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斑鱉接受人工授精,它會滅絕嗎?

2021-01-14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蜥遊紀科普創客團隊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斑鱉(學名:Rafetus swinhoei),又名斯氏鱉,體型大,背盤長達110釐米,幾近圓形。軀體扁平,背面平滑光澤,頭體暗橄欖綠色,具多數黃色點斑。這種密集的黃色斑紋是斑鱉的特點。生活於江河湖沼中,底棲,以水生動物為食物。斑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是龜類中最瀕危物種之一,全球已知存活僅3隻。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定為極危(CR);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2015年環保部中科院聯合公布的《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定為極危(CR)。分布於我國的長江流域和紅河流域的淡水區域以及越南北部。已經繁衍生息了2億7千萬年,跟恐龍同齡,由於體重能達到100公斤,被稱為鱉類中的「巨無霸」,因其數量稀少極其珍貴,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目前,中外科學家在嘗試各種方法幫助斑鱉繁殖。人工授精拯救稀世斑鱉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2016年4月7日,在繼去年5月由WCS(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TSA(國際龜鱉生存聯盟)與中國動物學會合作,對我國僅剩的一對「壽星」斑鱉情侶進行首次人工授精失敗後,中外專家再次聯手為拯救地球上最大淡水鱉的繁殖而努力。



圖1. 蘇州動物園工作人員正在抓捕雌斑鱉上岸接受人工授精(源自蘇州日報)


據了解,2008年5月,長沙斑鱉姑娘「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斑鱉聯姻。很可惜,這次的自然交配沒有成功。2015年5月,蘇州動物園首次對斑鱉夫婦進行了人工採精、授精,這在全球尚屬首例,然而這次也沒有如願成功。


春季是動物交配繁殖的季節,也是對斑鱉進行人工採精、授精的最佳時間。這次由國際著名龜鱉類專家、澳大利亞大學動物生物學院的傑拉德•庫克林博士領銜的專家團隊,對斑鱉夫婦進行第三次人工授精。與此前將採集到的精液輸入雌斑鱉洩殖腔不同,此次將首次採用「微創」技術,從雌斑鱉腹部將採集的精液直接輸入輸卵管,有望大大提高成功率。此次究竟能否成功受精,要到6月底、7月初才能知曉。


人們在為拯救稀世斑鱉做著最後的努力。



每一次實驗嘗試都會引起人們的好奇和關注,仿佛重新點燃了希望之火,仿佛在告訴自己斑鱉能夠繼續繁衍,然而每一次我們都是在失落中緬懷和反思,繁殖實驗為何接連失敗?


劉農林老師分析稱原因可能是100多歲的雄鱉精子活力不夠,生理機能自然衰退,也不排除雌鱉飲食中營養吸收不夠全面,多年鈣攝入不足,蛋殼壁太薄等所致。 


我們認為斑鱉原始生活環境偏向雲南紅河和越南一帶,這些地方屬於熱帶或亞熱帶氣候,國內的兩隻斑鱉,一直沒有繁育成功,一方面可能和年齡大了有關係,另一方面可能受蘇州當等地環境溫度的影響。


牛翠娟老師認為可能是長期圈養應激造成的激素水平過高影響了精子和卵子的發育。應激激素水平與繁殖內分泌系統密切相關,許多生長在江河、湖泊中的大型水生動物在人工小水體環境中都無法正常繁殖。



雖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長期以來斑鱉一直被誤認為是黿或中華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斑鱉獲得獨立物種之路十分艱難。現在斑鱉的分類學地位仍未完全確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斑鱉的標本數量太少。


斑鱉於1873年首次被英國生物學家格雷(John Gray)命名。標本是當時英國政府駐上海領事Robert Swinhoei先生送給英國博物館的,據說是從中國上海的鄰近地區採集所得。然而非常遺憾的是,由於幼體和中華鱉相似,成體又和黿很像,加上缺乏標本,在隨後的100多年中,斑鱉並沒有得到中國動物學界的認可,而被看成是中華鱉或黿的同物異名。直到1987年,Meylan等重新研究了斑

鱉的模式標本,恢復了其有效種的地位,並將之改到Refetus屬中。



圖2. 斑鱉(源自維基百科)


