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同樣的錢,綠頭野鴨的個頭比普通鴨子大一倍,養殖技術是關鍵

2021-01-21 茜茜說三農

要想養好綠頭野鴨,有四個主要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抗病能力比較強,而且它們吃得比較隨意,不挑食,各種稻穀、蠶蛹和青飼料等等,都可以作為它們的食物。而且它們的胃口比較好,生長起來也比較快,養殖它們只用70天就可以達到上市出售的體重,一般能達到14到15千克,比普通的野鴨大了2到3倍。這種鴨子不僅好養,關鍵是它的營養極其豐富,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因此它的售價比較高。

綠頭野鴨嬉戲

很多農民看了綠頭野鴨的市場之後,紛紛想開始養著它們,但是也需要掌握正確的飼養技術,否則的話,可能未必有那麼好的收益效果,看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殖方法,這樣養出來的野鴨個頭更大,味道更好,所以也更容易賣個好價錢,希望能幫到大家。

綠頭野鴨水中遊

小編認為第一個就是考慮養殖環境,在鴨舍的建造方面,大家一定要根據它們的隱性習慣去選擇,可以,一半搭建棚,另一半是露天活動場所,而活動場所最好是池塘,或者是人工建造的水池,同時也需要有一些樹木草叢,在池塘當中也需要一些藻類,這樣才能給它們更好的生存環境。飼養場所最好是建立在河邊,或者是草木茂盛的地方,並且還要。建造比較結實的微網和天網防止它們飛逃。如果養一百隻野鴨,當它們長到70天的時候,要求宿舍面積不能低於15到20米,運動場應該是在20米以上,而水廠則應該在15平方米以上。

綠頭野鴨

在飼料的選擇方面還是比較隨意的,可以按照家鴨的飼養方式去餵它們,可以餵顆粒飼料,也可以自行配製。但是要根據它們不同的生長階段而進行調配,30天以下和30天以上的食物構成是不一樣的,它們卻對食物有玉米小麥、麥麩、豆餅、貝殼粉、食鹽,等到30天以上,可以去掉麥麩和貝殼粉,換成米糠和稻穀。

綠頭野鴨

小編認為飼養管理方面,大家也要分階段進行,在30天以下,大家要按照雛鴨的方式去飼養它們,溫度方面有較為嚴格的要求,1到3天,需要的溫度是27到29攝氏度,4到6天需要25到26度,7到10天需要24到25度,十天以後需要17到19度。浴足場所需要用小來分隔開,每個欄,的面積是兩平方米,並且安裝保溫燈。因為雛鴨比較嗜睡,所以需要有人24小時看守,每隔一個小時將它們撥弄一次,這樣可以避免壓死悶死的情況。

綠頭野鴨飛翔

在30天以後,主要就是飼料方面的管理,可以讓它們,自由採食,並且在期間也要保證不限量的供給它們飼料,而當它們長到50天以上的時候,就開始會飛了,隨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好,不要讓它們飛走。等到70天之後,大家可以選擇好種呀,公鴨和母鴨的比例為1:4,到1:6之間。基本上這些就是養殖綠頭野鴨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比較好養的,只要防止它們逃竄,並且在雛鴨階段好好飼養就可以了,而大家在思想的時候,最好是杜絕外來人員進入養殖場所,這樣會驚擾它們。

綠頭野鴨展翅

小編認為其實飼養綠頭鴨一點都不難,重點就是如何的進行,而綠頭鴨因為個子比較大,和養殖普通的鴨子相比,你只需要稍微多投入一些飼料的錢就可以了。照這樣計算,即使你賣到和普通家一樣的價格,僅是靠體重,就可以多賺不少錢,況且它的價格要比普通的鴨子更貴,因此會讓你的收入多不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

