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生態環境優美城市更宜居 吸引越來越多動物與人和諧相處

2020-10-11 二三裡資訊南寧

公園偶遇小松鼠 撒嬌賣萌惹人愛

南寧生態環境優美城市更宜居,吸引越來越多動物與人和諧相處

歡迎來公園做客,我來給你做個嚮導。

我們來親近親近,看我身手多靈活。

我們來合個影吧!

你的朋友也想跟我玩嗎?

南寧雲—南寧晚報訊(記者周志英 實習生 覃彬蘭)跳上你的背,攔住你的路,分享你手中的美食……近日,南湖公園出現了一隻愛與遊人嬉戲的小松鼠,這小憨憨調皮起來,讓人忍俊不禁,十分喜愛。10月9日,市民餘先生路過南湖公園,用手機記錄下這隻小松鼠與遊人嬉戲的畫面。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讓人再次深切體會到,南寧生態環境在變好,城市更宜居。

南湖公園是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家住濱湖路的餘先生每天都會到公園鍛鍊身體。10月9日,他在南湖公園偶遇了一個「神秘客人」——小松鼠。說它神秘也不對,因為公園是它的家,偶爾也會在林間樹上發現它的身影,只不過相對以往的來去匆匆,餘先生看到的這隻小松鼠膽子可真大。

餘先生說,9日下午5時40分左右,他從濱湖路方向出發,沿著跑道往九曲橋方向走,在南湖名樹博覽園附近的丁字路口看到了這隻小松鼠。「它動作很敏捷,一會兒跳到遊客身上,一會兒蹦到路人面前,一會兒又盯上你手中的零食……」餘先生前後停留了近半個小時,小松鼠是一刻都沒閒著,上躥下跳,無拘無束,好不自由,「一點也不怕人」。這有趣的一幕,引來圍觀市民哈哈大笑。餘先生感到新奇,用手機記錄下眼前的一幕。

這不是它第一次出來玩。在場的遊客表示,國慶期間,這隻小松鼠已成這裡的常客,連續幾天都有市民看到它。不過,它具體什麼時候出現,第二天會不會依然來老地方並不好說。為了與小松鼠來個親密接觸,昨日下午5時,記者也來到南湖公園,沿著餘先生所說的路線走了一圈,遺憾的是,並未遇到期待的身影。

南湖公園園容管理科科長吳慧琨稱,這隻小松鼠是野生的,且公園裡不止一隻松鼠。「很久以前,我們就在園區見過松鼠,不過都是遠遠地看著,有時它們出現在路中間,看到人就跑遠了。」吳慧琨說,松鼠不會攻擊人,市民在與它們嬉戲時不要傷害它們,也儘量不要投食,尊重它們的生活方式。至於松鼠主動和遊客互動,吳慧琨鼓勵遊客文明遊園,順其自然。

據了解,自2019年初南湖公園開展水質改造後,4座生態島呈現自然和諧的湖心美景,為南湖公園吸引了不少新朋友。黃腹鷚(liù)、蒼鷺、白鷺、夜鷺、燕鷗、白琵鷺結伴而來,就連世界上最會遊泳的雞——骨頂雞也來了,還有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鴨子——棉鳧也現身南湖。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小百科

松鼠,是哺乳綱齧齒目中的一個科,其下包括松鼠亞科和非洲地松鼠亞科,特徵是長著毛茸茸的長尾巴。全世界近35屬212種,中國有11屬24種,其中巖松鼠和側紋巖松鼠2種是中國特有動物。

松鼠是典型的樹棲小動物,身體細長,被柔軟的密長毛反襯顯得特別小。松鼠多數棲息在寒溫帶的針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區,尤其在山坡或河谷兩岸的樹林中最多。松鼠喜歡單獨在樹沿中居住,有的也在樹上搭窩。白天善於在樹上攀登、跳躍,蓬鬆的長尾起著平衡的作用。跳躍時用後肢支撐身體,尾巴伸直,一躍有十多米遠。它們主要以橡子、慄子、胡桃等堅果為食,也喜歡吃松子,常到針葉林尋松子吃,也吃松樹的嫩枝葉、樹皮、菌類以及昆蟲、小鳥等。( 熱心讀者餘先生供圖)

