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找童年!

2020-12-04 唐詩宋詞天地

「六一」兒童節到了,不由想起了童年。童年是一首縈繞在耳畔的老歌,是鄉思鄉情鄉愁裡難以忘懷的記憶。在林林總總的古詩詞中,詩人們童心悠悠,童趣盎然,通過對兒童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讓許多詩作真實又靈動地再現了兒童的生活場景,細膩地描繪了孩子天真活潑的內心世界。

讓我們誦讀那些閃現著純真童心的古詩詞,在字裡行間、腳腳韻韻裡,尋覓兒時的天真與快樂,找回久違的童年吧。

「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七歲時,一日,家中來客,有意試其才學,門前池塘裡一群白鵝正遊弋嬉戲,遂要求他以鵝為題,賦詩一首。小駱賓王略加思索,隨口吟出這首膾炙人口的《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詩中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大白鵝的形神活現而出,生趣盎然。

唐代詩人賀知章晚年辭官還鄉之時,寫有兩首《回鄉偶書》,皆有盛名,尤其是第一首作為兒童啟蒙詩,令我們耳熟能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在抒發客居他鄉的傷感之時,詩人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主要是後兩節,村中小兒牽衣扶杖,繞前繞後探問的畫面感極強。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有一首七律詩《江村》,借景抒懷,表達詩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其中有句:「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寫出了老妻的童心悠然、稚子的頑皮憨態,天倫之情躍然筆端。

唐代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也喜歡兒童那份天性活潑的情態,他寫有一首《觀遊魚》,頗有情趣:

繞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同樣是喜歡魚兒,但心態卻不一樣,我來餵食你卻來垂釣呢。他的另一首寫孩子的《池上》,更有意境: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小孩子前去偷摘人家的蓮花蓮蓬,不知道隱藏蹤跡,劃開密密的浮萍,現出的一道白亮水痕暴露了行蹤。

中唐詩人施肩吾有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兒,他特別鍾愛,在詩中不止一次提及:

姊妹無多兄弟少,舉家鍾愛年最小。

有時繞樹山雀飛,貪看不待畫眉了。

——《效古詞》

寫出了小女孩的伶俐可愛。而另一首《幼女詞》,更是含蓄兼風趣的佳作: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小小孩兒有模有樣,七夕時,竟也學著大人拜月「乞巧」呢。

唐代詩人胡令能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作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濃鬱。同樣是寫「小兒垂釣」題材,胡令能的《小兒垂釣》卻寫出了不一樣的韻味: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孩子垂釣時,那種煞有其事、痴迷認真的樣子,我們都能想像得出。他還有一首《喜韓少府見訪》:

忽聞梅福來相訪,笑著荷衣出草堂。

兒童不慣見車馬,走入蘆花深處藏。

這應該是個怕見生人,很靦腆的孩子。

唐末到五代的著名道士、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很少寫詩,一首《牧童》卻寫得意境悠遠: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的超然灑脫、無憂無慮,倒是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自化」的思想。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也寫有一首《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對牧童那種清閒恬適、不為名利的生活,他的眼裡滿含著羨慕。宋代另一位詩人雷震的《村晚》也是寫牧童的,入選部編版語文課本: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曲曲鄉路旁,彎彎牛背上,牧童悠揚的笛音令多少文人墨客浮想聯翩啊!

南宋詩人範成大退隱石湖十年間,寫下了許多清新婉麗的田園詩,以《四時田園雜興》最為著名。他的這首《夏日田園雜興.其七》是兒童詩裡最為我們所熟悉的: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小小孩童就知道為父母分憂,學種瓜、學農事,真是農家的孩子早當家啊!

