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不爽貓」,外表又兇又萌,究竟是何種動物?

2020-12-05 獅虎豹三兄弟

相對於大型貓科動物的寥寥無幾來說,小型貓科動物的數量就較多了,同時人們對它們的了解也更少,以至於在野外看見一些體型和外表都跟家貓類似的小型貓科動物,均被人們誤以為是野貓,實際上整個現代貓科家族40種動物裡面,有33種是小型貓科動物,其中像虎貓、豹貓、短尾貓、漁貓、叢林貓等等,外形都是差不多的,而一些不常見的如荒漠貓、黑足貓之類的,人們對其的了解度就更低了。

部分貓科動物

今天說的這種小型貓科動物,在我國的分布主要是西北地區,尤其是青藏高原一帶,是它們的集中分布區域,這種貓科動物就是「兔猻」。很多人其實一開始接觸兔猻這個名字的時候,很難將其與「小貓」聯繫起來,從名字上看,它要麼是兔子的一種,要麼是猢猻一類。

傳聞兔猻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古時候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遇見它們的時候都會喊出「吐遜」一詞,大概就是「站住」的意思,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種動物稱為「兔猻」了。

兔猻

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人送外號「不爽貓」

如果你喜歡小動物,尤其是那種可愛型小動物的話,那麼你在第一次見到兔猻的時候,就會被它萌萌的外表所吸引,在整個貓科動物裡面,人們都知道雪豹有著超高的顏值,殊不知兔猻之美,更甚於雪豹。

由於兔猻所生活的環境類型都比較惡劣,屬於高寒地帶,所以為了禦寒,它長出了濃密的毛髮,加上兔猻身材矮胖,四肢被身上的毛髮遮住,所以整個看起來就像是會移動的毛球一樣。

雪豹

兔猻的毛色比較雜,不同亞種之間略微有些差異,季節變換也會有一些影響,但總體來說頭部多為灰色,下顎呈米白色,腹部毛髮為白色,同時也是身上最長的,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將身體與寒冷的地面隔離開來,防止熱量流失。

兔猻的耳朵又圓又短,在圓圓的腦袋和身軀的襯託下顯得更小;兔猻的尾巴粗短,但比例比猞猁長,多在20-30釐米之間,尾巴上有黑色環狀斑紋。

當然兔猻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表情,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看起來又好笑又好氣,仿佛時刻都在說「我現在很不爽」,因此人們送了它一個外號,叫「不爽貓」,這個外號也的確與兔猻很匹配。

當然這不是兔猻故意做出來的,而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由於兔猻的身上的毛髮總的來說是朝地上的要長過朝天上的,加上它眼神凌厲,性格兇猛,與可愛的外表形成反差萌,所以看起來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兔猻幼崽

有名的「萌物」,新晉的網紅

近些年由於新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發展,信息傳遞變得極為快速,因此也產生了大量的網紅,而兔猻毫無疑問就是新晉的網紅。

兔猻這種小型貓科動物之所以能夠在網上走紅,主要靠的就是它的「表情包」,被人們拍到的時候,它總是會齜牙咧嘴,作出兇狠的模樣,與可愛的外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給人一種十分有趣的樣子,因此而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不過真實的兔猻是實打實的野生動物,性格十分兇猛,是不近人的

兔猻的「表情包」

雖然這一兩年兔猻才在網上走紅,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但它們在動物相關領域裡面,可是成名已久的萌物了,最早在1776年,德國學者彼得·西蒙·帕拉斯就向人們詳細地描述了這一物種。

它屬於貓科、貓亞科兔猻屬裡面的唯一物種,但有三個亞種,分別是西亞亞種、高原亞種以及指名亞種,受環境影響,高原亞種的毛色偏向於沙黃色,而指名亞種則更偏向於青灰色。

兔猻的「表情包」

個子不大,脾氣不小

兔猻體型不大,體重多為2.5-4.5千克,跟一些中大型的家貓差不多,但由於兔猻身上的毛髮蓬鬆濃密,所以看起來會比貓咪大一些。兔猻雖然個子不大,但性格卻是實打實的「猛獸性格」,從它經常齜牙咧嘴的樣子就應該看得出來。

受限於體型的緣故,兔猻無法捕食中大型的獵物,所以領地內的各種小動物就遭殃了,尤其是老鼠、鼠兔,堪稱兔猻的最愛,而最慘的當屬旱獺,雖然在體型上,旱獺並部輸兔猻,但在裝備上,差不是一大截。

