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貓和兔猻是我國原產的兩種小型貓科動物,都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們因長相可愛,現在都成了大家雲吸貓的對象,也算是網紅了。有讀者忽發奇想,如果兔猻和豹貓打一架,誰更厲害呢?且聽我給大家分析。
豹貓
不近的近親
豹貓與漁貓、扁頭貓和鏽斑貓組成一個豹貓屬,歷來為學者所公認。兔猻的分類卻是爭了好幾百年,因為這個胖子長相實在太特殊了,它的身材矮胖,腿特別短,毛長,嘴短,比其他貓科少兩顆前臼齒。後三個特徵與猞猁相似,因此一些網友想當然以為它和猞猁是近親,其實一百年前的分類學家也是這麼想的,甚至一度將它歸入猞猁屬。
兔猻
現在分子遺傳學分析證實,兔猻屬於一個單型屬——兔猻屬。這個屬與豹貓屬親緣關係最近,其次是貓屬,再次才是猞猁屬。遺傳學家將現代貓科分為八大世系,兔猻屬於豹貓世系,但它在590萬年就與豹貓屬走上了不同的演化路線,而豹貓屬的四個成員是近500萬年內分化的,尤其是豹貓和它的老大哥漁貓在300萬年前還有同一個祖先。說起來,兔猻和豹貓還算得上不太近的近親哩。
分布不重疊,都是捕鼠能手
兔猻和豹貓都算是有中國國籍的貓了,但它們在野外卻是見不到面的。兔猻是一種高山貓類,生活在蒙古和青藏高原,在國外見於阿富汗高原和環裏海的山區。豹貓則生活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平原密林裡,在國外見於南亞和東南亞的熱帶叢林。
豹貓分布
兔猻分布,黃代表當前分布,紫代表可能分布,黑代表已滅絕
雖然它們生活在不同地方,但都是捕鼠能手,嚙齒類都構成了二者飲食結構的主體部分。貓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耐力不好,因為它們都以「潛伏—靠近—伏擊」的方式捕獵。所不同的是,豹貓極為敏捷,可以短時間內連跑帶跳地追捕獵物。兔猻這個胖子可跑不動,小短腿也跳不起來,它只能一擊必中。
為了確保一下子抓住獵物,兔猻有兩項秘密武器。首先是非凡的隱蔽能力。兔猻體色暗淡,體毛粗糙,能很好地融入周圍環境。前蘇聯著名生物學家、《蘇聯哺乳動物·食肉目·第二卷》的作者A. A. Sludskii先生說,兔猻有瞬間隱形的能力。
其次是長長的犬齒。不少分類學家都提到過兔猻的牙齒很有特點,除了只有28顆牙(多數貓科是30顆),它的犬齒還特別長,比相近體型的其他小型貓類都更長。發達的犬齒使兔猻能更快殺死鼠兔,不給獵物逃跑的機會。下面是兔猻和豹貓的頭骨圖,通過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兔猻的特點,腦袋短而圓,吻極短,犬齒特別長。
兔猻頭骨
豹貓頭骨
比比誰更大?
貓科之間的較量,體型很關鍵。根據研究者的測量,兔猻的體重多在3-4千克之間。豹貓不同亞種差距頗大,北方豹貓雄性平均4.5千克,雌性平均3.5千克;華東、華南和印度次大陸的則是雄貓平均3-4千克,雌貓2.5-3千克;馬來地區的個體只有1千克左右。以平均體重計,北方豹貓比兔猻略大,華東、印度的豹貓略小,馬來地區的豹貓則小得多。
北方豹貓也是個小胖子
豹貓的種內體型變異比兔猻大,兔猻只要成年基本都在2.5-5千克之間,而成年豹貓的最小個體可小至0.55千克,北方亞種最大可達7千克,甚至有9.9千克的記錄。要是比最大個體,兔猻可不是豹貓的對手。
結 語
豹貓天性謹慎、畏生,擅長爬樹,而且行動敏捷,遭到追趕時更傾向迅速逃跑。而兔猻不擅長快速奔跑,主要靠偽裝隱蔽,裝不下去了就只有兇猛的自衛。考慮到兔猻犬齒更長,性情更兇,差不多大小的豹貓估計不是它的對手。不過豹貓也有自己的優勢,它的腿長,前爪拍擊更有力,兔猻大概只能仰躺著四腳朝天迎戰,這也是它的慣用招式。另外,只要豹貓不想打了想離開,相對笨拙的兔猻就拿它沒法子。
拿兔猻和豹貓出來鬥獸有點搞笑了,因為這倆是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中最小的兩種,比打架倒不如比萌了。豹貓具有野性又不失可愛,兔猻就是徹頭徹尾的萌貨了,網友對它倆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各位親愛的讀者,你更喜歡哪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