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委婉說話的藝術

2021-01-11 傳媒一班娛記安寧

誰也沒想到,在章子怡、徐崢等領銜的《演員的誕生》(又名《我就是演員》)之後,還能再有一檔演員、明星演技PK競技的真人秀,可以入得了觀眾的眼。大型導演選角真人秀《演員請就位》一開播,就話題不斷。而導師趙薇,成了不少女學員爭相選擇要合作的最佳導演之一,在選擇演員的過程中,趙薇展現出來的高情商、說話的藝術,實在是講究,值得我們為之研究研究。

【金句頻出,引出梗王身份】

趙薇說話的藝術,都屬於潤物細無聲的範疇。她用幽默而不失風度的話語,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金句頻出,微博上「趙薇太有梗」的關鍵詞,竟然有4.5億的閱讀,3.8萬條帖子參與討論。

就比如:

當毛曉慧選擇陳凱歌時,她對陳凱歌導演說:「您的壓力很大,您要對姑姑負責」。

這句話不僅表達了對毛曉慧演技的肯定,還給陳凱歌導演卸了個擔子。

當李少紅導演說喜歡顏值高的,她說:「跟郭敬明一樣」。這句話不僅調動了現場的氣氛,還使李少紅導演放鬆了許多。

當四個帥哥出場,她說:「這一看肯定選小四,他的男主角都是這個型的」。這句話不就從側面誇他們腿長,演技好,長得帥麼。

當自己隊伍基本上都是女生時,她說:「我特別吸引大長腿女生,我這兒是女團」。這句話不僅誇了演員還順帶誇了自己一把。

趙薇這種調侃的說話方式與技巧,是很照顧別人感受,並能夠帶動現場氣氛的,同時她也能將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表達到位,可見趙薇真的雙商高。

在這個話題之後,關於「趙薇談演員門檻變低」的話題關鍵詞,也相應上了熱搜。

關於這個問題,趙薇則表示:「門檻變低無所謂,被觀眾熟知的、喜歡的還是會留下來,只是更殘酷了」。

趙薇在演員這個行業裡,不僅具有天賦,運氣,努力,更重要的是她有魄力。

【巔峰之後選擇沉澱的魄力】

趙薇在當時出演《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並沒有拘泥於此刻的成功,而是沉澱自己並進入自己想要發展的電影行業,她對自己要求嚴苛,突破自己的人設,並在電影方面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她所飾演的角色都深入人心,看不到任何人的影子,只有飾演角色的本身。

然而,在自己的事業上升期,如魚得水的時候,趙薇卻重回校園修導演專業,暫停拍戲,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攻讀藝術碩士,並交出史上最高分的畢業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在《演員請就位》中,趙薇也談到從演員到導演她用了6年的時間,從而也能夠看出趙薇的高標準,高要求。她能夠在自己的巔峰時刻沉澱下來,去學習,目標明確並高要求一股腦地往前衝,趙薇真的不僅具有膽識還有魄力。

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地位,具有高情商才是大大的加分項,它可以遮蔽掉你某些地方的不足,更會讓你的魅力充分體現。

【委婉說話之道、體現情商之高】

在《演員請就位》中,當明道和陳若軒表演完,郭敬明點評他們的表演是「話劇式表演」,覺得他們演得有些過火時,趙薇則說:「在數臺攝影機同時近距離拍攝且只給觀眾看拍攝鏡頭下,演員但凡眨一下眼,睫毛動一下,現場三百位觀眾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跟話劇表演不一樣。」趙薇覺得兩位演員並沒有過多誇張的表現,只是提出了自己認為的一個小問題。

這些話不僅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指出演員問題所在,並給出臺階,照顧他人的感受。

在張雲龍和陳小紜表演結束之後,郭敬明對他們的表演似乎不太滿意,問他們「是否認為自己剛剛的表演是最好的」,在董力和郭俊辰表演之後的趙薇卻問他們:「你覺得你們在剛剛的表演當中盡力了嗎?」

其實這兩種意思是差不多,但是,趙薇的說話方式就非常的委婉而又能夠表達出自己所要表達的問題。

語氣平和,不溫不火,用詞舒適,不會把人陷入尷尬的境地,這樣的高情商,可見一斑。

娛樂圈,更新換代非常快,當你走錯一步,進入谷底,就很難在這個圈子中翻身,消寂之後的反彈才是絕對的聰明。

【觸底反彈,絕對的聰明】

前些年,因為一些負面消息,趙薇在演藝圈引發過很大的爭議。但是很快,人們發現,她的影視資源並沒有因為她的那些負面新聞而減少,相反,她參加過兩季湖南衛視熱播綜藝《中餐廳》,趙薇的指揮若定,和其他明星融洽的相處能力,對於餐廳運營之道的把控,都讓趙薇重新圈了不少粉。