相關焦點

  •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綠頭野鴨的養殖技術,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個鴨子新品種,那就是綠頭野鴨。因為它們抗病性比較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它們對吃的飼料要求也比較低。它們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所以現在農戶們都選擇養殖這類新型品種的鴨子,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更好的養殖它們呢?
  • 兩隻野鴨是綠頭鴨
    東北網伊春4月27日電(記者王躍東張恩普)25日早,本報記者在市中心區天華大橋東200多米處,拍攝到了兩隻體型較大,顏色豔麗的野鴨子在水中嬉戲(見圖)畫面,當時野鴨子還發出清脆的「嘎嘎」聲。其中一隻頭部呈深綠色,頸部有一白環,另一隻為褐色,帶少許白色。當時在水面上約有10多隻野鴨在嬉戲,這兩隻顏色特殊的野鴨舉止親密,像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與其它野鴨保持一段距離,對它們不聞不問。
  • 山裡養野鴨,年出欄3萬總利潤30萬,個頭瘦小卻賣得好
    在廣西桂平市麻垌鎮蒙村,一名叫莫富達的人,隨著他一聲吆喝成群結隊的野鴨竟從山裡各個角落裡飛了下來,沒錯是飛了下來,原來這是他飼養的一群野鴨也稱綠頭鴨。說我們家裡頭養的鴨成年鴨都有三斤多重,可是為什麼他飼養的綠頭鴨成年鴨才兩斤二兩,難道是營養不良還是什麼原因?
  • 綠頭鴨的養殖優勢
    綠頭鴨肉不僅有著非常好的口感和營養,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因此養殖面積每年都在不斷擴大。那麼綠頭鴨養殖具體有哪些優勢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綠頭鴨的養殖優勢,一起來看看吧! 1、成活率高、適應性強 綠頭鴨原本是屬於一種野鴨,因此有著非常強的適應能力,不管是旱養還是水養都能進行。
  • 野生鴨子的養殖方法,還有養殖時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養殖行業的日漸壯大,也開始出現一些新的養殖物種。人們都開始追尋味蕾上的滿足,而且還有很多的野生動物也開始在養殖業中出現。比如說像野鴨,人們也開始養殖起來了。野鴨本來是一種水鳥,最為出名的也就是綠頭鴨了。而且野鴨的品種是十分繁多的。
  • 綠頭鴨養殖技術與疾病防控
    概述:綠頭鴨屬遊禽,大型鴨類。鴨腳趾間有蹼,但很少潛水,遊泳時尾露出水面,善於在水中覓食,目前在我國廣泛養殖。但養殖綠頭鴨,需要做好每個階段的飼養管理工作,以及疾病防控,才能更好的養好鴨,達到樂觀的效益。
  • 小小綠頭鴨 賺頭可不小
    鴨兒們搖擺的身影、額前那醒目的「油綠」,以及跟在鴨群後面的農戶們心滿意足的笑容,都讓旺財意識到:必須重新認識綠頭鴨的「含金量」。  綠頭鴨,因雄鴨的頭、頸為綠色而得名,而雌鴨大部分則其貌不揚。不過「鴨不可貌相」,不管是雄鴨雌鴨,其營養價值都不容低估。據《本草綱目》記載,綠頭鴨原本屬於野鴨,吃綠頭鴨可平胃消食,補中益氣,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皆宜進補。
  • 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
    寵物知識之綠頭鴨的養殖詳解文/大美養萌寵綠頭鴨,別名:大麻鴨、對鴨、大綠頭、大紅腿鴨、官鴨、綠頭野鴨。綠頭鴨喜群居,總是成群結隊地在一起,特別是遷徙和越冬期間,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或遊泳於水面,或柄息於水邊沙洲和岸上。野鴨生性好動,活動時常發出「鴨——鴨」的叫聲,聲音響亮清脆,很遠便可聽到。在人工養殖下大多以一雄數雌的家庭方式活動。
  • 野鴨是什麼樣子的?野鴨的生活習性有哪些?養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野鴨是水鳥裡的經典代表。它也是出了番鴨以外的所有家鴨的先祖。有非常多樣的種類,主要的還是綠頭野鴨,綠頭野鴨還被稱為野鷺。也屬於候鳥型需要遷徙,跟所有遷徙的動物一樣,綠頭野鴨也是群居型的鳥類。那麼綠頭野鴨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什麼生活習性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綠頭鴨的那點事
    綠頭鴨是我們最熟悉的野鴨,家鴨即是起源於野生綠頭鴨,遺傳分析表明,家鴨中的北京鴨,與綠頭鴨關係密切。
  • 綠頭鴨進畜禽目錄?它是人獸共染病毒的危險宿主
