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IP盲盒,小心拆!一不小心穿越古老王國

2021-01-10 網易

  

  電影《阿甘正傳》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你會得到什麼。

  除了人生,來自 大英博物館的珍藏系列盲盒 也是這樣。

  

  以「埃及眾神」為靈感。 這裡充滿的神奇傳說,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之驚嘆、痴迷。

  融合神秘復古與時尚色彩碰撞等潮流元素,作活了一系列 萌趣十足的Q版潮牌守護神, 藏入盒子之中。

  好像埃及版的大英博物館奇妙夜,每個盒子裡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寶藏,等你來拆開。

  

  拆開的過程,就像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探索未知,充滿讓人心跳的驚喜和期待。

  而這一份期待會在謎底揭開後,成為 值得你長久收藏回味的記憶。

  

  大英博物館 埃及萌神系列盲盒擺件,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誰說這是小孩子的玩具?

  長長的一生,要收穫簡單的快樂和穩穩的幸福,我們都應該像孩童一樣純粹,對生活保有好奇心。

  把確定的日常瑣碎裝入盲盒, 讓無聊變成驚喜; 把不確定的困難挑戰放入盲盒, 讓恐懼變成好奇。

  這就是這款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盲盒值得珍藏、 並讓你為之心動和著迷之處。

  

  

  大英博物館手辦

  神秘國度經典傳說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 至今已有267年的歷史。

  作為世界上Z古老的博物館之一,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一定非 「寶藏」 莫屬。

  館內藏品超800萬件,品類繁多, 足足覆蓋了人類200萬年歷史和7大洲的文明;

  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每年吸引超600萬人前去參觀。

  

  而 埃及文物館 又是大英博物館中Z大的陳列館。

  其中有 7萬多件 古埃及文物,如人壽石雕、碑文壁畫等,代表著古埃及的高度文明。

  

  這款盲盒正是 以館內這些藏品為設計靈感。

  融合了 古埃及的神秘色彩與現代潮流時尚色彩, 打造出一系列玩味十足的埃及守護神。

  是更平易近人、適合大眾收藏的小藏品。

  

  相較於市面上的普通盲盒,它的每一款 底座上都印有大英博物館logo, 賦予了它更高的價值感。

  不僅更有收藏意義,大IP的打造的質量和做工也更為上乘!

  大英博物館 埃及萌神系列盲盒擺件,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拆盲盒一時爽,一直拆一直爽

  拆出神秘隱藏款,驚喜值爆表

  未知往往是zui吸引人的,也是盲盒如此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大英博物館埃及萌神盲盒系列有6隻基礎款守護神,還有一隻神秘隱藏款。

  一款一盒保密包裝(內置身份卡),滿足你無限想像和期待。

  

  6款萌神手辦逗趣還原了古埃及英雄,都是埃及神話中的經典人物, 其IP的火熱程度不亞於漫威英雄。

  每一款都值得收藏哦~

  

  1.太陽神—拉

  拉常以鷹首人身的形象出現在眾生面前,手持生命之鑰,掌控萬物萬靈。

  它在埃及眾神中備受崇拜, 被譽為「眾神之wang」, 太陽之光。

  

  2.月亮女神—巴斯特

  巴斯特,是 古埃及特別受歡迎的女神之一, 通常以貓首人身的形象出現。

  善良、美膩又溫柔,又被譽為 「家庭守護之神」。

  

  3.智慧神—託特

  知識就是力量的智慧鼻祖。

  託特是文字的發/明者,諸神的文書,他的神力是智慧與知識,並被奉為 「智慧與真理之神」。

  

  4.守護神-荷魯斯

  荷魯斯是古埃及神話的造物主,法國的守護神,擁有洞穿一切的荷魯斯之眼, 是王權與富貴的象徵。

  

  5.明暗之神—阿努比斯

  阿努比斯是埃及萬神殿中古老的神靈之一,是神話中明與暗的引導者,被稱 為「公平的守護者」 ,掌管和守護人類靈魂。

  

  6.豐收之神--索貝克

  索貝克,是古埃及神話中受到尊崇的河水和沼澤之神。

  在埃及中王國時期他的信仰被普及,並成為尼羅河的守護神, 象徵著財富和地位。

  

  想要 美貌、智慧、力量、公平、財富和幸運 嘛,趕快拆開來看看吧~

  萌趣的外觀,隨手一擺都是精美的藝術 品,工作或學習感覺枯燥時看看它,真的超治癒!