來源:南寧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生態宜居|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18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根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社會普遍關注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的全球總數量已經達到9000多隻。
  • 青島的後花園,環境優美被稱為「天然氧吧」青島萊西
    青島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也是山東省最知名的城市。青島市旅遊業十分發達,不僅有美麗的海灘,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人文景觀。青島啤酒更是聞名全國,相信大家也都品嘗過吧!
  •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打造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福地」 以生態環保...
    12月28日,一場冬雪過後的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籠罩在一片晶瑩潔淨的雪白之中,厚實的積雪、密匝的落葉、林間道路上驅車觀光的遊人、雪地上自由奔跑的動物與綿延數裡的國家海濱森林形成一幅人與自然、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 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
    >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宜居城市與城鄉治理專業委員會(簡稱「宜居委」)發布《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全國709個城市有84個城市上榜。
  • 中山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著力營造更優的城鄉綠化環境
    全市市域森林覆蓋率35.22%,新造林11800多畝;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89%,綠地率38.7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8.41平方米。■綠色在身邊 美景同享受    「出門見綠,樹木越來越多,綠色愈來愈濃;公園越來越多,市民可選擇的休閒之處越來越多,環境也越來越好。」很多市民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中山「創森」帶來的變化。
  • 西峽縣將生態文明融入城市建設 致力打造山水互融、人文合一的宜居...
    7月26日上午,「百城建設提質與文明城市創建」聯合採訪團來到西峽縣鸛河生態文化園採訪,但見清澈見底的老鸛河水面上、草叢中,成群的鸛鳥或棲息林間,或翩翩起舞,或覓食嬉戲,宛如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賞、拍攝。老鸛河是西峽的母親河,因鸛鳥因得名。
  • 太陽穀康郡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朱䴉在此飛來飛去
    朱䴉國際康養生態城地處洋縣城市新興區域,佔據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太陽穀康郡周邊優美的生態環境擬建設城市江景宜居區、行政教育區及城市風情商業區、星級餐飲酒店、康復理療、溫泉度假、老年大學、動漫傳媒、影視文化、綠地景觀等人文、休閒、康體配套的基礎設施項目。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路紅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天津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
  • 打造優美宜居環境 臨沂市濱河景區沿河內灘大清理
    49:03   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付茜   8日,臨沂市園林局直屬管理所組織工人在祊河北岸沿線內灘全面推進綠地清理工作,為廣大市民鍛鍊休憩創設優美環境
  • 南寧這個地方竟然有這麼多鷺鳥,人與鷺鳥和諧共處
    南寧這個地方竟然有這麼多鷺鳥,人與鷺鳥和諧共處隨著南寧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近年來,來到南寧過冬的候鳥越來越多。而且很多候鳥還成為了留鳥,長期定居在了南寧並在這裡繁衍生息。這段時間,青秀湖一帶的鷺鳥也進入到了繁殖期。青秀湖一帶水草豐富,有大量魚類、螺螄等適合鳥類覓食的食物來源,根據觀鳥愛好者吳思謙統計,棲息在青秀湖的鷺鳥數量已經有上百隻,包括夜鷺、白鷺和池鷺等種類。
  • 南湖灣別墅環境優美
    南湖灣您無法拒絕的理由:土地優勢:目前徐州的土地供應、在建、在售樓盤比較多,純別墅社區並不多見!隨著城市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低容積率的純別墅用地很難批地;目前在一些發達城市已經不再審批這類用地、意味著再想入住到純別墅社區中,那只能選擇二手房,一房難求、價格難以想像!慢享生活:純別墅社區、湖畔人家,一杯清茶品味過往;三五好友、幾杯老酒暢談未來!
