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水產!不僅佔領餐桌,還要到處入侵

2020-12-05 澎湃新聞

海鮮知道 吃貨研究所

中國國土遼闊,生物資源豐富,但也飽受外來物種的影響。在我們常吃的水產裡,也有不少是從國外引進的物種,而且其中有不少已經順利在野外環境中紮根,成了入侵的「釘子戶」。

01

羅非魚

這條原產自非洲的魚雖然被近幾年紅紅火火的小龍蝦搶了風頭,但它絕對穩坐中國引進水產中淡水養殖量及知名度的頭把交椅。

雖然被稱為「非洲鯽魚」,但羅非魚屬於慈鯛科(麗魚科),而非鯽魚所在的鯉科。圖為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us丨Magdy A. Saleh / Wikimedia

羅非魚並非單指一種魚,而是慈鯛科口孵非鯽屬的一類魚。中國常見的養殖品種為尼羅口孵非鯽 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奧利亞口孵非鯽 O. aureus,此外還有一些雜交和選育品種。

尼羅口孵非鯽和奧利亞口孵非鯽的雜交後代。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東南亞國家引進羅非魚進行試驗養殖,目前已選育出數個在我國實現廣泛養殖、收益良好的羅非品種丨Shnoudy A. Bakhoum et. al. (2009)

養殖羅非魚在幼苗階段會經歷人工性反轉的過程,使後代基本都是雄性,藉此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雄性生長速度快)。

作為入侵物種,羅非魚自身素質簡直可以說是優秀。羅非魚是一種廣鹽性魚類,能呼吸空氣中的氧,雜食,耐受的溫度範圍大,而且僅需6個月便達性成熟,口孵後代的特點導致孵化率極高。

目前它們已廣泛分布於南方的各自然水體,從淡水到部分入海口地區都可見。

在口中孵化魚卵的雌性尼羅口孵非鯽丨aelgamal / Fish Consulting Group

羅非魚在自然水體中,競爭力強於本土物種,使得一些自然水體內本土物種數量逐漸減少。經常出現一個地方的魚釣起來都是羅非,讓釣魚佬深惡痛絕。

羅非魚是中國出口的重要魚類,主要以魚片、整魚的形式出口到世界各地。羅非魚在國內歷來作為一種低端魚類進行整魚銷售,部分商超也能見到加工過的羅非魚柳,大多美其名曰鯛魚片。

糖醋羅非魚。適當加工的羅非口感鮮美,價格低廉且無刺,符合其水中肉雞的稱呼丨茹絮 / 豆果美食

02

美國紅魚

美國紅魚原產於北美,是大黃魚的遠親,屬於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正式名是眼斑擬石首魚Sciaenops ocellatus。和其他石首魚一樣,雄性紅魚在繁殖季節,會震動魚鰾發聲來求偶。

眼斑擬石首魚丨Smithsonia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enter

美國紅魚最早於1987年引進臺灣,1991年青島海洋一所從美國引入仔魚,嘗試進行繁育養殖目。目前美國紅魚已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廣泛養殖。

美國紅魚肉質鮮美,價格不高,外觀類似常見的各類石首魚,因此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們喜愛。

雖然市售美國紅魚一般一斤左右一條,但它的生長潛力可遠比這個大得多丨Steve Hillebrand / Wikimedia

近海養殖的紅魚由於網箱破裂外逃,或錯誤放生等原因,會進入到周邊自然水域。由於美國紅魚不僅能適應廣鹽、廣溫環境,生長速度快,而且還生性兇猛、爭食性強,因此會對海域內魚類種群結構及生態系統構成產生潛在不利影響,例如它們會與同生態位的物種(如大黃魚)競爭食物和空間。

目前人們已在福建南部沿海以及臺灣彰化一帶的近海,捕獲到美國紅魚的野外個體,體重多在2~4千克,甚至更大。目前尚不能判斷其是否在野外成功繁殖,但未來有必要採取措施,阻止其入侵中國海域。

