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4句話常對孩子說,容易把孩子養廢,父母一定要重視

2020-12-05 迎迎炫育兒

由於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因此現在的父母大多都是雙職工,這就致使他們沒有時間看管孩子。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父母們往往會將自己的孩子交給老人去帶。

但由於隔代親,致使老人帶孩子的方式會偏向溺愛,一切包辦的育兒思想甚至還會慢慢將孩子養廢掉。

所以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時候,作為父母一定要格外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尤其是以下這四句話,父母們更應該注意:

1. 爺爺奶奶來幫你……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會享受到家裡所有人的關照,尤其是老人們更是如此。很多老人經常會出於心疼的心理,凡事都想要幫孫子做到位,但這樣對孩子來說,會讓他們喪失獨立能力。

因此父母們在看到爺爺奶奶想要承包的心,還是應該及時制止,尤其是在一些小事上。

2. 你再不聽話我就……

在帶娃的過程中,爺爺奶奶的威嚴往往不如父母,因此他們或許會採用威脅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約束。但是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卻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性,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讓孩子覺得害怕。

孩子在小的時候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最需要的是父母和家人的愛,這樣的威脅不僅沒辦法約束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心生恐懼。

3. 這有啥,吃一個沒事的

爺爺奶奶在帶娃的過程中也應該樹立自己正確的三觀,明辨是非,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就對孩子百般容忍,更不應該拿孩子的年紀小就讓孩子學會逃脫責任。

之前有一個孩子在超市狂吃免費蛋糕,而一旁的奶奶看完卻對孩子說沒事。這樣扭曲的價值觀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4. 別碰、別玩,離遠點

這是老人們帶娃最經常說的話了,老人們由於擔心孩子的安全所以會儘量避免孩子碰觸危險,但是這樣的方式在規避意外的同時,也將孩子的好奇心拒之門外,對孩子來說失去了體驗感。

隔代帶娃在社會上十分普遍,但是老人帶娃卻存在嚴重的三個弊端:

1. 讓孩子失去獨立能力

由於老人的愛孫心切,他們在帶娃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出現溺愛行為,想要為孫子包辦一切,但這樣的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十分不利。

孩子需要成長,需要獨立,而這些東西需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慢慢培養,若是老人一味的幫助孩子做事,那只會讓孩子變得愈發依賴他人,逐步喪失自理能力。

2. 讓孩子失去好奇心

老人帶娃經常會小心翼翼,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了,所以他們會強烈要求孩子遠離任何危險。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老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其方式卻有些欠缺。

雖然這樣能夠讓孩子規避一定的危險,但是也讓孩子失去了探索外界的興趣,讓孩子逐漸變得麻木、毫無興趣,失去探索精神。

3. 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老人們的威嚴比起父母來說往往是比較低的,所以他們為了約束孩子的行為,很多都會採用威脅的方式,但這樣會讓孩子在心理上失去安全感,變得戰戰兢兢。

對於孩子來說,她們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關懷和愛護,但過分威脅會讓孩子失去信任的勇氣,會將家人置於孩子的對立面,讓孩子變得惶恐。

由於兩代人的思想差異,難免在帶娃這件事上存在分歧,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學會體諒老人們帶娃的不容易,同時積極分享一些較為科學的育兒經驗,一起陪伴孩子長大。