  • 山東這個城市,雖然說經濟不如青島,但環境堪比日本
    而且這第三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山東,可以說山東還是比較委屈的,第一次攀比太搶手了,這第三也沒什麼音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更有甚者,山東還出現了一種尷尬的現象,省會濟南的 GDP總量不如省內其他兩個城市,這兩個城市就是青島和煙臺,不僅經濟不如他們,知名度也比青島煙臺低一點!但話又說回來,今天我們所談論的這個城市,既不是青島,也不是濟南!
  • 生態和諧 鳥兒翩翩飛
    8月20日,漳澤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大批的須浮鷗在湖區棲息,它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在空中飛翔,一派生機勃勃景象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市民對動物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各種鳥類融入城市生態,與人和諧相處。(王國良 張國平) 來源: 長治日報
  • 武強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震旦鴉雀在武強還是首次被發現,反映出該縣生態環境正在持續向好。  「震旦鴉雀已被列入國際鳥類紅皮書,是全球性瀕危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它對棲息環境極為挑剔,主要在人為幹擾少、周邊生態環境好的河流、江邊、湖泊沼澤蘆叢和河口沙洲及沿海灘涂蘆葦叢中停歇或者繁衍。」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野生動物管理科負責人說。
  • 且末縣生態環境改善 引數千野鴨棲息
    央廣網且末3月8日消息(通訊員 蔣玲 古麗加乃提·加帕爾)近年來,且末縣下大力氣改善生態環境,不斷營造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氛圍,讓美麗的家園變得越來越好。3月5日,在阿克提坎墩鄉梧桐灣景區,記者看到清澈的湖水吸引了上千隻野鴨在此繁殖棲息。
  • 順德生態之城:越冬環境好 鳥兒愛歇腳
    對於倫教翁祐中學生物科組長胡麗珍來說,由於上課的需要,她平時接觸和了解野生動物比較多,更清楚動物與環境的關係體現了生態環境的和諧,為此她的行動目的更為直接。成立保護動物的課題小組,課題名字就叫「怒放的生命」,並開展了保護動物人人有責的活動。胡麗珍說,通過攝影課堂、手抄報,把保護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的想法落實到行動中。
  •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打造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福地」
    12月28日,一場冬雪過後的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籠罩在一片晶瑩潔淨的雪白之中,厚實的積雪、密匝的落葉、林間道路上驅車觀光的遊人、雪地上自由奔跑的動物與綿延數裡的國家海濱森林形成一幅人與自然、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 湖城銀川 人鳥和諧共處
    天藍了,水清了,鳥來了,人樂了。近年來銀川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上百個湖泊、溼地公園吸引大批鳥類在這片土地上安家,繁衍生息,湖城銀川成了候鳥的天堂。今天,本報推出「安家」銀川系列報導之三「和諧篇」,用一幅幅精美圖片呈現出人鳥和諧共處,共享幸福生活的美好畫卷。銀川這座宜居的城市被稱作「塞上湖城」,這裡的人們臨水而居、依水而行。
  • 慄樹鴨成群現身南寧南湖公園 引眾人圍觀
    消息傳出後,吸引了眾多「鳥友」帶著「長槍短炮」前來拍攝圍觀,一睹風姿。「如歌」感慨道,自從南湖公園水質改善提升後,南湖的水質變得乾淨了,綠草在湖底搖曳,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南湖公園「外來戶」也越來越多,各種鳥類紛紛「光顧」:小鸊鷉、黑水雞、骨頂雞、棉鳧、水雉、白琵鷺、慄樹鴨……「它們是越來越喜歡南湖了!」
  • 西雙版納人象和諧相處 《人民日報》海外版這樣說...
    >地球生態系統正在遭受嚴峻考驗,重塑地球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科技力量改造自然的一項使命。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人象衝突升級亞洲象是亞洲現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陸生脊椎動物,由於數量稀少,屬於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出的瀕危物種,目前僅存於南亞、東南亞和中國雲南南部邊境地區,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