  

  大英博物館 埃及萌神系列盲盒擺件,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除此之外, 手辦的隱藏款是黃金巴斯特, 外表金光閃閃的很是耀眼,能抽到隱藏款的小寶貝,運氣一定好到爆~

  如果每款萌神都喜歡,也可試試直接入手一套 (一套6盒都是盲選哦,不保證款式) ,這樣抽到隱藏款的機率也更大,刺不刺激~

  

  

  超/級IP手辦

  各大平臺發起拆箱挑戰

  這款超/級IP的盲盒上線後引起很大轟動, 各大社交平臺都有人發起拆箱視頻。

  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她們盲拆的快樂~

  

  下面匠匠帶大家一起開箱,感受下拆盲盒的刺激吧


  拆開後拿在手上就能感覺到濃濃的埃及風, 這Q版形象實在太萌了。

  

  做工精緻,線條清晰流暢,稜角分明, 非常有質感, 細節雕刻的入木三分, 有種讓埃及眾神活過來的感覺。

  

  大英博物館 埃及萌神系列盲盒擺件,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大英博物館珍藏系列盲盒,讓你拆開的不止是高顏值、大IP手辦,更是被你遺忘已久的童心。

  願你時刻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生活的期待,做個更厲害的大人和更可愛的小孩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的萌神盲盒,萌趣十足,經典時尚,開運又招財!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的萌神盲盒,萌趣十足,經典時尚,開運又招財!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大英博物館,那麼非「寶藏」莫屬。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至今已有267年的歷史,是世界上蕞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 世界博物館日,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
    >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今天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本刊推薦給你20件大英博物館藏品。當時,許多考古學家認為它們並非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館的館員卻認為,它們代表歐洲史上一個尚未被發現的記憶,以在當時看來價格高昂的5000英鎊買了下來。研究證明,這對酒壺的確是目前已知最重要也最古老的兩件凱爾特文物。
  •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有哪些好東西沒來
    事實上,礙於漂洋過海的周折、保險費用的高昂、展出條件的嚴苛等諸多因素,大英博物館更多的好東西沒來,其中就包括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帕特農神廟雕塑。儘管脫胎自大英博物館與BBC合作的廣播節目《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及其同名圖書,百物全球巡展的展品相比廣播節目、圖書的「權威版本」,吻合率也僅約為一半。比如,「權威版本」中的《女史箴圖》,即便在大英博物館館內展出,也是難得一見,需要多年等一回。
  • 拆「盒」時光|2021時光盲盒,總有你想遇見的幸運!
    生活就像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生活就像是盲盒裡面充滿了未知與探索盲盒的神秘在於拆開時出乎意料的驚喜這份探索的驚奇你值得嘗試盲盒開的是一種刺激一種激動人心的感覺它可以讓你在拆盒中愉悅自我你喜歡拆盲盒的感覺嗎今日,臺兒莊古城牛轉錢坤,福氣盲盒正式上線啦!
  • 做三國殺的遊卡也出盲盒玩具了?這可能是史上質量最高的盲盒!
    ,最初起源於日本的扭蛋文化,後來發展到後期,就成了各種二次元ip的衍生品,因此扭蛋文化受眾越來越窄,便逐漸發展出了盲盒這一產品~  不過盲盒在初期的時候質量也良莠不齊,絕大部分仍然還是依託動漫ip進行創作,直到以泡泡瑪特為首的公司發現了商機,籤約了一眾設計師打造潮流品牌,這才使得盲盒徹底火爆在中國大陸的各個地區!
  • 前首相:「如果歸還文物,大英博物館就空了……」
    據英國《衛報》報導,大英博物館便長期受到文物歸屬爭議的困擾。loot /lut/ :搶劫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圖源:衛報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圖源:大英博物館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 大英博物館出借古希臘雕塑 希臘要求歸還「國寶」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瑞士媒體「RTS.ch」12月7日報導,為慶祝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建館250周年,大英博物館將出借一座古希臘時期的雕像。此舉引發希臘抗議,希臘方面要求物歸原主。據報導,大英博物館將借出的雕塑為古希臘河神伊利索斯。希臘總理安東尼斯•薩馬拉斯稱,大英博物館此舉是對希臘人民的挑釁。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中國文物,曾主動歸還,為何被中國拒絕英國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庚子之變的發起國,在掠奪和收藏清宮文物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因為動手早、下手狠,所得豐富且精品多。英國許多博物館、圖書館甚至私人收藏家都藏有清宮文物。其中以大英博物館最突出。
  • 大英博物館官方文創 | 讓歷史和藝術成為生活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  如果將世界上的博物館比喻成偶像團體,大英博物館當之無愧的 C 位出道。    想不想把大英博物館的明星藏品帶回家?  想不想知道古代文物能多萌多可愛?  想不想讓高雅的藝術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
