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聰明的大腦?0-3歲是關鍵期,養育寶寶切記「1吃2要」

2021-01-10 美媽很帥

文丨美媽很帥

初生嬰兒在他呱呱墜地之時,就已經擁有了大概1000億個神經元,這個數量跟我們成年人幾乎一樣。與成年人不同的是,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神經元會產生數萬億次的相互連接。

據研究表明,聰明的大腦通常都擁有非常高效的神經元連接。0-3歲是腦神經細胞急劇增加的時期,4歲左右大腦神經元會依據孩子有沒用到這些細胞而進行挑揀,把那些沒受到刺激的細胞清除掉。所以家長要趁著腦神經細胞數量達到最大值並逐漸減少的時候,幫助寶寶創造更多、更有效的腦神經連接。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美媽今天來詳細說一說。

不同年齡的腦神經連接

如何養出聰明的大腦?0-3歲是關鍵期,養育寶寶切記「1吃2要」

讓寶寶吃優質脂肪

人體大腦60%由脂肪組成,而對腦神經與脊髓形成起保護作用的細胞膜與髓鞘[qiào] 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再加上寶寶1歲之前,大腦比任何時候都長得快,所以需要大量的脂肪保證大腦的發展,以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促使大腦生成更多的神經元連接。

這裡所說的脂肪,是好的脂肪,比如DHA。海產品、亞麻油、牛油果、橄欖油(含量從左至右遞減)由就含有豐富的DHA。在寶寶還沒吃輔食之前,母乳餵養的寶媽不要忘記積極食用。然後在寶寶8-9個月時逐漸讓寶寶適應海產品的味道,比如青花魚、三文魚、鮁魚、海鱸魚的DHA含量都非常出彩。平常做飯炒菜改用亞麻油、橄欖油,牛油果的話平直接刮來吃,注意根據寶寶的月齡來調整大小、軟硬。

要多跟寶寶互動

不少父母認為,初生嬰兒不會說話,理解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很少主動跟寶寶交流互動。如果你想幫孩子塑造一個更聰明的大腦,那你得改變這種想法了。孩子部分智力與情感,主要是通過觀察與模仿來獲得的。

當我們叫寶寶的乳名時,寶寶會默默地觀察,並讓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迴路會想像自己的嘴巴與舌頭的位置;當我們看著寶寶的眼睛,笑容滿面地衝著他笑或跟他說話時,寶寶大腦內部的神經元也會建立連接。為了給寶寶的大腦更多愉悅的刺激,建立更有效的腦神經連接,家長平常要多跟寶寶說話交流。

因為大腦更喜歡接受帶有情緒的會話,為了加強刺激效果,日常跟寶寶互動時,家長要多花些心思。跟寶寶說話之前,叫寶寶的名字或乳名以喚起他的注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說話時自然要看著寶寶的眼睛。聲調稍微提高一些,表情儘可能豐富,鬼臉笑臉適時用上。如果你想讓寶寶記住某個關鍵詞,可以配以誇張的表情,放慢說話的速度,拉長尾音,這樣寶寶腦中的海馬神經元就能保持興奮,更容易記住你想傳達的信息。

溝通是雙向的,除了跟寶寶多說話之外,當低月齡寶寶發出「嗯」、「咕」等聲音或者大一點的寶寶跟你說話時,家長還要積極回應,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獲得安全感的同時還腦神經的連接也會更有效。

要保護好寶寶的「怪癖」

在成長的路上,寶寶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無奈乃至憤怒的「怪癖」,比如撕紙巾、玩水、玩沙子,摳洞洞等。這些「怪癖」讓大人恨得牙齒痒痒的,可是這些看似無聊的小遊戲,卻能刺激撩撥不同區域的神經元,幫助孩子建立高效的神經元連接。

當寶寶撕紙巾的時候,手指的動作、力度與方向,都體現在神經元之間的不同連接上,家長千萬要忍住,別打擾孩子更別斥罵他。

當寶寶看見水坑,化身小豬佩奇嘻嘻哈哈上跳下踏,弄了一身泥巴的時候;或者趁你不注意,偷偷地玩自己拉出來的那攤尿,你是不是感覺血氣上湧,想狠狠揍孩子一頓?寶寶之所以那麼痴迷於玩水,因為小手一拍,可以產生美麗的水花,可以聽見美妙的聲音,而且隨著拍的力度不同而不同。

玩水能刺激視覺、聽覺及身體感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到滿足,同時大腦也獲得大量的感官刺激。滿足感促使一些特殊的神經元分泌令人感到愉悅的物質巴多胺,而巴多胺會促使兩種神經元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結語

