寒。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 農村人養八哥,是不是要剪舌頭才能說話?
    八哥是不是要剪舌頭才能說話?農村過去有人養八哥,習慣剪舌頭,造成發聲模糊不清,沒有剪舌頭的八哥,說話非常清晰。這就證明,八哥剪舌是錯誤的做法。後來,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也就不剪八哥的舌頭了。~~八哥說話,是先天性具有說話功能,在後天人們的調訓馴養過程中形成的完美說話的功能。
  • 說話的藝術:溝通能力書籍推薦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有關說話的藝術與溝通能力的書籍叫《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需要說明的是該書僅能從12Reads官網獲得,常規渠道沒有哦)。儘管這是一本商業氣息很濃的書,但除去職場人士外,它同樣也適合生活中溝通能力的鍛鍊與提高。
  • 怎麼才能科學的訓練八哥鳥說話呢?
    怎麼才能科學的訓練八哥鳥說話呢?有一種鳥叫做別人家的八哥,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這樣的情節,八哥很流利的說話,還可以和人對話,甚至它還可以罵人說髒話,傲嬌著呢,看了真想養一隻有沒有,特別是老年人,有時候一個人沒有人說說話,養個寵物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我們總能在公園裡看到遛鳥的大爺,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八哥也有很多都會說話,它是一種很善於學說人話的動物,要的是多家訓練,沒有八哥是一出生就會說人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