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胖嘟嘟的小女孩氣喘籲籲地跟在姨媽後面,突然她發現了一群羊,然後她開始麻利地脫掉一件又一件不符合這個季節的衣服並且整齊的疊好,脫好鞋就開始追著羊跑。馬上眼前出現了一個胖嘟嘟的四五歲小女孩,只穿著一條薄裙,光著可愛的小腳像小鳥般自由自在。
德國版的電影《海蒂和爺爺》是由《海蒂和爺爺》是由阿蘭·葛斯彭納執導,阿努克·斯特芬、安娜·申斯、莉蓮·奈福等主演的家庭電影,於2015年在德國上映,2019年5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於2016年,獲得德國電影獎傑出兒童或青少年電影獎。
影片改編自瑞士著名兒童文學家約翰娜·斯比麗的小說《海蒂》,故事講述了天真可愛的小姑娘海蒂被姨媽送到阿爾卑斯山上與脾氣古怪的爺爺共同生活,開始爺爺並不接受海蒂,而海蒂用自己的真誠善良感動了爺爺,但是好景不長姨媽瞞著爺爺把海蒂騙到了一個貴族的家裡給腿有殘疾的小姐克拉拉當伴讀,克拉拉很喜歡海蒂但海蒂一直思念爺爺,導致思念成疾……第一段那個可愛的胖嘟嘟的小女孩就是小說《海蒂》中第一次出場的海蒂。
小小的女孩擁有太陽一樣的溫暖
所有人口中古怪,冷若冰霜的可怕爺爺第一次見海蒂時,並不想接受海蒂。影片中的爺爺甚至帶著海蒂去找牧師,他拜託牧師幫海蒂尋找願意收養海蒂的人家,或者直接送到孤兒院。牧師雖然同意三天內幫爺爺尋找願意收養海蒂的人家但還是建議爺爺還是自己撫養海蒂。
開始的小海蒂和爺爺相處起來多少有點小心翼翼,白天海蒂和放羊倌彼得在阿爾卑斯山放羊,她無意間從彼得那兒聽說爺爺是個可怕的人,人們都說爺爺殺過人。當天晚上用過晚飯海蒂提出自己要去羊圈睡覺,爺爺問是不是從彼得那兒聽說了什麼,海蒂畏手畏腳站在門口小聲說出了從彼得口中聽說的事,爺爺問她相信嗎?並且讓她自己分辨真偽,五歲的海蒂最後決定了相信爺爺,她歡快地跑向爺爺抱著爺爺說晚安,隨後上了閣樓睡覺。從這一刻起,爺爺一定讓海蒂感動了,這也是爺爺轉變不接受海蒂主意的開始。
古怪脾氣的爺爺並不是真的不喜歡海蒂,只是他覺得和人不容易打交道,他自己住在山上也是因為兒子小的時候想請鄰居們幫忙照顧,結果誰也沒有幫他。從那天開始他自己帶著兒子搬到了山上。所以,他對於和人交流甚至生活多少有點芥蒂,更何況海蒂的來到對他來說太突然了,他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或許在他心裡多少也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孫女海蒂,擔心自己山上的生活不能帶給海蒂幸福,所以才拒絕撫養海蒂的。
短短三天的相處,爺爺就被可愛的海蒂的單純、善良和機靈所徵服了。第三天晚上海蒂失落的以為自己第二天就要被送到孤兒院了,卻吃驚地看到了爺爺給她做的新椅子。爺爺決定一直撫養她了。海蒂高興地飛奔出屋外和彼得分享她的快樂。
海蒂很喜歡這座山,這些自由的羊,放羊時兩隻羊打架,彼得揮著鞭子狠狠地打著這兩頭羊,海蒂怎麼勸也無法讓彼得停下來,最後她寧願把自己每天一半的午餐分給彼得,目的就是不願意讓彼得再打這群羊。
孤僻的爺爺從心裡喜歡上了這個懂事、善良和溫暖的孩子。所以即使在外人看來冷若冰霜的怪老頭也漸漸變得溫柔、溫暖起來。
海蒂就像暖暖的太陽,融化了爺爺心底的冰霜。海蒂愛大自然,愛小羊們,也認識了新的朋友彼得,她沒意識到的是自己也很愛爺爺,離不開爺爺了。
當思念成為一種病:海蒂和爺爺分別後思念成疾,夜夜夢回阿爾卑斯山
海蒂被姨媽騙到了克拉拉家,克拉拉是個可憐的女孩,從她媽媽去世後自己也站不起來了。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海蒂的到來讓克拉拉變得開朗了不少,海蒂在克拉拉家的生活看上去比在山上的生活要好了很多。每天嚴格按照管家制定的作息時間,穿著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吃著窮人吃不起的軟麵包,用餐時也有傭人服務,每天還有老師教她和克拉拉學習,有專門的家庭醫生。但當海蒂意識到自己回不到山裡,見不到爺爺時卻越來越不開心了。一次海蒂收拾行李(帶給彼得奶奶的軟麵包)執意要回家,卻讓敏感的克拉拉又一次病倒了。
善良的海蒂從此沒有再提過回家的事,白天她表現得非常好,晚上卻常常因為想爺爺哭著睡著。直到每天晚上開始夢遊才被克拉拉的爸爸和家庭醫生發現。在醫生的建議下克拉拉的爸爸最終把海蒂送回了家。