抗金名將辛棄疾戎馬倥匆中,偶爾也「婉約」一下,他寫農家生活,他寫「小兒無賴」,寫得是那麼饒有情趣: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

這一家老小五口的不同面貌、不同情態寫得惟妙惟肖,尤其是三個孩子,活靈活現,天真可愛,整個的白描手法,生活氣息特別濃厚。他還在另一首詩中,描寫兒童偷摘梨子棗子的情景: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

末句不由令人掩嘴竊喜,這個老辛哪,童心未泯,愛看人家小孩偷梨摘棗呢。

提到「兒童詩」,不得不提南宋詩人楊萬裡。他創造了大量語言淺近直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據傳達兩萬多首,傳世作品即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其中亦有許多以小兒為題材的詩作,最有名的兩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這是春天,孩子在油菜花田裡捕捉蝴蝶的情景;一首《閒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這是初夏,小兒於柳蔭下撿拾柳花的畫面,這兩首我們孩提時差不多都能背誦下來。

還有其他季節、其他生活方面的呢: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

——《稚子弄冰》

這是冬天,小孩子玩冰、當鑼敲的趣事;

前兒牽牛渡溪水,後兒騎牛回問事。

一兒吹笛笠簪花,一牛載兒行引子。

春溪嫩水清無滓,春洲細草碧無瑕。

五牛遠去莫管他,隔溪便是群兒家。

忽然頭上數點雨,三笠四蓑趕將去。

——《安樂坊牧童》

這是一群孩子放牛嬉戲的樂事;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舟過安仁》

這是兩小兒學到大人以傘作帆時的驚奇;

東沿西泝浙江津,去去來來暮復晨。

上岸牽檣推稚子,隔船招手認鄉人。

——《過白沙竹枝歌.其一》

這應該是個念故舊、懂禮貌的孩子......

可以說,楊萬裡對農村生活體味最深,對鄉間孩童舉手投足觀察最細,實為寫兒童詩的大家。

風箏,是春日蔚藍的天空上最為飄逸灑脫、動感十足的精靈,而放風箏是孩子最喜愛的玩樂活動之一,也是孩子渴望飛翔,放飛心情,放飛夢想的最好表達方式。古代的「風箏詩」裡,孩子多是主角,那種天真爛漫的風採,那種天馬行空的秉性,令大人們羨慕不已。最有名的,當屬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吟誦這首選入小學語文課中的古詩,我們眼前不由浮現出年少時春天的故事。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也曾寫過兒童騎竹馬、放風箏的七律詩,其中有句:

雨餘溪水掠堤平,閒看村童謝晚晴。

竹馬踉蹡衝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

——《觀村童戲溪上》

詩中活畫出兒童稚幼無邪的動作,昂奮向上的心情。

明代大文人徐渭畫了大量的《風鳶圖》,並有題詩,其中一首為: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

他通過對孩子放風箏的描述,把未來的希望和寄託傾注到兒童身上,也表達了對培育人才的感慨。

最有意思的,是清代文人孔尚任所寫的這首風趣俏皮的「風箏詩」:

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

——《風箏》

這一群著紅褲的小兒,因為天公不作美,放不成風箏,竟然惱怒地大罵賊老天,讀來不禁讓人啞然失笑。

「白髮逐梳落,朱顏辭鏡去。」(唐.白居易《漸老》)童年已離我們遠去,好在古詩詞裡還能找回孩提時的餘韻。

現在,「前浪」「後浪」之詞很火,想想我們「前浪」當年也是滿目青山,「心裡有火,眼裡有光」的,童年更像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出的美麗彩虹。「後浪」們呢,你們的童年是什麼樣子?

