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真的有人懷孕10個月麼?是真的麼?
有的人懷孕八個月就生了,有的人9個月就生了,到底懷孕多少天分娩算正常的?今天我來把這些問題一次性告訴你們。
什麼叫分娩?怎麼劃分早產和足月產?
你不要以為生孩子就是叫分娩。分娩指妊娠滿28周(196天)以上,胎兒及附屬物排出母體的全過程。所以,孕12—28周之間,妊娠終止的,叫晚期流產。所以分娩以28周為界限的。
早產,指妊娠28周、不足37周就分娩的。所以足月產,就是指37周以上、不足42周之間的分娩;由此看來,超過42周的分娩叫過期妊娠分娩。在孕周計算較準確、正常妊娠的情況下,如果超過預產期沒有發作,我們也是建議在41周就住院啦!
到底多少孕周分娩算正常的?
很多人認為要到預產期那天才叫足月,認為沒有到預產期就出生的叫早產,其實不然,妊娠37周就算足月,所以,即使沒有到預產期那天,只要到達37周,就算足月妊娠,妊娠37周分娩就屬於足月產。
很多人又認為超過預產期還沒有分娩就不正常,其實呢,超過42周才叫過期妊娠,所以,沒有超過42周,理論上說,也是正常的。一般超過預產期沒有發動分娩,在41周妊娠就需要住院了。
住院以後,是剖宮產呢還是順產?需要醫生綜合評估具體情況,來決定分娩方式。
如果到了40周還沒有發動分娩,有什麼方法能夠促進分娩麼?
有的孕媽說可以多走路、爬山、爬樓梯,甚至有人說跳臺階這些行為,可以促進發動分娩。看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其實不然。因為分娩發動原因極其複雜,具體是哪一種原因起決定性作用?至今沒有發現,比較公認的是多因素作用綜合出來的結果。
機械系理論:又叫子宮張力理論。妊娠末期子宮腔裡面壓力增高,刺激子宮肌壁,胎先露又持續下降會壓迫子宮下段及子宮頸內口,起到一個機械性擴張作用,胎先露和宮頸部密切接觸,又刺激了宮頸部神經叢,誘發宮縮。也就是說子宮頸內口擴張引起宮縮,宮縮又加速子宮頸內口擴張,於是分娩發動:宮縮逐漸增強,子宮頸內口逐漸擴張,到10cm的時候,就叫宮口開全了。
內分泌控制理論:分娩啟動時,子宮平滑肌由靜息狀態變成活躍狀態,這種轉化受內分泌系統調控,也就是受到前列腺素、甾體類激素、縮宮素的影響,從而引起宮縮及宮口擴張。
炎症反應學說,研究又表明,炎症在分娩啟動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分娩前,炎症因子表達增高,提示存在非感染性炎症。
子宮功能性改變。妊娠末期,子宮功能性發生改變,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特別是縮宮素的作用下,促發子宮收縮。
不得不知道的真相,分娩啟動是炎症因子、機械作用等多種因素作用;縮宮素和前列腺素是促進分娩啟動的直接因素;最最最重要的是:宮頸成熟是分娩必備條件。
由此可見,遲遲不發動分娩,是多種原因,並不是做什麼運動能夠達到發動分娩的。也沒有什麼簡單經濟有效安全的方法促進分娩發動。
妊娠末期,臨近足月,孕媽應該把生產的東西準備好,寶寶的衣服尿片這些,準備好,可以隨身拎包入院的那種。
祝願每個媽媽母子平安,幸福快樂。
感謝閱讀、關注、點讚。老實說我最缺贊和粉絲,就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