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教堂裡的故事
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3日晚7時05分,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屋頂煙囪冒出白煙,新任教皇在115名紅衣主教的秘密投票中以77票當選為第266任羅馬教皇。隨後教廷宗教協談委員會前主席託朗樞機將出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陽臺上,高喊「教皇誕生!」,76歲的阿根廷紅衣主教貝爾奧利奧身著白色袈裟亮相,他獲稱為教皇弗朗西斯一世,正式成為全球12億羅馬天主教徒的領袖,同時也是首位拉美裔教皇。
選舉新教皇的秘密會議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讓我們來一起看看西斯廷教堂裡的故事。
與外界隔絕的教堂
當樞機主教們進入西斯廷教堂選舉新教皇時,教堂的大門關上,秘密會議就在這裡開始。據了解,在秘密會議中的選舉不設立所謂的正式候選人,選舉的進度取決於能否產生一位得票率超過三分之二的樞機主教。選舉期間,秘密會議的舉行地點――西斯廷教堂完全與外界隔絕。
黑煙與白煙
外界了解投票結果的唯一方式,就是在每一輪投票結束之後,西斯廷小堂的煙囪都會冒一次煙,如果冒出的是黑煙,代表本輪投票沒有取得結果;如果冒出的是白煙,則意味著新任教皇已經被選出。
上周六,消防員在安裝煙囪,煙囪中冒出的煙將告知外界是選舉出了教皇(白煙),還是沒有(黑煙)。
發出投票結果的爐子
工作人員正在安裝爐子。這兩個爐子共用一個煙道,是用來發出顯示投票結果的信號的。一個爐子(右)可以追溯至1939年,另一個爐子是2005年新添的。
選票在舊爐中燒毀
選票在較舊的一個鑄鐵爐子(右)中燒毀,另一個爐子中燒化學物。化學物燃燒發出的煙與選票燃燒發出的煙一起從銅管中通向煙囪。
安裝屏蔽設備
上周五,西斯廷教堂內,梵蒂岡工作人員在為秘密會議做準備。他們為會議做的準備工作包括安裝一個通訊屏蔽設備,用以屏蔽掉電子通訊。
文藝復興時期的瑰寶
這座文藝復興時期的瑰寶級建築得名於教皇西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1477年至1480年,他下令修建了這座教堂。
隱藏設備
夾層地板被用來找平臺階,隱藏用來防止手機和竊聽設備發揮作用的屏蔽設備。
釘上棕色毛毯
上周五,工作人員在夾層地板上釘上棕色毛毯。
粉刷牆壁
上周五,西斯廷教堂內,工作人員在粉刷一面牆。
西斯廷教堂一直在裝修
梵蒂岡負責教皇接見活動和儀式的部門Floreria一直在裝修西斯廷教堂,為秘密會議做準備。
縫製桌圍
上周五,一名女子用縫紉機為樞機主教們就座的桌子縫製桌圍。
禁止遊客參觀
在籌備秘密會議期間,西斯廷教堂禁止遊客參觀。
藝術史上最知名的壁畫
西斯廷教堂的這幅壁畫是藝術史上最知名的畫作之一:上帝伸出手臂,觸摸亞當的手,賦予他生命。
據梵蒂岡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保盧奇(Antonio Paolucci)稱,每年450萬的遊客量對壁畫的影響甚巨。「人們的呼吸、汗液、灰塵和溼氣都會威脅到壁畫。」這位館長曾表示擔憂米開朗基羅、貝尼尼、波提切利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作品的安全。
俯瞰西斯廷教堂
3月5日,梵蒂岡,從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樓頂看到的西斯廷教堂(左下)和聖彼得廣場(St. Peter’s 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