作者: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相關焦點

  • 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
    古詩詞裡的中國味道我小的時候,媽媽就教我讀書認字,尤其是讀中國古詩詞。我3歲時,就會說出押韻的話:「白白的雲朵藍藍的天,藍藍白白蕩鞦韆」。如果把中國文化比作一場盛宴,那麼中國古詩詞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鹽。我喜歡古詩詞,因為詩詞裡有春夏秋冬。
  • 2021古詩詞日曆,每天一首古詩詞,把日子過成詩!
    我是這樣一個性格,在詩裡也總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 古詩把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讀詩從中受到美的薰陶。「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引發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華。
  • 在古詩詞裡開啟閉合的門,五花八門,大有門道
    晉朝葛洪在其《抱樸子·嘉遯》裡有:「背朝華於朱門,保恬寂乎蓬戶」之句。「朱門酒肉臭,肉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意思是貴族人家裡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窮人們卻在街頭因挨餓受凍而死。天寶五年 (746年),杜甫懷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理想來到長安,渴望「立登要路津」。
  • 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盛夏,聽蟬鳴,讀古詩詞
    原來,蟬躲在樹葉裡大叫時,夏天就來了,暑假也到了。安靜的夏日午後,只有這個執著的小蟲兒躲在樹蔭裡不知疲倦地大聲叫著:「嗡嗡——哇……」小時候,盼它叫又怕它叫,因為它叫著叫著夏天就走了,秋季馬上開學了,這可是小孩子們及其不情願的事情。蟬兒還在叫著夏天,童年已經走遠。盛夏,伴著蟬鳴,讀古詩詞,邂逅舊時光裡的蟬鳴。
  • 熱血的童年裡,有一支找不回的火柴槍
    原創 石頭 人間故事鋪 收錄於話題#發條城24#你我呼嘯而過的世界14#童年1#火柴槍1童年時期,很多男孩子做夢都想擁有一把自製火柴槍,希望自己能像革命烈士那樣英勇,像007那樣帥氣。
  • 閃耀在古詩詞裡的西安記憶 帶你踏訪「詩詞地理」
    古詩詞,以獨特的方式影響著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構成這座千年古城,最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歷史文化資源。  近日,本報記者以東西南北為坐標軸,選擇了部分與古詩詞息息相關的地點,進行實地走訪,試圖尋找這座城市的另一份詩意、審美和自信。  東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興慶宮在唐代是皇宮。園子裡,有一座沉香亭。
  • 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
    通訊員林雅茜 攝為激發學生閱讀古詩詞興趣,品味經典魅力。近日,湛江市赤坎區華陽實驗學校組織開展「我與家長誦讀古詩詞「活動。該活動不僅使學生在父母帶領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現古詩詞中蘊藏的諸多精髓,更能夠促進學校與家庭結合教育。「人之初,性本善......」在耳熟能詳的《三字經》誦讀聲中,一年級的古詩詞誦讀活動拉開了序幕。
  • 細沙裡的童年
    細沙裡的童年作者︱秋 落 細沙在太陽底下泛著白光,像一條素淨且綿柔的白氈。我的童年裡有赤腳與細沙摩挲的聲音;有在細沙裡描繪白雲鮮花的圖案;有抓起一把細沙隨風散放的歡聲笑語。細沙裡沉澱著我對美好生命的最初認知。
  • 2歲孩子學古詩詞是好事嗎?過來人:學得輕鬆,還是人生中的財富
    非也,因為很多人小時候沒有學過古詩詞,沒有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好處,只是把自己上學時背誦古詩詞,忘不了那種逼著學的滋味,推己及人不想讓孩子這麼小就「遭罪」。其實,小孩子學古詩詞是快樂的,他並沒有負擔。小孩子學古詩詞,正是為了他以後能輕鬆應付更複雜的學習,讓學習變成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 古詩詞中的情景交融
    統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經典古詩詞作品,選擇的時代跨度較大,囊括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經典詩詞,包含的題材眾多。那麼,教師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詩詞呢?日前我聽了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幾節古詩詞教學課,其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適合男孩取名的古詩詞