市場上的美國紅魚多以生鮮形式出售,也有加工食品以及出口到國外的紅魚魚片等。

既然可以幹燒大黃魚,那不妨試試幹燒美國紅魚。圖片:彩海一葉舟 / 豆果美食

03

淡水白鯧

正式名短蓋巨脂鯉Piaractus brachypomus。雖然是大名鼎鼎的食人魚的親戚(同屬於鋸脂鯉科),卻是個吃素為主的機會主義者。它們滿口類似人類磨牙的牙齒雖說遠不如食人魚那麼恐怖,但咀嚼力也不可小視。

淡水白鯧的幼魚同樣具有鮮紅的腹部,看起來有點兒食人魚的味兒,不過這個特徵成年後就會逐漸消失。左:淡水白鯧幼魚,右:納氏臀點脂鯉(紅腹食人魚)。儘管惡名在外,但紅腹食人魚很少主動襲擊人類丨Wisky、Gregory Moine / Wikimedia

淡水白鯧的牙齒丨Cedricguppy - Loury Cédric / Wikimedia

淡水白鯧原產南美亞馬孫流域,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引進作為食用魚,目前已經廣泛養殖。淡水白鯧生長迅速(得益於發達的消化系統,葷素皆收),喜好高含氧環境但也耐低氧,病害少,還能在鹽度達到1%的鹹淡水(淡水鹽度小於0.05%)中養殖。

淡水白鯧可謂不輸給大兄弟羅非,唯獨敗在耐受低溫上,略遜色於羅非。

成年淡水白鯧丨Dick Culbert / Wikimedia

早在約10年前,廣東、福建等地的淡水自然水體中就採集到了野生淡水白鯧個體,目前尚不清楚其在野外的生存繁衍狀況,但零星地區有報導稱,已有淡水白鯧實現了野外繁殖。

淡水白鯧在中國廣泛作為食用魚養殖,以活魚、加工魚片等形式銷售,也有少量作為觀賞魚進入水族玩家手中。

清蒸淡水白鯧丨一二三mufa / Wikimedia

04

埃及塘鯴

又名革鬍子鯰 Clarias gariepinus,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初從埃及引入中國。埃及塘鯴在中國的養殖歷史也算較為久遠,且養殖地區很多,就連北方地區都有養殖。

埃及塘鯴丨W.A. Djatmiko / Wikimedia

埃及塘鯴屬於底棲魚,由於食性雜,民間時不時流傳此魚(或其他鯰魚)長在臭水溝裡專門吃垃圾,髒得很。這與其耐受性強有關,但並不代表埃及塘鯴就喜歡生活在此類環境中,或你買到的魚就來自這些地方。

「誰給我丟的黑鍋???」丨Paul Asman and Jill Lenoble / flickr

埃及塘鯴由於養殖外逃等原因,目前已出現在華南地區,甚至部分華東地區的自然淡水水系,還被證實能夠在華南地區越冬、繁殖,並建立了野外種群。埃及塘鯴不僅會與同生態位的本土物種競爭,還會大量捕食各類水生生物,消耗自然生物資源。它們離水不易死亡,甚至在原產地能像攀鱸一樣,從乾枯的水塘遷徙到臨近水體。

正在陸上遷移的埃及塘鯴丨Jules Bohanon / YouTube

埃及塘鯴在生鮮市場多位活魚直接售賣,也有將其淨肉加工成各類食品銷售的。

一道黃燜塘鯴送給你丨小歡311 / 豆果美食

05

蝦夷扇貝

除去意外進入自然水體的外來物種,也有專門引進來投進自然水體的。這些物種多投放在近海水域,以利用自然條件養殖增產。

比如20世紀80年代,由遼寧海洋水產研究所從日本北部引進的蝦夷扇貝 Mizuhopecten yessoensis。經過數年試驗,已經在黃海北部沿海穩定繁殖生長。

