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無意對孩子說的幾句話,孩子會很傷心

2021-01-08 木蓮媽媽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

都說愛之深責之切,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有時父母總會不可避免被孩子惹的發脾氣,不知不覺就會說出某種或某幾種傷害孩子的話來。

無論這些話是有意還是無意說出口的,孩子都可能會受到無法挽回的傷害,影響至深。有些話,爸媽們還是儘可能不要再說了,孩子會很傷心。

這幾句話,你說過嗎?

1、看看人家

有時候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看看人家」這種話,有一部分理由,可能覺得說這樣的話能夠激發孩子的鬥志,這樣他們就可能會學習別的孩子的優點。

事實上,父母說這種話往往只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而且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自卑感,覺得自己不受父母喜愛,變的沒有安全感。

2、我沒時間,別搗亂

有時迫於生活壓力,大部分的父母工作都很繁忙,即使是周末,可能也還要處理工作上的一些事情,這時如果孩子過來找父母玩鬧,父母可能會有些不耐煩的對孩子說:「我沒時間,別搗亂」。

這樣會讓孩子潛意識裡認為父母愛工作勝過愛他們,由此便容易對父母產生失望感,可能覺得父母不喜愛他們,也因此很難和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

3、你怎麼這麼笨

孩子的認知是慢慢形成的,不可能生下來就全知全能,有時孩子可能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可能會無意識的說孩子:「你怎麼這麼笨?」

父母說孩子笨可能並沒有放在心上,實際上這樣的話是在貶低他們,他們的自尊也會容易受到傷害,也同時可能讓孩子潛意識的認為自己就是個笨孩子,不值得被父母所愛,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4、算了,算了,你去一邊,我來做

和父母說「你真笨」一樣,當孩子做的事情沒有達到父母心裡的期望,父母有時候可能不耐煩的說「算了,算了,你去一邊,我來做。」

「算了,算了」這種詞彙,明晃晃的就是在表達對孩子的失望之情,孩子聽到這樣的話,無疑會受到傷害。

孩子們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時間長了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從而可能把自己界定在一個「失敗者」的位置,讓他們怯於追求成功,變得膽小甚至不敢嘗試。

5、哭什麼哭,真沒出息

很多父母可能將有沒有「出息」作為衡量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當孩子摔倒,或是受到挫折而控制不住情緒大哭大鬧時,可能一些父母會斥責孩子說:「哭什麼哭,真沒出息。」

父母對孩子說沒出息,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可能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但他們長大以後,類似這種責罵往往會容易成為孩子的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身邊的一些朋友,讓他們回憶父母小時候對他們說過印象最深刻的話時,很多人都會提到父母罵他們「沒出息」這種話,而且無一例外都表示到現在依然覺得很受傷。

6、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至於這麼XXX

在婚姻生活裡總會有些磕磕絆絆的,相信很多媽媽們都和另一半吵過架,有的甚至可能和另一半鬧過離婚。

在和另一半吵架後,有一類媽媽往往可能會對孩子說「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會這麼忍氣吞聲」或是「若不是為了你,媽媽也不會這麼受你爸爸的氣」等類似的話,

「若不是為了你」這種類似的表達,好像就是在告訴孩子,媽媽犧牲了很多,只是為了孩子,從而變相的把婚姻不幸福歸結於孩子的存在,將壓力和重擔全部都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讓孩子承受。

