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勾踐二王,恐非昏庸之輩;一把屬鏤劍,殺了伍子胥和文種二臣

2021-01-11 書讀史明智事鑑往知今

一部《史記》,足以把歷史的無情和殘酷表現的淋漓盡致。

自古以來,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能夠輔助自己的君王安邦定國作出巨大的貢獻的人才往往沒有好的下場。

在亂世之中,他們為自己的君王出謀劃策,拼死打下江山,等到坐穩江山之後,他們所取得的巨大功績也會成為隱患,成為帝王猜忌他們的誘因,從而引來殺身之禍。謀臣文仲和武將伍子胥就是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

吳王與越王

越國頭目勾踐,擁有良臣文仲和範蠡;吳國頭目夫差,擁有良臣孫武和伍子胥;一對梟雄,和一對聞名天下的股肱之臣,才能上演歷史的大戲。

夫差不忘父仇而日日提醒終敗越國,勾踐不忘國讎十年生息終滅吳國。吳越爭霸,臥薪嘗膽,在春秋時代,中國人已經把忍耐和謀略發揮到了極致。

公元494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結果被越國打敗,吳王闔閭被殺。兩年之後吳王夫差為了報自己殺父之仇,派兵攻打越國,大獲全勝俘虜了越王勾踐。

勾踐被俘

為了取得夫差的信任,勾踐和文仲假意逢迎,放下尊嚴親自到吳國為夫差當了兩年奴僕。最後夫差看到勾踐的在吳國的表現,最終將勾踐放回越國。

勾踐一回到越國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攻打吳國,一雪前恥。越國的大臣文種一面幫助越王增強國力,一面又想方設法削弱吳國的力量。

文仲想出對付吳國的七條對策:

一、派出能人幫助其修建宮殿耗損吳國的財力。

二、使用美人計,蠱惑夫差禍亂他的江山。

三、減弱它的糧食儲備。

四、贈送錢財和珍寶,取悅吳王的君和臣。

五、培養奸臣,亂其朝政。

六、挑撥其君臣關係,使其親近奸臣背離賢臣。

七、囤積糧食積極練兵,等待好的時機。

文仲與範蠡

勾踐積極接受了他的建議,開始著手準備實施計劃。

首先文仲知道吳王夫差為了自己盡情地享樂,在建造姑蘇臺,就派人送去許多巨大的木頭,使建築規模更加擴大,以此來消耗吳國大量的人力、物力。

然後,文仲又讓越王下令在全國選了兩名最漂亮的美女——西施和鄭旦,教她們學習了三年歌舞,並派範蠡送到吳國獻給吳王。吳王得了美女,整天與西施在姑蘇臺遊玩享樂,將國家大事忘得一乾二淨。

西施

最後越王勾踐以饑荒為名去向吳王借了一萬石糧食。在第二年還的時候,將這些糧食統統蒸炒。這樣一來,這些糧食看上去非常飽滿。夫差誤認為越國的糧食品種好,就下令分發給百姓做種子。結果這些種子顆粒未收,吳國的糧食因此大為減產,並鬧起了饑荒。

在越國的一步步計策之下,吳國的國力不斷的削弱,夫差還渾然不覺。伍子胥發覺異常後向吳王夫差進諫,但夫差只聽信奸臣伯喜的讒言。

在吳王夫差北伐齊晉兩國勝利之後,就派人給賢臣伍子胥送去了一把「屬鏤」寶劍,逼其自殺。 伍子胥接到寶劍,仰天長嘆自殺身亡。

伍子胥

越國大臣範蠡看到伍子胥落得如此下場,對老搭檔文仲感嘆道:「伍子胥若能在大仇得報之際,功成名就之時,悄然隱退如孫武,則能明哲保身,奈何貪圖權力,為夫差許有「分國一半」的承諾而不退。到頭來竟然落得這般田地。」

隨後範蠡向勾踐請辭,離開了越國,隱姓埋名開始了自己的經商之路,成為一代有名的的富商。

然而反觀文仲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越國成功滅吳之後。範蠡曾寫信勸說文仲,信中勸解道: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並且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之人。勸說文种放棄眼前榮華富貴跟他一起逃離越國。

範蠡

但文仲不以為然,同時也不甘心放棄自己取得的成就和到手的富貴繁華,執意留在越國。

果然在越王勾踐在國家強盛後,十分忌憚文仲的足智多謀,疑心將來成為自己的威脅。便召見文仲質問道:「先生曾為寡人進獻了七條計謀,寡人只用了三計就打敗了吳國,餘下的四計先生莫非是要對付寡人的!」

於是賜給文仲一把劍,讓其自我了結。據說此把寶劍就是當年夫差賜予伍子胥自刎的寶劍。到了此時此景,文仲終於看清了勾踐的真正面目,但是已經為時晚矣,最後不得不揮劍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勾踐臥薪嘗膽

可以說伍子胥和文仲都具有治國謀略,幫助夫差和勾踐打天下,卻不懂得向孫武與範蠡一樣能夠做到及時收斂,急流勇退。最後以生命的代價為此輝煌的一生劃傷了句號。

所以後人總結說:「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主疑臣則誅,臣疑主則反;主疑臣而不誅,則臣必反;臣疑主而不反,則君必誅之。」即君臣一旦有了猜疑,則會進入寧可錯失,不可放過的惡性循環。

我對於這段歷史現在讀來仍是一腔悲憤,同時也會看到了所謂的春秋大義,感悟人世無常,功名若浮雲,唯精神長存耳!

