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鯊幼苗(資料圖片)
十幾噸的老鯊魚在青島偶爾經過,但能捕撈上岸的不多。這種南方採捕的鯊魚,其實在青島也曾養殖過。2004年,開發區安子碼頭的劉傳武投入50萬元人工養殖虎頭鯊,培育出了5000尾鯊魚苗。可第二年,他卻轉行了。養殖鯊魚難,到底難在哪裡?2011年 9月19日 ,記者採訪了劉傳武。
投資50萬養鯊魚打了水漂2004年,劉傳武對漁業養殖興趣正濃,得知南方已經有了鯊魚養殖成功的先例,便專門去南方考察「網箱養殖鯊魚」項目。回到青島後他投資50萬元,共試養了虎頭鯊魚自然幼苗5000尾。從5月份開始,「大量從南方海域採捕鯊魚幼苗,經過6個多月的室內誘導馴化,再放到海上進行網箱養殖。」老劉說。
鯊魚苗經過半年的生長期,已經由當初的50克長成了一斤多重,長勢良好,成活率高達93%。據當時海洋專家鑑定:鯊魚苗值得大面積養殖推廣。可第二年,他卻把這項項目停止了,50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
只能養六七十公分的小鯊魚一旦長成了,一條鯊魚至少重幾千斤,喜歡生活在200米深的海域。一旦養殖起來,這些條件如何達得到?
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田景波,曾經為「鯊魚村」浙江蒲岐鎮做過漁業規劃,並提出過「網箱養殖鯊魚」項目。田教授介紹說,「網箱養殖鯊魚難度很大,人工繁殖成功率很低,這是技術難點,突破之後才能做成產業化。」海上捕撈的老鯊魚動輒十幾噸一條,可一旦實現鯊魚養殖,上哪找這麼大的地方?
「現在能夠養殖的鯊魚都是小型的,一般長度在60公分到70公分,最大的也就是3到5米,這種小型鯊魚全身都可以吃。」田景波教授介紹說,「其實,只有鯨鯊和梅花鯊屬於保護動物,但這兩種鯊魚在青島海域出現的機率很少,其他鯊魚可以買賣。」
水溫太低熱帶鯊魚難成活除了人工繁殖的技術難點沒有解決,北方水溫過低也是熱帶鯊魚難成活的重要原因。
「太難養了,僅過了一個冬天,鯊魚苗就凍壞了大半。」養殖戶劉傳武介紹。鯊魚對低溫的耐受能力較弱,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0℃~30℃,當水溫降至14℃~18℃時活動減少,甚至停止呼吸,水溫12℃~13℃時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從海裡引入海水,先要燃煤加熱才敢放進去,溫度過低鯊魚就死。另外,暖棚裡面還需要有人長期照看。」光解決溫度過低的問題,老劉就投入了幾十萬元。
鯊魚肉味道一般不好賣「由於味道一般,當時存活下來的鯊魚被我們吃了一半兒,剩下一半兒全放回海裡了。」老劉介紹說,「嘗起來沒啥不一樣,甚至還沒有一般的魚肉好吃。飯店賣得不好,青島人不太認鯊魚肉。」看到市場銷路一般,劉傳武徹底打消了再次養殖的想法,第二年轉投扇貝養殖。
據了解,青島市場上鯊魚肉不多,價格在每斤10元到20元之間,雖然價格不高,但青島市場也顯少有人買。
記者 李敏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