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鄉村生態美,綠頭野鴨成群,百隻斑鳩棲息枝頭

2021-01-10 大六安影像

2020年5月11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木廠鎮鄉村池塘,一群白鷺在飛舞覓食。隨著農民環保意識增強,鄉村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田間林中和池塘,成為各種野生鳥類棲息的樂園。

這是今年春季,在金安區椿樹鎮鄉村,一群綠頭野鴨在池塘中遊曳,讓小編感到驚喜。

綠頭鴨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在這裡出現還是第一次。

這兩隻看起來像是家禽,但不確定,可能是普通的野鴨。

除了野鴨,水中還拍到野生黑水雞相互追逐嬉戲,猶如凌波微步,身姿非常優美。

而岸邊的樹上,更是有上百隻野生斑鳩棲息。斑鳩外形跟鴿子近似,城市裡的公園也能見到,但沒有這麼多。

此外,同一個地方小編還拍到白鷺、夜鷺在枝頭飛舞的美景。可見,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真的變好了,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希望今後環境更好!

相關焦點

  •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
    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雲南龍陵山水田園生態美 龍新河畔百鳥歡(侯雲鵬 攝)時至初夏季節,走進雲南保山龍陵縣龍新鄉龍新社區叢幹自然村
  • 兩隻野鴨是綠頭鴨
    當時在水面上約有10多隻野鴨在嬉戲,這兩隻顏色特殊的野鴨舉止親密,像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與其它野鴨保持一段距離,對它們不聞不問。  為了弄清楚這兩隻不合群的野鴨具體情況,上午,記者帶著照片來到市資源館,找到動物學方面的專家了解情況。  據專家介紹,這兩隻野鴨叫綠頭鴨。
  •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
    紅嘴鷗、綠頭鴨……百隻水鳥長春市南湖公園來安家!今年從3月下旬開始,陸續就有大量的候鳥遷徙至南湖公園棲息、繁殖,吸引大量市民、遊客駐足觀賞。在南湖湖面上棲息、繁殖的候鳥主要有紅嘴鷗、小鸊鷉、夜鷺、鳳頭鸊鷉、綠頭鴨等,大小不一,數量超百隻,主要活動在南湖大橋以南區域。此外,還不乏有紅腹山雀、銀喉長尾山雀、翠鳥等鳥類,在南湖駐足、棲息。如今的南湖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更清、景更美的「醉」美南湖。
  • 且末縣生態環境改善 引數千野鴨棲息
    3月5日,在阿克提坎墩鄉梧桐灣景區,記者看到清澈的湖水吸引了上千隻野鴨在此繁殖棲息。它們時而翩翩起舞、呱呱鳴叫,時而將頭潛進水中覓食,嬉戲玩耍,時而在岸上曬著暖陽梳理著羽毛,很是怡然自得,引得遊客駐足觀看,拍照留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也成為梧桐灣景區一道亮麗的自然景觀。
  • 新疆庫爾勒驚現一隻綠頭鴨帶10隻小鴨,鴨媽媽疑是一隻鴛鴦
    哪裡就有綠頭鴨!」4月28日,新疆庫爾勒市建設橋西側孔雀河天鵝島上發現了10隻小野鴨,鴨爸爸則是一隻綠頭鴨,鴨媽媽的身份可就神秘了。為什麼說神秘呢?因為今年1月10日,一隻鴛鴦驚現孔雀河,身邊還跟著一隻個頭大它一倍的綠頭鴨。「窈窕鴛鴦,綠頭鴨好逑!」在距離它們約一公裡的地方,有一群綠頭鴨成雙成對棲息水面,,這隻綠頭鴨不跟同類在一起,而緊緊跟隨鴛鴦。
  • 投入同樣的錢,綠頭野鴨的個頭比普通鴨子大一倍,養殖技術是關鍵
    要想養好綠頭野鴨,有四個主要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抗病能力比較強,而且它們吃得比較隨意,不挑食,各種稻穀、蠶蛹和青飼料等等,都可以作為它們的食物。而且它們的胃口比較好,生長起來也比較快,養殖它們只用70天就可以達到上市出售的體重,一般能達到14到15千克,比普通的野鴨大了2到3倍。
  • 鳥兒成群,翩翩起舞覓食棲息,場面壯觀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進入秋季,無論是鄉村田野裡,還是海岸邊,常常能見到鳥兒的身影,它們或築巢安家,或遷徙途中,時而低飛淺翔,時而覓食棲息,處處展現出一幅幅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態畫卷。進入秋季,無論是鄉村田野裡,還是海岸邊,常常能見到鳥兒的身影,它們或築巢安家,或遷徙途中,時而低飛淺翔,時而覓食棲息,處處展現出一幅幅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態畫卷。
  • 邯鄲磁縣:群雁飛舞溢泉湖 盡顯生態美
    邯鄲磁縣:群雁飛舞溢泉湖 盡顯生態美 2020-12-08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動物園環境改善 「百鳥爭鳴」熱鬧「開演」
    水禽湖野鴨佔鵝巢 種群不斷壯大眼下,在市動物園水禽湖,不少市民目睹了這樣的情形,在清澈透明的湖水中,近百隻赤麻鴨、綠頭鴨等,這些外來的野生水鳥佔據湖面不少地盤,它們在水中嬉戲,時而展翅飛翔,時而岸邊散步,已成為水禽湖的新主人。不時還有蒼鷺像箭一般飛衝下去,叼起水中的小魚,再回到自己在湖邊樹上搭建的窩裡。這些蒼鷺是遷徏剛剛來到這裡,在園內搭好窩後準備孵蛋了。
  • 靖遠野鴨厄運當頭每天有近百隻被麻醉捕殺
    本報靖遠訊(記者張其文)10月30日上午,有讀者向記者反映,有不法分子在靖遠縣雙隆鄉義和村附近的河灘地裡,用麻醉的方法捕捉獵殺棲息此處的野鴨等國家保護鳥禽。  當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靖遠縣雙隆鄉義和村附近,在村子北側的河灘地裡,隨處可見正在棲息覓食的野鴨群,同時還能看見一些白鶴和鴛鴦等鳥禽類。
