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綠嫣紅的水草造景少了觀賞魚就像是少了一股生機,適度的放養魚只可以讓水草造景顯得更生動有活力。水草缸中的魚除了營造動態感外,也可成為魚缸中的生物性指標,隨時反映出水草缸的現況。
魚缸的大小決定放養魚只的數量,魚缸越大能夠放養的數量就越多,以茂密的水草造景放養小型燈科魚(約3公分大小的紅蓮燈)為例,60CM的水缸50公升水裡建議放養量,以不超過20隻為佳,魚只的體型越大放養量就要再降低數量才容易維持平衡,也可降低藻類滋生。為什度要控制魚只數呢?不是越多越熱鬧越有活力嗎?
一個水草缸的空間如同一間小套房,住兩個人空間覺得還OK! 但入住的人數一直往上加,吃喝拉撒睡都在裡面,一旦沒有定期勤奮整理環境,過一段時間,整個環境就很容易毀掉,簡單說這是一種恐怖的平衡遊戲,實在沒必要這樣玩.魚只放養過多除了餵食量會增加外,排洩物中的暴藻因子也隨之提高,魚只染病機率漸高,這種種跡象看來,都不利於水草造景的維持,只有貪心的人們覺得越多魚越好,但魚只可不會這樣認為。
所有的生物都希望存活在有充足的活動空間與幽靜的生活環境,我們在水草缸中就是要營造這種世外桃源的感受,合理放養量不但魚只活動空間充足,且少量排洩物都可被細菌完全分解並由水草吸收,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不論觀賞者或是生活在其中的魚,都會感到心情更加悠閒自在。水草缸是以水草為主,魚只為輔,藉由水草的造景營造綠意,透過魚只的遊動來點綴,方是較合理的生態環境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