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重現詩畫江南底色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從磚瓦廠取泥後殘留的一個個臭水坑、泥水坑,整治、拓展為6.1平方公裡水域,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水及以上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杭州蕭山區湘湖「鳳凰涅槃」,小魚兒、小蝦和白鷺都回來了。

  這只是浙江美麗河湖建設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截至目前,浙江省1.1萬公裡垃圾河、黑河、臭河,實現由「髒」到「淨」的轉變;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又實現由「淨」到「清」的轉變;建設省級、市級美麗河湖180條(個),河流長944公裡。

  「浙江開始重現詩畫江南的底色。」 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副主任、水利廳副廳長楊炯說。

  病在水裡 根在岸上

  浙江境內有錢塘江、甬江、苕溪、甌江等八大水系,8萬多條河流,水系發達,老百姓也習慣依水而居。然而,隨著鄉鎮工業的紅火和民營經濟的發展,該省一些縣市的河湖開始生「病」,有的還病得不輕。

  在「五金之都」永康市,GDP增速一度居金華市前列,境內的永康江、華溪、李溪等主要江溪也曾變得渾濁不堪,魚蝦絕跡,垃圾成堆,每到夏季惡臭難聞。蕭山區的一些河湖水曾是紅、黑、白「三色水」。一位省領導曾在浙中地區調研時作打油詩批評基層治水不力,「山上桃花紅豔豔,山下蒼蠅黑壓壓,青山臭水」。

  楊炯說,201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莊嚴承諾,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2018年,美麗河湖建設第一次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美麗河湖建設被列為全省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病在水裡,根源在岸上。工業企業排放、外來人口生活汙水直排、小微企業偷排等,對溪流河湖造成了嚴重汙染。一些地方「五水共治」之初,老百姓對河道清淤的做法指指點點,「光是在水裡小打小鬧有什麼用,岸上沒有決心和動作解決不了問題」。

  蕭山區屬浙江省剿滅劣Ⅴ類水任務最重的地區之一,河網水系、傳統產業、流動人口等「三多」,2016年年底區控及以上劣Ⅴ類斷面5個、劣Ⅴ類水體300個。蕭山區治水辦常務副主任葛仲歡說,僅衙前鎮11.8平方公裡就聚集了650多家紡織企業,湧入近5萬外來務工人員,是本地人口的兩倍。人多地少,不少企業和村民見縫插針,把廠房、職工食堂、員工宿舍、出租房建到河邊,導致境內河湖水體日漸變色。

  工業企業違章建在河邊的廠房設備停運一天損失就是幾百萬元,能不能拆掉,群眾看在眼裡。葛仲歡說,該區依法拆除邱氏布業、誠卓紡織、葉茂紡織等一批企業臨河違章建築,累計清除河道兩岸15米內違章建築近180萬平方米,提前半年完成5個區控及以上劣V類斷面消滅任務。

  小池塘有大動作

  如果把河湖看成是整個水生態系統「主動脈」的話,那麼小溪、小水溝和小池塘則是水系的「毛細血管」。浙江池塘等小微水體數以萬計,直接影響著河湖治水效果。

  「927戶村民就有52個池塘。」嘉興市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黨委書記範衛福說,該村曾是海寧環境最差的12個村之一,不少池塘被當作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池,請挖掘機挖了六七次,才清除歷史的環境欠債。

  金華市金東區澧浦鎮瑣園村72歲老人徐雄澤家門口有一個160多平方米的七鬥塘。他小時候在這池塘裡洗澡、釣魚。徐雄澤說:「到了新世紀初,池塘沒有人管了,就變成一個垃圾池。夏天在家吃飯,蒼蠅蚊子都飛到我飯碗裡來。」

  「一些承包給人養殖珍珠蚌、鯉魚、鰱魚的水庫、池塘,更是變成了『醬油水』或『糞缸』。」金東區上荷塘水庫管理處主任塗根林說,2013年以前,上荷塘水庫蓄水量有845萬立方米,年承包費18萬元。水越富氧化,魚越肥大,承包人每年就往水庫投入2000多噸豬糞、鴨糞和500多噸化肥,連大壩上都是臭氣燻天,水庫養的魚煮熟後都有一股怪味。

