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丨青藏高原上有哪些奇特的兩棲爬行動物?

2021-01-13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攝影 / 王剴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提起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望無際的羌塘草原,提起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野生動物,你可能會想起大型的哺乳動物及鳥類,比如西藏自治區標誌性的野犛牛、藏羚羊、禿鷲等。


然而,你能把熱帶雨林和熱帶樹蛙、蛇類以及鬣蜥和青藏高原聯繫起來嗎?其實,這片土地的生態和生物多樣性遠遠超乎了你的想像。下面我們一起認識一下青藏高原上奇特的兩棲爬行動物吧!



從雲南昆明出發,進入青藏高原的第一站就是滇西北-藏東的橫斷山區了。橫斷山區江邊河谷乾燥炎熱,夏季常有酷熱乾燥的「焚風」;而兩棲爬行動物的棲息地以乾燥碎石灘帶刺灌叢為主,鮮有樹木生長。


然而,即便是在這樣酷熱乾燥的河谷,也有可觀的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其中最容易發現的,莫過於攀蜥了。這些不過20釐米長的小蜥蜴們常匍匐於河邊的大石頭上,或愜意地享受日光浴,或激動地點著頭、做「伏地挺身」運動,宣示著自己對周圍領地的主權。


橫斷山間的瀾滄江河谷


攀蜥的雌、雄個體有其獨特的外部形態,生物學上稱為「性二態」。雄性攀蜥的背部沿身體有兩條縱向的條紋,顏色多半鮮豔亮麗,而雌性則沒有或有不清晰的縱紋,體色也更加貼近於周邊的環境。


翡翠攀蜥 — 雌性



在高原的草甸溼地中,最常見的兩棲動物莫過於高山蛙了。雖然常見,但它對於科學的貢獻可不小。高山蛙不僅僅是全世界第二種所有基因都被人類完全解析的兩棲動物,更是研究高原適應性和耐缺氧機制的完美的研究對象。和內地的親戚不同,高山蛙蝌蚪為了適應高原的低溫和匱乏的食物資源,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發育變態。因此,如果在高原上留心觀察,你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現遊動的蝌蚪。


溫泉蛇算西藏不受關注的兩棲爬行動物中知名度較高的了。作為全世界海拔分布較高的蛇類,溫泉蛇棲息於西藏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雖然名字中包含一個「溫泉」,但其實溫泉蛇並不直接在溫泉中生活,而是生活在溫泉周邊的河流和草甸中,它們通常以水中的高原鰍和高山蛙為食。白天,溫泉蛇多在河邊曬太陽熱身,當身體溫暖,達到捕食的最佳狀態後,它們便會扎入冰冷的水中尋找獵物;等吃飽喝足,它們會懶洋洋地爬上岸,借著石塊或沙灘的溫度消化獵物。冬季降雪時,溫泉蛇則會鑽入溫泉周邊的縫隙或土洞中,藉助地熱來熬過高原嚴寒的冬季。


溫泉蛇



由於藏東南地區擁有充足的雨水和常年穩定的氣溫,兩棲動物能有機會遠離水源,向不同的生境類型擴散。在西藏林芝地區的噶隆拉山上,生長著高海拔針闊葉混交林,這片廣闊的森林中,生活著兩種近年來才被我們發現命名的兩棲類動物——刺疣齒突蟾吳氏齒突蟾。


兩種齒突蟾分散棲息於落葉和苔蘚下,只在繁殖季節才聚集於林下積水坑和緩流的溪流邊進行繁殖。而在墨脫的熱帶雨林中,樹蛙更是將棲息地擴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雙斑樹蛙、緬甸樹蛙等棲息於較低矮的灌木和樹木上,每到繁殖季節才聚集到稻田和水坑邊求偶繁殖。白頜樹蛙和橫紋樹蛙更適應樹棲生活,甚至演化出「滑翔傘」一般發達的蹼,跳躍時將指、趾伸展開,藉助空氣動力在樹梢間滑翔。


橫紋樹蛙


除了以上說到的這些,青藏高原還擁有種類眾多的爬行動物。不過儘管青藏高原地區擁有全國面積極大的自然保護區,但因商業開發帶來的金錢誘惑和執法部門執法力度的不足,使很多地區受到了不必要的人為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威脅。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了解到青藏高原獨一無二的兩棲爬行動物的多樣性,關注兩棲爬行動物的保護!




 

長按掃描上方二維碼,

加入「知力中小學生科學群」

青少年科普內容與活動、粉絲福利!

在這裡搶先獲得!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

上線啦!


知力君根據科普文章的主題和中小學生的學業拓展,形成每日一題,幫助青少年課內課外有效結合!


結合本期的這篇科普文章,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初中地理】知識點。


點擊「閱讀原文」趕緊參與吧!

 


