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養好綠頭野鴨,有四個主要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抗病能力比較強,而且它們吃得比較隨意,不挑食,各種稻穀、蠶蛹和青飼料等等,都可以作為它們的食物。而且它們的胃口比較好,生長起來也比較快,養殖它們只用70天就可以達到上市出售的體重,一般能達到14到15千克,比普通的野鴨大了2到3倍。這種鴨子不僅好養,關鍵是它的營養極其豐富,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因此它的售價比較高。
很多農民看了綠頭野鴨的市場之後,紛紛想開始養著它們,但是也需要掌握正確的飼養技術,否則的話,可能未必有那麼好的收益效果,看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殖方法,這樣養出來的野鴨個頭更大,味道更好,所以也更容易賣個好價錢,希望能幫到大家。
小編認為第一個就是考慮養殖環境,在鴨舍的建造方面,大家一定要根據它們的隱性習慣去選擇,可以,一半搭建棚,另一半是露天活動場所,而活動場所最好是池塘,或者是人工建造的水池,同時也需要有一些樹木草叢,在池塘當中也需要一些藻類,這樣才能給它們更好的生存環境。飼養場所最好是建立在河邊,或者是草木茂盛的地方,並且還要。建造比較結實的微網和天網防止它們飛逃。如果養一百隻野鴨,當它們長到70天的時候,要求宿舍面積不能低於15到20米,運動場應該是在20米以上,而水廠則應該在15平方米以上。
在飼料的選擇方面還是比較隨意的,可以按照家鴨的飼養方式去餵它們,可以餵顆粒飼料,也可以自行配製。但是要根據它們不同的生長階段而進行調配,30天以下和30天以上的食物構成是不一樣的,它們卻對食物有玉米小麥、麥麩、豆餅、貝殼粉、食鹽,等到30天以上,可以去掉麥麩和貝殼粉,換成米糠和稻穀。
小編認為飼養管理方面,大家也要分階段進行,在30天以下,大家要按照雛鴨的方式去飼養它們,溫度方面有較為嚴格的要求,1到3天,需要的溫度是27到29攝氏度,4到6天需要25到26度,7到10天需要24到25度,十天以後需要17到19度。浴足場所需要用小來分隔開,每個欄,的面積是兩平方米,並且安裝保溫燈。因為雛鴨比較嗜睡,所以需要有人24小時看守,每隔一個小時將它們撥弄一次,這樣可以避免壓死悶死的情況。
在30天以後,主要就是飼料方面的管理,可以讓它們,自由採食,並且在期間也要保證不限量的供給它們飼料,而當它們長到50天以上的時候,就開始會飛了,隨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好,不要讓它們飛走。等到70天之後,大家可以選擇好種呀,公鴨和母鴨的比例為1:4,到1:6之間。基本上這些就是養殖綠頭野鴨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比較好養的,只要防止它們逃竄,並且在雛鴨階段好好飼養就可以了,而大家在思想的時候,最好是杜絕外來人員進入養殖場所,這樣會驚擾它們。
小編認為其實飼養綠頭鴨一點都不難,重點就是如何的進行,而綠頭鴨因為個子比較大,和養殖普通的鴨子相比,你只需要稍微多投入一些飼料的錢就可以了。照這樣計算,即使你賣到和普通家一樣的價格,僅是靠體重,就可以多賺不少錢,況且它的價格要比普通的鴨子更貴,因此會讓你的收入多不少。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