海蒂終於回來了,她就像個山中的精靈,笑著跑著,一聲聲爺爺喊著跑向爺爺。祖孫兩緊緊抱著彼此,海蒂終於又見到了日思夜想的爺爺了。我相信影片中的這一幕一定感動了很多人。
海蒂和爺爺分別後因思念成疾,爺爺見不到海蒂又能好到哪去?爺爺知道海蒂被她姨媽帶走後,一路從山上跑下山,但還是晚了一步。當村民說著風涼話時他失落地一言不發,而當他轉身後卻默默流下了淚。可以想像爺爺每每看到家裡特意為海蒂做的椅子空著,他有多落寞。
好在這是童話故事,好在海蒂最後和爺爺又可以在一起生活了。
丁丁貓的觀後感:
看完影片我在感動之餘又想起了宮崎駿早期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同樣是改編自小說《海蒂》,《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是我一直溫暖的回憶 。
記憶裡看這個動畫時自己才上二年級,那是一個炎熱的暑假,偶然的一次換臺看到了這部動畫,從那天起媽媽和我便一起開始每天追著看。
動畫裡的海蒂和電影裡的海蒂一樣可愛、懂事。我腦中海蒂的動畫形象可愛至極,可愛到這麼多年,一旦想起就會覺得美好。本來就溫暖的動畫好像因為和媽媽一起看變得更加溫暖,媽媽本來對我是比較嚴格的,現在每每想起還能記起看動畫時媽媽總誇獎海蒂(動畫裡叫小蓮),然後跟著動畫的情節和我一起笑一起流淚,記憶裡感覺那個暑假的媽媽格外溫柔。
如今再找來這部動畫看,身邊多了幼小的兒子。兒子雖然還小但似乎也很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海蒂,連心愛的動畫片託馬斯也不看了,看得高興時還笑著要我抱著看。
這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出版於1880年的瑞士,距離現在已經140年了。但不論是二十年前的媽媽和我看,還是現如今的我和兒子看都被感動的同時感到了軟軟綿綿的溫暖。我想原因就是除了可愛的小海蒂的形象外祖孫之間簡單、真摯的感情打動人心。
看完電影《海蒂和爺爺》,我還想起了我的姥姥。在我上學前,父母因為工作忙只能接姥姥來家裡照顧我。因為太小記憶不太清楚,但有幾個畫面我卻一直都記得。
每天上午姥姥總會做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面餵我吃。而我小時候很不喜歡吃飯,沒有受過教育的姥姥總會耐心地哄我,印象裡姥姥對我總是微笑,沒有生過氣。姥姥做的那碗面今天碗裡的荷包蛋是小老虎的虎頭,明天碗裡的蛋花和蔥花就成了草坪上的小雞。記憶裡姥姥的那碗面真的好香,可惜小學四年級後再也沒有吃過那個味道的面了。
再有就是如果家裡吃麵食,我總膩在姥姥身邊不願離開。因為不一會兒,那冷冰冰的一團面就會有一小塊經過姥姥的手後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小狗或者小鳥。如果在那天姥姥又給我捏了兔子和小狗我能開心一整天。也許我長大後喜歡做手工是受那時姥姥的影響。
後來上了學,姥姥年紀也大了不太喜歡離開老家。我和媽媽回老家看姥姥,我總會願意在媽媽不在的情況下和姥姥口若懸河的吹牛,我明明是個內向不善於言談的人,但見了姥姥總喜歡和她說個沒完而姥姥總是笑著聽我說完各種話題,然後姥姥會往我嘴裡塞顆糖,等我吃完又把我的口袋裝滿糖。
雖然這些都是簡單的小事,但我卻每每想起覺得心裡暖暖的。無論是小說《海蒂》還是電影《海蒂和爺爺》和動畫《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之所以令人感動,成為經典都是因為把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隔輩親的祖孫故事講的真實,講得引起了你我的情感共鳴。
無論是哪種親情,能夠令人感動,讓我們記憶深刻的總是一些生活裡的小事,而也正是通過這一件件小事讓親情升溫。親情是那涓涓的細流,讓我們的心田得到滋潤;親情是那暖暖的陽光,讓我們心底的冰凍得以融化;親情是那碗姥姥做的麵條,讓我每每想起都覺得格外的香甜和不舍。親情還是媽媽的默默陪伴和爸爸每天暖暖的早餐,看似簡單的平凡瑣事卻給我帶來了最難得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