曾經那個大膽又直率的小燕子,變成了懂得適可而止的發聲的成熟的趙薇。

趙薇的梗在於她本身的活潑形象,她沉澱的魄力在於對自己的高標準,她的聰明在於處世的圓滑。

相關焦點

  • 說話藝術:如何委婉說話?
    有些人直言直語,可能有意無意地就對他人造成傷害,有些人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利己利人。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委婉意識,委婉地說話。1.間接提示。通過與事情有關的話題,間接地提示對方。
  • 社交禮儀:要學會委婉說話,還要聽得懂委婉的話!
    我們每天做得最多的動作就是說話,說話也是要講究禮儀的。經過禮儀修飾過的話,才能讓人心情舒暢。「直男」是最近流行的熱詞,它通常是一種貶義詞,它是指一個男生口無遮掩、不吐不快。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說話要經過大腦思考,要在禮儀的框架內說話。說話直來直去,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取的。一個情商高且有禮貌的年輕人,說話會審時度勢、會充分地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 「油膩王子」黃曉明,遇上了不起的徐錦江,才知道說話是門藝術
    說話是一門藝術,掌握這門技能的人很討喜,反之也能分分鐘被吐槽。想像一下,「王子病」附體的黃曉明遇到「了不起」的徐錦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明學」遇上「錦學」,為啥網友會發出:「徐錦江你厲害」的感慨?徐錦江服軟、會示弱,講話的時候把自己的姿態放低,觀眾倒也不覺得一大老爺們委屈巴巴的有啥不妥,反而想替他說話。而黃曉明總愛在節目裡頤指氣使,讓人恨不得召喚Angelababy(以下簡稱baby),讓她好好管管老公。自從黃曉明接替趙薇成為了《中餐廳3》的店長,觀眾看節目的時候就忍不住要吐槽他。
  • 怎麼說話表達才能算得上委婉呢?職場大講堂告訴你要這樣表達
    說話委婉含蓄英國思想家培根說:「交談時含蓄得體,比口若懸河更可貴。」委婉實際上是一種修辭手法,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在社交中,人們往往遇到不便直言的事,只好用委婉含蓄的話語道出,這樣才容易為對方所接受。
  • 鄭爽:送你一本書《說話的藝術》
    其實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觀眾都明白鄭爽這麼「毒舌」的原因,她不想讓別人買了她的衣服結果發現不喜歡不好看。直到小爽耿直,但是和戀人相處這種方式不太恰當。而和鄭爽恰恰相反的是張歆藝,張歆藝是個很會說話的女人,張歆藝和袁弘同上一檔綜藝,袁弘帶著張歆藝回老家武漢,去吃袁弘以前常吃的一家飯店,張歆藝穩穩坐著,袁弘跑前跑後給她拿飯。
  • 《虎媽貓爸》趙薇「強勢高壓」 佟大為「以柔克剛」
    今晚19:35,《虎媽貓爸》將登陸遼寧衛視,趙薇、佟大為、董潔、潘虹、韓童生等眾多明星聯袂出演,陣容堪稱頂配。此前,佟大為與趙薇這對「大銀幕CP」在電影《赤壁》、《親愛的》中默契搭檔,《虎媽貓爸》是兩人攜手回歸螢屏的第三次合作。
  • 說話的技巧與藝術
    林語堂先生是一位能言善辯的學者,他在《說話的藝術》裡,卻把能言善辯貶為說話的「第三等境界」,僅僅比「不善言談」高明一點點而已。他認為,說話分三重境界。其中,高者忘言,中者慎言,下者巧言。說話的最高境界是「忘言」,如禪宗教人「將嘴掛在牆上」;其次是慎言、寡言、訥於言。慎言是小心說話,小心說話自然就少說話,少說話少出錯兒;寡言是說話少,是一種深沉或貞靜的性格或品德;訥於言是說不出話,是一種渾厚誠實的性格或品德。這兩種多半是天生的性格。
  • 趙薇:殺死那個小燕子
    看到趙薇負面新聞纏身,實在太慘了,有人找到趙薇父母,說要了解背景,寫篇文章幫趙薇說說好話。2007年,趙薇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藝術碩士,她沒有馬上畢業,而是到處拉人,攢了個團隊拍起了電影。結果,研究生畢業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鳴驚人,當年收穫了七億票房,還被學校裡的導師打了校史上最高的分數,99分。
  • 跟林志玲學說話的藝術
    我們每天都說話,但是很少會去研究怎麼說話,有時候無意中就得罪了別人。怎樣說話容易獲得好感,怎樣說話能說服他人,其實都有很多東西學,說話是一門藝術。林志玲是個很會說話的女明星。他本人就很會說話,是公認的的高情商主持人。有一次導演大鵬參加蔡康永的節目,期間蔡康永說到一句話:人真的應該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了解這個世界,也增長些見識。大鵬表示說,他就不愛出去啊!哪都沒去。這話很明顯的反駁蔡康永的觀點,場面有點尷尬,不過蔡康永很機智,他說:我要是能拍出10億票房的電影,那我也哪都不去。
  • 「懷吉」邊程:說話也是一門藝術
    包括現在的書籍都將"如何把話說好"當作一個話題來闡述,說話不僅是溝通的手段,更是上升到一種學問和藝術的境界。二、說話是種學問話人人都會說,但話說的好不好還得另當別論。說話中蘊含著各種學問,話說得好皆大歡喜,說的不好還會得罪人,因此,把握好說話的一個度很重要。