蝦夷扇貝,也叫帆立貝丨harum.koh / Wikimedia

相比前面提到的外來物種,蝦夷扇貝並不算強勢。目前蝦夷扇貝的生產主要還是依賴購買人工苗種後底播,但在黃海北部至渤海海峽,人們已發現天然苗種。

外來的蝦夷扇貝不僅可能與本土的櫛孔扇貝等貝類競爭,甚至在實驗室條件下已證實其能與本土扇貝雜交並產生後代。關於蝦夷扇貝的入侵情況,還需要進行長期追蹤評估。

櫛孔扇貝 Chlamys farreri丨Daderot / Wikimedia

蝦夷扇貝不僅可以鮮售,閉合肌還可以曬乾製成「海八珍」之一的貝柱。成品扇貝可以加工成扇貝粉絲等多種產品。

粉絲蒸蝦夷扇貝。部分售賣蝦夷扇貝粉絲的商家曾被爆出殼是蝦夷扇貝的,肉卻被偷梁換柱了丨再累不要忘了微笑 / 豆果美食

06

南美白對蝦

白對蝦在我們餐桌上的出鏡率實在太高,只要是賣海鮮的地方幾乎都有南美白對蝦(凡納濱對蝦 Litopenaeus vannamei)。這種原產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的對蝦,於1988年從美國夏威夷引進中國,如今已成為中國養殖量第一的蝦類。

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在市場上存在眾多選育品種丨Xufanc / Wikimedia

白蝦本身就是對蝦中的狠角色,不僅可以淡水養,也可以海水、鹹淡水養,抗病力強又雜食,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可以高密度、大規模飼養。

南美白對蝦能通過養殖外逃等途徑,進入自然水體,但中國北方部分地區,歷史上也曾在野外增殖放流該物種(相當於自然環境育肥)。

目前尚不清楚自然環境中南美白對蝦的種群情況,但從近海捕撈掌握的數據來看,很少有野生南美白對蝦被捕獲(即使有也多為人工來源),表明該物種可能由於惡劣的海洋環境以及高強度的捕撈等因素,未能在養殖地周邊自然環境中實現生息繁衍。

看到這裡,感到一絲欣慰丨Herman Gunawan / Wikimedia

南美白對蝦的銷售形式十分多樣,鮮蝦、蝦幹、凍蝦及各種加工產品在市場上非常多見。這種可謂無人不知的蝦,其養殖業正在經歷從傳統土塘養殖,向集約化養殖的發展變革。

油爆大蝦丨渡木 / 豆果美食

除了上面這些,水產中常見的外來物種還有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美洲牛蛙(食用牛蛙)、溝鯰(斑點叉尾鮰)等,限於篇幅就不再介紹了。

我們需要謹慎引進外來物種,引進後還需建立完善的對外來物種的監測及管理機制。一旦外來強勢物種在本土建立種群並持續繁衍,此時再想將其消滅,則十分困難且成本高昂。

.

你愛吃哪種「釘子戶」?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所 長 推 薦

你 可 能 感 興 趣 的

再也炸不響的爆米花,吃的只能是寂寞了

美劇裡的「幸運餅乾」,是怎麼批量放進小紙條的?

