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
都說愛之深責之切,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時父母總會不可避免被孩子惹的發脾氣,不知不覺就會說出某種或某幾種傷害孩子的話來。
無論這些話是有意還是無意說出口的,孩子都可能會受到無法挽回的傷害,影響至深。有些話,爸媽們還是儘可能不要再說了,孩子會很傷心。
這幾句話,你說過嗎?
1、看看人家
有時候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看看人家」這種話,有一部分理由,可能覺得說這樣的話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這樣他們就可能會學習別的孩子的優點。
事實上,父母說這種話往往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且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受父母喜愛,變的沒有安全感。
2、我沒時間,別搗亂
有時迫於生活壓力,大部分的父母工作都很繁忙,即使是周末,可能也還要處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這時如果孩子過來找父母玩鬧,父母可能會有些不耐煩的對孩子說:「我沒時間,別搗亂」。
這樣會讓孩子潛意識裡認為父母愛工作勝過愛他們,由此便容易對父母產生失望感,可能覺得父母不喜愛他們,也因此很難和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
3、你怎麼這麼笨
孩子的認知是慢慢形成的,不可能生下來就全知全能,有時孩子可能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可能會無意識的說孩子:「你怎麼這麼笨?」
父母說孩子笨可能並沒有放在心上,實際上這樣的話是在貶低他們,他們的自尊也會容易受到傷害,也同時可能讓孩子潛意識的認為自己就是個笨孩子,不值得被父母所愛,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4、算了,算了,你去一邊,我來做
和父母說「你真笨」一樣,當孩子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心裡的期望,父母有時候可能不耐煩的說「算了,算了,你去一邊,我來做。」
「算了,算了」這種詞彙,明晃晃的就是在表達對孩子的失望之情,孩子聽到這樣的話,無疑會受到傷害。
孩子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從而可能把自己界定在一個「失敗者」的位置,讓他們怯於追求成功,變得膽小甚至不敢嘗試。
5、哭什麼哭,真沒出息
很多父母可能將有沒有「出息」作為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當孩子摔倒,或是受到挫折而控制不住情緒大哭大鬧時,可能一些父母會斥責孩子說:「哭什麼哭,真沒出息。」
父母對孩子說沒出息,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但他們長大以後,類似這種責罵往往會容易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身邊的一些朋友,讓他們回憶父母小時候對他們說過印象最深刻的話時,很多人都會提到父母罵他們「沒出息」這種話,而且無一例外都表示到現在依然覺得很受傷。
6、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至於這麼XXX
在婚姻生活裡總會有些磕磕絆絆的,相信很多媽媽們都和另一半吵過架,有的甚至可能和另一半鬧過離婚。
在和另一半吵架後,有一類媽媽往往可能會對孩子說「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會這麼忍氣吞聲」或是「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會這麼受你爸爸的氣」等類似的話,
「若不是為了你」這種類似的表達,好像就是在告訴孩子,媽媽犧牲了很多,只是為了孩子,從而變相的把婚姻不幸福歸結於孩子的存在,將壓力和重擔全部都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承受。
孩子無疑會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壓力,而且很可能讓孩子誤以為媽媽的不開心或是不幸福都是自己導致的,這種潛意識往往會影響他們的婚戀觀。
我們不得不承認,父母們不當的言語,往往是傷害孩子最鋒利的「劍」,以上的這六種類似的話,父母還是最好不要再說了,對孩子的影響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