0-3歲是腦神經細腦增多的時期,孩子的大腦正處於快速發育的狀態,聰明有愛的父母會都會抓住這個黃金期,做好以上3點,幫助孩子建立更有效更有價值的神經元連接,從而構建起一張龐大而高效的信息網,這樣寶寶才會長出「聰明腦」,成為一個聰明而專注力高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想要寶寶聰明?莫錯過大腦發育關鍵期,也要規避影響智力的因素哦
    【寶寶的大腦發育】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大腦,即便是同卵雙胞胎,大腦也是不同的。寶寶剛出生,大腦只有了成人的1/4大小;到了2歲,已經長到成人大腦的3/4,到了寶寶5歲,他的大腦大小以及容量就已經和成人相當接近了。最令人驚奇的是,一個2歲的孩子大腦裡有數萬億個連接,是成人大腦連接數量的2倍。
  • 1歲內寶寶有3種「小怪癖」,證明大腦發育好,未來的小學霸
    0-1歲是嬰兒智力發育的關鍵期,家長如果能幫寶寶抓住每個時間段的「 智力發育好的寶寶,往往在1歲內會出現3種小怪癖,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聰明的「小動作」吧。
  • 3歲前寶寶有這3種行為,預示著大腦發育良好,全中的家長偷著樂吧
    特別是在寶寶0~3歲時這正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觀察寶寶的行為習慣,就能夠對他們的智力了解一個大概,3歲前寶寶有這3種行為,預示著大腦發育良好,全中的家長偷著樂吧!1、寶寶經常對身邊的人笑美國華盛頓大學經過多年研究年齡和智慧之間的關係,最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愛笑的孩子多半很聰明,而且孩子笑的時間越早,次數越多,那麼長大後多半是高智商。
  • 寶寶小手越靈活智商越高?0-4歲是大腦開發關鍵期,要把握機會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並不知道該如何通過手部運動開發大腦,也不知道從什麼年齡階段開始鍛鍊手指。如有人問18歲再鍛鍊手指還能提高智商嗎?答案顯然是不行的。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大腦開發的關鍵時期是0到4歲,4歲的時候智力就發展了一半,等到8歲的時候智力基本就穩定下來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手指訓練。
  • 莫扎特音樂讓胎兒聰明?大腦科學家:沒用,不懂這4件事胎教白做
    均衡營養,不要挑食。葉酸和omg-3脂肪酸對於大腦神經發展有幫助。推薦媽媽在懷孕中期吃比較多的魚,吸收比較多的omg-3脂肪酸。這樣,寶寶出生後六個月,在記憶辨認和專注力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避免壓力懷孕的媽媽一定要心情愉悅,過大的壓力會影響寶寶大腦神經的發展。媽媽的壓力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的大腦。
  • 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NO,聰明寶寶的腦袋其實長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誇獎:「你家寶寶頭這麼大,將來肯定很聰明,長大後也會有所作為。」沒錯兒,寶寶聰明與否大腦起到決定作用,人體的腦子是最忙碌的一個器官,因為我們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得經過大腦計算,所以我們的大腦特別累,雖然其重量只佔到人體2%,但耗氧量卻要佔上25%。
  • 教你把握0-6歲兒童大腦發育與成長關鍵期
    01-12 17:09:03 來源: 修合家居前沿 舉報   2020年1月
  • 父母必知的,0-1歲寶寶心理發展特點
    其實也就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是為下一個階段打基礎的,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根據各年齡段的特點來逐一講解。今天首先要講到的就是:0~1歲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1、讓寶寶感受到愛和關心,幫助寶寶建立信任感在任何孩子出生的前兩年當中,他們都需要至少與一個成年人建立牢固的關係。當然一個寶寶要想生存下去,尚且都需要從一出生就要得到成年人的保護和養育,更不要說獲得良好的發展了。
  • 寶寶多大能夠「睡整覺」?0-3歲寶寶睡眠規律,媽媽要了解一下
    但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他們不僅吃得多了,胃裡可以容納的奶量也隨之增加很多。當寶寶長到5個月的時候,他們的胃容量有了明顯的變化,吃一次奶可以讓小傢伙「飽」很長一段時間,那麼此時,寶媽們就可以適當地延長餵奶間隔,因為這時候寶寶喝奶的舉動有可能不是因為餓了,而是因為養成了吃奶的習慣。所以寶寶睡整覺的時間其實可以從小傢伙5個月開始進行鍛鍊。
  • 0-3歲寶寶餵養25個必學聰明技巧 ,收藏
    0-3歲寶寶餵養25個必學聰明技巧 ,收藏時間:2015-02-08 10:0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導語】0-3歲寶寶餵養25個聰明技巧:家長最應該保護的是寶寶先天的食物選擇能力,過多的幹涉與貧乏的餐桌一樣,會制約寶寶獲得適當足量的食物,比如燒烤、火鍋、醃漬或辛辣刺激的食物
