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2021-01-08 人生智慧全解讀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個原因或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以下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命喪狗嘴的烏鴉」,故事雖短,道理卻深。這個故事就會告訴你: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欲望過多所致!恍然大悟。

來看這個寓言故事:

在某戶人家門前,一隻大黃狗正在享用著主人賜給它的美食,一個肥美的肉骨頭,而在門前的大樹上,停落了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生性貪婪,看著正在啃肉骨頭的大黃狗,頓時心生慾念:「為什麼這傢伙有肥美的肉骨頭吃,我卻吃不上,不行!我得把它奪過來!」說幹就幹,這隻烏鴉瞅準機會,猛撲了下去,在大黃狗的頭上狠狠地啄了一下。

大黃狗未加防備,不知道對手是誰,下意識地就是先躲到狗洞裡去,連肉骨頭都顧不上了。烏鴉僥倖得逞,一時得意洋洋,心想:「這隻大黃狗看起來威猛,膽子原來這麼小呀,真是一隻喪家犬,這下肉骨頭歸我啦!」烏鴉一邊美滋滋地想著,一邊叼著那塊肉骨頭飛回到了樹上,然後開始享受起來。

又過了幾天,還是這隻烏鴉,還是那條大黃狗,同樣的場景,黃狗在啃肉骨頭,烏鴉再次心生慾念,撲下去搶肉骨頭。然而,大黃狗這次有了防備。當它看清楚襲擊自己的只是一隻小小的烏鴉時,不由得火冒三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抓住了烏鴉的翅膀,抓得烏鴉是羽毛飄零,疼的拼命掙扎,想要逃跑,可它哪裡是大黃狗的對手,沒幾下,就被大黃狗一口咬斷了脖子,掙扎了幾下後,便一命嗚呼了。

烏鴉本來在樹上快樂地生活著,可以說,天闊任鳥飛,可就是因為欲望過多,想要搶奪不屬於自己的美食,結果因此喪了命。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欲望過多會帶來災禍,也暗含著另一層寓言,那就是:人生的不快樂,都是因為自己欲望過多所致。

不可否認,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像物慾、權欲、情慾,都是常人難以抵制的誘惑,但欲望是無止境的,欲望過多,人就不會快樂,有一句話叫「慾壑難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古人講究節慾,講究知足常樂,講究「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這就是告訴我們,當理性和欲望糾纏的時候,保持自己的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才更容易得到快樂,如果被過多的欲望所控制,那你的人生就不會快樂。

誰都希望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而太多的欲望,卻讓我們變得憂鬱、煩躁、焦慮、痛苦,尤其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的情緒太容易被各種欲望所左右。佛家說:「人生來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於各種欲望。」錢多了還想再多,房子大了還想大,出了名的還想要更大的名氣……像這樣被欲望所操控的人生,又如何快樂?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百家號獨家內容)

