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菡萏香銷翠葉殘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幹。
這首詞中第一句是王國維很推崇的,他認為這句寫出美人遲暮的感慨。「菡萏」是古語對荷花的稱謂,這樣顯得更加古雅。「香消」一個消字寫出荷花香氣慢慢消散。而「翠葉」不但寫出荷葉的碧綠,更讓荷葉有玉一般的光彩。美好的荷花香消玉損,碧玉一般的荷葉也開始殘破,這有一種美人遲暮的慨嘆。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寫荷花荷葉的經典名句,一個「接天「一個「無窮」寫出荷塘裡的荷葉茂盛,那綠色似乎綿延到天邊,與天相接。而「碧」更有玉的光彩和溫潤。在漫天碧綠的荷葉映襯下,被太陽照射的荷花有著不一樣的紅色。而荷花與荷葉如此之美,六月的西湖不是更美嗎?
3、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曲是採蓮人唱的,也是唱給採蓮人的。採蓮人都是美好的女子,她們與荷花為伴,與蓮子為友。蓮子清如水,採蓮人也清如水。而這位採蓮人的衣裙就像用荷葉裁成製作的一樣非常清新,她划著船進入荷塘,荷花在她的臉上拂過,她很快將船劃入荷塘中,再也看不見她,但卻聽到她的歌聲。
荷花又有別稱叫芙蓉,只不過是水芙蓉而已。
4、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採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白居易也寫了《採蓮曲》和上一首《採蓮曲》不同,這個採蓮的女孩遇到情郎,她很害羞,想說話卻只是低頭一笑,而頭上的碧玉搔頭卻落在水中。
這段美好的愛情誕生在荷塘中,荷塘裡菱角葉子長滿荷塘,而伸出水面的荷葉在風中亭亭玉立。在荷花深處,有小船通過,應該不是一條船吧!姑娘的採蓮船和情郎的漁船在荷塘相遇,於是,愛情在荷塘誕生。
5、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出自唐代李商隱的《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終於有一首完全寫荷花的詩了。李商隱這首《贈荷花》用對比手法寫荷花,世人們喜歡花,都喜歡將它種在銅盆裡。只有荷花不用人種,它就生長在荷塘中,翠綠的荷葉,豔麗的荷花自由自在地捲曲舒展合攏綻開,一派天真爛漫。而且這種花與葉相依相伴,一到秋天,荷葉翠色衰減,豔紅衰老讓人心疼。雖然作者寫詩時,荷花正豔,荷葉正鮮,但聯想到深秋荷塘,他也心疼,這才是真愛粉啊。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她的少年時代的故事,她總是記住當年在溪亭時,太陽快落下去了,她還沒有回家了,因為她喝醉了,玩盡興了,把船划進藕花深處,她有些焦急努力划船,卻驚起一灘鷗鷺飛起。
一個嬌憨可愛的少女在荷塘深處划船的情景,可以讓人想像,她因為喝醉,臉龐酡紅,香汗淋漓,頭髮也打溼了,貼在臉上,在荷花的映襯下,格外美麗,而夕陽下的荷塘,滿池荷葉荷花更加嬌豔欲滴。
7、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出自宋代蘇軾的《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這是蘇東坡寫景的詞,他用白描手法寫出居所的景色遠處有樹林,山色空明清秀,牆邊有竹林。池塘邊衰草遍地,水已經乾涸。而天空中白鳥翻飛時隱時現。
遠處荷塘中的荷花映照在水中,散發出細細的香氣。
他在村舍外古城旁散步,拄著竹杖,踩著滿地的藜雞緩慢的在夕陽下漫步,也幸虧昨夜三更下雨,能夠得到半天的清涼。
紅蕖也是荷花的別稱。
8、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出自唐代李白的《採蓮曲》
若耶溪傍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李白也寫過《採蓮曲》,地址在美麗的若耶溪旁,若耶溪也是西施的故裡,這裡出產美女,這群採蓮女也是一群青春活潑的美麗女孩子,她們的笑語歡歌隔著荷花都能聽見。
太陽照著採蓮女美麗的新妝,水底清澈見底,更映照出荷花的美麗和姑娘的美。她們採蓮時,衣袖揮舞著,散發出陣陣香氣。
只見岸上有一些紈絝子弟都被吸引了,他們騎著高頭大馬在垂楊下佇立。紫騮嘶鳴著,採蓮女進入落花中。
見到此情此景,作者在湖邊蜘躇,對著空空的湖水思念。
9、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
出自唐代杜甫的《狂夫》
萬裡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篠 通:筱)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悽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杜甫這首詩寫出草堂的景色,開篇一個萬裡橋西,不但寫出草堂的位置在萬裡橋西邊,而且給草堂一個很壯闊的背景。然後寫出它挨著百花潭,那裡的水叫滄浪,今天的百花潭還有一座滄浪橋。
第二句寫景色,草堂周圍翠竹輕搖,帶著水光的枝枝葉葉,明淨悅目;細雨使荷花格外嬌豔,微風吹送,清香可聞。其中,「含」和「裛」兩個動詞運用很妙。「含」有小心呵護之意,暗示了風的柔和。而「裛」通「浥」,有「潤物細無聲」的意味,足見雨之細。這裡,詩人以精心之筆,描寫了微風細雨,營造了一個美好的審美境界。
後四句卻是杜甫在草堂的生活狀況,在廟堂做官的享受厚祿的朋友斷絕了聯繫,長時間忍飢挨餓讓孩子一臉菜色。人說慾壑難填,但他只有一顆粗狂豪放的心,自嘲著是狂夫,而且越老越狂。
杜甫憂國憂民,但依然有一顆狂放的心。
10、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
出自宋代高觀國的《祝英臺近·荷花》
擁紅妝,翻翠蓋,花影暗南浦。波面澄霞,蘭艇採香去。有人水濺紅裙,相招晚醉,正月上、涼生風露。 兩凝佇。別後歌斷雲間,嬌姿黯無語。魂夢西風,端的此心苦。遙想芳臉輕顰,凌波微步,鎮輸與、沙邊鷗鷺。
這首詞寫荷花一開始就寫出荷花的美,荷花擁紅妝,翻翠蓋就像盛裝女王一樣浩浩蕩蕩的出場了。荷花影子讓南浦都暗淡了。水波面上,霞光映照,也映照了荷葉荷花。荷塘中,蘭槳的遊艇掠過,荷塘中,採蓮人在荷花中穿行,水把裙邊都打溼了,大家都喝醉了,而作者卻在荷塘邊佇立,初秋的荷塘涼風習習,他沒有感覺到,因為他在思念那個女子。
詞的下闕寫出別後相思之苦,耳邊依然留下戀人美好的歌聲,腦海裡依然留存著離別的情景,戀人依然嬌羞嫵媚,但卻因為離別黯然神傷。此時,他在西風中魂牽夢縈,卻不見美麗的姑娘,但姑娘美麗的臉龐帶著荷花的香氣,而她款款走來,步履輕盈得像在波浪上輕輕的穿行。那姿態,讓湖岸邊的鷗鳥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