  整治侵佔、汙染池塘、水庫的現象必然觸及各方利益。蕭山區浦陽鎮靈山村村民許某芳家不肯拆除圈佔池塘邊的圍牆,其家人還把施工人員的手抓破了。據金東區瑣園村主任嚴志君講,村裡在原機耕路旁開挖一條水渠連通和復活7個池塘,沿途十戶村民有九戶不同意。

  「不過,治水治出了美麗環境和美麗經濟,以及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金東區副區長葉春成說。該區多湖街道四大門村有300多畝汙泥塘,通過清淤、水系連通和「三改一拆」,環境變美了,今年國慶長假有5.5萬人來村裡體驗農家樂。一個池塘幾條遊船的承包款由以前一年的1.08萬元,漲到了今年的11.8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由不足10萬元,到現在超過100萬元;瑣園那條水溝被打造成水街,村莊變成了景區,一年遊客量達55萬人次。全區68座小Ⅱ型以上水庫全部實施潔水養殖, 全面消除劣Ⅴ類水。

  許某芳現在每天從池塘中打水澆花、拖地板,並笑著說,「那潭死水早就該整治好」。

  高科技助力實現人水和諧

  形勢和壓力逼人,倒逼浙江江河湖水進入精細化和高科技全流域監管的發展階段。永康市就把全市電鍍、電解企業集中到表面精飾整合區,生產汙水由第三方運營的重金屬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再接入城市汙水管和汙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做到達標排放。

  義烏是一個典型的缺水城市,境內沒有大江大河,從東陽、浦陽等市縣調了一部分水,保障該市近200萬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浙江省治水辦副主任周紅衛說,義烏的美麗河湖建設和高科技治水、管水已經走在了全省前列。

  義烏市排水公司智慧管控平臺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市楓坑等水庫蓄水量,江東水廠、城北水廠的瞬時流量,以及白沙、稠江的配水量。該市治水辦綜合組副組長趙品茂介紹,義烏建有9座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汙水能力為54萬噸/天,通過2400多公裡的排水管道,對全市526個村、鎮街社區進行全域覆蓋,成為浙江省第一個實現「全域零直排」的縣市。

  據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水利廳聯合發布的《浙江省美麗河湖建設行動方案(2019-2022年)》,該省將高質量推進全域「美麗河湖」建設,實施「百江千河萬溪水美工程」,即打造100條縣域美麗「母親河」、1000條城鎮特色美麗河湖、1萬條鄉村美麗河湖,實現河湖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以及全域大美山河,人水和諧的新格局。

 

