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木子
插畫:白露
定稿:蘇子後
雖然很多人都說,女兒是父母最貼心的「小棉襖」,但有些家庭裡依然存在「重男輕女」的觀念。
但是,如果家有女兒,父母最好別說這四句話,否則很容易對女兒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案例:一句話成為女兒永遠的「枷鎖」
曉雯是個比較內向的人,原本周圍人都以為是天性如此,可前段時間聚會,曉雯醉酒之後說的話,才明白原來是家庭教育的緣故。
曉雯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個小她六歲的弟弟,家裡人十分寵溺,平時有什麼好的都會率先分給弟弟,兩人產生爭執,父母也習慣性地站在弟弟那邊。
不僅如此,弟弟讀書時只要成績前進就能得到獎勵,可曉雯年年得第一父母看起來也是毫不在意,甚至很多時候,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養女兒沒用,因為日後總歸是要嫁人的。
這種巨大的差別對待導致曉雯變得越來越自卑,身心受到很大傷害,而父母的觀念也深深刻在了她的內心深處,以至於長大之後,每每與丈夫談論生兒生女時,都會習慣性地認為生女兒沒用。
而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之下,父母的一句話也成為了曉雯永遠的「枷鎖」。
這四句話會對女兒造成傷害
1、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
很多二胎家庭裡,這句話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因為年齡比弟弟大,所以父母就要求女兒一而再再而三地讓著弟弟,平日裡也會習慣性地偏袒老二,如果女兒長時間被忽略,那心裡自然覺得不平衡,也會加劇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父母的這種做法本身就會傷害孩子的心,還有些時候,其他親朋好友也會經常性地跟姐姐開玩笑說「爸爸媽媽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這種話,可能確實只是一句玩笑,但孩子聯想到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也會默認這種說法。
但其實這對女兒來說,可能會影響自身的性格形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最終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2、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嗎
在古代,女性應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應該「知書達理」、「逆來順受」,這種觀念雖說現在已經不流行了,但還是有些家庭認為女孩子就應該懂得相夫教子,最好不要在外拋頭露面。
即使現在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也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但還是有些父母認為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
如果女兒付出很大的努力,獲得了優秀的成績,換來的確實這麼一句話,那自然會備受打擊,心裡有很大的落差感,甚至等到日後自己有了孩子,也會習慣性地認同這種觀念。
3、你要是個兒子就好了
如果父母經常對女兒說這種話,那說明多半還是有一些重男輕女的思想。
持有這種觀念,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言行都會讓女兒感到受傷,而長期處在這種家庭環境之下,她也會認為自己在家裡的地位很卑微,認為父母並不愛自己,無論自己多努力、多優秀,在某些角度來看都覺得留有遺憾。
除此之外,女兒的性格方面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變得敏感多疑,甚至長時間缺乏安全感,難以與其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
4、你總是要嫁到別人家的
對孩子來說,最害怕的事就是被父母拋棄,尤其女兒往往比較感性,想到日後要和父母分離,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度過自己的下半生,往往會覺得傷心不已。
而在這之前,如果父母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認為女兒總是要嫁到別人家去,那很容易讓女兒產生恐慌的感覺,難以產生安全感,甚至對未來、對結婚也會有種強烈的排斥。
父母跟女兒關係疏遠應該如何補救
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相對於男孩子來說,女孩的心思往往更加細膩且敏感,父母無意間說出來的話,很有可能會傷害到女兒的心。
因此,父母跟女兒關係疏遠時,身為父母,應該及時尋找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有誤會就解釋誤會,該道歉就直接道歉,否則,雙方之間只會越走越遠。
真心實意地與之溝通
人與人相處,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是如此。
如果雙方之間關係逐漸疏遠,那就應該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將自己心裡的想法真心實意地表達出來,父母要成為主動方,引導女兒說出心裡話,尊重並理解女兒的所有想法,如此一來,便能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孩子進入「猛長期」,這三類食物最好少吃,否則可能長不高
出生時間有講究?這三個時間點出生的孩子,智商和顏值普遍較高
胎兒進入「猛長期」,身體會出現五種「不適」,孕媽需及時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