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進入青春期,身心都會發生極大的變化,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

2021-01-18 多肉車釐子

說到教養孩子,那真的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甚至不少父母提起教育孩子都會覺得頭疼。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們費心的可以說就是孩子嬰兒期和青春期這個階段了。

嬰兒期的時候其實還好,孩子那個時候還什麼都不懂,父母要操心的也就是孩子吃吃喝喝還有安全什麼的。

但是青春期可就不一樣了,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是特別強烈的,而且生理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正是叛逆不聽話的時候,一句話說不到一起了,孩子的脾氣就突然上來了。

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說,男孩子到了青春期會比女孩子更加叛逆,很多時候連父母們都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去對孩子進行教育。

那麼青春期到底是什麼?

青春期是孩子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一個時期,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心理、生理、性格等很多方面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生理上的主要變化為:無論是身高、體重、外貌、聲音、做事方式、身體發育等都脫離了兒童時期的稚嫩,變得慢慢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年人。

心理上的主要變化為:身心的發展逐漸成熟,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會有很大的反抗傾向。

無論是在學校對老師還是在家裡對父母,或者是對一些生活中的各種規範要求,這個時期的孩子都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意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叛逆。

男孩進入青春期後生理上的明顯變化:

1. 變聲

男孩變聲是進入青春期的一個很明顯的標誌,一般變聲都在12-14歲,在變聲期間說話嗓音多會發啞,喉頭逐漸寬大,喉結突出,在變聲期間有的男孩還會出現咽癢、咽部異物等症狀。

在這個階段父母要幫助孩子保護好嗓子,儘量少吃一些辛辣食物,不要讓孩子的嗓子過於勞累。

2. 毛髮生長

像長鬍子、汗毛加重、長腋毛等,這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但是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卻是不太了解的。

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科普解釋,不要讓孩子對自己身體的發育感到害怕。

3. 性成熟

「性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家長很羞於對孩子啟齒的一個問題,總是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了。

但其實孩子在青春期就已經性發育成熟,已經有了生育能力,並且還會對異性產生很大好奇。

所以家長在這個時期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在孩子明白自己的這一變化,不要因為知識的匱乏而做出什麼錯誤的事情。

男孩進入青春期後心理上的明顯變化:

1. 自尊心增強

孩子進入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識格外強烈的時候,同時也會更加的敏感,無論是面對父母、老師還是朋友,都會格外注重自己的「面子」。

這也是為什麼當父母或老師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會和父母頂嘴,會反抗老師的原因。

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也是這樣,一旦意見發生了分歧,就會很容易發生矛盾,甚至打架。

2. 渴望獨立

在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總想著趕快長大,認為長大就不用再被老師管教、被父母管教,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時候是不是就是這樣想的?

現在的孩子也是一樣,進入了青春期之後就想著自己是一個大人了,會格外的渴望獨立,不想再受到老師父母的各種管教,所以就會和老師父母產生很大的衝突。

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父母應該怎樣做?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都會經歷的,是一條必經之路,青春期的來臨也代表著孩子慢慢長大了,很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那麼同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

1.尊重孩子

正如上面所說,處在青春期的男孩子是極要「面子」,他們會比青春期之前更渴望獲得尊重。

所以父母在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轉變自己對孩子的看法,試著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用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和教育孩子。

2.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溝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好辦法,只有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才能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才能結合孩子的本身對孩子進行更好、更適合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但是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同理,父母在教育男孩和女孩的時候所用的教育方式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這本《養育男孩》,就結合了男孩的心理特徵和成長規律,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為父母提供了一套成功的教子方案,可以使父母們掌握教育男孩的正確方向和科學的辦法。

書中還分析了男孩與女孩的不同之處,男孩天性中的優缺點,以及父親母親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不同的作用,全面介紹了對男孩的心理、性格、品質、潛能、學習等各方面的培養,是每一位望子成龍的父母的必讀書。

教育男孩是一門藝術,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的,《養育男孩》這本書就能很輕鬆的幫助父母解決在養育男孩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正如人們常說的,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孩子將來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成就,過什麼樣的人生,都是掌握在父母手裡的。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需要父母精心教養的,《養育女孩》這本書,家裡有女兒的可以看看。有兒又有女的可以同時帶走兩本,既實惠又划算。