  • 2歲背詩3歲忘光,抓住寶寶記憶關鍵期,別坑自家娃
    寶寶記憶力發展過程清楚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階段,科學的訓練孩子記憶力,不要讓孩子死記硬背,這樣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哈佛記憶課》中說:記憶是思考的基石,倘若腦海中沒有已經記住的知識,你就不會深思熟慮。★0~7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眼睛還沒發育好,看不到東西,也不會有記憶力。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相信不少寶媽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原本乖巧聽話的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不聽話、叛逆?不管父母說什麼,寶寶總是喜歡說:「不、不、不。」不少寶媽在面對孩子這種脾氣不好的行為,多半都會在一氣之下對寶寶施行棍棒教育,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根據研究調查發現:2歲是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了自我意識,所以孩子才會不聽父母的話,覺得父母的話是不對的,所以才會拒絕父母。
  • 寶寶聰不聰明,從小時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3歲前就顯而易見了
    我們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但奈何每個寶寶的智商都是不一樣的,不過往往卻是後期的努力針對痘痘訓練帶來的收穫更多,這也是我們最期望的,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會把最好的都給寶寶,讓寶寶享受最好的教育,最好的資源以及最好的生活。
  • 未滿3歲的寶寶經常做這些舉動,雖然很煩人,但說明寶寶很聰明
    家長不要把3歲之前的寶寶當成小孩子,寶寶在這個階段發育的如何,會直接對未來造成影響。3歲對於寶寶來說就像是一個「分水嶺」,寶寶在3歲之前經常做出的一些舉動,可以看出寶寶是否聰明。寶寶太淘氣,但是卻很聰明上個月的某一天,我去朋友家做客,剛一進門,就看到她們家一片狼藉,朋友對我說:「這都是我兒子幹的,來不及收拾,你別介意。」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嬰兒的大腦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學習機器,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將來是由父母來決定的。0-6歲是孩子學習言語的關鍵期,錯過這個時期,語言裝置系統將完全卸載。」 婆婆欣喜地說:"你倆快來!這150張卡片,咱們寶寶都認識了!"我和先生半信半疑,畢竟孩子才一歲三個月。婆婆看出了我倆的小心思,說:"嘿,你倆甭不信,現在就讓你倆開開眼!"
  • 0-3歲寶寶的感統早教、英語啟蒙,媽媽輕鬆搞定!
    人類3歲時,大腦發育完成近60%,很多媽媽都意識到小齡寶寶教育的重要性,但苦於寶貝太小,出一次門非常麻煩,再加上現在去早教、託育機構上課還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來聽聽一位到家老師蓋慶雲Cherry老師的故事:0-3歲小齡寶寶,也可有上門早教老師我是蓋慶雲,孩子們喜歡叫我Cherry老師、櫻桃老師,商務英語本科畢業。
  • 寶寶的3種「怪癖」,是「天生」智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扼殺
    聰明的家長這樣做1)不要阻止孩子的小怪癖如果你發現了寶寶有這樣的怪癖,那麼一定不要阻止寶寶,尤其是在3歲以前,要多鼓勵做寶寶這些「怪癖」。除了引導孩子外,家長也要經常陪伴孩子,給孩子肯定。擴展閱讀:寶寶智力發育的6大黃金階段1)0-3個月這個階段是寶寶視覺發育的黃金期,在這3個月,家長應該多給孩子看一些照片或色彩鮮豔的東西,可以從黑白一點點向彩色轉換。
  • 遺傳基因對寶寶智力有影響嗎,怎樣讓寶寶更聰明呢?專家這樣說
    2、結婚年齡的影響女性如果在35歲之後出生的寶寶,智力相對來講不如在黃金生育年齡出生的寶寶;而男性在35歲左右生出的孩子,智商相對會比較高。4、母乳餵養的影響有研究發現母乳中的營養素高達上百種,有著很多促進寶寶智力發育的成分,其中母乳含中牛磺酸的含量要比奶粉高出10倍之多,而牛磺酸對寶寶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力上要比吃奶粉長大的寶寶高出3-10分左右。
  • 寶寶睡著時,若總做這些「小動作」,說明大腦發育好,更加聰明!
    其實寶寶在睡覺時若總做這些「小動作」,也能反應出孩子大腦發育好,將來有可能是高智商。1、睡覺時總是面帶微笑成為媽媽後的你有沒有發現你家寶寶睡覺的時候在微笑呢?嬰兒剛出生時因為牽動的神經比較多,一般不會做出微笑表情。當孩子在得到十分大的滿足的時候,大腦皮層接受到神經傳導,就會讓孩子有產生微笑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