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縣生態環境改善 引數千野鴨棲息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且末3月8日消息(通訊員 蔣玲 古麗加乃提·加帕爾)近年來,且末縣下大力氣改善生態環境,不斷營造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氛圍,讓美麗的家園變得越來越好。3月5日,在阿克提坎墩鄉梧桐灣景區,記者看到清澈的湖水吸引了上千隻野鴨在此繁殖棲息。它們時而翩翩起舞、呱呱鳴叫,時而將頭潛進水中覓食,嬉戲玩耍,時而在岸上曬著暖陽梳理著羽毛,很是怡然自得,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也成為梧桐灣景區一道亮麗的自然景觀。

  據了解,野鴨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水鳥的典型代表,能進行長途遷徙飛行, 食性廣而雜,常以小魚、小蝦、甲殼類動物、昆蟲,以及植物的種子和穀物等為食。野鴨雖帶有野性,但膽小,警惕性高,若有陌生人或畜、野獸接近即成群逃避,因此對棲息環境條件要求較高。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野鴨選擇在遠離城鎮的沼澤、湖泊棲息。

  家住阿克提坎墩鄉的古力娜扎·庫爾班告訴記者:小的時候經常到梧桐灣玩耍,那時候野鴨很多。近兩年梧桐灣的野鴨和各種水鳥又多起來,說明我們的環境保護工作見成效了,我們家世代生活在梧桐灣景區,現在景區環境好了,遊客也多,以後我們更要保護好自己的家園,靠著好的環境吸引遊客,這樣才能依靠旅遊增加收入。

  遊客阿依努爾·艾沙說:「我們知道野鴨怕人,來這裡遊玩就遠遠的看著它們覓食戲水,這裡的環境很不錯,到這裡就感覺自己融入大自然了,心情很愉悅,我們也希望大家都保護環境,愛護動物,不要去破壞和影響它們的生存環境。從我做起,讓我們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的「大家庭」越來越熱鬧。」

  生態是生存之基,環境是發展之本。近年來,且末縣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工作,使且末縣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各種鳥類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相關焦點