【責任編輯:侯歆鈺】

相關焦點

  • 副省長帶隊 「詩畫浙江」來羊城「請客」
    3月20日下午,由浙江省副省長梁黎明親自帶隊,浙江省旅遊局攜手浙江11地市旅遊部門在廣州廣發英雄帖,邀客暢遊詩畫浙江。  在這場名為「粵享浙裡」的浙江旅遊推介會現場,最先吸引羊城人目光的,是來自衢州的開化茶道表演、金華火腿切片表演和來自湖州的湖筆鐫刻表演。
  • 紙藝達人為詩畫浙江打造了一個美爆的紙上小鎮
    近日,由浙江省旅遊局、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報集團旅遊全媒體中心承辦的「小鎮×未來藝術家」分享匯暨「詩畫浙江·鎮有風情」2017浙江旅遊風情小鎮推廣季閉幕式在浙江省展覽館舉行。活動現場,不僅有專家學者以及西塘、南潯、烏鎮等三個小鎮代表們對旅遊風情小鎮與藝術美學的跨界分享,還有「小鎮風情×文藝美學」的主題創作分享展示拍賣等。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③】詩詠浙江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庚子年「兩會」前夕,本輯推出由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訪浙江景寧縣伏葉村(外一首)王 駿山深藏有古畲村,宋桂浮香合斷魂。莫道桃源隔塵世,家家民宿客盈門。
  • 一蓮如一畫 浙江蓮都以「蓮」為媒打造詩畫利山
    一蓮如一畫 浙江蓮都以「蓮」為媒打造詩畫利山 2014-07-07 10:03:59從浙江麗水蓮都區出發,經過半個多小時,繞過一道道山坳,耳邊忽然靜了下來。這是一個有著500多年歷史的畲族古村落——利山村。腳步未至,先感受到村裡飄來的縷縷荷香。城市,似乎一下子被甩在了車後頭。  時值七月,一池翠碧欲滴的荷葉掩映在池塘上。風一吹,百畝荷花像海般掀起一層綠浪,在湛藍天空下陶醉了遊人的眼。池邊,130多間灰瓦白牆、繪著鳳凰圖案的徽派農居錯落有致。
  • 吃烏糯米飯做泥貓畫灶畫 半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
    浙江在線12月28日訊(今日早報通訊員陳婷記者魏皓奮)  杭州半山地區依山傍水,蜿蜒美麗的上塘河自東向南流去,自然條件十分優越。這裡曾經聚集了杭城北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更是產生了燦爛奪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文底蘊深厚。
  • 江南畫史上的幾個清代片段
    閒逸如江南一片米家山,亦需負載霖雨濟世的厚望。張庚、金農、姚燮,雲未成雨。戴熙、翁同龢、李慈銘,亦各有痛史。 「霜皮雪幹支頹壤」的壯志也好, 「緩歌慢舞連朝昏」的情致也罷,一部江南畫史,亦可謂國士們出雲入雲的心跡寫照。康熙御用班底的一次商業演出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迴鑾後,繪製 《南巡圖》的任務落到蘇州人宋駿業頭上。宋駿業自副貢授翰林院待詔,時任御書處辦事、刑部員外郎。
  • 入選「東亞文化之都」後 紹興梳文脈向海外展江南底色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的煙雨紹興成為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今,穿越歲月長河,浙江紹興成功入選2021年「東亞文化之都」。作為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重要品牌,「東亞文化之都」旨在通過開展多樣文化活動,帶動東亞區域文化合作與城市文化建設。自2013年啟動以來,三國已有7組21座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 創作「江南繭畫」 迎鼠年新春
    農曆鼠年將至,浙江省桐鄉市「江南繭畫」工藝創始人陳建清與同事們創作了一批鼠年特色繭畫,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江南繭畫」運用天然蠶繭作原料,用烘、染、固化、繪、藝術組合等處理,創作出極具水鄉特色的蠶繭畫作品。
  • 南湖紅船,煙雨樓如詩如畫
    我去過皖南,江南逶迤的山路,蒼翠欲滴,在一碧千裡的馳聘中,與群山共舞,壯懷激越;我去過蘇州,水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恬靜,古鎮雨巷幽深的靈性,由柔軟、細膩流水滋潤著我的心田。一直痴迷於江南恢弘秀麗的風情,忍俊不住,囊括心中的那份情感,經不起白居易《憶江南》詩的誘惑,撞擊在心口已經發熱的激情自然而然地就扯起破口鴨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上海,江南文化一路走來的重要坐標
    而早在約1400年前,一代帝王唐太宗也已關注到華亭這個江南之城江南,一方歷史悠久、文脈深厚、藝緒豐逸之地。從史前的崧澤(青浦)文化、廣富林(松江)文化及與嘉興為中心的馬家浜文化,以餘杭為中心的良渚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江南文化的遠古期系統。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徵戰復仇,範蠡、西施的愛情故事,就有酣暢而婉約的江南文化底色。