  •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寶藏首登臺灣
    古埃及貓木乃伊、象鼻蟲戒指、豎著尾巴的魚龍……「大英自然史博物館展」7月4日在臺北開展,珍貴神秘的藏品吸引了眾多臺灣觀眾前往。據悉,大英自然史博物館1881年成立於倫敦,被稱為倫敦的「必遊景點」,每年有來自全球各地約550萬人次遊客造訪。
  • 大英博物館在天貓開網店 買膠帶都要搶預售
    深受網民追捧的「大英博物館」天貓店。(圖片來自網絡截圖) 7月初,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記者7月15日夜裡進店瀏覽,那個時候,傳說中的小黃鴨根本連影子都看不到了。對,就是那隻浴缸裡的橡皮小黃鴨,很多覺得它應該不是大英博物館裡的藏品,但1970年就已經出現在大英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裡了。有報導說,這次登錄天貓店的小鴨子共有4款,分別裝扮成埃及獅身人面像、古羅馬武士、維京海盜和日本武士,一套4隻售價61元人民幣,一搶而空。不但小黃鴨不見蹤影,連羅塞塔石碑周邊也是被搶購一空。
  • 大英博物館經常鬧鬼?自從收藏了一塊埃及棺木後,這裡就被詛咒了
    筆者-小文說到世界上最具爭議的靈異地點,除了醫院以外,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博物館了,而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的大英博物館。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四大博物館之一,自1759年對遊客開放後,大英博物館除了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外,還帶來了許多恐怖的傳說。大英博物館是公認的最容易鬧鬼的博物館,傳說該博物館自從收藏了古埃及阿蒙拉神廟大祭司的內棺蓋後就開始怪事連連,保安稱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博物館深處會傳來古典音樂的聲音,也有人稱一些藏有古代文物的保險柜門會自動打開。
  • 在大英博物館展出
    大英博物館12月19日開展以「垃圾與我們」為主題的展覽, 展出3500年前的一次性杯子,以提醒人們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問題 。 報導中指出,考古人員在希臘克裡特島上發現了數千個無柄圓錐形杯子。
  • 閉館近半年後,倫敦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18隻海豚死於模里西斯東南海岸,民眾猜測或與日本貨船漏油事件有關
    8月25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舉行的媒體預展上將展品上的灰塵撣掉,為博物館重新開放做準備: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表示:「參觀者是我們的生命根源。我們非常想念他們。」出于謹慎,目前只開放了一樓展廳,包括著名的埃及展廳和古希臘、古羅馬區域等,每天入館人數限制在2000人。
  • 【大英博物館合作貼紙書】101古城市系列(4冊)
    -全新推出的貼紙系列,由大英博物館的專家作指導-每本書包括101個貼紙,可以添加到11個場景中,甚至還有照片貼紙-附有來自Sophie Beer的大膽而富有活力的插畫在這裡,你可以將飢餓的河馬放入尼羅河中,將木乃伊置入防腐作坊,還能再用貼紙為建造金字塔增加人力。
  • 大英博物館來中國開網店,石碑滑鼠墊獨具特色,小黃鴨呆萌可愛
    大英博物館於2017年帶著上百件藏品來滬,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大英百物展」就成為了城中時髦熱事,當時一同帶來的多款原版文創周邊更是供不應求。羅塞塔石碑、古埃及法老、劉易斯棋子,大英博物館把這些館藏「萌化」,做成了文創周邊。
  • 翕兮|以圖證史:大英博物館所藏巴特農神廟雕像是額爾金偽造
    額爾金是根據英國畫家斯圖爾特的設計,偽造巴特農神廟雕像,賣給大英博物館。法國駐雅典副領事福維爾則根據法國畫家卡雷的設計,偽造巴特農神廟雕像,收藏在羅浮宮。額爾金是誰?額爾金伯爵(1766-1841)本名託馬斯·布魯斯,是英國駐奧斯曼帝國的大使。世人皆知,是他從巴特農神廟「盜取」了神廟的雕刻。1816年,他以35000英鎊的白菜價,將其賣給了大英博物館,人稱「額爾金的大理石」。
  • 直擊大英博物館體驗店 40件1:1複製品講述三大古文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9月22日報導:去年曾在上博引來人山人海的大英博物館展覽今天再次空降上海,正逢中秋假期,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又能再一次領略大英文物的風採。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英博物館《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為全國首站,除了展出40件鎮館之寶的1:1復刻品,還有VR體驗及各種文物周邊。
  • IP小站(IP Station):一樣的盲盒不一樣的體驗,端盒端的是什麼?
    憑藉著對盲盒產業的深入研究,再加上團隊的不斷升級改造,梁浩東成功帶領IP小站(IP Station)成為盲盒行業領導者。  隨著盲盒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盲盒零售機的種類也層出不窮。IP小站(IP Station)不僅手握100多個IP玩偶版權,還研發出自己的智能無人零售盲盒機。
  • 大英博物館員都震驚,這種動物難道不是人工縫製的?
    18世紀末,澳洲一個動物標本送到了大英博物館,當時歐洲的生物學家都難以置信這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博物館員甚至拿著剪刀仔細檢查標本上是否有縫線,認定這是澳洲人的惡作劇。這個動物,就是鴨嘴獸。這嘴,這蹼,居然是真的鴨嘴獸是非常古老又原始的動物,身長一般不到50釐米,看上去嘴巴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