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上身長膿包 遇到隱翅蟲在身上怎麼辦

2021-01-10 99健康網

  中秋小長假,劉先生帶家人出門遊玩,隨手拍死一隻落在身上的飛蟲,誰料蟲子裡的液體腐蝕了他的皮膚,長出一道長2釐米長的膿包和紅斑。昨日,他就醫後才得知這種是隱翅蟲,碰上皮膚千萬不能拍,只能吹走。

  38歲的劉先生家住後湖,15日一大早就開車帶家人到近郊一處農家樂遊玩。前日下午,劉先生到一個打穀場拍照,忽然覺得右肩有些癢,妻子發現一隻像螞蟻的小蟲趴在他的右肩。劉先生當即拍死了蟲子,很快感到痛癢難忍。臨近傍晚時,拍死蟲子的地方出現了2釐米長的膿包,周圍也紅腫起來。

  昨日上午,劉先生到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看病。皮膚科醫生仔細檢查後,診斷是隱翅蟲皮炎,其右肩皮膚已有多處灼傷和大面積水皰。隨後,醫生對劉先生的傷處進行了外用激素治療。

  皮膚科主任姚鵬介紹,隱翅蟲皮炎多發於夏秋,小長假期間每天都有此類患者就診。隱翅蟲並不咬人,但其體液腐蝕性很強,接觸到暴露皮膚,很容易出現疼痛灼癢、片狀水腫性紅斑或小膿包。嚴重的還會出現皮膚壞死、發熱、頭痛、淋巴結腫大等不適症狀。通常1至2周後,皮損處才會脫痂癒合。

  隱翅蟲是一種鞘翅目昆蟲,體型細小,約0.6至0.8釐米長,形似大螞蟻。白天棲居在潮溼的草地、腐木、石下等陰暗處,夜晚則喜歡在有燈光的地方聚集。

  遇到隱翅蟲怎麼辦?

  姚鵬提醒,如果遇到隱翅蟲,不要去拍打,應儘量吹走它。如果儘早治療,一般不會留疤痕。如果不慎沾到了隱翅蟲毒液,可以用牙膏、蘇打水、肥皂水等進行皮膚處理,然後用清水洗淨。

  隱翅蟲又叫影子蟲,是一種小甲蟲 ,體長 0.6- 0.8釐米 ,頭為黑色 ,胸部桔黃色 ,鞘翅平時覆蓋在前腹部。晝伏夜出 ,白天棲居於潮溼的草地、腐木、陰溝、石頭下等陰暗處 ,夜間出來覓食 ,有向光性。當它夜晚爬上人體時 ,若用手拍打、揉搓 ,致蟲體被壓碎 ,隱翅蟲體內的強酸性毒液流出 ,引起急性炎症反應 ,即「隱翅蟲皮炎」。

  此病多見於夏秋季 ,雨後悶熱天氣尤多 ,皮膚損害主要為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等。輕者患處有灼痛和微癢感 ,嚴重者局部劇痛及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

  注意:隱翅蟲體內液體具有強酸性

  隱翅蟲體內沒有毒腺,不會蜇人或像蚊子一樣叮咬人,但其體液呈強酸性(pH值可達1至2),若落在皮膚上被拍打、擠捏死後體液會流出來,可灼燒、刺激皮膚,導致出現點狀或片狀的水皰、紅腫等。若受傷面積較大,會有強烈癢、痛感覺。一些因隱翅蟲導致的急性皮膚炎症患者,基本上都是因為拍打隱翅蟲後接觸其體液所造成的,但也不至於出現網上照片中那麼大的水皰。