  • 【鳳鳴詩刊】浙江三江口詩社桐鄉採風交流專輯
    浙江三江口詩社桐鄉採風聯誼有感(步夢白韻)文/大江東菊鄉秋色聚君家,所慕鳳鳴共煮茶。難得三霄聊代醉,鳳凰水漾結詩花。浙江三江口詩社桐鄉採風聯誼有感(步夢白韻)文/呂燮強斑斕秋色鳳凰家,古鎮雕欄悠酩茶。一水清波比西子,桐江合璧戲詩花。
  • 湖山詩敘 棲蝶雅院(北京世園會風採)
    縈夢江南景觀,通過假山跌水展現浙江秀山麗水。本報記者 賀 勇攝人尚未至,一道如白綢飄落的瀑布和古色古香的亭榭即可遠遠望見。步入園門,迎面就是《富春山居圖》照壁,呈現出浙江園濃鬱的山水風景特點。「《富春山居圖》是描繪浙江富春江兩岸初秋秀美景色的名畫,我們將園林造景與傳世佳作相融合,以『浙人家』為題,展現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畫卷。」浙江園設計師盧山說。浙江地形複雜,自古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說法,整個浙江園也是依據這種山水格局來營建。
  • 桃花潭畔:山河無恙,詩畫山水待相見!
    這幾日, 天氣回暖,風和日麗, 小白被滿滿的春色包圍, 忍不住詩性大發, 這暖暖的春意一定要和你們共享。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自3月1日起,桃花潭畔文化旅遊度假區旗下詩畫山水酒店恢復開放。青弋江邊,桃花潭畔,獨享寧靜,枕水而眠。
  • 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獸」小靈貓重現!我國大地更綠了?
    而在2020年,我們已經相繼發現了一些特殊動植物重現情況,例如:消失近90年的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植物重現地球。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獸」小靈貓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發現小靈貓的區域是位於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浙江省野生小靈貓的首筆影像記錄,這個在浙江大地銷聲匿跡30多年的「神獸」終於回到了我們的視野,所以這也說明了該物種群體在很好地適應環境。
  • 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獸」小靈貓重現!我國大地更綠了?
    而在2020年,我們已經相繼發現了一些特殊動植物重現情況,例如:消失近90年的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植物重現地球。 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獸」小靈貓重現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發現小靈貓的區域是位於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抖音江南煙雨畫不滅的痕跡是什麼歌誰唱的 江南煙雨試聽音源完整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了一首非常有韻味的歌,歌詞是「江南煙雨畫不滅的痕跡,殘香十裡可悲獨自寒悽」,聽了之後就讓人有種悲傷的感覺,特別是加入到江南煙雨的景色視頻中,更能激起內心的漣漪。那麼這首歌叫什麼呢?演唱者是誰?下面一起來了解吧!
  • 詩畫尋芳│萱草報慈恩
    諼草就是萱草,《毛傳》訓釋「萱草令人忘憂」,詩中妻子思念外出徵戰的丈夫,希望能用萱草消除心頭的憂鬱。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中醫的認可,嵇康在《養生論》說「合歡蠲憤,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萱草春季萌發,綠葉成叢,夏季開花,清香宜人,看著它就令人忘卻煩憂。南北朝時期人們就開始在庭院種植萱草,南宋文學家宋惠連寫詩說「芳萱秀陵阿,菲質不足營,幸有忘憂用,移根託君庭。」
  • 這裡有猶如水墨畫一樣淡雅,有秋的詩情畫意,有別處沒有的靜謐!
    這裡有猶如水墨畫一樣淡雅,有秋的詩情畫意,有別處沒有的靜謐,每一個都讓人為之傾心。01盡享新安江的絕美和幽靜秋日裡羅桐社區的「紫薯綠道」,迎來一年中的高光時刻,多情的秋日用多色的神筆,把這裡扮得色彩斑斕。
  • 《紅樓夢》緣起於神話,沒有被「文明」浸染的原始底色
    曹雪芹不僅寫小說,他還是個畫家,以畫養文。如果說《紅樓夢》開篇「作者自雲」部分,對於整部小說而言相當於一幅畫的輪廓,那麼有關補天石的部分就是底色了,而且是緣起於神話,沒有被「文明」浸染的原始底色。也正是有這樣的輪廓和底色,作者整體思路和作品基調已然呈現,剩下就只是細節描寫了。
  • 詩與畫中的大白鵝,詩中韻味各不同,畫中栩栩如生!
    這首詩是大部分人童年學會的第一首詩吧?可謂中國啟蒙第一詩了。據動物學研究說鵝的祖先是大雁。只是我不太懂,但是雁和鵝相差有點大。倒是同天鵝長得比較類似。而且有些鵝長得個頭大,有時會誤認為是天鵝。比如下圖第一張是白天鵝,第二張是家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