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元旦的3天假期馬上就要過去了,明天大家又要回歸到自己的崗位,為了春節到來而奮鬥。對於中國人來說,每年春節的到來才是新的一年的到來,因為在咱們國家一直使用的是兩套曆法,一套是老皇曆的曆法 俗稱農曆,而另一套則是世界上都在用的萬年曆,也就是陽曆。通過翻看日曆,大家可以知道,明年是辛丑年也就是牛年,辛丑是根據六十甲子的推算得出的,在六十甲子中是第36順位,而大家是否知道明年還是寡婦年呢嗎?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什麼是「寡婦年」。
「寡婦年」是什麼意思?
寡婦年在民間有很多種叫法,有的地區稱「啞年」「滑年」,有的地區稱「黑年」「盲年」,主要的意思就是在農曆的年月兩頭沒有立春的意思,這個年月在過去的時候被稱為「無春年」。
大家都知道我國一直使用的是兩套曆法,陽曆是根據太陽和地球公轉一周所得出的時間為計算(365.24天),一般轉一周就是一個回歸年,而農曆的計算其實也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關係設定的,但農曆在天數計算上是354天或者355天,和公曆的天數相差近11天,所以為了解決這個時間差,農曆設置了閏月,在不固定的年月設置不固定的閏月。
閏月的產生就會使得當年是閏年,閏年有13個月,而一年12個月有二十四個節氣,那麼就是15天一個節氣,這就導致了如果出現閏年13個月,那麼最少會出現25個節氣的產生,按照立春是第一個節氣的規定,也就是在閏年兩頭都會出現立春,也被稱為「兩頭春」,2020年就是閏四月,所以2020年就是兩頭春的年月。既然閏年出現了兩頭春,那麼下一個就必然是平年,平年的立春出現在了閏年,所以平年就有可能出現兩頭都沒有立春的情況,這就是「寡婦年」「無春年」的形成。
農村俗語「寡婦遇牛,六人分餅」啥意思?
這句俗語說的是,如果在辛丑牛年碰到了無春年,那麼就會出現六人分餅的情況。寡婦年在農村是一個有爭議的年月,古時候人們種田都是根據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來進行安排,所以當時每個節氣的出現都非常重要,其中立春尤為重要,立春是一年的開始,古時候人們認為立春的開始才是新年的開始,所以立春節氣的出現對於耕田種地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如果立春在當年沒有出現的話,農民們就會認為這年景不是一個好年景,所以就會充滿各種主觀猜想。
但牛年的出現會打破這些情況的發生,古時候人們根據經驗總結出來了「牛馬年好種田」的結論,所以如果寡年碰到了牛年那麼勢必會出現糧食豐收,風調雨順的年景,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這麼期盼牛馬年到來的原因。
之所以說六人分餅,其實這是一個六十甲子發推演出來的農俗,古時候人們總是通過這種方法來推演第二年的年景如何,一般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在這十二天裡對應著什麼天幹地支日,就會出現幾龍治水,幾牛耕田的結果。而今年大家可以通過日曆可以看出,今年初六是丙申日,丙和「餅」諧音,所以今年是六人分餅,古時候人們認為越少的人分餅,糧食會越豐收,而今年是六人分餅,從實際情況考慮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年景,畢竟今年還是牛年,所以這句俗語主要就是人們表達對豐收年的一種期盼。
總的來說,每個年的年月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而在古時候人們沒有各種科學方法來判斷年景或者天氣的時候,這些農俗確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但我們一定要尊重這些民俗的產生,畢竟這都是千百年的農業經驗總結,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