  • 說話的藝術:換一種說法會更好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經常會因為說話場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對方的面子、自尊心等向別人表達一些不太好說的意思,諸如請求、批評之類的話。為什麼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會有所顧忌?因為它符合一般人的心理特點,每個人都具有自尊心,誰都不願意遭到拒絕、指責和冷臉。
  • 心理學:如何分手,才是委婉和體面的?
    那麼如何分手,才是委婉和體面的?有2個方法值得學習一、尊重對方,也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可以讓自己體面地離開,尊重對方,也是委婉分手的方式之一。無論是分手前,還是分手後,都不要去詆毀對方,也不應當過於卑微。在分手的過程中,很多人會使用冷暴力的手段,這對於對方來說傷害是非常大的,遠遠比你直接告知她答案來說傷害更大,冷暴力是及其自私和不負責的方式之一。
  • 說話的藝術,溝通的邏輯
    說話,是做人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基本生存技能,說得好壞,全在你言辭之間的把握,說得好,妙語連珠,聽者笑逐顏開,自是喜不自勝。說得不好,那就完蛋了,不但可以引來口舌之爭,嚴重者,亦可能招致殺身之禍,常言道,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麼個事情。所以,從古至今,因說話的重要,常有智者站出來普渡眾生,他們教人學習說話的藝術,動不動,還寫書著文,最牛X的能達到汗牛充棟。
  • 《說話的藝術》,成就了溝通的技巧,打造了和諧的社交
    說話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會說話的人,察言觀色,該少言中不多話,一語切中要害,心領神會,入心最暖。氣勢奪人,三寸不爛之舌,能言善辯,慷慨激昂不畏強敵。會說話的人,似師似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說話不僅僅是能說會道,還要條理清晰,審時度勢,不是誇誇其談,要讓人心悅誠服。《說話的藝術》有許多作家不同的版本,中國比較出名的就是林語堂的,國外比較出名的就是美國的羅莎莉.馬吉歐。《說話的藝術》雖然作者眾多,但內容上都是強調說話的重要性與藝術性。讀者在選讀時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先了解每位作家的不同風格,選擇自己喜愛的閱讀學習。
  • 會說話是一門藝術
    說話是一門藝術 說話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起著作用。我們每天都要和別人一起交流,交流也就是說話,會說話的人能廣交朋友拓寬人脈,與人相處也很舒服。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傷人六月寒。
  • 《吐槽大會》:這才是真正的說話藝術
    在說話的藝術中,蔡康永無疑地位良高,甚至出書表達。與蔡康永溫潤如玉、謙謙君子的說話之道不同,《吐槽大會》採用一種自黑自嘲的方法將那些影響很大的事情公之於眾,反而更為大眾所接受。大張偉的抄襲,李小璐的人生下坡路,國足的令人絕望……這一切看似讓人避之不及的事被以如此方式說出,一切影響迎刃而解,不失為一種「無聲巧化雨」的說話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以自黑標榜,事實上,這些人正是運用了這種說話的藝術形式。
  • 各位名家論說話的藝術,話亦有道
    朱自清:中國人對於說話的態度,最高的是忘言,但如禪宗「教」人「將嘴掛在牆上」,也還是免不了說話。其次是慎言、寡言、訥於言。這三樣又有分別:慎言是小心說話,小心說話自然就少說話,少說話少出錯兒。寡言是說話少,是一種深沉或貞靜的性格或品德。訥於言是說不出話,是一種渾厚誠實的性格或品德。朱湘:人世間的事情,最難料到是要怎麼變化的。
  • 說話的藝術:溝通能力書籍推薦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有關說話的藝術與溝通能力的書籍叫《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需要說明的是該書僅能從12Reads官網獲得,常規渠道沒有哦)。儘管這是一本商業氣息很濃的書,但除去職場人士外,它同樣也適合生活中溝通能力的鍛鍊與提高。
  • 從習總書記的「說話藝術」中學到啥?
    說話,既是一種思想觀點和能力水平的展現,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和技巧的反映,同時也是一個人立場、態度、方法和感情的表達。因此,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學好、學懂、學通說話藝術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用「平民話」取代「官場話」。在習總書記的說話藝術中,大家普遍感到,其最鮮明的一個語言特色便是口語化、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