為了解斑鱉屬中個體之間的基因差異,銘杜勒等人從世界各地博物館收集標本,採樣品進行基因檢測。龜類研究所(PCHP)曾經在中國和越南的博物館裡找過幾次,發現了20個標本,大多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檢測結果發現,斑鱉屬中僅存的兩個物種——斑鱉和幼河斑鱉(Rafetus euphraticus)有很大的區別,推斷可能是因為5000到55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升起,隔斷了斑鱉和幼河斑鱉的聯繫,這最終使它們發展成兩個物種。但是他們認為中國和越南的斑鱉基因差別不大,是一個物種。


然而,到這個時候,斑鱉在野外幾乎絕跡,飼養的個體也寥寥無幾。



「鱉」是爬行綱龜鱉目鱉科動物的統稱。現在,提到「鱉」,人們就會想到珍稀的斑鱉。斑鱉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瀕危的動物,目前世界範圍內處於圈養條件下的斑鱉只有3隻,其中一對目前在蘇州動物園參與繁殖計劃,剩下的則是2008年美國科學家在越南北部發現的一隻野生斑鱉。斑鱉曾廣泛分布在長江下遊、雲南南部紅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如今為何會變得如此稀少?


人類活動加劇、棲息地汙染、過渡捕撈導致了斑鱉現在這樣一種生存狀況。截止1990年代末,由於人類活動大量增加以及傳統中藥對龜鱉殼的巨大需求,斑鱉的種群數量迅速下降。鱉在野外,只要有人看見,準會被拿走吃了或賣了,中國所有的野生龜鱉類,都面臨著這種威脅,這和中國惡劣的飲食文化傳統有關。


此外斑鱉數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們把它當作黿,沒有引起重視。雖然斑鱉極度珍稀,但在我國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上卻找不到它的名字。這是因為該名錄製定於1988 年,那時還未確定斑鱉是獨立的物種。斑鱉從1873年首次被發現命名之後的100多年時間裡,大都被錯認為是黿。到了上世紀90年代,斑鱉才終於被確認為獨立物種。《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已經把斑鱉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裡也有斑鱉。CITES有法律效益,它禁止了斑鱉的國際貿易,但它在國內卻沒受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保護。


知道了斑鱉和黿是兩種動物之後,很多動物管理員發現自己所在的動物園曾經飼養過斑鱉。銘杜勒(Minh Duc Le)等人在2009年召開的第一屆越南國際兩爬研討會上發布的《極危鱉類的基因變異性》(Genetic Variability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oftshell)一文提及,1995年蘇州動物園有一隻斑鱉被石頭砸死,後做成了標本。北京動物園的一位工作人員曾經養著一隻「黿」,2005年死亡後連標本都沒留下,後來才通過照片比對發現是一隻斑鱉。正是這種錯誤的認識和保護意識欠缺,斑鱉在還沒有來得及正名前就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了。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大家向博覽君推薦文章哦!~

「轉載文章」、「意見反饋」或「合作事宜」請發郵件給mobile@cnic.cn!


