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公安局東區分局歷經10個月的專案偵查,輾轉湖南、江蘇、山西及四川成都等地數千公裡,成功偵破「3.12」部督特大製販毒案件,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繳獲毒品成品甲卡西酮41.544千克、製毒原料130.6千克,搗毀了一個製毒工廠,剷除了一個組織嚴密的跨省製販毒團夥,阻斷了新型毒品甲卡西酮流入攀枝花市的通道。該案是四川省今年以來偵破的最大一起製販新型毒品案。
男子尋毒品買家,鬥智鬥勇民警獲得樣品。
2019年11月,攀枝花市公安局東區分局銀江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一成都男子劉某懷(38歲,廣東籍)在東區秘密尋找毒品買家,稱可提供冰毒和甲卡西酮,並可以將製毒技術傳授給攀枝花毒販,進而欲在攀枝花建立製毒工廠,以便打開西南地區的甲卡西酮銷售市場。
因攀枝花市尚無甲卡西酮案例,民警敏銳察覺到該線索的特殊性、嚴峻性。通過初步偵查,民警獲取了劉某懷可能持有大量冰毒或甲卡西酮,且準備在攀尋找合適場地製造毒品的重要信息,通過研判分析,民警察覺其背後可能存在製毒團夥。東區分局立即向攀枝花市公安局請示報告相關情況,並迅速抽調禁毒大隊、銀江派出所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全面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經偵查,劉某懷的幕後老闆郎某貴(男,34歲,四川成都籍)逐漸浮出水面。同時,在攀枝花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初步掌握了郎某貴背後隱藏的一個跨江蘇、山西、湖南、四川等多個省市的製販毒團夥,列出了數位重點嫌疑對象。
歷時8個月的周旋交鋒,專案組民警與劉某懷鬥智鬥勇。2020年6月,專案組安排人員前往成都市與劉某懷見面,獲得了劉某懷提供的甲卡西酮樣品。經化驗分析,該樣品甲卡西酮純度非常高,其背後一定存在一個技術先進成熟的製毒團夥。
夫妻被抓後拒不供述,專案組攻破二人心理防線。
2020年7月,郎某貴攜帶1千克甲卡西酮到攀進行交易。其妻子李某娜(女,35歲,四川成都籍)也隨後攜帶毒品從成都趕到攀枝花,郎某貴與李某娜相互掩護,分散活動。
專案組對其夫妻二人分別進行布控,7月26日,專案組將在攀的郎某貴、李某娜抓捕,並在李某娜預定的賓館內查獲毒品可疑物985.17克。
郎某貴夫婦到案後,對犯罪事實一概否認,拒不供述任何案情。專案組經過奮戰,終於攻破了二人心理防線。
7月27日,在攀枝花市公安局的精心部署下,辦案民警迅速趕赴成都,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懷抓獲,並從郎某貴在成都的住房中查獲毒品可疑物379.05克。
千裡奔襲尋窩點,精準布控搗毒巢
7月28日,根據掌握的線索,專案組研判發現販毒團夥中另一成員劉某媛曾在江蘇做過該毒品實驗後輾轉到山西,專案組隨即抽調兩組警力,一組前往江蘇,一組前往山西。到達山西後,民警發現劉某媛近期有一批網購的化工原料即將到達太原市一託運部,民警隨即又趕赴該託運部。
7月29日,犯罪嫌疑人吳某(男,42歲,浙江籍)駕車到該託運部取貨。民警跟蹤其車輛到達忻州市一農村房屋處。經觀察分析,該房屋四周是平坦的玉米地,只有一條路進出,附近有養殖場可掩蓋化學品氣味,完全符合製毒窩點的條件。
於是民警蹲守在此地整整4天,經過偵查,判定該處即是製毒窩點。專案組立即聯合當地警方對該房屋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抓獲正在製毒的劉某媛與吳某,查獲甲卡西酮成品21.35267千克、製毒原料130.6千克及製毒設備1套。同時於當日下午,在忻州市某賓館內將另一嫌疑人戰某智抓獲,從其隨身攜帶的行李箱內查獲甲卡西酮18.828千克。
目前,犯罪嫌疑人朗某貴、李某娜、劉某懷已被攀枝花市東區檢察院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劉某媛、吳某、戰某智已移交山西公安機關做進一步處理。
禁毒Tips
甲卡西酮,俗稱「喪屍藥」,是苯丙胺的一種類似物,一般為粉末狀態或與水混合液體,吸食飲用後有提神作用,與苯丙胺類效果類似,研究表明,該物質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過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腦部損傷甚至死亡。
「喪屍藥」在國外被稱之為「浴鹽」。一般認為是合成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毒品,是冰毒的「親戚」。在美國發生過若干起吸毒人員啃臉事件,都被認為是「浴鹽」作祟,遂有「喪屍藥」之名。
來源:攀枝花平安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