  • 斑鳩!斑鳩!枝頭舞蹈者
    有人總結過,與人類走得最近的野生鳥類有兩種:一種是麻雀,另一種是斑鳩。仔細想想,還真就這麼回事。這兩種鳥幾乎隨處可見。這裡先不說麻雀,單說斑鳩,我簡單查閱一下資料,普及一下關於斑鳩的知識:斑鳩是鴿形目斑鳩屬鳥類的統稱,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鴿形目,體形較家鴿為小,因而通常被稱為鳩(dove),以與鴿子(pigeon)相區別。
  • 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
    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文/大美養萌寵綠頭鴨,別名:大麻鴨、對鴨、大綠頭、大紅腿鴨、官鴨、綠頭野鴨。綠頭鴨喜群居,總是成群結隊地在一起,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或遊泳於水面,或柄息於水邊沙洲和岸上。野鴨生性好動,活動時常發出「鴨——鴨」的叫聲,聲音響亮清脆,很遠便可聽到。在人工養殖下大多以一雄數雌的家庭方式活動。
  • 近千隻綠頭鴨在鹹陽旬邑縣柏嶺寺水庫棲息越冬
    近日,旬邑柏嶺寺水庫迎來了大量綠頭鴨棲息越冬。在寬廣碧綠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中華綠頭鴨,目測數量近1000隻。近千隻綠頭鴨密密麻麻 張康 攝從空中扎向水面 張康 攝如繁星閃爍 張康 攝悠哉嬉戲 張康 攝休憩 張康 攝振翅高飛 張康 攝滑翔 張康 攝悠然自得 張康 攝平添生機 張康 攝(TBH)作者/來源:二三裡資訊鹹陽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鴨子新品種,那就是綠頭野鴨。因為它們抗病性比較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它們對吃的飼料要求也比較低。它們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所以現在農戶們都選擇養殖這類新型品種的鴨子,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更好的養殖它們呢?
  • 綠頭鴨進畜禽目錄?它是人獸共染病毒的危險宿主
    包括綠頭鴨在內的野生水禽,是各種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最終來源。農業農村部擬將綠頭鴨等野生動物列入「特種畜禽」目錄,按照畜禽進行特殊管理,令人不禁對可能給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感到擔憂。(上圖:綠頭鴨。(上圖:研究人員在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中檢測到許多H5和H7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來源:美國疾控中心官網)在自然界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中,甲型流感病毒分布甚廣。在野鴨身上,科學家發現了許多亞型的流感病毒,病毒生存於野鴨的腸子內,一般不會引起野鴨發病。但是,野鴨子是流感病毒混合和「創新」的重要平臺。一旦與人類接觸,後果可就不一定了。
  • 吉林市長白島迎來大量野鴨過冬,引來不少遊客觀賞 3000野鴨鬧寒江
    吉林市長白島迎來大量野鴨過冬,引來不少遊客觀賞 3000野鴨鬧寒江 作者:李洪洲    編輯:劉佳旎    來源:新文化報    2019-01-06 07:56
  • 綠頭鴨的養殖優勢
    綠頭鴨肉不僅有著非常好的口感和營養,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因此養殖面積每年都在不斷擴大。那麼綠頭鴨養殖具體有哪些優勢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綠頭鴨的養殖優勢,一起來看看吧! 1、成活率高、適應性強 綠頭鴨原本是屬於一種野鴨,因此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不管是旱養還是水養都能進行。
  • 春江水暖鴨先知 中華綠頭鴨回歸「中國最冷小鎮」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野鴨最早感知到了水溫的變化,今年的第一批候鳥約400餘只中華綠頭鴨經過長途跋涉,又回到了呼中,它們將在這裡棲息繁衍。在呼瑪河畔,兩大群中華綠頭鴨在還沒有完全融化的冰河中覓食、戲水、梳理羽毛。綠頭鴨成群結隊,時而在水中漂浮,時而受到驚嚇似的瞬間飛起,繞河流上空盤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綠頭鴨屬遊禽,大型鴨類。外形大小和家鴨相似。
  • 四男子在水庫投毒獵殺野鴨六十餘只構成非法狩獵罪被判罰金兩萬元
    最終,該團夥成員交代:當日上午,江蘇籍張某、李某勾結廣德本地人王某、謝某在該水庫投放摻有農藥呋喃丹成分的稻殼等餌料非法捕殺野鴨數十隻,並將獵獲物裝在蛇皮袋中,藏匿在水庫的一處叢林裡,準備夜裡再轉移分贓。
  • 山珍本色|天然野生綠頭鴨
    綠頭鴨綠頭野鴨是候鳥,在野生條件下,秋天會南遷越冬,春後再飛向高緯度地區,因而,世界各地均有它的身影。我國長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區,也是綠頭野鴨的越冬地。我們自己的綠頭鴨品種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以及受到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加上人類無休止的狩獵,野生綠頭野鴨的數量日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