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

我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讀書認字,尤其是讀中國古詩詞。我3歲時,就會說出押韻的話:「白白的雲朵藍藍的天,藍藍白白蕩鞦韆」。

如果把中國文化比作一場盛宴,那麼中國古詩詞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鹽。

我喜歡古詩詞,因為詩詞裡有春夏秋冬。每當春雨連綿的時候,我聽著外面的雨聲,就會想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看到池塘裡盛開的荷花,我想到的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秋風瑟瑟,樹葉變紅,正所謂「霜葉紅於二月花」。到了寒冬的夜晚,看著窗外的雪花紛紛落下,我又想到「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詩詞裡有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爸爸給我講他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事情,我從中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正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但是爸爸說農村也有很多美好的田園風光,經常能看到「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詩詞裡有家鄉的味道。前幾年,我和爸爸回到家鄉,爸爸說:「家鄉的房子都變了,人也不認識了。」我立刻想到賀知章寫《回鄉偶書》時的心情:「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詞裡有媽媽的味道。我們在奶奶家吃了豐盛的家鄉菜,味道美極了。爸爸的朋友說:「這些菜裡都有媽媽的味道」。我腦海裡馬上浮現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

詩詞裡也有中國的大好河山。我通過古詩詞感受到黃河、長江和廬山的壯觀秀美,比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看到美景,不同的人寫出的詩詞、表達的意境是不同的。比如寫春景,有的詩人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還有詩人寫「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中國古詩詞是一種很獨特的表達方式,詩人的很多心情、感受都可以通過其來表達。我很幸運自己從小學習中國古詩詞,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能夠感受到其中獨特的中國文化味道。

