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 是北方民間傳統的小年,送灶王神的日子。在佛教中則是監齋菩薩的聖誕日。
佛教還未傳到中國以前,印度就有在廚房繪製監齋菩薩的傳統。監齋菩薩,顧名思義,就是監護僧眾齋飯飲食的神祇,和我們中國「灶王神」的職責相似。梵語名稱叫「緊那羅」,屬於佛教天龍八部之一。那監齋菩薩的聖誕日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其中還有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據《河南府志》上記載:在元朝至正初年,位於河南登封市的嵩山少林寺內,有一位行者,行者就是在寺院裡幹些雜活,還沒有剃髮的出家修行人。這位行者負責在廚房幹些雜務,他非常有特點,不但頭髮蓬鬆雜亂,每天還光著膀子,光著腳丫子。因為他在廚房打雜,所以手裡經常提著一根燒火棍,雖然這位行者不怎麼講究形象,但幹起活來卻十分認真,盡職盡責,吃苦耐勞。但因為他的身份很低,所以寺院中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和法號。
在至正十年的一天,劉福通等率領的紅巾軍突然圍攻少林寺。因為是突發事件,寺院僧眾沒有一絲防備,所以大家著急萬分,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緊要關頭,這位在廚房打雜的行者,二話不說,手提他的燒火棍,一溜小跑就從廚房衝到了山門外。紅巾軍們一看:這人膽子可真不小,就他一個人,拿個燒火的棍子還敢和我們叫板。就在大家正在納悶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位行者的身體眨眼之間就長高了數十丈,站立於山峰之上,口中大喊:「吾乃緊那羅王」,這下把紅巾軍都嚇傻了,頓時亂作一團,四處亂竄,再也不敢圍攻少林寺了,少林寺因此免遭一難,但這位行者因為已經現身,所以隨後也就圓寂了。
這下少林寺的僧眾才明白,原來這位行者是緊那羅王的化身呀!可惜大家連他的法名都不知道,這才叫真人不露相。大家為了紀念這位行者,就在寺院中建立了緊那羅殿,為他塑了像,尊他為護法伽藍菩薩。因為這位行者生前是在廚房工作,所以大家又把他塑化成像,在廚房供奉,藉此圓滿寺院的齋食之事,尊稱為「監齋侍者」。
後來這個故事就越傳越廣,其他寺院紛紛效仿,也都塑像供奉「監齋菩薩」,並且定於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為「監齋菩薩」聖誕日,大家共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