一本36,兩本59,點擊下方連結購哦!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男孩身體變化大、易自卑,這幾點生理知識必須提前告訴他
    電視劇裡雖然是為了增加搞笑效果而設置的場景,可是卻也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青春期的男孩有其獨特的發育規律,如果父母不能正確引導孩子,短暫的發育不良卻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長期的自卑心理。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告訴孩子這樣幾點生理上的小知識,避免孩子因此而自卑,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 鄧超12歲,讓父親一夜白頭: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麥家嘗試過交流,可幾乎每次都會發生衝突。兒子內心充滿了憤怒,一種令他無力的憤怒。 身心的變化,對自我的追求,就像迷霧一般,籠罩著青春期的孩子。 他們外表叛逆,內心卻是迷茫,沒有方向的。 所以,儘管他們的嘲諷、嫌棄、不耐煩,讓你痛苦不已。 但是,他們內心需要你的程度,也前所未有。
  • 男孩在青春期性成熟表現
    性成熟過程主要發生在青春發育期,這時,機體在生長、發育、代謝、內分泌功能及心理狀態諸方面均發生顯著變化。女性性成熟的特殊標誌是月經來潮,而男性則為第一次遺精,往往為夢遺。正如女孩第一次月經可能沒有排卵,男孩第一次遺精也可能沒有精子。同時二者均有心理上的重要變化,如對異性的嚮往,希望異性注意自己,開始有性興奮等。
  • 青春期的特點與變化
    一、青春期生理變化①身高、體du重迅猛增長。身高突然增長是青春期到來的重要標誌。②身體各器官功能趨向成熟。③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是女性青春期開始的標誌。第二性徵的發育,男性則表現為喉結突出,肌肉發達、鬍鬚生長和聲崐音變粗。
  • 青春期對我們做了什麼?
    我不知道你們的父母,祖父母,老師或者其他什麼人,有沒跟你你討論青春期的話題。但對我來說,奇怪的地方會長體毛,開始喜歡女生。但是,體毛和奇怪的地方並不是青春期的開始,青春期在此之前。陰毛不代表青春期。青春期始於大腦,遠在陰毛生長之前。從醫學上說,對於女孩,是乳房組織的發育,對於男孩來說,是睪丸的發育,陰囊變薄變紅。如果你現在覺得有點尷尬了,抱歉,但我們這是個是科學節目。
  • 叛逆、早熟、做事太出格,青春期的孩子,我該如何管教你?
    懵懂的青春期十幾歲正是青春好年華,正是一個人努力學知識、正三觀的關鍵時刻,男孩、女孩卻如此肆無忌憚地揮霍青春和健康。進入初中,男孩女孩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多變化,面對這些變化,男孩女孩是懵懂的;對於未來,他們會感到很迷茫;出現各種問題,他們茫然無措,但是又希望能有個知心人來幫助自己答疑解惑,走出迷霧。
  • 孩子人生必經歷的3個叛逆期,父母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大不一樣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和自主意識,此時已經不願意再像兩歲前那樣「言聽計從」了,再加之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屬於單向,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常常會用哭鬧、發脾氣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和引導呢?
  • 浙江11歲男孩往尿道塞70顆磁珠 專家:要重視孩子的性教育
    昨天上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陶暢副主任醫師為一名11歲男孩做了手術,從男孩的膀胱裡取出了70顆磁力珠,這些磁力珠是從男孩的尿道塞進去的。  據了解,這種磁力珠叫做「磁力巴克球」,每顆珠子直徑在5毫米左右,具有磁性,可以隨意排列組合形成各種造型,是深受孩子喜歡的一種玩具。
  • 男孩10歲未發育生殖器官,結果一查是女兒身?養娃、育娃家長要知道...
    孩子目前的性別意識已經形成,治療所能做的是根據孩子社會性別的心理發展及意願,手術及藥物維繫其性別特徵。此外,要正確引導孩子,不要歧視孩子,以免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最後,孫自學教授提醒到,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就應該關注下孩子的生殖健康,如果是男寶,首先要看孩子睪丸是不是在陰囊內,數量是否正常,以排除隱睪問題。
  • 男性到了青春期,一般會有這3個特徵,父母都知道嗎?
    青春痘就是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身體中的激素水平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導致出現冒痘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一些雄性激素非常旺盛的男生而言,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爆痘,並且即使使用許多藥物或者是食物調理都不一定會好轉。當然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也無需過多擔心,只需要做到均衡營養,放鬆自己的心情,或許等過了青春期之後,體內的激素水平變化逐漸回落就會逐漸好轉。
  • 男孩女孩都會遇到,危險的「14歲現象」,這樣做最有效