相關焦點

  • 無能的父母,總愛說這4句「口頭禪」,很難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回到家後,又有很多家務活等著自己做,所以不得不放棄陪伴孩子,為了家庭和事業去拼搏。你一次又一次的冷淡,給孩子留下了很大的創傷。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就像被拋棄一樣,沒有人分擔自己的喜悅與憂愁。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特別容易走極端,性格上自卑,對社會和身邊的人充滿敵意,很難做出成績。2、「好好學習,以後還指望著你給我們養老呢!」
  • 父母常說這些口頭禪,孩子受益一生
    一句口頭禪,其實能夠反映出父母的情緒狀態、思想觀念,也能從中看出孩子未來的模樣:把「快點」、「慢死了」當口頭禪的父母,通常比較焦慮、急躁,這樣催出來的孩子可能更加拖延、磨蹭;總愛說「我還不是為你好」的父母,控制欲強,容易養出內心壓抑,負能量的孩子;常對孩子說「你看看別人」的父母,要求高、對孩子的愛總是帶著條件,孩子多半不自信,膽小怯懦······有些話,帶著否定
  • 從小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孩子,長大容易不孝順,爸媽該揍就得揍!
    從小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孩子,長大容易不孝順,爸媽該揍就得揍!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百事孝為先",自古以來,孝道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品質。一個不講孝道的人,品質方面肯定是存在問題的。不同的人孝順的方式不一樣,但是無論是哪種方式,只要有孝心都是可以的。孩子以後是否會有孝心,其實從日常的行為就能夠看出來。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童童是個小男孩,作為家裡的獨苗,童童的家人特別的重視他,從小就是寵溺著。
  • 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證明孩子情商高,有些父母還埋怨孩子想太多
    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證明孩子情商高,有些父母還埋怨孩子想太多1、我可以試試豆丁是小區裡出了名的穩重男孩,8歲的年紀卻有著18歲的心理,小朋友們都愛找他玩,豆丁家也是孩子們聚集的場所,孩子有這麼好的人緣父母也很高興。
  • 別對孩子說「滾出去」,孩子內心恐懼,或許是父母威脅所致
    最近常看到學生自殺的報導,如合肥15歲女孩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爭吵後欲跳樓後獲救,河北9歲男童因學習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實在令人痛心,自殺的原因,大多是受到父母責備,一時想不開的絕故。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不聽話,責備當然是父母的職責。
  • 孩子被打後,父母別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讓孩子更「懦弱」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孩子被人打了,父母肯定是非常生氣的,同時也會責怪自己的孩子沒本事。想必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覺得孩子太不爭氣,怎麼就不知道還手再打回來呢?但在這個時候責怪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脆弱,因此父母一定要清楚,在孩子被打後,以下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出口。
  • 「無能」的爸爸,總愛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
    "無能"爸爸總愛對孩子說這"3句話",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是孩子整個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人生導師,父母的一句話往往能在不經意間帶給孩子不可預料的影響。而"無能"的父親常說的三句話,會讓孩子以後難有出息。小明剛上初中,正是處在青春期的叛逆階段。平時他的學習成績就不是很好,加上又處在青春期,就更加的不把學習放在心上了。小明的父親看不下去了,就想要好好的教育小明一番。
  • 長大不孝順的娃,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該教育時別客氣
    大家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一直受到父母們的重視,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們就會有意無意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品質。 而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娃,長大後卻多半不孝順,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們該教育時可千萬別客氣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首先就是父母不合格,3句話讓孩子不再頂嘴
    4、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夠正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訓斥責罵,甚至動手打孩子,這些不恰當的教育方法就可能會使孩子養成頂嘴、大聲斥罵的壞習慣。討論了孩子愛頂嘴的原因,那面對孩子頂嘴時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 懷孕後要忌口,但這4樣零食可以常吃,可能對孩子發育有好處