相關焦點

  • 伍子胥臨死前,要把雙眼掛在城牆上,9年後,他看到了吳國滅亡
    因伍子胥的功勞實在太大,吳王闔閭曾有意和伍子胥平分天下,伍子胥拒絕了。 四、這個大王不聽勸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帶伍子胥等人攻打越國,越王勾踐派敢死隊在闔閭軍前集體自殺,徹底驚呆了吳國眾將。勾踐趁吳國軍心大亂之際,率軍打敗了闔閭,闔閭受傷,不治身亡。
  • 勾踐兵敗,夫差想要殺他!緊急關頭,勾踐說:放我一馬,老婆送你
    為求活命,越王勾踐聽取文種的建議,用財寶和美女賄賂夫差。於是便有了開頭的一幕:「放我一馬,我把老婆送給你做小妾。」這段《史記》這麼記載,【吳王聞之,悉發精兵擊越,敗之夫椒。越王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棲於會稽。吳王追而圍之。】當然吳王夫差沒有接受勾踐的老婆,但是勾踐卻主動上交了美女西施。
  • 越王勾踐漫畫:少年勾踐學識淵博「合路之地」出奇招!文種突醒悟
    「此子絕非池中之物,只是可惜了。「文種突然一陣恍惚。往日為了避嫌,文種自是很少入宮探望曇華夫人,因此與外甥勾踐也不常相見,更談不上了解。可是這幾日二人共乘一輛馬車,雖然沒有多少交流,但勾踐所作的一切文種卻看在眼裡。
  • 今天不談勾踐與夫差,只說說江湖傳奇,那個聚財與把妹的高手範蠡
    再說勾踐吧,越王勾踐,他是春秋末年越國的國君,姒姓,名勾踐,是夏禹的後裔,他在公元前496年即位,他的老爸允常與夫差的老爸闔閭發生過戰爭,結果結下了很大的恩怨,到了他與夫差這一代吧,在一次戰役中,勾踐用了嚇人的自殺式結果把闔閭給射傷了,這下兩國的仇就更大了。
  • 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二十年,越王勾踐成就春秋霸業絕唱
    東周敬王三十年(前49()),在吳國為奴三年的越王勾踐終於得到吳王夫差的赦免返回越國。夫差在決定讓勾踐返同的時候,萬萬不會想到,他的縱虎歸山之舉,將會使吳國付出亡國的代價。
  • 牽馬嚐糞、為奴三年,讓勾踐告訴你什麼是堅忍不拔忍辱負重
    勾踐和他的妻子到吳國做奴僕闔閭死後。他的兒子夫差差繼位。為了替父報仇,夫差絲毫沒有懈怠。經過兩年的準備,吳王夫差以伍子胥為大將,伯嚭為副將,傾國內全部精兵,經太湖殺向越國而來。越國一戰即敗,勾踐走投無路,後來走伯嚭的]路達成了議和。議和的條件是,勾踐和他的妻子到吳國來做奴僕,隨行的還有大夫範蠡。吳王夫差讓勾踐夫婦到自己的父親吳王闔閭的墳旁,為自己養馬。那是一座破爛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籠,勾踐夫婦和大夫範蠡一直在這裡生活了三年。
  • 範蠡這樣說勾踐,多少有些過分
    今天小編就要聊聊越王勾踐「長頸鳥喙」的形象,是否是範蠡別有用心。「長頸鳥喙」的由來這句話最早見於太史公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出自勾踐的頭號大謀士範蠡之口。範蠡不用多說,此人如同迷一般地存在歷史,有人說他是春秋戰國500年間第一人,有人說他是商聖,甚至有人說他是財神爺等等,總之圍繞範蠡的說法很多,簡單可以歸納為一個詞「牛人」。
  • 原因竟和勾踐有關,真相令人不寒而慄
    在死者的臉上蓋上一塊白布或者黃紙,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出現了,當初的伍子胥建議吳王殺掉勾踐,但是吳王聽信小人直言反將伍子胥殺了果不其然越王勾踐起兵滅了吳國,吳王也很後悔,於是在他臨死之際就讓隨從在他的臉上蓋一塊布,他無顏面對伍子胥。於是這個習俗也就這麼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