孩子無疑會感受到來自媽媽的壓力,而且很可能讓孩子誤以為媽媽的不開心或是不幸福都是自己導致的,這種潛意識往往會影響他們的婚戀觀。

我們不得不承認,父母們不當的言語,往往是傷害孩子最鋒利的「劍」,以上的這六種類似的話,父母還是最好不要再說了,對孩子的影響至深。

相關焦點

  • 「愛之深,責之切」的日語怎麼說?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句諺語「愛之深,責之切」。愛多ければ憎しみ至る諺愛(あい):表示的是愛惜,疼愛的意思,就如同我們平時所說的愛情,或者是親情。翻譯如果我們將以上的詞彙進行整合的話,首先採用直譯的方法,將它們翻譯成:如果愛多的話,那麼恨就會來到。但是有時候我們也用意譯的手法,將它們翻譯成「愛之深,責之切」。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翻譯方法,只要整體的意思不偏離,那麼翻譯就正確。諺についての感想關於這句諺語的感想,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
  • 這幾句話不要對男人說,說了他會很傷心,想想你有說過嗎?
    人們都說男人啊,你可不要傷了女人的心,就是這樣一個觀點,讓很多人都以為男人是鋼鐵,男人不會傷心,而女人就是「軟弱」的。其實這種觀點恰恰是錯誤的,現在都男女平等了,女人傷心,男人也是會傷心的。小編下面說的這幾句話女人不要對男人說,因為你說了他會很傷心的,一起來看看吧,看看你說過沒有。
  • 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讀習近平 《知之深 愛之切》
    中共石家莊市委、正定縣委整理編輯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的文稿,輯印成書《知之深愛之切》(河北人民出版社),這是繼《擺脫貧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展的思考與實踐》《之江新語》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後,習近平同志的又一本著作。 該書題目和代序均來自於習近平同志1984年發表的文章《知之深愛之切》。該書節選了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的20篇講話,分別單列標題28篇。
  • 要想孩子優秀,拒絕做低層次的父母,孩子面前不要說這幾句話
    傷人之言,痛如刀割。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能夠好好跟孩子說話,也是他們的幸運。 要想孩子優秀,拒絕做低層次的父母,孩子面前不要說這幾句話: 1、
  • 孩子因為父母的愛來到世界,也會因為沒有愛而離開這個世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失望累積到一定程度,它才會變成對生命的絕望,而孩子的絕望莫過於對父母的絕望。  那孩子為什麼會對父母絕望?是父母不愛他們嗎?  不是,罪魁禍首恰恰是父母太愛他們了。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越愛孩子,對孩子要求就越高。當孩子達不到父母要求時,父母就會產生焦躁,就是這股焦躁,很多父母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 《阿文的小毯子》:對孩子最好的養育是父母同頻,讓孩子感受到愛
    殊不知,這種「紅白臉」的教育方式,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比如會讓孩子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一個這樣說一個那樣說,孩子到底該聽誰的?再比如影響親子關係,孩子喜歡溫和的「紅臉」卻討厭嚴厲的「白臉」。父母正視問題不逃避當隔壁阿姨發現阿文整天帶著小毯子的時候,她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話了:阿文長大了,怎麼還帶著毯子到處走呢?
  • 除了晚安,睡前你跟孩子還有這幾句話要說
    或許因為工作原因或者其他原因,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跟孩子交流,陪伴他,但是哄孩子睡前,我們可以試試問他這幾句話,就可以知道孩孩子一整天都在幹嘛,也可以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願意分享他的快樂和難過。一: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事我們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不好,可以問問孩子,但是不要一開始就問學校發生什麼不愉快的,這樣會讓孩子一下子想起已經忘記的不開心的事情,他就不願意繼續以下的話題,帶著不好的情緒入睡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和第二天的精神。
  • 孩子最反感家長的一句話,「說你都是為你好!」
    有這樣一句話,很多家長可能都說過,而且覺得說這樣的話很正常,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啊。然而這樣的話對孩子的傷害特別大,也是孩子很不願意聽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說你都是為你好!」。孩子一聽這話,情緒瞬間爆發,會跟家長大吵一架。為什麼我們認為很正常、很普通的話,孩子卻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結果呢?
  • 知愈心理:父母最「傷人」的三句話:養廢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