相關焦點

  • 青藏高原地區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研究獲進展
    青藏高原保存了眾多珍稀瀕危動植物,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實驗室。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例如DNA條形碼及分子系統發育學研究極大地推動了科學家們對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的探索,大量隱存物種被發掘和描述。
  • 昆明動物所等通過現生兩棲爬行動物區系演化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
    相關研究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ne Focal Point of Himalayan Uplift and Biological Diversification為題,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
  • 現生兩棲爬行動物區系演化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
    (兩棲爬行類多樣性與進化學科組 作者:徐偉):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車靜課題組基於對喜馬拉雅地區的長期考察研究,重建了該地區現生大部分兩棲爬行動物類群的時空演化動態歷史,並由此探討了喜馬拉雅山脈隆升及南亞季風發育等重要地質歷史事件的假說,揭示了這些事件對生物分化、遷移的影響。
  • 青藏高原上僅存的冰期動物——犛牛
    在藍天白雲下,除了矯健馬兒,那發出「豬叫聲」的犛牛成為了青藏高原上的特有標誌。千萬年來,犛牛與藏族人民唇齒相依,被誇贊全身上下都是「寶」。它們對高寒、低溫、缺氧的極端環境有著超強的耐受能力,也因此成為了承載著高原文明的動物。
  •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
    青藏高原近年來大力發展生態建設,野生動物得以生活繁衍。9月18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普氏原羚。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6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巖羊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中新社發 鍾福生 攝9月17日,青藏高原上自由生活的野生動物祁連野鹿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是 森林驛站9月18日每日一題答案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是?5月22日、6月22日、8月22日。這是森林驛站小課堂2020年9月18日每日一題的題目,小夥伴們知道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是哪一天嗎?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直接點擊正確選項並確定即可完成答題。 森林驛站9月18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是?
  • 青藏高原昆蟲種類目前達萬餘種
    據統計,截至目前青藏高原昆蟲種類達10828種,新增1500種,佔全國總量的八分之一左右。  這是記者6日從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上獲悉的。首屆中國青藏高原昆蟲論壇於8月6日至9日舉行,主題為「青藏高原昆蟲學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新觀點、新視野」。
  • 青藏高原旗艦物種雪豹現身互助北山林場
    10月5日,青藏高原又傳來喜訊: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在野生動物科考回收的遠紅外相機中發現,在林區海拔3900米處抓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活動的珍貴畫面。這也是互助北山林場自1958年成立以來,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團隊:西藏溫泉蛇最高分布海拔可達4800米
    日前,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團隊來到我區,開啟了西藏兩棲爬行動物野外考察。第一項計劃是考察西藏溫泉蛇的棲息地現狀,並收集部分環境因子數據和樣品。考察結束後,科考團隊會根據考察中收集的圖片資料,編寫與青藏高原兩棲爬行動物相關的科普書。「我們這次考察是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員團隊,參與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專題。」參與科考的蔣珂告訴記者,「主要任務是調查青藏高原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
  • 青藏高原上最重要的食肉目動物,不是雪豹而是這「一貓一犬」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青藏高原上生活著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食草動物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藏雪雞、藏黃羊等,食肉動物有雪豹、藏狐、兔猻、狼、金錢豹、熊等。這些動物構成了青藏高原上獨特的生態鏈條。
  • 通過現生兩棲爬行動物區系演化歷史揭示喜馬拉雅山脈隆升過程
    相關研究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ne Focal Point of Himalayan Uplift and Biological Diversification為題,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上。
  • 青藏高原上的小鴨子
    20年過去了,我還是時常想起青藏高原上的那隻小鴨子!咦!啥情況,和同事下班回營地的路上,發現一隻躺在地上的小鴨子,一動不動。這是啥情況,同事們圍著小鴨子左看右看,在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能發現一隻小鴨子,而且是很小的一隻。 青藏鐵路施工前 ,我們都進行過高原凍土施工的培訓,要保護好任何一草一木,愛護所有野生動物。
  • 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新華社西藏阿里8月28日電 題:神山聖湖孕育的精靈「情侶」——科考專家講述青藏高原動物之「愛」  新華社記者呂諾 王軍  西藏阿里,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目前正在這裡進行。
  • 為青藏高原高寒溼地「探家底」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供圖首次青藏高原科考留下的一頁空白如果說首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是一次「大發現科考」,那麼,在其取得的豐碩成果中仍有一頁空白——高寒溼地。由於概念尚未系統確立,受當時條件所限,高寒溼地沒有作為單獨的類型列出,成為首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留下的待解之謎。「青藏高原高寒溼地的特徵是什麼、分布在哪兒、面積有多大、現狀如何?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如何保護?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系統回答。」溼地科考隊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王豔芬說。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藏羚羊
    西藏高原是中國一些特有珍貴動物的產地。據統計,西藏有哺乳類動物118種,鳥類473種,爬蟲類49種,魚類61種,昆蟲2300多種。如果要觀賞野生動物,最好的去處是藏北高原。驅車行駛在遼闊的天然草場上,每天不知多少次與藏羚羊、野驢、野犛牛相遇。藏名「最」,生活在西藏高原海拔4500~5000米的高寒草原上。藏羚羊在高原上分布普遍,雄性有豎立的角,角上有橫缺刻,呈現竹節狀,這就是中藥中貴重的羚羊尖。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高原鼠兔
    清晨當你邁步在西藏草原上的時候,就會聽到吱吱的叫聲,原來是高原鼠兔在活動。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它善於鳴叫,又稱它為「鳴聲鼠」,藏語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於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歡棲居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寬谷、灘地和坡麓地帶的草甸草原中。
  •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
    當青藏高原的動物成為手工玩偶】甘加草原,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界地帶。這裡擁有草原、溼地、森林、湖泊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這裡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許多候鳥把甘加作為遷徙的驛站,一些珍稀野生動物如雪豹、黑頸鶴等也在甘加留下過蹤跡。
  •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青藏高原上的「高原萌」——藏原羚 2021-01-04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報】北極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
    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客座研究員王曉鳴和副研究員李強領導的國際團隊通過野外考察和研究,證實北極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6月11日,以《從第三極遷向北極:現生北極狐的喜馬拉雅起源》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生物科學》。
  • 化石證據表明北極狐500萬年前起源於青藏高原
    由於青藏高原擁有在北極和南極圈之外地球上最大面積的凍土和冰川,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不但享有「世界屋脊」的美譽,同時也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帶的哺乳動物與南北極動物同樣擁有適應低溫的厚重皮毛,而且其中的食肉類也較其他地區具有更強的獵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