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湖州長興,有不少「田園汪」慘遭毒手,當地警方最終抓獲了兩名涉嫌毒殺犬只的狗肉販子,查獲13隻被毒死的狗屍體,另有弓弩、毒鏢、毒骨頭等作案工具。
浙江在線湖州1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吳佳蔚 實習生/梁婧嫻 通訊員/張徵宇 徐斌翔 首席編輯/趙潔)寒冬來臨,鮮美的狗肉受到許多食客的青睞。狗肉銷量持續走俏,一些不法分子也動起了歪腦筋,用弓弩射出毒鏢盜狗。
近日,在湖州長興,就有不少「田園汪」慘遭毒手,當地警方最終抓獲了兩名涉嫌毒殺犬只的狗肉販子,查獲13隻被毒死的狗屍體,另有弓弩、毒鏢、毒骨頭等作案工具。
「田園汪」村口閒逛頻遭毒殺
嫌犯攜帶弓弩、毒鏢、棍棒等工具
近兩個月以來,湖州市長興縣公安局夾浦派出所頻頻接到村民報警,稱自家養的狗丟失了。12月31日,村民又提供了一條有利線索:當地來了一輛可疑車輛,車上有人將狗搬進了後備廂。
辦案民警調看事發地監控,迅速鎖定可疑車輛,經過數小時的搜尋,民警在長興丁甲橋村一條小路上攔下了這輛江蘇牌照的車。
果不其然,打開車子的後備廂,裡面七橫八豎地擺著13隻狗的屍體,都是20多斤左右的家養狗。作案工具也是一應俱全,民警當場查獲了一把弓弩、幾十支毒鏢、幾塊毒骨頭、一根棍棒。
而車上的沈某和錢某對盜狗的違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他們是江蘇人,聽說冬季狗肉生意不錯,尤其像徐州沛縣等地,以狗肉來製作的當地美食遠近聞名,市場需求量很大。於是,哥兒倆向有經驗的「同行」請教,準備好作案工具後,潛入長興境內盜狗。
白天,沈某等人驅車到村子裡「踩點」,發現當地不少農戶都會養幾隻土狗看家護院,而這些人們戲稱的「田園汪」基本處於散放狀態,遊走在村頭巷尾,對人也沒有太大的防備心。
民警告訴記者,沈、錢二人的作案手法「簡單粗暴」:用毒鏢射狗,或是用有毒的肉骨頭引誘,待狗中毒昏厥後,再用棍棒打死。短短兩個月內,沈某和錢某得手了好幾次。
這些死狗,他們當天就在湖州和江蘇邊界轉手賣給狗肉販子。被抓的前一天,他們剛把毒殺的7條狗低價賣給了江蘇小販。民警說,這些狗肉很可能銷往江蘇的一些小飯店。
狗販毒狗大多用氰化物對人體有害
行家裡手鑑別毒狗肉有三招
這些黑心狗肉販子究竟用的是什麼毒藥?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對此,長興公安局夾浦派出所民警張徵宇說,狗屍體及毒鏢、毒劑等作案工具已送檢,尚不能確定是何種毒物。不過,若毒素只是殘留在狗的牙齒上,危害尚且較小,一旦進入狗的消化道,滲入體內,人食用之後極有可能引起中毒等病變。
目前,沈、錢二人已被長興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記者了解到,此前浙江嘉興、湖州等地警方也數次破獲毒狗案。根據以往的鑑定結果,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毒劑多為氰化物。氰化物一旦注射到動物或人的體內,會讓內呼吸停止,致「缺氧」死亡,毒性極強。
杭州的呂師傅祖籍徐州,從事肉製品加工多年,家裡至今仍保留著過年吃狗肉補身的習俗。
「我們買狗肉一般會挑熟人的店,貨源有保證。」呂師傅說,早就聽說一些黑心販子會拿毒狗肉以次充好、低價出售,所以他堅持在有正規經營執照的肉製品店購買狗肉。
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呂師傅告訴記者,貓狗等動物被毒殺之後,毒素會集中在它們的肝臟。雖然經過屠宰或浸泡,體內的毒素會流失一部分,但肉組織中還是會有殘留。人在食用後很可能產生嘔吐、頭痛、腹瀉、四肢抽搐等中毒症狀。「如果是有氰化物的狗肉,吃多了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怎樣來鑑別毒狗肉呢?
呂師傅說,一要看色。正常狗肉呈現鮮紅色,非正常死亡的狗,表皮暗紅,甚至紫紅。「如果狗肉表皮呈現白色或灰白色,很可能是浸過水的,也不可選。」
二要看膜。鮮狗肉「見風起膜」,即表皮會形成一層很薄的幹膜。非正常死亡的狗,軀幹上沒有幹膜,而且溼漉漉的。
三要看殺口。正常宰殺的狗,身體上留下的刀口肉是外翻的,刀口周圍也有血細胞浸潤,會更紅一些。在死亡後為矇騙別人補上的刀口,切口則是平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