    男孩女孩都會遇到,危險的「14歲現象」,這樣做最有效!深冬季節,疫情重燃,很多學校已經匆匆開始放假了。但還是有些學校正在備戰期末考試。對於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總結小學迎接高中,非常重要。我平時面對各位家長的諮詢,說實話真的很忙,因為有很多問題都是一樣的,也許十個孩子會出現十種問題,但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
  • 青春期男女性性成熟情況如何?
    青春期就像心田裡的一株等待陽光的小苗,好奇和困惑是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推動力。每一位從青春期走出來的都有各自的成熟方式,順利或苦澀。事先的熟悉自己的身體變化避免度過懵懵懂懂的青春期。衷心希望少男少女們,幸福愉快地度過這花季,這雨季,走向心理生理的「雙成熟」!一般說來,男孩平均比女孩晚2年進入青春期。
  • 超半數中學生極度討厭父母?有青春期親子闖關秘笈嗎?
    從剛進入青春期開始,孩子的大腦就發生了巨變,任性叛逆、衝動外加自制力差?真的不是他們自己想要那樣的。結果顯示: 被接納時,三組的焦慮水平都有所下降; 但當發現自己被排斥後,三組的焦慮水平都會上升,但青少年組要明顯比成年人高很多,而且年齡越小,上升幅度越高。
  • 心理學筆記-畢生發展(3)青春期
    本章我們將從生理變化,認知變化和社會情緒變化這三個方面來探討青春期的發展任務。1 生理變化青春期最首要的標誌之一就是進入發育期,也稱為性成熟。這個時期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變得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他們以苛刻的標準審視著自己的外表並認為他人也是用這樣的標準l來看待自己的。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青少年對自己體像的關注。
  • 青春期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對於青春期年齡的劃分近20年來有前移的趨勢。一般情況下青春期是指男性10~19歲,但是有的可能年齡更小,特別是城市兒童進入青春期較農村孩子早。這一時期的性心理髮育與生理髮育是密切相關的。近年來性發育的年齡相對穩定,男學生初次遺精年齡為14.4歲;女學生初次月經年齡平均為13.3歲,早的可在10歲出現月經。
  • 青春期教育,是他們最為缺失的一課
    「我只聽過這個詞,但不知道意思」「意味著我們要長大了」「可以談戀愛了」「上中學的人就是青春期」「當胸部開始發育,並且每月都會來月經,就是青春期」青春期,對於大部分女孩來說,就像雲霧裡的星星,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躲在雲裡它們真實的樣子。 小時候總是渴望長大,可是當真正向成年人過渡的時候,一切都那麼措手不及。
  • 太多的青春期孩子都是被父母毀掉的,家長請反思
    在西方的教育實踐中,他們都會很明確的指出,爸爸和媽媽兩個人是很難把孩子教育培養好的。就是告訴我們家長,孩子過了13歲以後真的會越來越難管。因為孩子要獨立,不想被父母控制,所以他會受外面的影響比較大。西方很多家教的書籍中都會寫到一個理念,當孩子在這個時期時,父母一定要學會藉助第二方家庭教育團體的力量,也就是導師的作用。什麼導師呢?意思是說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一定要他在社會上找一個優秀成熟的榜樣,讓孩子接觸和認識到能引導他平穩安全渡過青春期的人。孩子在青春期受外界的影響,同伴的影響和同伴之外的影響比較大。什麼是同伴之外的影響呢?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我的鄰居周女士家裡有一個14歲的女兒,幾乎每天都能聽到他們在隔壁發生激烈的爭吵,以及周女士歇斯底裡的吼叫。每次在小區裡相遇的時候,周女士總是免不了要和我抱怨一下自己家中的苦惱:最近兩年開始和孩子的溝通越來越困難,不管說什麼話題,哪怕是抱著善意去與孩子進行交流,但是女兒回饋的往往是不耐煩和頂嘴。
  •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試試這些方法,幫孩子回答「我是誰」
    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引導青春期的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作為父母,又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他們溝通呢?一起來看。 墨軒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儀的中學,但這所學校離家比較遠,離開了昔日熟悉的夥伴與環境,他感覺有些孤單。入學後墨軒發現自己成績平平,既不是老師重視的優等生,又不是老師關注的問題學生,產生了一種失去方向的感覺,開始懷疑自己努力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
  • 《父母愛情》衛民啃老誰之過?四句話教你養男孩的秘籍
    《父母愛情》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劇,每當播放時,都會激起大家的觀看熱情。故事細膩,演員演技在線,真實反應了那個年代人民的生活。劇中江德福和安傑一生恩愛,育有五個子女。虎父無犬子,子女們個個成才。同樣一個家庭的孩子,為什麼唯獨這個男孩沒有培養好呢?造成江衛民不成器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父母不重視江家老大是兒子,老二也是兒子,第三胎是龍鳳胎。兩個孩子同時降生,父母、姑姑精力有限。所以,同時出生的女兒亞菲自然更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