請掃碼關注中國科普博覽微信號

(ID:kepubolan)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一隻雌斑鱉在蘇州去世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雌性斑鱉4月12日接受人工授精後陷入昏迷,經過近24小時的搶救後,於4月13日下午1點20分不幸離世。「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目前斑鱉僅剩三隻: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未知性別。」園方相關負責人說。
  • 中國最後的斑鱉:唯一一隻雌性個體,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
    ,在進行人工受精時死亡,世界上僅剩3隻,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在進行人工受精時死亡,世界上僅剩3隻,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這可能是全球最後一隻雌斑鱉,它每年產卵2-3窩,此前從長沙動物園遷居到有雄性個體的蘇州動物園,方便進行繁育,但過去的四次人工授精均失敗。
  • 中國最後的斑鱉:唯一一隻雌性個體,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
    全球已知存活僅4隻,其中蘇州動物園1隻、越南同莫湖1隻、越南宣漢湖1隻,但不久前,有消息稱,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進行人工受精時死亡,世界上僅剩3隻,因此,它們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
  • 第五次人工授精失敗 我國最後一隻人工飼養雌性斑鱉去世
    原標題:第五次人工授精失敗 我國最後一隻人工飼養雌性斑鱉去世 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雄性斑鱉只是微微將頭探出,接著漂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 帶著一家三口來觀看的李先生說:「聽說雌性斑鱉已去世了,特地來看看,這是中國最後一隻斑鱉了吧。」幾分鐘過去,雄性斑鱉懶洋洋地曬了會太陽,遊向了水底。 據介紹,這隻雄性斑鱉今年超過110歲,重140斤。是蘇州動物園的「元老」,從開園至今居住到現在。
  • 中國唯一雌性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
    4月12日,專家團隊對雌性斑鱉進行人工授精。次日,該斑鱉經搶救無效死亡。蘇州動物園供圖經24小時搶救無效死亡;全球僅存3隻,中國目前僅剩一隻雄性斑鱉,越南尚存兩隻但性別不詳4月13日,在蘇州動物園飼養的中國唯一雌性斑鱉經人工授精後發生意外,搶救無效死亡。
  • 一隻雌性斑鱉在蘇州人工授精後死亡,全球僅剩3隻……
    4月13日13:20,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 本文圖片 @蘇州日報4月13日13:20,中國目前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蘇州動物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它每年產卵2-3窩,此前從長沙動物園遷居到有雄性個體的蘇州動物園,以進行繁育,但過去的四次人工授精均失敗。專家稱取卵困難,其克隆技術不夠成熟。「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
  • 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我們所知道的她的一生
    生前,它沒有名字,只有一個來自種群的稱呼:斑鱉。90 歲,對於最大年齡超過 160 歲的斑鱉來說,還是個可以叫姑娘的年紀。我們就叫它斑鱉姑娘好了。它離世的影響,就源於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目前全球已知存活斑鱉僅剩三隻:蘇州動物園一隻(雄性),越南兩隻(不知性別)。這個種群已經面臨滅頂之災。斑鱉姑娘。
  • 中國唯一雌性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蘇州動物園供圖  經24小時搶救無效死亡;全球僅存3隻,中國目前僅剩一隻雄性斑鱉,越南尚存兩隻但性別不詳  4月13日,在蘇州動物園飼養的中國唯一雌性斑鱉經人工授精後發生意外,搶救無效死亡。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知的斑鱉僅剩三隻,其中蘇州動物園還有一隻雄性斑鱉,另外兩隻在越南,性別不詳。
  • 拯救地球上最後的斑鱉 繁育後代寄託人類希望
    作為地球上最後的斑鱉,酣睡中的它不會知道人類正在為其「傳宗接代」的事情召開專門會議——拯救斑鱉的研討會在蘇州舉行。  「不希望這個事情當中發生什麼意外,現存的個體實在太少,任何意外都經不起!」蘇州動物園園長陳大慶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斑鱉,是比中華鱘更瀕危的「水中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99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
  • 全世界唯一雌性中華斑鱉意外死亡,僅剩三隻雄性,已可以宣告滅絕
    瀕危動物到底是怎麼定義的,實際上真正瀕危的動物世界上有7000多種,它們大多數量稀少,數量都不到100隻,甚至有很多數量還不到10隻,幾乎都是遊走在滅種的邊緣。它就是斑鱉。去年,全球還有四隻斑鱉,中國兩隻,一雄一雌,越南有兩隻,雄性。斑鱉淡水物種,我國科考團隊前幾年還在雲南瀾滄江流域進行了大量考察,還發現有斑鱉活動的疑似痕跡,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實物。