相關焦點

  •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雖短,道理卻深!(深度好文)
    2020-12-30 14:15:56 來源: 哲彥生活 舉報   寓言故事
  •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雖短,道理卻深
    寓言故事:「狼和狗的幸福」,故事卻短,道理卻深!一頭狼,不幸地陷入了絕境之中,它被那些獵狗所追殺,光顧著逃命,已經好幾天沒吃什麼東西了,也沒怎麼休息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它又遇到了一隻高大威猛的狗。放到往常,狼肯定二話不說,會衝上去和這隻狗打上一架,將它撕成碎片,狗肯定不是它的對手。可現如今的狼,又餓又困,戰鬥力可以說是降到了最低,選擇硬拼的話,肯定會吃大虧,搞不好小命就送到這了。於是,狼沒有硬拼,而是裝作一副平易近人的樣子,開始和狗套近乎,讚美這隻狗長得一臉福相,肯定生活的很幸福。
  • 寓言故事:喜怒無常的烏鴉與能說會道的青蛙的較量,結局令人深思
    烏鴉和青蛙是一對冤家,關於它們的故事,坊間流傳頗多,而最有意思的,也許是以下這個。烏鴉這是一個彝族民間口口相傳的寓言故事,據說,古時候,世間萬物都會說話,森林裡有烏鴉、喜鵲和絲兒(彝語諧音,是一種紅嘴鷗)三隻飛鳥關係甚好,它們共同築就了一個鳥巢。春天到了,它們都在巢裡下了一些蛋。
  • 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英語寓言故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雙語) 2017-11-15 15: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
    經典寓言故事:「騎驢的狼」,故事很短,道理卻深,很值得一看一頭狼正在森林裡覓食,很快它就發現了一頭驢。狼舔了舔嘴唇,心裡很高興,心想終於可以填滿飽肚子了。然後,他一下子跳出來,攔住驢的去路,問驢:「夥計,你從哪兒來的?」「我剛從村子裡來的。」
  • 寓言故事:「老鼠家族的命運」,故事雖短,寓意卻深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是老鼠部落最近會議頻繁,鼠王愈發為人類的歧視和「迫害」而苦惱。 「過街老鼠」、「鼠目寸光」、「膽小如鼠」等成語的流行讓他焦慮不已、苦惱不已,在王座面前,它踱來踱去、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想要徹底改變老鼠家族的命運,可卻始終沒有什麼好主意。 這一天,鼠王在地下宮殿鄭重向群鼠發表演講:「可憐的鼠民們!我們的生存處境之悽慘,大家都是感同身受,可是這對我們實在太不公平了,還有比我們更願的嗎?
  • "烏鴉喝水"故事被指騙人 實驗顯示網文說法不準確
    「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烏鴉好聰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幾顆石子進去可以讓水位上漲喝到水。這個《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國各地的小學教材裡都有。這兩天,一篇關於「烏鴉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網文在網上瘋傳,文中列舉了四個版本的小學一年級教材《烏鴉喝水》的故事,四個版本中,烏鴉沒什麼區別,但瓶子的形狀都不一樣。
  • 烏鴉喝水 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 ……
    | 演講烏鴉喝水這是一個陪伴了好幾代人的故事……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又到紫悅姐姐給大家講故事啦今天我們要聽的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故事叫做《烏鴉喝水》這個故事是選自《伊索寓言》……烏鴉試著把嘴伸進去喝水,可是她的嘴太短,而罐口又太窄,根本喝不到。烏鴉為此困惑了很久。到底烏鴉要怎樣才能喝到瓶裡的水?
  • :第十三期英語寓言故事・烏鴉喝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第十三期英語寓言故事・烏鴉喝水   A crow, ready to die with thirst, flew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烏鴉喝水是寓言也是科學課
    □張立美    上小學時,你一定讀過烏鴉喝水的故事。聰明的烏鴉發現瓶子內水位太低無法喝,於是它扔了幾顆石子進去讓水位上漲,最後喝到水了。不過,現在卻有人通過實驗對此表示質疑,說烏鴉喝不喝得到水與容器的形狀有很大關係。
  • 寓言故事 老烏鴉和小烏鴉 作者:翔龍(遼寧·建平)
    寓言故事·老烏鴉和小烏鴉作者:翔龍(遼寧·建平)·從前山上住著一群烏鴉,老烏鴉老了,看著吃得越來越少的糧食嘆氣。·因為小烏鴉很多,老烏鴉沒法給的均勻,但總是儘量都餵飽。·一天小烏鴉長大了,它聰明靈俐,叫起來像八哥一樣,有時並不聽話,但它是這群烏鴉裡最會叫的,所以老烏鴉對它是又擔心又喜歡。·小烏鴉到處去飛到處去叫,贏來不少鳥的掌聲和喝彩。得到了不少本不該得到的食物。老烏鴉很高興,呆在窩裡對著相鄰樹上的鳥誇獎小烏鴉,很有成就感,特別自豪。
  • 我覺得有必要讓它看一下烏鴉喝水這個寓言故事
    我覺得有必要讓它看一下烏鴉喝水這個寓言故事好強勁啊!爸爸你夠了,輪到我玩了不是吹牛,這樣的灌籃,我上我不行有這麼騷氣十足的本領,何愁女同學不圍著你轉啊!你這是出門太著急了還是專門穿成這樣的!這是我們農村裡的鄉間神車,叫東風風神!開起來東扭西歪的都不會翻車,穩定如狗!明天叫你們倆的家長一起來,老師幫你們見家長!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薦書人: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團文苑小學語文教研組推薦書目:寓言薦書理由:《伊索寓言》是人類文學中的一塊瑰寶,流傳世界兩千五百餘年,經久不衰。一篇篇短小的寓言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三(3)班 馬奕茗古時候的人們早就發現了「通過故事講道理」這種巧妙的方式,流傳開數不清的寓言故事。
  • 小故事大道理:伊索寓言《口渴的烏鴉》
    圖片來源於網絡伊索寓言-口渴的烏鴉:一隻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找啊找,終於找到了一個裝了一點點水的瓶子。可是瓶口很細,水又很淺,烏鴉怎麼也夠不到瓶中的水。烏鴉想把瓶子推到,將水倒出來。烏鴉銜來一粒粒小石子,把石子投到水瓶裡。隨著石頭增多,瓶裡的水漸漸升高,最後上升到瓶口,烏鴉終於喝到了瓶中的水。寶貝們:你在一個人考試答題的時候,面對記不清的題目你們會怎麼做?跺著腳著急,咧著嘴哭鬧,皺著眉頭髮愁,這些某位小朋友經典的招牌小動作是不能幫你考取滿分的!
  • 伊索寓言兒童故事:一隻貪心的狗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伊索寓言兒童故事:一隻貪心的狗 2015-10-14 10:50 來源:網絡 作者:
  • 三年級語文第5課《守株待兔》,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做事道理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種田人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直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他就放棄農活每天守著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同學們要認真學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
    烏鴉喝水的典故告訴我們烏鴉很聰明?但其實烏鴉也做錯了!小孩階段,天真活波,遇事懵懂,一些道理對他們的啟蒙就有了重大的意義。一天天長大,來到了成人世界。時而我們發現,遊戲規則絕非孩童時那般單純,那又到底是怎樣的不同呢?烏鴉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在小學,甚至在幼兒園都聽過。
  • 經典寓言故事第16期丨烏鴉訴冤
    點擊上方綠色小喇叭即可收聽故事啦為了方便老百姓告狀、訴冤,溫璋還派人在衙門外掛上一隻懸鈴,好讓告狀者隨時撞響鈴鐺。一天,溫璋忽聽堂外懸鈴一陣疾響,便馬上派人出去查看。那差人在鈴下四處張望,卻未見到有人前來撞鈴。正奇怪間,那鈴鐺又響了。差人不知何故,那鈴鐺卻連響了三次,差人這才發現撞鈴的原來是只烏鴉。差人立即向溫璋報告了烏鴉撞鈴之事。溫璋想了片刻,說:「這隻烏鴉定遭了什麼傷心事,它才前來訴冤的。
  • 不一樣的烏鴉與狐狸故事
    我們就先來講講烏鴉,大家最先了解烏鴉的故事應該是我們小學時學過的課文《烏鴉喝水》,一起回憶一下吧!有一隻烏鴉口渴了,於是他在低空盤旋著想找水喝。找了很久,他終於發現在不遠處有一個水瓶,便開心地飛過去,停在了水瓶口,準備痛快地喝水。誰知道水瓶裡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頸又長,烏鴉無論如何也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