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言「釣魚不打窩,釣到也不多」,許多經驗不足的釣魚人們就一味的認為,窩子打得越多,花費的成本越大,魚也能釣得越多。但事實上來看,並不是這般想像中的美好,打窩打得太多,不僅需要比較高的成本,而且誘魚的效果也不會太好。以下就來談談冬季釣魚,打窩應該記住的4點。
01、窩料的量
打窩打多少,一直都是一個讓釣魚人比較糾結的事情。因為,自然水域中的魚都是有著比較高的警惕性,窩料投入得太多,讓魚兒覺得有種危機感,但是窩料也不能太少,太少的窩料很難誘來比較多的魚。所以說,窩料的投入量,最好控制在讓魚吃不飽,但又能夠把魚留住。
02、窩料的選擇
冬季釣魚,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野釣的對象魚都是以鯽魚為主,順便碰碰運氣釣條大點的鯉魚。窩料的選擇,主要還是以鯽魚喜歡的酒米、腥味的小顆粒為主比較好,在水裡的穿透力、以及散發力都會比較強,可以快速的把窩點周圍的魚聚過來。
03、打窩的方式
冬季的時候,魚兒也不願意多遊動,打窩誘魚的意義也就在於把窩點周圍的魚聚過來,某一個地方的魚被嚇跑之後,就不太容易過來了。所以,冬季打窩要輕聲一點,儘量別弄出太大的動靜,比如用比較長的打窩竿,掛一個打窩器,酒米、菜籽餅、顆粒這些窩料裝進去,慢慢的送到窩點。如果把一團團的大餌團打下去,發出比較大的響聲就會把周圍的魚全部嚇跑,一時半會還不會過來。
04、打窩的時間把握
冬季釣魚,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提前打窩,冬季的魚兒遊動比較遲緩,而且對氣味不如夏天那樣敏感。 如果釣魚的地方不遠,最好是提前一個晚上過去打窩,隔夜打窩可以稍微打得多一些,天氣冷,窩料的擴散速度也慢。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到了釣位,第一件事就找底,試試水底情況,趕緊打下窩子,預留一點時間用來「發窩」。
冬季釣魚,打窩也是一個講究的步驟,看似簡單,裡面卻有著比較大的學問,這也正是許多經驗不足的釣魚人經常空軍,而那些經驗豐富的老釣魚人卻很少空軍的原因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