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周遭人都在說一句話,科學無國界,是的這是完全正確的。
但,科學是什麼人來推動的?是科學家,然而,科學家卻是有國界的。
很多年輕人,在祖國接受了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後,出國留學生造,有的還回來報銷祖國,有的卻再也不回來了。回來報銷祖國的辛辛學子中,各門各類,按照門類的重要性,在一些它國認為非常重要的行業的研究領域很多學子回國之路卻不是一帆風順的。
這個現象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以後仍然如此,為何會這樣呢?那是因為西方國家早已將人才戰略納入國家戰略,人才的規劃,已經不是一個公司一個團體的問題,而是關係整個國家發展的基石。
建國之初,愛國科學家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等老一輩的科學家為了新中國的前途,毅然捨棄在國外優厚的特殊待遇,衝破所在國的重重阻擾,回到讓他們願將一腔熱血揮灑的祖國,縱然祖國的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條件粗陋,經濟待遇低下,但是這些絲毫沒有影響這些偉大科學家們對祖國科學事業的無私奉獻。
從踏上祖國報效祖國的那一天起,知道生命的盡頭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初回國的決定,相反,他們以當初能毅然回國報效祖國而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他們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偉大之處不光在於創造了新的科技項目,發現了新的科技理論;更加偉大的是他們為國獻身的家國情懷,他們不顧個人利益,為了祖國利益放棄個人利益。因為他們知道,有國才有家,而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可能讓自己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據統計,祖國偉大的兩單元勳中有23位頂級科學家,其中有21位就是海外回國的。新中國百廢一新,需要大量的科學家和知識分子。那是不是和平發展的今天就不需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時候,任何國家,國家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不許依靠科學的快速進步,科學比別人發展得快,那國力就比別人發展得快,這無疑成為現代各國的共識。
所以,現在各國為了讓在自身在國際舞臺上得到別國的尊重,都傾國家人力財力和智力想方設法尋找人才,招攬人才。大家都清楚,現代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其它都是死的,只有人才是活的,其它都是靜止,只有人才是能動的;其它都是有限的,只有人才才是無限可能的。
現實中,也有一些國家要麼搶奪它國的人才資源,要麼高薪收買,要麼人身綁架。再有甚者,這兩者都做不到,那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於是直接刺殺。同時也有的國家為了阻止別國的正常發展,自己可以不用的科學家,也不想讓它國擁有。這是什麼強盜理論呢?有這樣的人嗎?損人不利己。當然有了,這不,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了。想想都感到後怕,什麼時候科學家也成高危職業了。要是新中國成立時,想回國的兩彈元勳科學家都被暗殺了,那我們就研究不出原子彈來,這樣接下來時什麼境況,想必大家對伊拉克,阿富汗,南聯盟這些國家的遭遇還沒有忘記吧。弱國不但無外交,還要被打被搶奪,被奴役。
科學家成為高危,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臺優秀,他們的工作能帶來巨大的科學進步或者生產力革新,活嫩通過大大提高國家的某方面的實力以致綜合國力,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危險也就越高,因為你越厲害,盯上你的人越多,想害你的人越多。
伊朗的核科學家被暗殺,我們不能只是當茶餘飯後一樣的新聞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科學家才是國家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國家各行各業的人才就像國家寶庫中琳琅滿目的財寶,也許國家有很多珍珠,黃金,象牙,很多很多的珍奇珠寶,但科學家確是祖國王冠上那顆定乾的寶石,一個國家的科學大幅領先別國了,這個國家也就繁榮富強了。
我們不斷的培養科學人才,讓他們不斷的學識淵博,不斷的成長成為出色的科學家,然而卻還是有一些掌握了科學創造力的人甘願為它國賣命,甚至詆毀自己的祖國,這個情況舉不勝舉,每一個愛國人士都知道,科學無國界,壞人也能掌握科學,所以善良的中國人更應該重視科學,發展科學,尊重科學家。同時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對於那些圖安逸享受,為它國賣命的科學家我們要嗤之以鼻。更有甚至還偷竊國家機密倒賣給它國,簡直駭人聽聞,人人得兒誅之。
所以,不愛國的科學家,不但對祖國發展不利,在耗完很多祖國給的教育資源後,還跑到競爭對手國家去賣命,讓它國的科學強過我們,這是令人傷心和氣氛的。所以從現在開始,不愛國的科學人才,就不要培養了。我們在培養科學家之前必須要考察清楚這個人是否愛國。
科學家是國家強大穩定發展的基石,不光是政府大力培養和保護科學家。我們每一個人更要尊重科學家,各行各業更要宣揚科學家。社會上有著一股不良的風氣,就是娛樂至死的風氣。曾幾何時,這股妖風又去而復來了?這不有的讓我想起了古人的兩句詩「暖風醺得遊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中國製造還沒有完全突圍成功,臺灣還沒有統一,以前朝代丟失的領土還沒有收回,中華民族還沒有完全崛起,什麼時候就開始聲色犬馬了呢?
科學是神奇的,科學家是可愛的,愛國的科學家更是偉大的。讓我們全社會都來崇尚科學,尊重科學,宣揚科學,講科學家故事,辦科學比賽,鼓勵科技競爭,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吧。
厲害了,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