    大家在懷孕的時候,應該都有聽家裡或者身邊的老人說,女人在懷孕後是需要忌口的,所以很多東西都不能吃,比如說零食,因為老人們覺得孕期孕媽最應該要常吃的就是一些大補的食物,這樣對孩子和孕婦都是特別好的,而吃那些零食就會影響孕媽對於這些食物的攝入,再加上他們一直都認為零食是不健康的食物,而且還沒有什麼營養
  • 孩子從小愛說這句話,長大一定是白眼狼,爸媽要重視及時引導
    說著還往下扔東西。這樣的對話,在我鄰居小張家裡天天都在上演。鄰居小張和老公小劉多年沒有孩子,多方求醫後,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寶寶,自然對他是百般寵愛,生怕哪一點沒有做好。然而,小張如此溺愛孩子,對孩子百般的好,卻讓孩子漸漸地沒有了朋友。安安在學校裡特別的霸道,玩具只能是他玩,好吃的只能是他吃,不喜歡做的事情絕對不做,這樣的一個孩子怎麼會有朋友呢?
  • 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說到教養孩子,那真的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不少父母提起教育孩子都會覺得頭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們費心的可以說就是孩子嬰兒期和青春期這個階段了。嬰兒期的時候其實還好,孩子那個時候還什麼都不懂,父母要操心的也就是孩子吃吃喝喝還有安全什麼的。
  • 李玫瑾:父母少說3句「口頭禪」,將「不倒翁精神」注入孩子體內
    如果你是名寶媽,那你會明白,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怕因為自己的錯誤理論,讓孩子離「幸福快樂」越走越遠。但很多父母卻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言,用「刻薄的話語」傷害著自己最愛的寶寶,或許是出於衝動,但話已出口,很多事情就「覆水難收」了。
  • 聰明孩子話多,控制不住的愛說卻招致很多煩惱,父母要這樣引導
    有些孩子總是被親戚朋友誇獎,說既聰明又伶俐,更重要的是可以與大人聊天講話,但是在孩子的父母看來,這並不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相反是一件壞事情,因為自己孩子的話實在是太多了,導致幼兒園裡面的老師也是經常給父母投訴,說自己的孩子話多。可是,孩子上課自己又不能全程陪伴,因此這樣的行為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 家有女兒,父母儘量別說這四句話,否則會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
    不僅如此,弟弟讀書時只要成績前進就能得到獎勵,可曉雯年年得第一父母看起來也是毫不在意,甚至很多時候,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養女兒沒用,因為日後總歸是要嫁人的。這種巨大的差別對待導致曉雯變得越來越自卑,身心受到很大傷害,而父母的觀念也深深刻在了她的內心深處,以至於長大之後,每每與丈夫談論生兒生女時,都會習慣性地認為生女兒沒用。
  • 隔代教育經常聽到的三句話,根本不是愛孩子,反而害了孩子一生
    一起看看隔代親經常對孩子們說的三句話吧~隔代教育經常聽到的三句話,你家有說嗎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這句話經常被老人們用來逗孩子,比如臨時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家或是姥姥姥爺家一陣,當孩子問爸爸媽媽去哪了的時候,老一輩的就常常調侃,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給你扔這了。
  • 這4種老人,最好不要帶孩子,不然麻煩會更大
    現在大部分家庭由於夫妻兩人白天都要上班,所以就會選擇把孩子給老人帶,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但是選擇什麼樣的老人來帶孩子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因為孩子跟誰在一起的時間久,性格和脾氣難免就會受到誰的影響,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受到好的影響,那以下4種老人最好不要帶孩子,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無意對孩子說的幾句話,孩子會很傷心
    1、看看人家有時候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看看人家」這種話,有一部分理由,可能覺得說這樣的話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這樣他們就可能會學習別的孩子的優點。事實上,父母說這種話往往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且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受父母喜愛,變的沒有安全感。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小亞也只是生活中千千萬萬要面對父母吵架的孩子之一,長期讓孩子處在吵鬧、對立的情緒環境中,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那麼,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夫妻間要儘量避免長時間的沉默,及時地向孩子展示雙方理智的一面是十分重要的,告知孩子知道父母已經和好,不要讓孩子反覆回憶父母失控的狀態。與此同時,要向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並不是感情不好,只是思想上有一點衝突,而現在已經完全解決好了,以便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2.
  • 農村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長知識了
    農村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長知識了對於農村來說,蓋房子是一件大事,人們會比較重視,有的時候全村人都會來幫忙,關於農村人的房子,還流傳很多諺語。農村老人常說「北瓦松,南不死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