  精彩推薦:被蟲叮咬後休克 是隱翅蟲還是其他毒蟲?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焦點

  • 拍死飛蟲竟長膿包 夏秋之際注意隱翅蟲
    36歲的李先生隨手拍死一隻落在腰間的飛蟲,誰料蟲子身上的液體腐蝕了他的皮膚,長出一道長10多釐米的膿皰。昨日看病才知道,傷害他的叫隱翅蟲,最好的辦法是吹走。李先生當即拍死了蟲子,可卻感到小蟲身上的液體浸著皮膚,痛癢難忍。沒過多久,拍死蟲子的地方出現一道3寸多長的膿皰,紅腫起來。  昨日,醫生診斷李先生患上隱翅蟲皮炎。醫生介紹,隱翅蟲皮炎多發於夏秋,近期每天都有此類患者就診。隱翅蟲並不咬人,但其體液腐蝕性很強,接觸到皮膚,就會發生紅腫等過敏反應,嚴重時,表皮破損甚至潰爛。
  • 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
    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別稱影子蟲、青腰蟲等,網傳其毒性很強,但專家就指出隱翅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毒,怒拍隱翅蟲後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用一些鹼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吧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女孩公園跑步被隱翅蟲咬傷 今年隱翅蟲提前活躍
    記者發現,今年朋友圈熱傳的隱翅蟲警示,和往年內容大多相同:隱翅蟲的圖片下面寫著:「全球發出警示,請傳出去!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皮膚,就死定了!跟你的孩子、朋友講,萬一身上有這蟲,用嘴巴輕輕吹走就好。絕對不要用手打!」事實上,不是所有的隱翅蟲都有毒。揚大園保學院祝樹德教授表示,全世界範圍內,隱翅蟲大約有四五萬種之多,90%以上都是沒毒的。
  • 隱翅蟲100%致命? 告訴你千萬別打!
    最近,微信裡流傳一條「隱翅蟲100%致命」的消息令很多人恐懼。隱翅蟲是什麼?真的會致命嗎?  據了解,隱翅蟲是一種常見蟲,身長只有幾毫米,翅膀很短,大約每年5月份開始出現,一直到9月都是活躍期。  隱翅蟲喜好棲息在水田、草地及樹林中,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
  • 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
    近來微信裡流傳的一條「隱翅蟲致命」的消息更令很多人感到恐懼。請關注——隱翅蟲劇毒致命是真的嗎?  「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它你就死定了」「全球發出警示,擴散!」……微博和微信上這些信息被廣泛轉載。遇到隱翅蟲到底怎麼辦?皮膚科醫生提醒市民,遇到隱翅蟲最好手下留情,因為它的體液具有一定的毒性。
  • 江西九江上百人被隱翅蟲咬傷 衛生部門:可治癒(圖)
    九江上百人被隱翅蟲咬傷(圖)  衛生部門:不用擔心可治癒 提醒:遇到隱翅蟲不要用手拍  小強是上百名受傷學生中比較早出現皮膚瘙癢症狀的學生,「那天我正在上課,就覺得脖子很癢,像什麼爬了一樣,我以為是螞蟻爬到身上了,就試著去拍了一下,然後就挺疼的,下課後同學說我脖子紅了。」小強告訴記者,不僅脖子上,他的額頭、手臂上還出現了膿包,有的地方已經潰爛。後來他聽說,學校有很多學生和他一樣,皮膚不同程度出現瘙癢、潰爛現象。
  • 隱翅蟲真的劇毒致命?專家:多是危言聳聽 勿要談之色變
    &nbsp&nbsp&nbsp&nbsp雞蛋大的膿包是隱翅蟲所為?專家看照片後予以否認&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朋友圈看到,近來有網友轉發了一條微信:以前以為這個隱翅蟲(傷人)是假的!弟弟老婆醫院昨晚給一個萬盛的孩子急診!
  • 近期不少高校生被隱翅蟲所傷 醫生:不要直接用手拍打
    8月7日,記者從贛南師範學院黃金校區等多所高校的醫院了解到,連日來,在贛州市高校園區內,不少大學生和居民遭到隱翅蟲的「襲擊」。醫生提醒,高溫天氣,蚊蟲較多,夜晚外出時應儘量少到花草樹木叢生的地方,謹防蚊蟲叮咬,同時,遇到隱翅蟲叮咬時,不要直接用手拍死。
  • 男子隨手捏死一隻「螞蟻」險毀容,專家提醒夏季在戶外要當心隱翅蟲
    楚天都市報6月12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史威韡)躺著工棚裡玩手機,隨手捏死了一隻爬到身上的大「螞蟻」,年輕男子也沒在意繼續打遊戲,沒想到第二天整張臉又紅又腫,疼痛難忍,去醫院就診才知是隱翅蟲惹禍。今年2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一家工地打工,平時晚上就在工地上的工棚休息。