(寄自奧地利)張裕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2021古詩詞日曆,每天一首古詩詞,把日子過成詩!
    古詩文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一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經說過:「讀詩是我們人生中一種無窮的安慰。我哭,詩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詩中已先代我笑了。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我遇到困難,可是有比我更困難的。我是這樣一個性格,在詩裡也總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
  • 20個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耳熟能詳,意境絕美
    平日讀詩的你,可否也曾留意過藏詩詞裡的成語,如若偶然間遇到那麼幾個,會不會心生驚喜?從詩詞中可以看出,詩美詞也美,中國古詩詞的遣詞造句是相當有講究的!以下分享出自古詩詞中的20個成語,讀來絕美,耐人受用!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出處: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 閃耀在古詩詞裡的西安記憶 帶你踏訪「詩詞地理」
    2017年春節期間,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開播。古詩詞,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構成這座千年古城,最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歷史文化資源。  近日,本報記者以東西南北為坐標軸,選擇了部分與古詩詞息息相關的地點,進行實地走訪,試圖尋找這座城市的另一份詩意、審美和自信。  東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興慶宮在唐代是皇宮。園子裡,有一座沉香亭。
  • 在古詩詞裡開啟閉合的門,五花八門,大有門道
    晉朝葛洪在其《抱樸子·嘉遯》裡有:「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之句。「朱門酒肉臭,肉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挨餓受凍而死。天寶五年 (746年),杜甫懷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來到長安,渴望「立登要路津」。
  • 古詩詞中的情景交融
    中國詩詞,緣情言志,這是數千年來的傳統。統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經典古詩詞作品,選擇的時代跨度較大,囊括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經典詩詞,包含的題材眾多。那麼,教師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詩詞呢?日前我聽了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幾節古詩詞教學課,其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古詩詞裡找童年!
    童年是一首縈繞在耳畔的老歌,是鄉思鄉情鄉愁裡難以忘懷的記憶。在林林總總的古詩詞中,詩人們童心悠悠,童趣盎然,通過對兒童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讓許多詩作真實又靈動地再現了兒童的生活場景,細膩地描繪了孩子天真活潑的內心世界。讓我們誦讀那些閃現著純真童心的古詩詞,在字裡行間、腳腳韻韻裡,尋覓兒時的天真與快樂,找回久違的童年吧。
  • 昆明小學生要讀36首古詩詞
    目前統一使用的教材裡有詩歌60多首,其中有36首古詩詞  2014年初,一項國民素質調查顯示:完整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民眾,平均能記憶和背誦兩至三首古詩,學歷越高,能背誦的古詩越多。而這種記憶,均來自小學和中學語文課本。
  • 「文化隨筆」學寫古詩詞
    那麼,怎麼學寫古詩詞呢?下面,我班門弄斧試談幾點建議:第一,要先學會讀詩詞。嚴羽在《滄浪詩話》裡說,「詩有別才,非關書也。」這話未免狹窄,不讀書,不學習,僅憑天賦不可能寫出一首好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才是寫詩的基礎,而會讀更是寫詩的關鍵。所謂「會讀」是說要仔細領會詩詞的內在美感,揣摩其意境構造手法,文字組織技巧,以及用韻和用律。
  • 小學階段古詩詞的積累,有這一套就夠了!(禮盒版)
    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風靡全國,古詩詞也隨之大熱。不過,熱議之下,也有人宣揚「古詩詞無用論」。  孩子學習古詩詞看似無用,其實是比別人強在了那些看不見的地方。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武亦姝  我們都希望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像《中國詩詞大會》中的小孩一樣,從容優雅,出口成章。
  • 流行歌曲如何寫得有古詩詞的韻味?聽聽這幾首老歌就明白了
    現在我們聽的歌曲中,大多數可以算作現代詩(或者順口溜),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歌曲有古詩詞的味道,老街推薦幾首,不知道您是否聽過。 歌詞要具備古詩詞的韻味要具備幾個特點。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劉禹錫作詩的時候,因為「糕」這個字在經書中見不到,是生活中的俗語,他就不肯在詩中用這個字。當然流行歌曲風格各異,老鼠愛大米、小蘋果,都是很優秀的作品,他們選擇的就是這種風格。
  • 唐寧遠:古詩詞裡的「春雨之歌」
    網圖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一般自每年2月18日或19日始,在中國元宵節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24節氣的雨水。網圖雨水節是一個浪漫、溫暖、富有詩情畫意和人情味的節氣,自古文人多情,遇上雨水,便會在心底蕩出漣漪,演繹一首首「春雨之歌」,用古詩詞向我們娓娓道來。
  • 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
    通訊員林雅茜 攝為激發學生閱讀古詩詞興趣,品味經典魅力。近日,湛江市赤坎區華陽實驗學校組織開展「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活動。該活動不僅使學生在父母帶領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現古詩詞中蘊藏的諸多精髓,更能夠促進學校與家庭結合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在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誦讀聲中,一年級的古詩詞誦讀活動拉開了序幕。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學習成績差不了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魅力的展現,雖然短短幾十個字,但卻能描繪無數情感和風景,不過就是這樣的魅力,在一點點淡化,尤其在小孩子眼裡,更不理解古詩詞的深刻含義。為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現在語文科目已經進行了改革,加大了古詩詞在試卷中的出題量,要想讓你家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少不了學國學。
  • 閃耀在古詩詞裡的西安記憶 東南西北皆出有名
    2017年春節期間,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開播。這檔獨具一格的綜藝文化類節目在快節奏的今天,重新點燃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一時間引爆網絡。古詩詞,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構成這座千年古城,最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歷史文化資源。   近日,本報記者以東西南北為坐標軸,選擇了部分與古詩詞息息相關的地點,進行實地走訪,試圖尋找這座城市的另一份詩意、審美和自信。   東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興慶宮在唐代是皇宮。園子裡,有一座沉香亭。
  • 古詩詞鑑賞|詩人兔波《春懷》
    古詩詞鑑賞|詩人兔波《春懷》 2020-06-06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春節過年的朋友圈文案又火了,30首古詩詞,句句觸動心靈
    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從唐詩宋詞到如今,古人的智慧一直都不曾過時,我們可以在古詩詞感受自然風光,感受人的胸懷,同樣的也能感受到過年的喜慶和自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過年適合發的古詩詞。告別類!這樣發: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並序》凜冬散盡,星河長明,新的一年,萬事順遂。來如風雨,去似微塵。——《增廣賢文》豈能盡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 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3首有關親情的古詩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中有3首有關親情的古詩詞,本文簡單賞析。13.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到了洛陽,親友若是問起我來,就說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 臺灣六旬翁當兩岸閩南語「信鴿」 吟唱古詩詞
    「我就在海峽兩岸奔走,傳授閩南語古詩詞吟唱,帶來臺灣推廣閩南語的經驗。」蔡金安告訴記者,閩南語是泉臺共同的語言,這樣的交流更能增進兩岸的文化認同感。­  創造「蔡氏吟誦法」推動閩南語進課堂­  多年來,蔡金安先是創作了500多首閩南兒歌,後來又收集了唐詩300首,依平仄、押韻等進行編曲,唐詩優美的文字與閩南語動聽的旋律相結合,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聽覺效果。
  • 適合男孩取名的古詩詞
    小編認為參考古詩詞取名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既能滿足好聽這一要求,也能以其獨到的內涵使得孩子的名字出眾。下面起名網小編為您總結了一些根據古詩詞取出來的男孩名字,有興趣的家長不妨來這裡參考參考。給男孩取名的方法有很多,為什麼要用古詩詞取名呢?因為經過歷史沉澱的古詩詞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內涵。現在就讓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些根據古詩詞取出來的男孩名字吧。
  • 吳其堯︱古詩詞中「處」字的理解與英譯
    老師講到某個詞的用法時借題發揮,說是日本學者對古漢語的研究用力甚勤,舉的例子是古詩詞中「處」(念四聲)字的含義及用法。日本學者通過研究發現,中國古詩詞中的「處」既可以表示方位,意為「……的地方」,也可以表示時間,意為「……的時候」。老師還感嘆說:日本學者治學嚴謹,研究古漢語的深入程度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中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