  • 斑鱉人工授精後死亡, 全球僅剩3隻
    全球斑鱉還剩最後三隻。↓2019年4月12日,由國際專家組成的團隊,與蘇州動物園員工一起,在蘇州動物園,對中國僅存的一隻雄性斑鱉和一隻雌性斑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授精前檢查發現兩隻斑鱉健康狀況良好。但最終雌性斑鱉在授精後沒有甦醒過來且不幸死亡,對極度瀕危的斑鱉來說,這是一個災難性的損失。專家團隊採集了卵巢組織並保存到液氮中,以備未來使用。
  • 從長沙「遠嫁」蘇州10餘年後,最後的「斑鱉姑娘」走了
    這隻雌性斑鱉90多歲,曾是長沙動物園最老的「居民」,三湘都市報曾多次報導過它。90歲,對於最大年齡超過160歲的斑鱉來說,還是個可以叫「斑鱉姑娘」的年紀。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後的「斑鱉姑娘」。2008年它從長沙「遠嫁」蘇州。1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希望它能和國內已知僅存的另一隻雄性斑鱉繁衍後代。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它的身體出現狀況,沒能搶救過來。
  • 十年人工繁殖無果,斑鱉還有希望嗎?
    但我國境內野生龜類的命運卻是坎坷崎嶇的,很多龜類已經到了滅絕的邊緣。斑鱉(Rafetus swinhoei),在我國境內很可能已經野外滅絕,僅存一雄一雌兩隻個體在蘇州動物園。這種巨大的鱉類在英語中被叫做「Yangtze giant softshell turtle」,Yangtze即「揚子」,這充分說明了斑鱉和中國有著悠遠的歷史文化淵源。不幸的是,這種大鱉也許正悄悄地離我們遠去。
  • 中國僅存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全球斑鱉僅剩3隻
    昨天(13日),蘇州動物園內,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授精後死亡。據悉,4月12日國際專家團隊剛剛對蘇州動物園內僅存的一隻雄性斑鱉和一隻雌性斑鱉進行了採精和人工授精工作,授精前檢查發現兩隻斑鱉健康狀況良好。
  • 我國最後一隻斑鱉,堪稱水中「大熊貓」,傳宗接代很困難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堪稱水中大熊貓,傳宗接代太難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眾所周知,烏龜的種類是比較多的,要說最為珍貴的一種的肯定就是斑鱉了,現在全世界只有三隻,在我國境內就存在著一隻,被稱之為水中大熊貓。
  • 中國最後一隻斑鱉,從清朝活到現在,人類將親眼見證它的滅絕
    2007年8月19日,蘇州西園寺400多歲的斑鱉方方去世,中國最長壽的生物交到了蘇州動物園的雄性斑鱉身上,它和方方相比,雖然還是小夥子,但卻也是100多歲的高齡。讓人遺憾的是,這是中國最後一隻斑鱉。
  • 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已經註定要滅絕,我國僅存一隻!
    最近十數年,我們經常能聽到某個物種快要滅絕啦,某個物種十分瀕危啦等等新聞,不過我們國家也在大力保護這些瀕危動物,讓它們能順利的繁衍下去。說起保護動物,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沒錯,大熊貓作為世界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顧。但是,在我們國家,現在還有很多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的動物,比如一種龜類,它的名字叫斑鱉。
  • 世界最「孤獨」的動物,地球上僅剩3隻,2隻在中國,需要人工授精
    世界最「孤獨」的動物,地球上僅剩3隻,2隻在中國,需要人工授精說到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你們覺得是什麼動物呢?有的人說是刺蝟,因為它們全身長滿刺,就算心情不好想和自己的同伴靠一下,都會彼此刺傷,非常的可憐,但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是烏龜,因為烏龜的壽命非常長,大多數的烏龜都會很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但還好它們有同伴,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動物,它才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它也是龜類的一種,被稱之為最「孤獨」的神獸。
  • 百歲斑鱉有望8月產子---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本報5月19日訊 2008年,長沙生態動物園一隻雌性斑鱉遠嫁蘇州,與蘇州動物園的一隻雄性斑鱉共同承擔起繁衍後代的重任。但7年過去,這對「夫妻」始終還是沒有傳來「好消息」。記者今日從長沙生態動物園了解到,今年5月6日,國內外專家已經為斑鱉實施了人工授精手術,順利的話,最快八九月份小斑鱉有望降生。
  • 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斑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
    文/濤聲依舊滅絕判定書?中國唯一一隻雌性班鱉死亡,全球僅剩3隻!班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被稱為比大熊貓還稀有的動物之一,全球的斑鱉數量只有四隻,分別是中國的兩隻,越南的兩隻,全都是在亞洲,它的數量非常稀少,幾乎已經完全被下了滅絕判定書了,一直以來人們都小心翼翼的保護著它,因為它本身實在是太過脆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