剛吃了喜茶的人造肉漢堡……

食物搭配,誰和誰最有cp感?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看完還不點個在看嘛↘

原標題:《進擊的水產!不僅佔領餐桌,還要到處入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雲南洱海是「佔領」寫的嗎?這個物種已經入侵中國40年了
    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在短短的時間裡,不僅解決了10多億人的溫飽問題,而且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然,國家的正確引導,離不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資本優勢,畢竟人多力量大。
  • 史上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小龍蝦,明明想入侵,卻被端上餐桌
    說起入侵物種,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水葫蘆,短短一夜之間就能夠布滿整條河流或者是一大片海域,被譽為十大惡性入侵雜草之一,也有可能會想到美國白蛾,一種引發人蟲大戰,甚至是動用飛機圍剿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繁殖力特強,年平均繁殖三千萬隻,甚至能夠達到億隻以上,並且對於樹林有著極大的毀滅性,這些實例都讓我們對於入侵物種心生恐懼
  • 比利時遭超級變異小龍蝦入侵 瘋狂繁殖佔領士兵墓地
    近日,比利時政府愁壞了,一種神秘而強大的生物,入侵並佔領了該國為一戰及二戰士兵建立的墓地,在那裡,這群動物吃掉了所有它們可以吞下的動植物,並瘋狂地繁殖壯大,把人類的墓地變成了它們的「樂園」。這種令當地人聞風喪膽的可怕動物,是一種基因突變的小龍蝦。
  • 進擊的巨人最終季人設圖,三笠比男生還要強壯,阿爾敏終於長大了
    進擊的巨人,雖然之前說是10月會上映,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推遲,在大概12月份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看到進擊的巨人最終季。 而最近,其官方為了能夠滿足下網友們對進擊的巨人最終季的期待,於是放出了進擊的巨人最終季人設。
  • 太陽魚入侵長江,在四川數量激增,已在日本泛濫,中國會步後塵嗎
    近年來,關於外來物種入侵的消息層出不窮,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世界之大幾乎沒有人類到不了的地方,似乎也為物種入侵打開了另外一扇大門,很多我們覺得相隔大半個地球的物種都能在同一個地域不期而遇,當然其背後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也超乎想像,有時候甚至會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破壞。
  • 中國的鯉魚到了美國,不僅上不了餐桌,甚至還被嫌棄,這是為何
    所以對於當地人來說,他們生活的時間久了之後,嘴巴會變得越來越雕,或許只有鱈魚,鮭魚,金槍魚等魚類產品才可以擺上他們的餐桌。而且與這些魚類相比,鯉魚的土腥味太重,所以才不得當地人喜歡,其實換做任何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既然有更好的食材,為什麼要退而求其次選擇鯉魚呢?何況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本身就不太熱衷於吃魚,肯定會選擇更優質的魚類。
  • 牛蛙「入侵」中國餐桌史
    而火遍全國的牛蛙,指的是美國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體長一般在 8~12 釐米,最大體重可達 2 kg,被 IUCN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全球 100 種最具危害的外來入侵種。至於外來者美國牛蛙如何取代本土田雞,「入侵」了中國餐桌,則是一個幾代人苦心經營近百年的財富故事。
  • 從低賤入侵物種到被包養的高價網紅,它演了一出「中國龍蝦圖鑑」
    不僅搶奪了舊君主的食物,小龍蝦還險些把當地的黑螯蝦趕盡殺絕。也許起源於此,迪迦奧特曼的創作者才把那隻出場了十多次的巴爾坦星人怪獸以小龍蝦為原型刻畫。外星人小龍蝦怪獸入侵地球,恰好寓意著外來物種小龍蝦入侵了日本的淡水域。
  • 繼水葫蘆後又一入侵物種,在農村地區泛濫成災,至今沒有天敵
    雖然說中國是一個吃貨非常多的國家,有些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用吃解決了,比如說小龍蝦和牛蛙,在很多國家都是入侵物種,但來到中國後,卻被吃得需要養殖為生,但其實中國是一個入侵物種非常多的國家,全球百大入侵物種,有超過一半來到中國,很多都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危害。
  • 嚴重的海底生物入侵,每平方米生長3萬個,想吃掉它卻無從下口
    外來入侵物種會威脅本地物種的多樣性,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對我們人類自身產生影響。所以,關於引入物種的話題,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熱點。今天所要介紹的主人公是一種貝類,它的入侵,導致本地地棲動植物的減少、死亡,甚至是滅絕,嚴重限制了本地生物的發展空間,對水產養殖以及生態系統打擊。人類一直和它鬥智鬥勇,但到至今都沒有想出萬全的解決辦法。