旱獺的爪子適合掘洞,不適合戰鬥,而兔猻的利爪適合戰鬥,並不適合掘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兔猻會霸佔旱獺的洞穴,一旦旱獺覓食歸來,沒有發現洞穴裡面的兔猻,就會成為兔猻的晚餐。

兔猻的「脾氣大」可不僅僅表現在捕獵這件事情上,由於它們所棲息的環境都比較荒涼,獵物種類和數量水平都較低,所以在生存資源的競爭上勢必會更激烈一些,兔猻的領地意識極強,一旦有入侵者出現,它會毫不猶豫地攻擊,直到將入侵者咬死或者趕走為止。

與蛇戰鬥也是兔猻兇悍的體現之一,在同一生境中,雖然兔猻的主要獵物裡面並不包含蛇類,但蛇類主要不是老鼠、小型爬行動物之類的,與兔猻在獵物資源上形成強競爭關係,所以兔猻也容不下它。

在於蛇的爭鬥中雖然互有輸贏,但兔猻畢竟是一種貓科動物,矮胖的身材並不影響它的靈活度,「小貓」都是捕蛇高手,所以總的來說兔猻經常能夠搞定蛇類。

捕食成功的兔猻

很多人見到這類小型的貓科動物時,總會拿它們與家貓相比,但事實上兔猻雖與家貓差不多,但卻比家貓更「能打」。這個能打不僅僅表現在直接打鬥這方面上,貓抓老鼠是天性,兔猻抓老鼠也是天性,但總的來說兔猻的捕鼠能力在貓之上,這得益於它身上的特殊構造。

兔猻的毛色能夠很好地與青藏高原一帶的環境相融合,加上它們毛髮旺盛,移動起來的聲音很小,獵物不容易察覺,捕食成功率自然要高許多,畢竟它們所處的地區比較荒涼,獵物數量水平本就不高,捕獵能力再不高那怎麼行呢?

兔猻

其實兔猻這種「萌物」,還是一種益獸來的,在高原上,老鼠、鼠兔等一些小型嚙齒類動物主要以各種植物為食,一旦它們的數量多了起來,勢必會破壞草場,甚至給草場帶來永久性傷害,而兔猻以老鼠、鼠兔等各種小型嚙齒類動物為食,能起到控制這類植食性動物數量的作用,維持了草原生態的平衡,因此無論是出於動物資源豐富度,還是環境保護的角度上考慮,保護兔猻都是明智的選擇。