    小編認為參考古詩詞取名是一種很不錯的方法,既能滿足好聽這一要求,也能以其獨到的內涵使得孩子的名字出眾。下面起名網小編為您總結了一些根據古詩詞取出來的男孩名字,有興趣的家長不妨來這裡參考參考。給男孩取名的方法有很多,為什麼要用古詩詞取名呢?因為經過歷史沉澱的古詩詞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內涵。現在就讓小編來為您介紹一些根據古詩詞取出來的男孩名字吧。
  • 「文化隨筆」學寫古詩詞
    那麼,怎麼學寫古詩詞呢?下面,我班門弄斧試談幾點建議:第一,要先學會讀詩詞。嚴羽在《滄浪詩話》裡說,「詩有別才,非關書也。」這話未免狹窄,不讀書,不學習,僅憑天賦不可能寫出一首好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才是寫詩的基礎,而會讀更是寫詩的關鍵。所謂「會讀」是說要仔細領會詩詞的內在美感,揣摩其意境構造手法,文字組織技巧,以及用韻和用律。
  • 「書中自有黃金屋」,想掌握命運,啟蒙教育很重要,要學好古詩詞
    那麼為了孩子知識儲備,一定要做好啟蒙教育,學習古詩詞是不二選擇。大家知道武亦姝嗎,那個曾經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的節中成功奪得桂冠的女選手,折服了無數人。為什麼這個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就如此地優秀?那是因為這3點教育!
  •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2首古詩詞裡,深深的遺憾
    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有關遺憾的古詩詞,都是一聲長長的嘆息。遺憾是:再也回不到從前。「當時只道是尋常」——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清代: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如果說,有什麼比這首詞更痛心,恐怕就只有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了。
  • 昆明小學生要讀36首古詩詞
    目前統一使用的教材裡有詩歌60多首,其中有36首古詩詞  2014年初,一項國民素質調查顯示:完整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民眾,平均能記憶和背誦兩至三首古詩,學歷越高,能背誦的古詩越多。而這種記憶,均來自小學和中學語文課本。
  • 20個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耳熟能詳,意境絕美
    平日讀詩的你,可否也曾留意過藏詩詞裡的成語,如若偶然間遇到那麼幾個,會不會心生驚喜?從詩詞中可以看出,詩美詞也美,中國古詩詞的遣詞造句是相當有講究的!以下分享出自古詩詞中的20個成語,讀來絕美,耐人受用!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出處: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 唐寧遠:古詩詞裡的「春雨之歌」
    網圖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一般自每年2月18日或19日始,在中國元宵節前後,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24節氣的雨水。網圖雨水節是一個浪漫、溫暖、富有詩情畫意和人情味的節氣,自古文人多情,遇上雨水,便會在心底蕩出漣漪,演繹一首首「春雨之歌」,用古詩詞向我們娓娓道來。
  • 童年記憶裡的螢火蟲
    童年記憶裡的瑩火蟲晨 流《白浪情》網友夏天,望著漆黑的夜空,我便常想起那些在童年記憶裡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山鄉的夜很靜,也很寂寞。在哪些沒有煩惱,沒有憂傷的童年時光裡,黑夜也沒能關住我們快樂的童心。寧靜的星空下,最誘人最快樂的事莫過於追捉那些提著燈籠飛來飛去的塋火蟲了。螢火蟲是光的使者,那一盞又一盞忽閃忽閃的小燈,點亮起山鄉的黑夜,也點亮起我和小夥伴們的快樂心情。山鄉的夜很靜,蟲的鳴叫聲,劃破夜的寧靜安祥。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56首古詩詞。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蘇軾《阮郎歸》這首詞展現的是一幅淡雅清新的初夏時節少女的閨中生活。不知不覺間,初夏便已到來了。
  • 「藏」在古詩詞中的成語:道出了春天的唯美意境,讓人意猶未盡!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4個關於春天的成語,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古詩詞名句,讀完之後你會發現,原來這些成語都「藏」在古詩詞裡,意境都太美了,讓人意猶未盡!春天到來,景色宜人,總讓人忍不住想到那些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出水芙蓉、淡妝濃抹、湖光山色、春意盎然……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充滿了春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