  • 楊先樂:治療水黴病禁用亞甲基藍_水產快訊(水產藥品)_水產養殖網
    楊先樂:治療水黴病禁用亞甲基藍2013-01-28 09: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楊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我國水產養殖業近些年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漁業水質汙染和水產品安全問題突出,只有保證漁用藥物的安全、規範使用,才可能實現水產養殖的真正安全。
  • 小龍蝦上榜入侵物種名錄!問題來了,蒜蓉、麻辣,還是清蒸?
    雲南此次發布的《名錄》將入侵物種劃分為5大類,包括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其中,Ⅰ級惡性入侵類包括微甘菊、鳳眼藍(水葫蘆)、褐雲瑪瑙螺、小管福壽螺等。美洲大蠊(大蟑螂)、克氏原螯蝦(小龍蝦)、牛蛙等屬於Ⅱ級嚴重入侵類。小龍蝦、牛蛙、Ⅱ級嚴重入侵類……開什麼玩笑?
  • 盤點各國「物種入侵」 澳洲狐狸兔子泛濫成災
    10日,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發布了消息說:只要在柳江河段內捕獲食人魚,每條可獲得獎勵1000元,以鼓勵大家抓捕這種危險的動物。民間團體隨之發起「最奇特釣魚大賽」追緝「食人鯧」。一時間,鯉魚、鱖魚抓獲了幾十斤,但一條食人魚都沒有抓到。經過4天的捕撈、垂釣等作業,柳江河段內也沒有再發現食人鯧的蹤跡。
  • 廣州千江水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水生入侵物種的「剋星」
    該公司現有400多畝的產學研技術推廣示範基地,為進一步掌握技術前沿動態,與廣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復旦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科研單位及高校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陳方燦指出,廣東省對外來水生生物入侵的關注度正不斷加強,在華南地區已經有不少科研院所展開相關的項目研究,並形成理論成果。因此,廣東在開展防範工作上具有一定的基礎優勢。
  • 土狗大黃強勢入侵澳洲,不僅混成了保護動物,還成了頂級捕食者
    那裡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只是不知從何時起,中國的「大黃」似乎入侵了那裡,不僅可以捕兔抓鯊,還混到了保護動物的地位,這是為何呢?下面我們就來好好的來聊一下。這個「動物王國」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據了解那裡大概有1.2萬種植物和650種鳥類。還有全球的袋類動物,所以到澳大利亞旅遊時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各種小動物。
  • 非洲「鬍子魚」入侵中國,泛濫成災,吃貨卻視而不見
    魚在中國,不僅是一道味道鮮美的美食佳餚,而且還被賦予了了「年年有餘」的吉祥含義,所以一直備受眾多中國人的喜歡,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家常烹飪的時候,都喜歡在餐桌上準備一盤魚肉,可是有一種魚卻在中國泛濫成災,卻沒有人願意吃它。
  • 市勞動模範㊻∣蕭勁松:發展水產養殖,年產值超2000萬元
    從金融投身水產養殖2006年,蕭勁松從金融行業投身水產養殖,經過摸索選定筍殼魚為主打品種,在麻湧拿下30畝魚塘開始養殖,並創立了「東莞市松湖水產品養殖有限公司」。發展至今,松湖水產自有養殖面積300畝,周邊合作社養殖面積500畝,帶動片區筍殼魚總養殖面積1200畝。十餘年來,蕭勁松在質量把關的基礎上,先行一步走進市場前端,實施「網際網路+鮮活水產品」發展模式。憑藉筍殼魚養殖,蕭勁松連續三年獲得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水產品金獎。
  • 美國太陽魚"入侵"日本 政府號召將其吃光(圖)
    當地水產官員桑村邦彥說:「這種魚很好吃。」一家私人公司還推出了「太陽魚壽司」。  太陽魚由日本明仁天皇50年前從美國引進。1960年,還是皇太子的他訪問美國,芝加哥市長向他贈送太陽魚作為禮物。這種魚在美國是一種普通的可食用魚類,還是伊利諾州的州魚。
  • 貓系少女時尚課堂:喵星人入侵了娛樂圈,還瘋狂佔領時尚圈!
    喵星人不僅入侵了娛樂圈,還瘋狂佔領了時尚圈!在時尚界呼風喚雨的「老佛爺」 卡爾·拉格斐也是個實實在在的「貓奴」。老佛爺的愛貓Choupette可謂是喵星的時尚名媛。她有一系列的LOUIS VUITTON 定製手袋和Goyard 旅行箱,不過她對這些視而不見。她還擁有一個白色ipad,上面所有的應用都與貓有關。
  • 進擊的巨人最新話,調查兵團遭遇歷代九大巨人,無法接近艾倫
    進擊的巨人這部更新10餘年的長篇漫畫現如今也接近了尾聲,越來越有走向魯路修式「零之鎮魂曲」的結局,不過想要達成這個結局也是相當的困難,因為現如今的艾倫基本上處於無敵的狀態,不僅能操控所有的無垢巨人,而且還能操控歷代的九大巨人,也就是說調查兵團等人想要接近艾倫阻止他滅世的行為,要突破歷代九大巨人的超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