(關注我,了解野生動物。)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2021-01-04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食肉目動物,不是雪豹而是這「一貓一犬」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青藏高原上生活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食草動物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藏雪雞、藏黃羊等,食肉動物有雪豹、藏狐、兔猻、狼、金錢豹、熊等。這些動物構成了青藏高原上獨特的生態鏈條。
  •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
    青藏高原近年來大力發展生態建設,野生動物得以生活繁衍。9月18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普氏原羚。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6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巖羊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7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祁連野鹿
  • 青藏高原上僅存的冰期動物——犛牛
    在藍天白雲下,除了矯健馬兒,那發出「豬叫聲」的犛牛成為了青藏高原上的特有標誌。千萬年來,犛牛與藏族人民唇齒相依,被誇贊全身上下都是「寶」。它們對高寒、低溫、缺氧的極端環境有著超強的耐受能力,也因此成為了承載著高原文明的動物。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什麼動物?
    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著一種非常萌的生物:鼠兔,儘管它們是兔形目的生物,但從外表看起來它們非常像老鼠,因為它們都有著一對小巧的耳朵。但是在專家看來,鼠兔並不是老鼠,也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兔子,而是兔子的近親「鼠兔目」。
  • 藏獒是生長在青藏高原的一種大型犬科動物
    藏獒是生長在青藏高原的一種大型犬科動物。青藏高原範圍很大,從四川,青海,新疆,雲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都與他接壤。藏獒這個古老的物種就在這冰天雪地,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中代代繁衍生息著。其實在我們小的時候它是很普通的狗,都叫它"悶燈…狗,那個時侯從山裡(阿壩州)拉木頭出來的車非常多,每個車有時在車頂上都綁著一,二條松潘狗也叫草地狗就是正規叫法的藏獒了。駕駛員在我們那澆水吃飯,小孩拿個鐵鏟子一擁而上開始鏟樹皮(拿來燒火),那胖狗就狂吠著,鐵鏈象似要掙斷一樣,保護著它的爛樹皮。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何方神聖?
    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著一種非常萌的生物:鼠兔,儘管它們是兔形目的生物,但從外表看起來它們非常像老鼠,因為它們都有著一對小巧的耳朵。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 青藏高原上的小鴨子
    20年過去了,我還是時常想起青藏高原上的那隻小鴨子!咦!啥情況,和同事下班回營地的路上,發現一隻躺在地上的小鴨子,一動不動。這是啥情況,同事們圍著小鴨子左看右看,在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能發現一隻小鴨子,而且是很小的一隻。 青藏鐵路施工前 ,我們都進行過高原凍土施工的培訓,要保護好任何一草一木,愛護所有野生動物。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藏羚羊
    西藏高原是中國一些特有珍貴動物的產地。據統計,西藏有哺乳類動物118種,鳥類473種,爬蟲類49種,魚類61種,昆蟲2300多種。如果要觀賞野生動物,最好的去處是藏北高原。驅車行駛在遼闊的天然草場上,每天不知多少次與藏羚羊、野驢、野犛牛相遇。藏名「最」,生活在西藏高原海拔4500~5000米的高寒草原上。藏羚羊在高原上分布普遍,雄性有豎立的角,角上有橫缺刻,呈現竹節狀,這就是中藥中貴重的羚羊尖。
  •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甘加草原,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界地帶。這裡擁有草原、溼地、森林、湖泊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許多候鳥把甘加作為遷徙的驛站,一些珍稀野生動物如雪豹、黑頸鶴等也在甘加留下過蹤跡。
  • 馬達加斯加環尾狐猴青藏高原三年三產雙胞胎
    中新社西寧4月7日電 (記者 羅雲鵬)來自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環尾狐猴在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三年三產雙胞胎,「家族」成員增至15隻,其中7隻為青藏高原本土孕育。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高原鼠兔
    清晨當你邁步在西藏草原上的時候,就會聽到吱吱的叫聲,原來是高原鼠兔在活動。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它善於鳴叫,又稱它為「鳴聲鼠」,藏語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於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歡棲居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寬谷、灘地和坡麓地帶的草甸草原中。
  • 【科技日報】科學家揭示樹麻雀對青藏高原適應機制
    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雖然有著世界上最嚴酷的高原高寒環境,但也有許多生物在那裡繁衍生息。近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高原動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專題研究團隊研究人員通過對麻雀的群體基因組研究,結合心肌、飛行肌組織形態特徵分析,發現了麻雀屬中的一種——樹麻雀對高原環境有著特殊的早期適應機制。
  • 這些小鳥憑什麼棲息在青藏高原—新聞—科學網
    這些小鳥憑什麼棲息在青藏高原——中國科學家揭示3種高原鳥類適應性機制   長尾山雀科的鳥兒都是體態玲瓏的小可愛。
  • 科學網—小山雀憑何棲息青藏高原
    小山雀憑何棲息青藏高原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青藏高原標誌性動物,海拔5000米奔跑速度80公裡,見了狼也不慌 2020-11-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丨青藏高原上有哪些奇特的兩棲爬行動物?
    提起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望無際的羌塘草原,提起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你可能會想起大型的哺乳動物及鳥類,比如西藏自治區標誌性的野犛牛、藏羚羊、禿鷲等。然而,你能把熱帶雨林和熱帶樹蛙、蛇類以及鬣蜥和青藏高原聯繫起來嗎?其實,這片土地的生態和生物多樣性遠遠超乎了你的想像。下面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青藏高原上奇特的兩棲爬行動物吧!
  • 5000年前,它們竟生活在青藏高原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宿兵實驗室與國內多個研究機構進行古DNA遺傳學、考古學、古氣候學和地理學等多學科交叉合作,發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以前,青藏高原曾存在大型熱帶哺乳動物。此前青藏高原發現了棕櫚等大量熱帶植物的化石,這一新發現產生的震動不言而喻。
  • 推翻達爾文猜想:冰期動物竟起源於青藏高原
    第一次去西藏,我是要研究生物的進化過程、地球的變遷和青藏高原的滄桑變化,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青藏高原隆升過程的證據。 下圖是典型的冰河世紀動物——猛獁象、劍齒虎、野馬、大角鹿、披毛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