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聞網消息:7月18日,南國都市報根據讀者電話反映,報導了一些違反規定在市區內飼養家畜家禽的情況。19日下午,根據讀者舉報,記者從國貿路到海甸島,又發現很多居民在小區內養雞,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情景一:在國貿路王府小區省建行宿舍2幢樓,一戶居民養有七八隻雞。據該小區物業管理處的保安介紹,小區內有不準養雞的明文規定,有部分居民來反映過,物業管理部門也找過他,但至今這家還圈養著好幾隻。雞有時候飛出來,弄得院子裡比較髒、吵,而且影響小區的美觀,破壞了居住秩序。
情景二:在海秀東路2號水產大院,順著迎風吹來的一股難聞的臭味,記者來到了一個居民乘涼的小亭子下,亭子的旁邊有一個平房,裡面養了幾十隻雞。據居民反映,這裡的雞養了很長時間,風一吹到處都是臭味,而且雞糞都排在附近的排水溝裡,嚴重汙染了環境,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
情景三:海甸五西路萬福新村小區,小區幼兒園旁邊的草地上很多雞在覓食,很多幢樓下還架起了雞籠圈養著雞。居民反映,雞糞到處都有,弄得小區又髒又臭,還有很多公雞啄趕行人,幼兒園旁邊的小孩子感到害怕。一居民對記者說:「小區是大家生活居住的場所,不是養雞場!」據反映,這個小區的管理非常混亂,物業管理處在去年春節前後發出過關於小區內禁養家畜家禽的通知,但沒有起作用。
本報在7月16日報導了海口城區內禁養家畜家禽的通知,通知還規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但是,城區特別是居民小區內,飼養家畜家禽的現象依然存在,居民普遍反映強烈。本報對此將繼續關注。
鴿子擾民
秀英順發新村居民李先生致電本報稱,小區後面一家養鴿場已經開了四年左右,以前還有鴿子折騰的聲音後來養鴿場封閉後有好轉,但是,鴿子羽毛依然到處亂飛,家裡的紗窗上都粘滿了羽毛,更惱火的是,養鴿場散發的臭味讓他們苦不堪言。
記者7月19日下午4點來到順發新村,在最裡面的一套公寓,五樓的黃女士皺著鼻子向記者證實,養鴿場氣味很臭的,一起風都不敢開窗。小區裡面不少居民都證實了黃女士的說法。4點半左右,記者找到了這家位於濱濂社區188號的養鴿場,大老遠就能聽見裡面家禽的亂跳的聲音,順著大門看,院子裡還養有雞和鴨。
附近村民介紹,這家養鴿場一般不賣鴿子等家禽給個人,他們都是直接供應給飯店,養鴿場是請人看的,老闆一般下午才來看看,這家養鴿場的臭味讓他們受不了,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
李先生向南國都市報投訴說,海秀路長昇酒店旁邊的一幢私人住宅樓頂上養了許多鴿子,「每天鴿子放飛時都會有很多羽毛飛到我們這些鄰居的家裡,到處是鴿毛,煩死了。「
記者7月19日下午來到李先生所說的海秀中路93號住宅樓,順著樓梯想走到樓頂的過程中,看見樓梯上有大量的鴿毛。當走到三樓時,一道鐵門把關,記者無法上到樓頂,幾次敲鐵門也無人響應。記者只好從旁邊另一幢樓上到三樓,往對面看過去,樓頂上蓋了八九個鴿籠,記者粗略數了一下,現場有40多隻鴿子。
負責出租該住宅樓的鄧先生說,鴿子是三樓的住戶養的,約有兩年多,他也不清楚鴿子的數量和用途。他來替房主收房租的時候,周邊的鄰居也跟他反映過好幾次,說鴿毛到處亂飛、時不時還有鴿糞落下來。但他只是替屋主管理,不好意思過多幹涉三樓的住戶。他覺得,最好是政府有關職能部門來管一管。
豬雞擾民
德利路一居民彭先生是一名公務員,平日應酬很多,經常還邀請一些外國朋友來家中做客,可是,附近居民飼養的豬、雞經常不合時宜的「鬧」,他在向本報投訴時感慨,「豬糞臭,雞亂叫,我在朋友面前很沒有面子!」
記者7月19日上午來到了位於德利路海口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宿舍門口的一間大院,除了裡面飼養了豬以外,院子裡還有幾隻母雞在「晃悠」。在院子裡,記者還發現了一箱小雞,小雞們正在唧唧喳喳的吃東西。
附近的一名婦女證實,晚上這些豬糞、雞糞臭得讓人難受,叫聲更是吵得人睡不著。同時,她表示,這些鄉親們也不容易,他們可以選擇在別的地方搞養殖,弄在城市小區附近確實不合適,特別是附近有很多大酒店,經常有外國朋友經過,這樣很影響城市形象的。
禁養家禽需多部門齊抓
南國都市報和海口市環衛局19日繼續接到對於城區內飼養家禽家畜的投訴。市容環衛監察隊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正著手制訂詳細的整治方案,同時需要公安、城管、街道辦、居委會等部門共同協作、齊抓共管。
據了解,1995年12月起實施的《海口市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辦法》裡已明確規定,市區禁止飼養家禽家畜,但一直以來執行效果不佳。環衛監察隊負責人說,執法中存在很大的難度:市民不配合,見到執法者把門一關不理不睬,監察隊僅有40個隊員,根本忙不過來。
該負責人表示,市民投訴可繼續撥打電話68598800,環衛部門在收集投訴的基礎上將針對性地制訂方案,聯合有關部門共同進行整治。(作者:元惠卿 洪兵 宋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