  • 隱翅蟲!!
    下面我們學習下隱翅蟲咬傷隱翅蟲體外沒有毒腺,不會蜇人(隱翅蟲咬傷不會疼,但是病情會進展),但是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在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人體皮膚接觸少量毒液後(如隱翅蟲從皮膚上爬過),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隨後中央呈灰褐色壞死。若受傷面積不大,會有輕微癢痛感;若受傷面積較大(如多處皮膚被隱翅蟲爬過),則會有強烈癢、痛感覺;若人體皮膚接觸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膚上),則受傷部位會產生水泡,呈嚴重燙傷樣改變。
  • 近期隱翅蟲出沒 多人「中招」進了醫院
    近日,有一種外形看起來像螞蟻、體內卻藏有毒液、沾上人的皮膚甚至會造成如刀割後的疤痕的蟲子「出沒」,這種蟲子叫做隱翅蟲。如果人一不小心被叮上,皮膚就會起紅疹、膿包。建德醫院近期就接診了10多例「面頸部伴疼痛的紅疹」患者,經醫生診斷,均為隱翅蟲皮炎。
  • 隱翅蟲出沒 切莫用手拍打
    目前,夏秋兩季正是隱翅蟲活動的「旺季」,武漢多家醫院表示,最多時一天會接診40人左右。專家提醒,隱翅蟲體內的酸性液體會「腐蝕」皮膚,切莫用手拍打。十多人患隱翅蟲皮炎「剛搬入蔡甸校區,就有學生陸續感染隱翅蟲皮炎。」前日,長江大學大二學生小林在網上發帖說,該校校醫院這一段時間有十幾個學生被感染前去求治。昨日,記者聯繫上小林。
  • 夏季隱翅蟲皮炎常見 孩子被咬要及時就醫
    6日,市民李女士反映,五一假期的最後一天,她帶著5歲的兒子,和朋友在南岸區南坪壩玩到天黑,結果晚上回家發現,孩子身上被咬了十幾個包,有幾個更是又紅又腫,孩子癢得睡不著覺,早上帶去醫院,醫生說是被蚊蟲所咬,具體是什麼蚊蟲,卻難以分辨。
  • 隱翅蟲拍不得,或造成皮膚潰爛,別犯錯
    隱翅蟲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害蟲,被它咬了之後,人們的皮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因此大家遇到了隱翅蟲,一定要注注意做好防護,以免被它咬到。很多人在被隱翅蟲叮咬的時候都習慣直接把它拍死,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在生活中一定要小心隱翅蟲,因為它的危害性非常大,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隱翅蟲。
  • 遇上隱翅蟲,切勿用手拍
    當前進入隱翅蟲皮炎高發季,皮膚沾染毒液後要及時就醫   「夏秋交替之際,隱翅蟲活躍,一旦不小心被隱翅蟲的毒液沾染到皮膚,要第一時間用清水、肥皂水衝洗。」近日,市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張語林在朋友圈提醒:當前進入隱翅蟲皮炎多發期,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
  • 學校如何防治隱翅蟲?
    夏季各類蟲子滋生生長,隱翅蟲就是對人造成傷害最大的一類,隱翅蟲孳生在潮溼的地方,如淡水湖邊、水溝、池塘、河流漫灘、雜草叢等地方,具有明顯的向光性,同時還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條件下,隱翅蟲總是喜歡飛向高處。
  • 市民被蟲叮臉上紅腫長水皰 隱翅蟲活躍碰到勿拍打
    幸運的是,隱翅蟲叮在皮膚上時,李師傅沒有用手摁壓。可是其經過的地方,還是留下幾道紅色的傷痕,並起了皰。  病例 1  隱翅蟲突襲後頸  皮膚又疼又癢長出水皰  「不好,什麼東西在咬我!」幾天前的晚上,正在家中吃晚飯的李師傅,突然感到後脖頸一陣灼熱的疼痛,便下意識地去撓。所幸的是,被他手一撓,有隻比螞蟻大的黑蟲掉落在地上,飛快地向前爬。
  • 市民被隱翅蟲咬中 臉部如刀割般破相長水皰
    幾天前,家住西區某小區、60多歲的李師傅(化名)就被一隻隱翅蟲「突襲」。幸運的是,隱翅蟲叮在皮膚上時,李師傅沒有用手摁壓。可是其經過的地方,還是留下幾道紅色的傷痕,並起了皰。病例 1隱翅蟲突襲後頸皮膚又疼又癢長出水皰「不好,什麼東西在咬我!」
  • 夏季小心隱翅蟲 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潰爛
    【[話筒]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潰爛!】隨著夏天到來,隱翅蟲又出現了。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只有螞蟻般大小,它的毒液會引起急性皮膚炎症,不及時治療會出現水皰、糜爛等病症...提醒:如果發現身上有隱翅蟲,千萬不要拍打,避免毒液直接接觸皮膚,輕輕吹走即可。轉起提醒TA!(央視記者廖汨)