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81次閱讀
作者:石萱 王利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04月15日
收藏日前,中國寰球收到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中標通知書,所屬北京公司的技術方案以總分第一的成績中標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站區初步設計。
中國寰球LNG研發團隊整體設計水平、關鍵設備國產化及成套技術工業化等方面不斷突破,打破了國外公司壟斷,先後完成了液氮、液化石油氣(LPG)、液態乙烯(LEG)和液化天然氣(LNG)等多個低溫液態烴儲運工程。
我國液化天然氣低溫工程業務起步較晚,初期的技術需要從國外引進,工程建設依靠外方總包。2008年中國石油決定啟動科技專項,集中優勢資源攻關,寰球公司成立的LNG專項研發團隊踏上了艱難的創新之路。
寰球公司低溫工程負責人白改玲帶領技術專家團隊,瞄準國際最先進技術,經過3年多艱苦攻關,成功突破了天然氣液化工藝技術和關鍵設備國產化技術瓶頸,形成了從天然氣淨化、液化、LNG儲存到氣化外輸等的成套工藝技術,極大提升了我國天然氣液化領域科技創新能力。
目前,寰球人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用於大中型天然氣液化裝置的雙循環混合冷劑液化工藝技術,打破了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
中國寰球還擁有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低溫液態烴接收及再氣化技術,其中包括多工況複雜流程工藝數值模擬、BOG再冷凝工藝、低溫液態烴儲存工藝、氣化器聯合運行及液化天然氣再氣化工藝、液化烴裝卸船(車)工藝等;通過自主創新,開發了大型單包容和全包容低溫儲罐的設計建造成套技術,形成了2萬~30萬立方米容積的10餘種儲罐系列;創立大體積連續曲面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迭代計算方法,出臺了該領域首部《低溫環境混凝土應用規範GB 51081》標準,形成國家級LNG儲罐施工安裝工法和儲罐拱頂氣頂升工法。
技術創新的核心在於實現成果轉化,中國寰球加大技術成果轉化。安塞項目首次試點應用他們自主研發液化技術工藝包及國產化冷箱等創新成果,順利產出合格產品,標誌著寰球公司LNG成套技術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安塞項目作為當時我國自主研發、設計、製造和建設的單套生產能力最大的LNG裝置,填補了我國在天然氣液化技術上的空白。
此後,泰安LNG項目採用寰球公司自主開發優化的液化技術,實現了天然氣淨化技術、液化技術及儲運技術系列化和標準化。同時,冷劑壓縮機及驅動電機、低溫BOG壓縮機、冷箱、DCS系統、低溫閥門等關鍵設備全面實現國產化。該項目成功驗證了國產設備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標誌著我國天然氣液化技術自主化和設備全面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
十餘年來,寰球公司在LNG領域強化技術創新和工程建設各個階段的綜合管理,天然氣液化技術成功應用於安塞、泰安等液化廠,大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成套技術成功應用於江蘇如東、河北唐山、遼寧大連、江蘇廣匯、江蘇江陰、廣東深圳、浙江平湖、浙江玉環等多個接收站,先後完成了百餘項國內外大中型LNG項目的諮詢、設計、施工和總承包建設任務。
公司負責人表示,這些寰球承建的項目均已實現自主技術、自主設計、自主採購、自主施工、自主開車、自主管理,關鍵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建設成本比國外工程公司降低近30%,節約建設支出近百億元,直接經濟效益約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