  • 新疆塔裡木墾區生態環境改善 成野生鳥類棲息樂園
    白鷺來到塔裡木墾區棲息。(資料圖) 楊邦力 攝據介紹,由於當地生態環境逐漸改善,以前在人們視線中消失的野鴨、白鷺、天鵝、鷹等野生鳥類也逐漸多了起來,該團境內的溼地逐漸成為野生鳥類的棲息樂園,構成一幅人與自然、人與鳥類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據了解,三十一團所在的第二師塔裡木墾區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與庫姆塔格沙漠之間,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 富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吸引蒼鷺棲息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曲靖市富源縣的洞上水庫周邊吸引了眾多蒼鷺棲息。成群的蒼鷺時而在岸邊草地上棲息,時而凌空起舞,時而水中覓食,在青山綠樹間自由嬉戲,白色的蒼鷺和碧水藍天、遠處的青山相映成趣,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 六安:鄉村生態美,綠頭野鴨成群,百隻斑鳩棲息枝頭
    隨著農民環保意識增強,鄉村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田間林中和池塘,成為各種野生鳥類棲息的樂園。這是今年春季,在金安區椿樹鎮鄉村,一群綠頭野鴨在池塘中遊曳,讓小編感到驚喜。綠頭鴨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在這裡出現還是第一次。
  • 合水縣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吸引候鳥棲息
    近年來,隨著合水縣生態建設不斷推進,植被覆蓋率不斷提高,水質越來越好,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吸引了白鷺、野鴨等候鳥前來栖息。
  • 忠縣:野鴨遊,鷺鳥飛,生態水域似畫卷
    沐浴著冬日暖陽,一群野鴨在江中遊動追逐,幾隻鷺鳥在江畔急速飛翔……12月8日下午,記者置身於忠縣復興鎮鳳凰村濱江地帶,看到的是一幅幅自然和諧的生態畫卷。近10多年來,忠縣在長江沿線種植柑橘等經濟林10萬多畝,構建起長江生態安全屏障,既守護一江清水綿延後世,又孕育了生態致富新希望。
  • 鹽池灣溼地生態持續改善 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明顯恢復
    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掛牌成立,將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鹽池灣136.41萬公頃的區域納入自然保護區,經過幾年不懈努力,鹽池灣黨河溼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過程完整性得到維護,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提升。
  • 生態環境改善 疣鼻天鵝30年再來北京野鴨湖(圖)
    生態環境改善 疣鼻天鵝30年再來北京野鴨湖(圖) 2015-11-10 10:26:38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北京地區鳥類分布圖上有它,但1980年代以來沒人觀測到過  疣鼻天鵝30年再來野鴨湖
  • 鄭州環境改善引夜鷺棲息
    2018年3月29日,河南鄭州,緯一路附近路段法桐樹上,大量夜鷺在此築巢棲息,乾淨的路面上布滿大片鳥屎,路邊停放的汽車、共享單車、路牌、垃圾桶等也落滿鳥屎,被市民調侃為「天屎之路」。鳥屎防不勝防,落到身上太尷尬了。」
  • 甘肅鹽池灣溼地生態持續改善 野生動物棲息環境明顯恢復
    2017年,祁連山(600720,股吧)國家公園掛牌成立,將甘肅酒泉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鹽池灣136.41萬公頃的區域納入自然保護區,經過幾年不懈努力,鹽池灣黨河溼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過程完整性得到維護,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提升。
  • 石家莊藁城區周漢河溼地:生態環境美 水鳥來栖息
    初冬時節,位於石家莊市藁城區九門鄉的周漢河溼地,迎來成群結隊的野鴨棲息建設周漢河溼地是滹沱河生態治理的一項重點工程。目前溼地出水口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成為滹沱河生態水的重要補水水源,有效改善了滹沱河水質和生態環境。
  • 天津動物園環境改善 「百鳥爭鳴」熱鬧「開演」
    它們已成為動物園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這片小天地中形成了完整多樣的小小生態系統。生態環境良好 引來名貴候鳥「演出」鳥兒是市動物園的第一大家族,近幾年,由於市動物園對環境大力改善,園內吸引了不少四面八方的「外來客」,其中不乏名貴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屈原區東古湖溼地迎來數千隻天鵝棲息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近日,屈原管理區東古湖溼地保護區熱鬧了起來,水面上鳥鳴陣陣,數千隻天鵝,在此棲息越冬,這些候鳥或盤旋飛舞,或引吭高歌,或覓食嬉戲,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徐徐展開。據營田鎮荷花村村民龍勇介紹,天鵝已經來了一個星期了,早上7點左右飛到溼地來覓食,傍晚時候又成群飛走。他在這裡住了40年了,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天鵝到這裡棲息過冬。
  • 吉林市長白島迎來大量野鴨過冬,引來不少遊客觀賞 3000野鴨鬧寒江
    吉林市長白島迎來大量野鴨過冬,引來不少遊客觀賞 3000野鴨鬧寒江 作者:李洪洲    編輯:劉佳旎    來源:新文化報    2019-01-06 07:56
  • 屈原區洞庭湖古湖溼地迎來數千隻天鵝棲息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特約記者周江 李健)隨著天氣逐漸轉冷,近日,屈原管理區洞庭湖古湖溼地保護區熱鬧了起來,水面上鳥鳴陣陣,數千隻天鵝,在此棲息越冬,這些候鳥或盤旋飛舞,或引吭高歌,或覓食嬉戲,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徐徐展開。
  • 奇臺縣達坂河河谷生態改善引來眾多鳥類棲息繁殖
    天山網  天山網訊(通訊員白雲峰攝影報導)隨著生態持續改善,奇臺縣達坂河河谷地帶迎來了貓頭鷹、大鴇、樹麻雀、寒鴉、燕隼等眾多鳥類棲息繁殖,讓美麗河谷多了一些生機與靈動。在這裡工作和生活了30多年的奇臺縣達坂河水管站工作人員周學文說,貓頭鷹這種鳥比較詭異,一般會選擇一個安靜、比較好的環境來生活,這就說明達坂河河谷的環境可以。這幾年,每年都能看到貓頭鷹、大鴇、寒鴉、燕隼在河谷白楊樹上和灌木叢中築巢繁殖雛鳥。
  • 建平生態環境改善引得「貴客」來
    一段時間以來,在牤牛河橡膠壩上,常常能看到有大型水鳥在這裡棲息。它們時而閒庭信步,時而翱翔天際,時而埋頭覓食,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的生態美景圖。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季節,在風光旖旎的森林、稻田、灘涂、生態公園,都會出現諸如蒼鷺、侏鸕鷀等許多不同類型的鳥類,這些鳥類選擇在這裡棲息、覓食,見證了我縣良好的生態環境。
  • 甘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境改變引候鳥棲息(圖)
    隨著尕海溼地生態環境的巨大改善和尕海湖面積的不斷擴大,這裡的候鳥種群不斷增加。  在尕海湖畔,一群群黑鸛在岸邊嬉戲,還有黃鴨、水鷗等成群結隊,或在水上覓食或在天空飛翔。尕海保護站負責人介紹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以前曾在這裡棲息繁殖,但由於種種原因,已多年沒有看見它們的蹤影,自2007年保護區成立以來,灰鶴今年首次來尕海湖棲息。
  • 頤和園成為飛禽棲息樂園
    隨著北京市環境治理力度的不斷增強,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園內吸引了大批天鵝、野鴨、鴛鴦等飛禽的棲息,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目光。隨著北京市環境治理力度的不斷增強,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生態環境逐漸變好,園內吸引了大批天鵝、野鴨、鴛鴦等飛禽的棲息,吸引了無數遊客和攝影愛好者的目光。
  • 吉林市長白島上三千隻野鴨齊飛!太壯觀了!
    野鴨在距離長白島大約50米的空地上棲息,時而飛起、時而落入水中。據介紹,如果野鴨遇到猛禽或其他天敵,野鴨會發出警告,成群的野鴨將從水中起飛,漫天飛翔,場面極為壯觀,令人震撼。對於廣大攝影愛好者來說,等待的就是這一時刻。「野鴨非常警覺,有的專門負責放哨。一旦發現天敵靠近,就會發生警告。其他野鴨立即從水中起飛,然後整齊劃一地飛翔,那場面太壯觀了!
  • 河南西平:好生態引來野鴨成群
    近年來,隨著生態越來越好,西平縣海棠園引來了近千隻野鴨棲息,給美麗的西平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