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媳婦在剛一踏進婆家的門檻,總會被婆婆當著眾人說的一句話「我以後就把你當自己的親閨女一樣看待了」所感動,受了二十幾年親媽的「虐待」,這回總算沒做錯,以後再也不會被嘮叨、被管制,瞬間有了找到真正的「親媽」的感覺,恨不能立刻把自己的心肝掏出來給婆婆看看。
可等過起日子來,慢慢發覺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時,媳婦又恨不得挖了婆婆的心肝。兩人從親熱到陌生,最後再到翻臉,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其實這種落差,原因也在於自己期望太高,太容易相信一面之辭。
小潔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媳婦兒。
1、
小潔剛結婚那會兒,常常給公婆買這買那,覺得她沒有女兒,又把自己當親閨女待,多買些東西是孝順。可小潔後來發現,她買的衣服鞋子,從來沒看到婆婆穿過。
開始還納悶,為什麼不穿呢?是不喜歡嗎?
蹊蹺的是,只要買過禮物過兩天婆婆一定會莫名其妙發脾氣。後來有一次婆婆發脾氣時候,罵小潔老公:有錢?亂買什麼?也不會過日子,這個月工資到現在沒開,都沒錢買菜了!
小潔老公在他媽面前一向孱弱,只會傻笑。
小潔當時就在跟前,聽了婆婆的話,心裡拔涼拔涼的,心說,原來是想要錢啊!要錢你就直說啊,我又不是不給。再說,你一個人的工資都比我和你兒子加起來還多,要錢算是怎麼一回事兒。花了錢又被打臉,真是措不及防的蒙圈。
想想自己親媽,小潔婚後也給買過幾次東西,老媽每次嘴上說又亂花錢,然後美滋滋地在那兒試穿。等小潔從娘家回來,提包或錢包裡一定會多出幾百塊錢。
這麼一對比,小潔心裡發堵,之後再也不給公婆買東西了,除非年節或者他們點名指姓地要。
2、
日子久了,小潔慢慢地了解了婆婆的為人,也知道了當初進門那句「親閨女」不過是當著眾人的面,不得不說的客套話。
更讓小潔看清楚婆婆的,是懷孕之後。
小潔懷孕後每次回婆婆家,都拎著一大堆的零食,因為婆婆家平時除了正常的一日三餐,水果、零食基本沒有。
然後,婆婆一邊吃著小潔拿回來的水果,一邊在一大家子親戚外人面前說小潔能吃。
說小潔隔幾天一個豬蹄,不費勁啊唔啊唔啃完了......
說小潔隔幾天一個大榴槤,不費勁造啊造啊啃完了......
說小潔隔幾天一隻板鴨,不費勁吧唧吧唧啃完了......
說他那傻兒子見天往回買好東西,自己不吃都餵了外人了......
說完還撇嘴顯得特別鄙視的樣子,親戚聽了都笑,說這孩子嘴夠壯的。
小潔在一旁心裡那個氣啊,你不就是想罵我是豬麼?又沒吃你家的。你憑哪點罵我呢!而且,越是人多的時候你越說的開心。
開始幾次小潔忍著,跟著笑不說話,後來有一次婆婆再說的時候,小潔翻了臉陰陽怪氣地說,對,我就是能吃。
小潔賭氣再也不回婆婆家了,老公勸了幾次也沒成功,自顧自地在家享受親媽隔一天送一次的葷菜。
小潔心說,哪有這麼編排自己兒媳婦的,不給花錢養胎也就算了,還不讓兒子買,肚子的孩子難道不是你家的?
3、
讓小潔徹底失望的意見是後來還是發生了。
小潔的公公生病住院,小潔老公的哥們、朋友、同事跑去醫院探望。除了拿些營養品和水果的,還有些人給婆婆塞了錢。
人走後,婆婆裝不在意的把紅包往公公枕頭底下一塞,她覺得小潔肯定不會好意思伸手去公公腦袋下面掏出來。
偏偏這時小潔老公來那麼一句,媽你收著吧,爸住院用錢地方多。
小潔抱著孩子坐在一邊,心裡翻了幾個白眼給老公,當然只在心裡,表面沒動靜,但是心裡不樂意啊:誰的人情誰還,你拿了我朋友的禮金你又不幫我還禮,憑什麼拿著!我給你錢是我給你的,一碼歸一碼。這麼不言不語的就掖下了,算是怎麼回事兒,當我不存在?
趁老公出去的時間,小潔說,媽,你把紅包拿我看看,給了多少錢,以後我們都要還禮的,還少了難看。
小潔這話一語雙關,是個人都能聽的明白。
哪兒成想,婆婆鄙視地看了小潔一眼,你看什麼看,兒子都說給我了,要你多管。
小潔氣的臉色鐵青,抱了孩子轉身就走,連公公手術那天都再也沒出現在醫院。
從那天起,小潔開始婆媳大戰,而且和老公的關係也緊張起來,她不去公婆家,也不讓公婆過來,更不讓他們看一眼孫子。抱定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想法,甚至大不了跟老公離婚,一了百了。
4、
像小潔這樣年輕媳婦,和婆婆發生矛盾不可調和在現實中有很多,大多本著過不下去就離婚的想法,和婆婆爭個魚死網破。
在她們心裡,婆婆不是媽,更不是親媽。
其實,小潔的選擇是最不理智的做法,走到這步棋只能是下下策。
就算小潔離婚走人,可只要想起來這個人這一家,總會有憤憤不平的窩囊感覺吧?運氣好,今後遇到個好婆婆相處和諧,運氣不好,誰知道還會遇到什麼樣更奇葩的婆婆呢!
而且,無數的事實驗證了,二婚的日子不好過的。
原配,只要夫妻雙方不是太卑劣,從年輕磕磕絆絆一路走來,雙方共同在生活中成長成熟,沒有激情也是親情。
和婆婆明爭暗鬥可以,千萬切記,不要遷怒給老公,該怎麼過小日子還怎麼過,該怎麼對老公好還怎麼對老公好。畢竟,婆婆的所作所為不是老公能控制的的,他比任何人都想婆媳之間能其樂融融,是不是?
不要指望老公給公平,婆媳之間,長輩和晚輩之間,沒有絕對的公平而言。。
我想說的,就是勸各位糾纏其中的媳婦,自己心放寬,眼界放寬,自己過的好,比婆媳大戰重要。
小家過的好,才是主心骨。有了底氣,才有勇氣和婆婆鬥下去,是不是?
當你的日子過的舒適舒心了,返回來再看婆婆的所作所為,或許跟親媽的做法也沒差的天壤之別。
畢竟,婆婆也是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