    包括綠頭鴨在內的野生水禽,是各種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最終來源。農業農村部擬將綠頭鴨等野生動物列入「特種畜禽」目錄,按照畜禽進行特殊管理,令人不禁對可能給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感到擔憂。(上圖:綠頭鴨。(上圖:研究人員在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中檢測到許多H5和H7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來源:美國疾控中心官網)在自然界的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中,甲型流感病毒分布甚廣。在野鴨身上,科學家發現了許多亞型的流感病毒,病毒生存於野鴨的腸子內,一般不會引起野鴨發病。但是,野鴨子是流感病毒混合和「創新」的重要平臺。一旦與人類接觸,後果可就不一定了。
  • 山珍本色|天然野生綠頭鴨
    綠頭鴨飲食對於食材的「野性」追求,涉及多個方面。譬如,品種方面的天然及保持情況,生長的環境與條件,種植方式或養殖方式,飼料的品種與結構,等等,都會影響到 「野性」。社會發展進入到細可以至納米,遠可以達天穹,信息化、自動化普遍,工廠化遍及的現代,飲食的發展看似停滯不前,其實是因為人們更願意保持那份自然之「野」。
  • 鴨子的養殖技術,如何養殖鴨子,鴨子的養殖方法
    鴨子是我國四大家禽之一,擁有久遠的養殖歷史,而且鴨子的養殖技術也十分的成熟,有許多的養殖戶都在養殖鴨子,給他們創造了十分不菲的財富,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下如何養殖鴨子。1.養殖場地的選擇鴨子行動十分笨拙,這就決定了他們無法啄食果樹上的果實,我們可以和果樹與鴨子一起混養,提高我們的經濟收益。而且在果園養殖鴨子也可以起到控制雜草的作用,鴨子的糞便也可以給果樹提供天然的優良肥料,同時對防治害蟲也有一定的功效,是提高果園收入的一項有效的措施。我們可以選擇在蘋果園、梨園、桃園等放養鴨子。
  • 「鴨子」,可愛,嘴巴扁扁的,嘎嘎叫,總是那麼招人喜歡!
    」鴨子「,可愛,嘴巴扁扁的,嘎嘎叫,總是那麼招人喜歡!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幾種鴨子及它的飼養1、野鴨是水鳥的典型代表,野鴨是綠頭鴨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鴨屬鳥綱、雁形目、鴨科;其數量非常多,是多種野生鴨類的通俗名稱,有十餘個種類。
  • 野鴨的別名叫什麼?野鴨有哪些特點?野鴨的種類有哪些?
    概述:野鴨是野生的水鳥,有的地方又稱水鴨,是世界上人工馴養最廣泛的水禽之一。目前,世界上野鴨的種類有很多,在我國就有十幾種,其中綠頭鴨是野鴨中最為常見,也是養殖較為廣泛的一種。野鴨從外貌上來看,與麻鴨比較相似。
  • 六安:鄉村生態美,綠頭野鴨成群,百隻斑鳩棲息枝頭
    這是今年春季,在金安區椿樹鎮鄉村,一群綠頭野鴨在池塘中遊曳,讓小編感到驚喜。綠頭鴨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在這裡出現還是第一次。這兩隻看起來像是家禽,但不確定,可能是普通的野鴨。
  • 王思聰買的鴨子啥品種?長得像北京鴨卻比鴛鴦還小
    有網友特意去搜索了一下王思聰買的鴨子的品種是什麼。王思聰社交帳戶截圖原來,王思聰買的鴨子名叫call duck,與普通的大白鴨不同,這個品種小小的一隻十分可愛而柯爾鴨的價格也是讓網友忍不住感嘆,一隻鴨子竟然要上千塊!「以前活的不如王思聰的愛犬王可可,現在活的不如王思聰的鴨。」
  • 養殖技術:大雁、野鴨馴養技術
    今天,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下大雁、野鴨馴養技術。雁和野鴨是家鵝、家鴨的祖先,較易聊化。但野生雁,鴨從野外抓來,並,能馬上適應家養環境,還得進行一番馴化過程。現將這兩種野生鳥類的方法,簡介如下。雁雛通應性強,比野鴨雛容易馴化。抓來的雁雛和鴨雛要放在火炕上,切勿使其著涼。來一些雁、鴨最喜歡吃的草類和蔬菜,切細摻一些精料、骨粉及魚肝油、維生素B2,放在帶水的食盤中,任其自食。每天餵6次。野鴨雛除上述飼料,要抓一些小魚切碎摻在飼料中餵給。小雛令其與飼養人員經常接觸,這樣常此下去,它們就不怕人了,而且等人給予食物。雁雛幾天後就能適應環境,而且能夠放到舍外大自然中自行覓食。
  • 養殖蘆花雞比養殖普通雞利潤高出一半,養殖100隻賺多少錢
    想必大家常見的都是農村養的普通土雞。其實蘆花雞是一種蛋肉兼用型的雞品種,在農村是很少人養殖的,其的體型橢圓而大,蛋殼多為淺褐色,喜愛食用山間的野草鮮花、樹葉草根、草籽樹果、飛蛾昆蟲、蠅蛆、蚯蚓、昆蟲等。因為比較稀少,所以價格非常昂貴,養殖它不僅成本低,而且比普通雞的利潤要高出一半。那麼養殖100隻能賺多少錢呢?今天為大家談一談。養殖100隻蘆花雞能賺多少錢?
  • 三步帶你分清綠頭鴨的雌雄
    大家有沒有考慮過養綠頭鴨作為寵物呢?綠頭鴨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頭是綠色的鴨子。實際上也就是野鴨,平時大家吃的家鴨就是由野鴨馴化而來。但是小編還是要說一句:鴨鴨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鴨鴨?吶,大家看,綠頭鴨是不是還挺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