    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真的是一門很有內涵的學問,會不會說話也是一項技術。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有些話一旦從父母的嘴裡說出來,就會像鋒利的刀子一般,慢慢割傷孩子。以下的這3句話,每一句都很傷人,但許多家長卻天天掛在嘴邊。
  • 避免傷害孩子,情緒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應做自身情緒的主人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亦是如此,在孩子面前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你可知道,你的這些摔東西、吼罵孩子、打孩子的行為會給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和傷害?案例分析前不久,有朋友哭訴。朋友說:「孩子越長大越膽小,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的話讓我感覺到深深的自責感。」
  • 你家孩子被訓後作何反應?頂嘴和閉嘴,都決定著長大後的性格差異
    在教育孩子裡有句名言叫做"愛之深、責之切",父母們有多愛、責備就有多深,可以說每個人的童年都有被父母批評責罵的灰暗時光,而這段時光是兒時的陰霾、甚至是噩夢。但是直到為人父母之後才知道,父母的責罵都是源自於一個"愛"字,而當自己為人父母之後,也不留意外地陷入"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上。
  • 《賢者之愛》:「賢者之愛」之別與「痴人之愛」,自愛而後愛人
    百合,一個和真由完全不一樣的孩子,家裡有兩個不省心的弟弟,暴發戶出身讓他們極其缺乏教養,父母對孩子極其缺乏關心,家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晚上回來用來睡覺的地方,最後小弟弟摔在家裡的水缸裡溺死了,就連葬禮上父親還不忘談論公事。原生家庭的陰暗,長期得不到關愛,造就了她極端,愛索取的性格。百合對真由的生活十分羨慕,對這個美好的姑娘,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從這一天起,這段畸形的愛開始了。
  • 暖百姓的心,盡醫生之責---下鄉義診溫情事
    暖百姓的心,盡醫生之責---下鄉義診溫情事 2021-01-05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有男孩,父母再生氣也別和孩子說這幾句話,小心一語成讖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生娃也一樣,生娃容易,養娃難,教育孩子更難,教育好孩子是一門學問,很多人都只會紙上談兵,實際情況確是雞飛狗跳。
  • 別對孩子說「滾出去」,孩子內心恐懼,或許是父母威脅所致
    孩子成績不理想,或者不聽話,責備當然是父母的職責。但是,令人擔心的是,父母常對孩子講一些沒有必要的威脅話,例如,「像你這種孩子,不是媽媽的孩子」或者「你給我滾出去」,講這些話時,做父母的可能沒有什麼惡意,可是卻會使孩子受到威脅,使孩子傷心。筆者在前文也曾提及,大部分的孩子,從出生以來,都曾有一種失去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潛在不安,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基礎不安」。
  • 睡前經常對孩子說晚安?那他長大後會很優秀,也會感激你的
    「要睡覺了,快躺下,媽媽給你講一些小故事」貝貝對孩子說,「你想聽什麼呢,孫悟空大鬧天空行不行?」,貝貝孩子說:「好的,我最喜歡聽這個故事了」。孩子出生之後,貝貝堅持講故事給他聽,那麼多的故事中,他最喜歡孫悟空的故事。貝貝總是不耐其煩地講了一遍又一遍。
  • 「無能」的爸爸,總愛對孩子說這「3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
    天下的父母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想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親總是希望孩子有出息,能夠光宗耀祖。但現實中的家庭教育,很多時候父親都是缺位的或者是"無能"的,他們不懂得該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引導孩子。很多時候,"無能"的父親喜歡說這三句話,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
  • 《哈佛家訓》的經典語錄,父母要讀給孩子聽,孩子會感悟很多
    哈佛的育人之道是什麼樣的呢?讓哈佛人才輩出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進入哈佛大學讀書呢?哈佛大學看起來遙不可及首先,大概就是因為哈佛大學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光圈,就是人才輩出。其次,哈佛大學在學術上的貢獻和先進的教育理念也使廣大學子受益。
  • 李滄牛毛山上多條寵物狗離奇死亡,孩子傷心寫下日記:「我的眼淚...
    宋先生回憶了遛狗的過程,他說自己平時遛狗很注意衛生,寵物狗的糞便會隨手撿起。「因為我的狗狗腿上長骨刺走不快,遛狗的時候沒拴。但狗狗從小不會衝人亂叫。」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孟先生的身上。孟先生的寵物狗是一隻五歲半的薩摩耶。2號上午九點,孟先生去牛毛山上遛狗,但到十一點時,寵物狗突然跑下樓狂叫飛奔。孟先生說,還沒來得及聯繫寵物醫院,狗狗就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